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近在咫尺!特斯拉全自动驾驶工信部完成注册

2024-05-31


5月30日,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已成功获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软件注册,这将为特斯拉内部测试全自动驾驶 (FSD) 铺平道路。


特斯拉员工将在中国公共道路上测试,并计划在积累足够数据后,未来几个月内升级推送给中国用户。目前,特斯拉在中国提供的是两款较为基础的Autopilot驾驶辅助系统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消息人士还表示,特斯拉还正在考虑以月度订阅的方式向其第二大市场中国汽车用户出售该软件。



这一进展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与中国总理李强的会晤密切相关。尽管当时的报道暗示双方达成了非正式协议,但特斯拉仍需通过正常的审批流程。


目前,特斯拉在北美向车主提供FSD服务,一次性收费为6.4万元人民币。未来可能以每月约98美元的费用提供这项服务。


在北美发布FSD v12之后,特斯拉加快了在全球市场推广其先进驾驶辅助功能的步伐。马斯克表示,这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重要一步。然而,目前FSD仍然被视为2级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所有责任仍在驾驶员而非特斯拉身上


特斯拉也在欧洲积极推动FSD功能的审批。尽管目前尚未获得批准,但特斯拉希望通过在新市场部署更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FSD入华不管对特斯拉自身还是对整个行业都意义重大。


于自身而言,FSD或将成为特斯拉的第二增长曲线,随着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今年以来,特斯拉中国销量出现连续下滑。特斯拉迫切希望通过新的增长点来创收。


4月,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8月8日将推出Robotaxi。随后,特斯拉进行了一系列开源节流工作,闪电访华的返程飞机上,马斯克拆掉了500人左右的整个超充团队。有分析认为,这是特斯拉希望集中更多弹药在FSD和Robotaxi上。


然而,一个值得玩味的事情是,特斯拉FSD收费模式能否获得外部青睐依然值得关注。5月14日,知名特斯拉投资者、未来基金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信用卡数据提供商YipitDate的数据显示:在获得FSD一个月免费试用的特斯拉美国车主中,只有2%的人在试用期结束后选择订阅了该服务,而他本人之前的预期是6%。


这意味着,特斯拉FSD的开通率是牵动马斯克一系列商业计划的轴心,只有足够高的开通率才能积累更多数据以提升FSD的安全性,进而为接下来的Robotaxi提供保障。并且,高开通率带来的收入将为特斯拉提供更多弹药去支撑Robotaxi的推进。


目前看来,特斯拉或许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让消费者买单。     


而对中国车企而言,当前更为迫切的事情是需要积极应对特斯拉FSD入华带来的挑战。众所周知,特斯拉FSD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它突破了传统的规则算法,被认为是对整个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正如当年的Transformer一样,特斯拉提出的端到端迅速获得了国内车企的认可。从主机厂到供应商迅速向端到端切换。


今年520期间,小鹏汽车宣布已经向用户推送了基于端到端的智驾系统。


而自动驾驶公司元戎启行也通过端到端方案迅速获得了不少主机厂青睐。CEO周光表示,今年元戎的端到端城市领航方案会在国内量产落地。


此外,商汤绝影、轻舟智航、毫末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也都在端到端方案上加码前进。


特斯拉最大的优势在于收集了足够多的数据。马斯克4月份透露,目前特斯拉已经积累的智驾数据超过了10亿英里,达到60亿英里时,特斯拉会说服监管部门移除方向盘,推进L4。而端到端方案标志着智能驾驶正式进入3.0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数据驱动阶段。特斯拉在这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而在不少中国车企口中,特斯拉FSD并没有那么可怕,他们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特斯拉。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特斯拉智驾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单独训练,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未必赶得上小鹏在国内的表现。


5月15日的百度“Apollo Day 2024”上,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表示,就算特斯拉Robotaxi进入中国,至少要用3-5年时间才能达到百度目前在武汉的水平。甚至喊话特斯拉到武汉来现场比一比。


不仅如此,在收费模式上,中国车企给出了更有诚意的使用方案。包括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在内的大部分国内供应商在智能辅助驾驶上都采取免费的策略。而特斯拉即便以98 美元的价格来收取订阅费用,按照目前目前的汇率计算,每年大概8000-10000人民币左右的额外支出。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在国内超算中心的搭建。这是其计算大脑的核心部分。目前国内大部分头部车企已经完成了超算中心的搭建,除了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包括吉利,比亚迪等在内的自主品牌,甚至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等都已经在国内部署了超算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背靠稳定可靠的智算中心,智驾系统才能稳定可靠的训练与推送。尤其牵扯到目前贸易战的敏感时期,云端芯片能不能买到,能不能进入中国都存在不确定性。     


华为更是发布了乾崑ADS 3.0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提供乾崑车控、乾崑车云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将会是真正的鲶鱼进场。就像2019年特斯拉以电动化优势冲入中国市场一样,4年后,特斯拉再次以智能化优势冲击中国市场,中国车企做好准备接招了吗?    

热点聚焦

发动机“重生”!日本汽车三巨头齐推电动时代新引擎

大众“送炭”难掩危机,小鹏销售换将换模式

难做!理想带头“退出”纯电阵营?

广汽本田裁员千人背后:日系车在华市场已不足1/6

自动驾驶,催生中国AI发展的垂直生态

问界M7追尾事故,击碎了“自动驾驶”的营销泡沫

即将召开


© 2016-2022 车主必读 京ICP备15004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