本文字数:1897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
世界太闹腾,砌一堵围墙吧!欢迎收看围墙视界,本期要讲的题目是《大众和奥迪的希望:战上海》
"
编辑 | 武卫强
本周汽车圈的热点不少,奇瑞风云T9低价上市了,增长最快的插电市场正在成为最卷的市场,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选手有多猛。理想宣布暂缓推出纯电SUV了,在MPV上撞了一次南墙,马上180度掉头,忙着去裁员了。极氪为卖掉了迈巴赫,选择了009光辉版的红衣教主在杭州举办了盛大的交车仪式。在追逐流量的时代,做新能源车主很幸福,做有流量的网红新能源车主更幸福,因为你真能找到做上帝的感觉。
但是,在我眼里,这周汽车圈真正的大事发生在上海,上汽奥迪深化战略合作的背后,是上汽沉寂多年的技术储备终于浮出水面。这次高调亮相的零束科技隶属于上汽集团研究总院,你可以理解为上汽的华为车BU,它要赋能上汽奥迪,帮奥迪装上灵魂。
随着新能源市占率达到破历史记录的50.2%,油车正式成为中国市场的少数派。这让还转不过弯的外资品牌们焦躁不安。我是推崇车市百花齐放的,因为如果合资车企都倒下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可能也就真正脱钩了。因此,中国汽车人的使命是把新能源汽车卷向全世界,同时也要帮助所有跨国车企努力跟上中国市场的节拍。
这个大变局中,电动化不仅仅是堆更多电池来追求所谓的长续航,也不仅仅是卷800V和碳化硅,智能化不仅仅是堆算力、是否有激光雷达,更不仅仅是一味追求所谓的高阶自动驾驶。就像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说的,技术创新的核心目的除了颠覆用户体验,另外一个就是降低成本。尤其是智能电动时代,降成本的核心不是减配,是看技术创新让整车ECU减少了多少?线速长度缩短了多少?用的是谁家的电池?
过去一年间,上汽大众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我也多次与总经理贾健旭和销售公司总经理俞经民,这两位被外界称之为“甲鱼组合”的搭档交流,惊叹于上汽大众的改变。已经看到的有ID3的持续热销,以及围绕“3年6折回购”推出的新消费理念,从一次性割韭菜卖车向消费者明明白白售卖“拥有车辆的成本”。此外,配置了大疆自动驾驶功能的途观L Pro即将上市,这是大众牵手大疆的第一款车型。还在筹备的有上汽大众自主开发的系列PHEV车型,正是在甲鱼的努力下,上汽大众获得了独立研发插电车的权利。然后就是上汽奥迪,不仅仅要联合开发全新车型,更让奥迪认可了零束科技的全栈智能解决方案。
这是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他也是零束科技的董事长、法人。几天前,在他的办公室,他向我详细介绍了上汽已经开发出来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全栈 3.0智能车解决方案,具体技术细节太复杂,说几个关键数据,这套解决方案能让车辆控制器数量减少一半以上、数据带宽提升5倍、线束长度减少30%、OTA下载和安装时间均可缩短至30分钟以内。除了华为,计划开发中央超算,实现ONE brain一个大脑电子电气架构的车企不少,没想到上汽后来者居上了。
过去几年,车企为了证明自己的智能化技术,是不是有过装配了几千个,甚至上万个芯片的宣传,这其实是技术落后的表现。中国车企加速推进的中央超算架构更直接的技术成果是全面降低了车辆成本,这个降低是跨代际的,不仅仅是减少控制器和线束,还包括车辆减重,装配工艺改善,更低的能耗,更高的质量标准。在我眼里,这个突破的历史价值可以超越丰田的精益化生产模式。
除了零束科技,上汽清陶最新研发的全固态电池,已经在智己L6上开始装配了。这是上汽清陶开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是每公斤239千瓦,两年后的第三代能实现每公斤400千瓦。这是个什么概念,目前市面上的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为每公斤150千瓦左右。在松下、LG、宁德时代多次扬言固态电池研发遥遥无期的时候,安全性能更好,适用范围更广的固态电池上汽第一个造出来了。正是这样的实力,让奥迪下决心与上汽扩大了战略合作。
在中国所有的跨国车企中,大众和奥迪耕耘的时间最长,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最大,所以对电动智能化的转型最为积极。不仅仅投资了地平线、小鹏汽车,还与保时捷联合开发了PPE全新纯电平台,目的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事实一定会证明,真正能改变大众和奥迪的应该是与上汽的合作。
我问祖似杰,为什么实现技术突破的是上汽。他反问我,你知道全世界软件工程师平均工资最高的城市是哪个吗?我不置可否。他解释说,是上海,上海拥有全球最优秀,最多的软件工程师资源。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奔驰、宝马、蔚来、小米、甚至比亚迪等都把自己的软件团队放在上海。祖似杰说,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全新赛道上,没有人比我的位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