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档”进度已过半,想好去哪玩了吗?炎炎夏日,是不是迫切地想逃离城市的热浪,寻找一片凉爽宁静的避暑胜地呢?
那就来山西吧,这里藏着一座低调的古城,坐拥太行山脉之巅,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只有22.5℃,白天晚上都不需要吹空调,最重要的是,游客还不多!
这个清凉宝藏之地就是山西·长治,古称上党,因“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而得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里留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丽诗篇。
太行山犹如一道绿色的屏障,为长治带来了天然的清凉,这里山水相依,森林覆盖率达26.8%,自然的凉意包裹全城,夏季气比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还凉爽!
@图来自网络
刚柔并济的太行山,有着世界级的自然风光,这里巍峨陡峭的悬崖、险峻幽深的峡谷、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还有遍布群山的林海,既可以感受到北方山川的壮美之情,又能体会到江南山水的秀美之色。
太行山不仅赋予了长治钟灵毓秀,也留下无数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出众多史前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等等,被誉为“神话之乡”。
@图来自网络
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而“山西文物则要看上党”,长治可谓是古代建筑的艺术宝库,有3580多处古代建筑,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七个朝代而不间断,是全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体系最完整的地区, 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古建筑编年体史书”。
这就是长治,一个承载着美丽山水、浓缩太行美景、积淀深厚文化的古老城市,一个堪称太行山上最美的现代都市,将自然的恩赐与人文的情怀完美融合,尽管这片神奇的土地并不拥有大城市的繁华,却能够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逃离喧嚣,回归令人向往的自然与古朴生活!
?
长治在哪里?
长治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取“长治久安”之意,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和太岳山环绕而成的高山盆地中,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造就了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的气候环境。
如果说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那么长治恰好在“雄鸡”的心脏部位,这里居高设险,关山伟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
@图来自网络
这里还是中国的康养福地,地处“黄金人居带”的北纬36°至37°之间,有“冬有三亚,夏有长治”的美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严重被低估的避暑胜地,所以知道的人多,一年四季都很清静。
最重要的是,这里交通也极为便利,距离省会太原220公里,隔壁省的洛阳也只相隔200多公里,很适合与南太行山脉串联起来一起自驾游,不仅可以体验挂壁公路的惊险刺激,还可以沿途打卡晋东南的一众辉煌古建。
?
清凉山川玩什么?
/ 太行山大峡谷 /
@图来自网络
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晋豫两省交界,是八百里太行山最迷人的一段,有"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的美誉,这里山高谷深,形成了大起大落的雄伟景观,将山的静态美与水的动态美,鬼斧神工般地融为一体。
主要景点包括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紫团山、青龙峡等,可以搭国内第一条拐弯索道,从半山之中俯瞰太行群山的连绵起伏。这里还保留了众多古村落和传统生活方式,有着小桥流水、田园人家的静美生活,一切都回归自然,原汁原味!
/ 通天峡 /
@图来自网络
通天峡位于太行山南端以东,横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以贯通虹梯关与东寺头的大峡谷为轴线,集天地精华、汇山川壮美于一身,拥有“大峡谷、仙人峰、虹霓瀑布及虹梯古关”四大特色景区。
这里的虹梯关挂壁公路,是南太行最北、最狂野、最原始的砂石挂壁公路,险峻的有些狰狞,在陡峭的绝壁上连续开凿高差达200米的五座山洞,公路坡度达30度以上,绝壁隧道内至今未经任何修饰,到处都是粗糙的人工开凿痕迹。
/ 神龙湾-天脊山大峡谷 /
天脊山位于太行山南段,以壮丽的地形风貌以及完好的生态植被而闻名,汇聚了太行山水之精华,形态各异奇峰异石贯穿整个景区,扶梯而上绝壁栈道,依崖而凿,俯视山谷,落差300余米,惊险刺激之余,山间美景尽收眼底。
从天脊山景区前往神龙湾村的途中会穿越著名的神龙湾挂壁公路,全长1526米,共有33个连体洞和39个窗口,远远望去,似一条悬挂在山中的巨蟒,嵌在如刀劈斧削的绝崖陡壁之上,是神龙湾全村800多口人用了15年才得以凿通。
/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
@图来自网络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治市东北约5公里,海拔最高1378米,这里山峦叠嶂、林木葱郁,森林总面积3.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0%,在夏日里是一片清凉的绿色海洋。
山间的清风拂面而来,带着一丝丝凉意,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会被那雄奇的山势和茂密的森林所吸引。这里有一条穿越千年的神农古道,因神农氏尝百草而得名,承载着人类祖先的智慧和勇气。
?
辉煌古建看什么?
/ 上党门 /
@图来自网络
上党门是长治市的地标,是隋代潞安府衙的大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后毁于金元鼎革之际,现存的署门与两侧钟鼓楼为明代建筑。
钟楼和鼓楼上分别挂有“云动”与“风驰”二匾,字迹飘逸隽永,颇有风云之味。署门与两侧钟鼓楼的距离不等,这种非对称布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颇为少见。
/ 潞安府城隍庙 /
@图来自网络
潞安府城隍庙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虽然始建于元代,但大部分建筑均为明清重建,仅一座中殿为元代的建筑。
进入中殿内堂,可见到顶部用元代特色减柱法建造的木结构,整座殿堂仅用4根木内柱支撑,这些木材大都使用圆木打造,看起来硕大粗旷,将元代木构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
/ 观音堂 /
@图来自网络
观音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其内部丰富的彩塑和悬塑艺术而闻名,殿内四壁及梁架上下、门窗上面,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塑满了大小五百余尊塑像,有佛、有儒、有道,有祥云瑞兽,亦有楼阁花草,栩栩如生。
踏入观音堂的那一刻,恍惚间,像是误入了神佛的世界,每一尊塑像都微微前倾着、悬插在固定于墙面的预制木架中,从四壁到穹顶,从佛台到梁架,层层叠叠,满目皆是,在众神的包围下,极乐天国似乎触手可及。
/ 崇庆寺 /
@图来自网络
崇庆寺位于长治市长子县城东南22千米的紫云山山腰下,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坐北朝南,三面环山,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
寺里宋塑保存较为完整,最精彩的是三大士殿,也称罗汉殿,这里的十八罗汉彩塑大小比例与真人类似,除了衣褶婉转流畅,更重要的是罗汉的神态刻画的非常自然生动,可以感受到芸芸众生的身影。
/ 法兴寺 /
@图来自网络
法兴寺是长治建筑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寺庙群,凭借“法兴三绝”而闻名,分别是舍利塔、长明灯台和宋塑十二菩萨造像。
唐舍利塔又称石殿,重檐楼阁式,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是国内现存唐代古塔中的孤例。长明灯台位于舍利塔与圆觉殿之间,设计极为精绝,据说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佛灯都不会被熄灭。
主体建筑圆觉殿是国内现存体量最大的北宋时期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殿内的十二尊宋代菩萨造像,神态庄重俊逸,服饰色彩柔和,衣纹起伏流畅富有韵律感,被誉为“宋塑之冠”。
/ 金灯寺石窟 /
@图来自网络
金灯寺原名宝岩寺,位于太行山深处,晋豫两省交界的崖壁之上,素有“太行之魂”之称,这里远离尘嚣,长年被弥漫着的山雾笼罩,寺院时隐时现如在仙境,故有“中州之蓬莱,晋豫之奇观”的说法。
石窟雕凿于寺院后面的岩壁上,俯临百丈悬崖,始凿于北周年间,距今已有1000余年,距今已有1000余年,现在共有大小石窟17个,雕像281尊,浮雕像1200余尊,是中国石窟造像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