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聊最"低趴"的量产跑车 无敌汽车网 2022-07-28 这次的选题是最矮的跑车,不知道主编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思路,这对于笔者而言确实有点儿难写了。对于低矮车身的印象,至今仍停留在多年前驾驶过的Lamborghini Countach上,那个仅有1070mm的高度,别说进出驾驶舱会有难度,即使已经坐在驾驶舱了,头部空间都可怜的,一个标准亚洲人身材坐在里面都如同活受罪,更何况那些北欧或者斯拉夫人种,近乎低着头来开车的坐姿,还要配合上那个角度诡异的方向盘和垂直的仪表板,反正就是怎么难受就怎么设计,有时候真佩服那个时代在商品车能这么搞。不过,Countach并不在这个最低矮车型列表里,比它更矮的还有大车在。 图:也不是日本高中学生搞出来的这台Mirai电动车。所以,找了一下自家的数据库,发现历史上最矮的车型都是跑车,而且比较意外的是,它们都来自英国,这就有意思了,照刚才说的身材理论,盎格鲁-撒克逊人也不至于那么矮小、要造些这么低矮的车型吧?以量产车为标准的话,历史上最低矮的车型是Lotus Eleven赛车,是的,赛车也是量产车,因为受欢迎,所以它一共生产了约270辆,它的车身高度仅有810mm;如果以限量版车型为标准的话,最低矮纪录则属于英国Adams Probe Motor Co.(亚当斯兄弟汽车公司)在1968年推出的Probe 15概念车及其衍生后续型号Probe 16,前者的身高仅有736.6mm,后者经过稍事修改,高度也只有860mm而已。但如果以硬顶车型来算,Probe 16应该是目前最低矮的车型了。目前仍能买到的最低矮车型依然还是一辆跑车,它同样出自英国的Caterham Cars Ltd(卡特咸汽车公司)的新一代Seven CSR,车身高度仅为1015mm。接下来,咱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几款车型吧。 首先是Lotus Eleven赛车,此车诞生于1956年,底盘部分由Colin Chapman(哥连·卓文)亲自设计,车身外壳则由空气动力学专家Frank Costin(法兰克·哥斯汀)负责,动力系统则选用Coventry Climax公司推出的FWA直列四缸发动机,变速箱则来自BMC汽车的四前速A30作FR布局。首先,该车的底盘部分采用空间管阵式车架,前悬挂采用摆轴式设计、后悬挂则使用DeDion轴配线圈弹簧+吸震筒。前后制动均采用碟式制动器,制动系统由Lucas提供。此车的设计思路秉承了哥连·卓文对于汽车的理解,那就是轻量化,全车重量仅有412公斤,除了底盘部分使用当时最为轻量化的管阵式车架外,外壳也使用了不受限制且轻量化的铝制材质,是的,二战后的英国对于钢材的使用是被严格控制的,钢材优先给出口创汇的产品使用,而铝材则宽松很多,所以,以当时的加工水平和汽车底盘技术,钢材当然要比柔软的铝材要好用,但没办法,管制材料,能不用就不用了。相同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当时的Land-Rover Series 1上,不是它不想用钢板,而是要得真费劲。 图:今天看来,Lotus Eleven算是二战最早开始使用管阵式车架设计的赛车之一,其优势就是刚性高、重量轻,尤其是一体化车架仍未开始普及前,这种车架形式相对于更为传统的梯形阵式车架的优势更加明显。 图:这是1956年的Lotus Eleven S1,两个前轮的状态纯粹只是为了拍照方便而已,可见其碟式制动器和悬挂摆臂。 图:使用一台直列四缸发动作前纵置布局,倾斜摆放的用以是降低车头高度、为外壳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留下空间。图中是1957年的Lotus Eleven S2,留意前悬挂已经换成了摆臂式设计。 图:Lotus Eleven根据发动机不同、悬挂配置不同、制动系统不同等有多达11种衍生型号。这台车的名字叫Lotus Eleven,并不是笔者故弄玄虚地装懂英文,而是此车的另外一个历史意义就是从此时开始,哥连·卓文定下了将公路车的命名全部使用“E”为开头的英文单词,莲花的首款民用量产车便是一年后、1957年推出的Elite,此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除了标准版型号外,根据选用的发动机不同、悬挂、制动系统的配置不同,Lotus Eleven一共衍生出11种配置,以方便购买者参加不同级别的赛事使用。令Lotus Eleven名声大噪的赛事是1956年的利曼24小时耐力赛,Lotus Eleven参加了1100cc以下组别,由两位英国车手Reg Bicknell和Peter Jopp驾驶的36号车以253圈的成绩成为全场第七名、S1.1组别冠军,力压33号车的Cooper T39。而哥连·卓文自己的1.5L版本只跑了172圈便退赛。也就是在这一年,各款Lotus Eleven赛车在各地赛车场攻城略地,共取得了148个第一名、134个第二名、99个第三名,可谓是风光无限。1957年,Lotus针对机械性能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推出Lotus Eleven S2,它换上新的前悬挂设计、更新了传动系统配置等,此型号共生产了104辆。 图:当时的利曼赛事依然按照赛车传统、必须使用双座位跑车参赛,而且三台赛车均挂上了英国的民用牌照,这种情况放在今天真不敢想象,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亲民,才让当时的赛车运动深入民心,汽车科技才得以大跃进。至于今天的FiA规则,今天的利曼24小时,也不好说什么了,见仁见智吧。 图:该照片摄于1956年7月,由哥连卓文亲自驾驶,在银石赛道上测试单座位的F2版本。 