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你最近膨胀了,连讲玛莎拉蒂的文章都敢点进来看了。不过进都进来了,就继续看下去嘛。事实上膨胀的不仅是你和我,还有我们带领我们的一部分先膨胀起来的微商朋友。
我已经想不起自己第一次看到类似于:“方小姐加入微商三个月,通过自己的努力喜提爱车玛莎拉蒂,微商新女性,左手事业,右手家庭。她热情大方,青春洋溢,买部豪华车就是为了让微商团队的家人们能有位置坐”这一类的话是什么时候了,但每天无止境的刷屏足以让我一个天天骑共享单车的人也对玛莎拉蒂产生了一丝向往。
为什么全款拿下的是玛莎?不是马自达?不是斯柯达?不是拉达?不是DS呢?我不成熟的猜测是:
1.开玛莎拉蒂够有面子
2.玛莎拉蒂并不是触不可及
3.玛莎拉蒂够实现大多数人的豪车梦
通常来说,如果你一朋友告诉你自己买了一辆玛莎拉蒂,于是你的表情是:
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是一种成功的象征。看到这里,我想你可能还是不是很清楚玛莎拉蒂除了贵,和其他车有什么区别?借着去阳朔试驾的功夫,我和玛莎拉蒂的车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
浪---声浪的浪
如果我们在谈论汽车时提到声浪,那么说到的车型一定不便宜。根据我过去的经验,在中国汽车消费者还没有追求爱车一定要有几个排气管时,大多数家用车厂对于汽车排气的做法是:家用车干脆做成隐藏式的,还省一个尾喉;主打运动的就在后保上加两个框框;实力再强一点的,做成真的洞。---在这里,视觉效果大于一切,看起来运动就是王道。
而至今,也没见一款国产车在宣传时将声浪作为卖点。玛莎拉蒂就不一样了,当旁边教练启动车辆时,那低沉的怒吼让人不得不侧目一下,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怂恿你向它投去好奇的目光。
玛莎拉蒂99%的车都配了4出排气管,动力提升是一方面,而我也更相信他们对于声浪的表达。不仅是启动,你的每一脚油门它都将给你更多的成就感。此刻,化作石油的数百万年前的恐龙仿佛通过排气管又活了过来,灵魂出窍一般。开上这个牌子的车,你更像骑在一条猛兽上面,你来一大脚油门就像一条长鞭pia pia pia,随着它粗狂的叫声,整个人和车就这样雷霆万钧冲了出去。
这种声浪,有了它你感觉自己就是帕瓦罗蒂,你还可以冷不丁挑逗路人一下,然后听到一声:“哇,玛莎拉蒂”之后,满意地扬长而去。
—
秀---蒂花之秀的秀
玛莎拉蒂是一个自带强烈存在感的品牌。仅凭车尾一个称得上书法作品的Maserati车标就将其他用刻板字体的车型比了下去。外形上的大胆则像设计师一壶酒下肚,得来全不费工夫般的张狂和自然。
车头两边的散热孔像鱼鳃一样,具有真正散热的作用:
而进气罩里面10条竖立的镀铬装饰,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三叉戟后面,打造出一副将军带领士兵出征的威严气势。嗯,寸草不生!
当然还有车身上各式线条,你甚至很难找出一条直线:
还有这内饰。在这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是商务正装大叔还是夜店王子,你都可以定制。它就是你个性的另一种表达。
—
贼---开起来贼爽的贼
别看这次试驾的三款车中,除了Ghibli之外, Levante和总裁长度都超过了5米,其实三款车开起来有很多共同点,而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激情。
车的声浪此时仿佛是一针催化剂,逼着你去踩油门。因为你不踩,它就像个慵懒的宠物。而一旦发动机转速起来了,整个人也跟着肾上腺素飙升。
Levante和总裁虽然外形巨大,但操控起来感觉不到这是一辆大车,只要你舍得给油,就是指哪打哪的存在。隐隐之中,我体会到玛莎拉蒂工程师们的执着:他们骨子里一直想造跑车,只是面对现实只能妥协给车套上一个大的车壳而已。
如果你想买辆追求极致舒适的豪华车,总裁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打算买一辆翻山越岭的SUV,Levante也不是最先应该被考虑的选项;更别说中级轿车里,BBA的性价比能够让Ghibli脸色难看。正如大众什么车都是甲壳虫整容而来,玛莎拉蒂什么车骨子里都是跑车。加油时人祝你哗啦啦的泪水,它让你开得贼爽。
问题回到最开始,为什么全款拿下的是玛莎?对于答案现在我心里有谱了:
1.玛莎拉蒂品牌在方总心中是成功的象征
2.足够的存在感,无论是声浪还是外形
3.自己开起来爽,这点可能最不重要
微商的世界里少了方总并不会失去精彩,因为还有刘总和王总前赴后继站起来;而如果以微商这个小群体来衡量一个汽车品牌的价值,显然是不合适的,我宁愿将他们屏蔽,活在玛莎拉蒂的声浪里。
令人震惊的是,写完这篇文章我才发现玛莎拉蒂已经不是微商成功的新标志了,现在的新起点是真子小姐的和谐号和马先生的猎鹰火箭。最后,求求你们别发了,我买你的面膜还不行吗?
文字/刘涧村 图片/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