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普及全民智驾”正成为车企竞争的新焦点。
2月9日,长安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展示了其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新突破,以及全栈式智能化能力上的进展,打响了2025年智能化开局新战役。
2月10日,比亚迪也会召开一场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希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能驾驶使用门槛,推动全民智驾普及。
至于吉利,虽然没有选择在长安和比亚迪跟前宣布自己的智能化举动,但2月9日吉利的内部经营大会已经确定,将于今年3月初对外发布重磅AI智能化战略,吉利将成为智能汽车AI科技的引领者,为用户带来颠覆性的智能化体验。
如果再加上去年10月喊出“2025年智能化也要不客气了”的奇瑞汽车,不难推测,中国智能驾驶普及时代即将到来。
车市两极分化,智能驾驶成新战场
2024年开年,车市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传统合资品牌继续通过降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无论是官方降价还是一口价促销,薄利多销成为它们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以特斯拉、小鹏为代表的智能电动车企则通过5年免息等金融手段降低购车门槛,将汽车变成了像iPhone一样的快消品,吸引更多消费者。
然而,真正引领行业变革的,是那些已经开始卷价值,在智能驾驶领域发力的车企。此次长安和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是中国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智驾全民普及的关键一步。
新能源渗透率超50%,智能驾驶迎来普及潮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一度超过50%,标志着新能源转型的第一步已经成功。接下来,车企将借助新能源开放的电子电气架构,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过去,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主要集中在20万以上的车型,而30万以上的车型才能提供真正好用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然而,随着比亚迪和长安汽车的新技术发布,这一局面将被打破。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和长安的“北斗天枢2.0”计划,或将带来覆盖10万级别车型的智能驾驶方案,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自主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突破
此次长安带来自己的天枢智驾,实现全国首个2000公里智能驾驶长距离测试、全国首个L2级IACC智能巡航辅助量产、全球首发量产APA7.0远程无人代客泊车,实现电梯到电梯的无感泊车体验。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已在启源E07首发量产。这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智驾新纪元将启,此次“北斗天枢2.0”发布后长安汽车将展示AI交互式智驾技术,将智能驾驶与语音识别完美融合,让驾驶更加便捷安全。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选择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智能驾驶将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普通消费者也能轻松拥有。
总结:头部继续壮大,弱势退出,兼并重组等画面,将会成为接下来两三年车市的主旋律。而显然“智能化”将成为决定这场淘汰赛的核心因素。
可以看到,从比亚迪到奇瑞,从吉利到长安,每家在智能化能力上都给出了杀手锏,系列产品均将逐步实现落地,气势汹汹。
至于最后,是以理想、蔚来、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还是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们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