图:但咱们不要离题,或者对比一下车跟人的身高对比,就知道它有多低矮了。照片中扶着车那位就是Graham Hill(格雷咸·希尔),他儿子叫Damon Hill(达蒙·希尔)。注意,这台Lotus Eleven也是能在公路上合法行驶的。介绍完Lotus Eleven这款既是街车又是赛车的车型后,就轮到Probe 15和16两台车了。这两款车的设计师是Dennis Adams和Peter Adams兄弟俩在工余时间里的杰作,他们的正职是在Marcos Engineering汽车公司里担任设计师,他们首先在1968年完成了属于概念车性质的Probe 15,因为设计得过于极端,所以并不具备能实际投产甚至小批量生产的属性,机械部分采用一台875cc的发动机作中置布局。该车只完成了一辆,上了牌照并进行过公开展示,但这些仅仅是宣传层面。在完成了极端车身高度对于驾驶及控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后,兄弟俩决定对Probe 15进行实用化修改,试图将该车投入量产,而作品就是生产了三辆的Probe 16。 Probe 16诞生于1969年,车身造型与Probe 15极为相似,只不过,那个低矮的车顶棚确实谈不上实用性,于是便对其进行了加高设计,但进出驾驶舱依然只能通过头顶上的天窗进出,十分不便。车身高度从736.6mm升高至860mm,刚才介绍的Lotus Eleven好歹也是一辆没顶棚的跑车,但Probe 16却是一辆硬顶型号,那个憋屈完全可以想象。该车使用一台Austin 1800的四缸发动机作中横置布局,后轮驱动,发动机交由Janspeed Engineering负责调校,排气量被扩大至1900cc,使用Weber 45化油器供油,最大马力97匹,该车轴距为2690mm、车高860mm、离地距离100mm,当时的售价为3650英镑,换算今天的欧元售价,大概在6万元左右。该车合共生产过三辆,底盘编号AB/2的第一辆Probe 16是左舵的,车主是美国音乐家Jimmy Webb(吉米·韦伯),第二辆的底盘编号是AB/3,车主是英国Cream摇滚乐队的吉他手Jack Bruce(杰克·布鲁斯);AB/4最初始于亚当斯兄弟的展示车,但后来遭到拆毁,至今仍处于零件状态、修复进度缓慢。另外还有两台被改装的,一辆是AB/1是由Probe第二个底盘打造而来,另外一个底盘AB/5则用于了Probe 2001概念车。 图:车顶棚玻璃门是电动打开的,非常科幻;前轮仅为10寸,因为不能再大了,而后轮则有13寸。 图:驾驶者几乎完全躺平着开车,为了追求极致的低矮,人机工学就别奢望了。不过比较难想象的是在1971年的《A Clockwork Orange》电影里,它是如何坐下四个人的。最后要介绍的一款,也是目前仍能买到最低矮的车型,就是大名鼎鼎的Caterham Cars推出的Caterham 7 CSR。Caterham这个品牌虽然在轿车圈子里没有什么名气,但如果喜欢跑车、喜欢那种纯粹驾驶感的车迷一定会拜服,因为它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源自Lotus 7的驾驶感,或者笔者已经词穷了,但如果哪位车迷感兴趣,又刚好有机会能试驾这个牌子的车,尽管大胆地往上跳吧,感受完之后,相信你会对什么车、什么是跑车、什么叫操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保证日后再有人跟你说什么保时捷的操控性、或者宝马的驾控感,你都能蔑视TA。就是这么神奇,笔者中过毒,一个是它、一个是KTM、一个是Ariel这类品牌的车都不要轻易试,真的回不了头。 图:奉劝各位,如果自知定力不够的话,千万别去试驾这类车,中了毒咱不算工伤的。Caterham Cars在60年代开始一直是Lotus Seven的经销商,后来Lotus宣布停产Seven之后的1973年,当时的创始人Graham Nearn便从哥连·卓文那里买到了知识产权并继续投入研发,甚至莲花开创的Kit car套件销售方式也被Caterham继承下来,目的也就是为了避开新车税。目前在售的CSR型号属于Series 6版本,在英国同样采用Kit car方式销售,加上近年随着汽车商品的同质化,Caterham的受欢迎程度逐年递增,产量也急剧增加。目前在售的CSR型号主要分为200和260两大系列,意思是203匹马力和264匹马力的分别,最大扭力分别有224牛米和271牛米,发动机由Cosworth负责改装的福特Duratec 2.3L自然吸气版本,干式油底壳以强化润滑冷却和降低重心,车身重量只有575公斤,其极限驾控时的横向加速度能达到1.05G,比法拉利Enzo的1.01G还要厉害,只需3.1/3.7秒便可破百,最高时速250 kph(225 kph)。CSR的轴距为2315mm、车身长度3300mm,车身高度1015mm,离地距离100mm,前后配重比49:51。 图:标准版的CSR 260,它还有Superlight版本、最近又推出了CSR 485版本,反正只有你把控不了、没有Caterham做不到。 图:没有电子设备,2.2圈的转向设定、没有自动档,CSR 200使用5MT、260则为6MT,车重575公斤,推重比每吨410匹,如何? 图:发动机来自Cosworth,DOHC配气机构,压缩比12,干式油底壳。 图:此车在全球都颇受欢迎,它有左舵版本,而且购买方式灵活。例如在英国,如果懒得动手,由Caterham装配好的新车,售价是37000英镑;如果动手能力强,买Kitcar套件自己回去组装的话,34500英镑有交易,至于其他升级套件则丰俭由人,而且还有大量改装厂商推出此车升级零件,堪称跑车迷的大众情人了。看完这三台车全球目前为止最低矮的量产车,不知各位车友有何感想?比较可惜的是咱们这个【跑车誌】的号没有评论。不过日后我们将继续为各位带来相类似的选题。跑车的世界,真不应该是那种充满铜臭味的吹捧,它或者应该更纯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