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五天内三度减持美团;阿里巴巴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 | 知消周刊

2022-07-31
本周焦点
  • 伊利新西兰黄油新产线投产

  • 7-ELEVEn在美国裁员880人

  • 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五天内三度减持美团

  • 海底捞成立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

  • 每日优鲜总部线上通知员工停职停薪

  • 为更环保雪碧将不再使用绿色瓶

  • 激进投资者建议历峰集团改名为卡地亚集团

  • 美宝莲将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

  • Levi's、Gap代工大厂台湾如兴陷财务危机

  • 电商网站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

  • 阿里巴巴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

  • 亚马逊欧洲Prime会员年费将涨价

  • 电子商务公司Shopify将裁减大约1000名员工

  • 嘉吉合资300亿元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禽公司Sanderson Farms

  • 华润怡宝、可口可乐、麦当劳、雀巢、百胜中国、联合利华等、开云等发布财报


本周热点


Tims中国赴美上市获新进展,待Silver Crest股东大会通过


2022年7月20日,加拿大咖啡连锁品牌Tim Hortons中国业务赴美上市有了新的进展。空白支票公司(SPAC)Silver Crest更新消息称,相关业务合并已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22年7月20日宣布生效。Silver Crest将在8月18日召开股东大会,在Silver Crest的股东大会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的普通股股东投赞成票才能通过合并提案。在股东大会批准之后,Silver Crest和Tims中国将合并上市,合并后的实体将于8月19日或之后以新的股票代码"THCH" 和"THCHW"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开始交易。此外,Tims中国与中石化旗下易捷咖啡达成合作。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探索在部分易捷咖啡门店开设小型Tims咖啡店,同时双方将共同开发联名即饮咖啡,并在全国易捷便利店内销售。


伊利新西兰黄油新产线投产


伊利集团旗下新西兰威士兰乳业霍基蒂卡工厂焕新升级、牧恩黄油(Westgold)新产线投产。新产线投产后,优质草饲黄油年产能实现翻倍,达到4.2万吨,成为新西兰西海岸最大黄油工厂,也是中国乳企在海外建设的最大黄油工厂。三年前,伊利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企威士兰乳业。此外,伊利成为印尼最大主题公园杜凡独家冰淇淋合作伙伴,将为来自印尼及全球的游客带来更多冰爽与美味。


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五天内三度减持美团


继7月初减持2107万股票、套现39亿港元后,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月内再度出售美团。港交所文件显示:7月25日,沈南鹏以每股186.5201港元的均价出售210万股,价值3.9亿港元,持股比例从2.73%降至2.69%;7月22日,沈南鹏以191.1724港元均价卖出8.25万股;7月21日,沈南鹏以193.1892港元均价卖出436万股,五天之内套现超过12亿港元。


海底捞成立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


海底捞日前在行业峰会上首次公布全新业务模块“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总经理张赢表示,该业务模块通过对海底捞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形成“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据介绍,未来,部门将持续针对海底捞社区用户特征,构建新的业务模型,优化社区运营业务的组织架构,强化会员和社群数字化运营能力,独立研发专售产品。


每日优鲜总部线上通知员工停职停薪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博润科技园2号楼的每日优鲜新办公室,已有多位员工收拾办公物品准备离开,也有来追欠款的供应商。7月28日已有报道称每日优鲜融资未能交割成功,公司解散。对此,每日优鲜工作人员回应表示: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为更环保雪碧将不再使用绿色瓶


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27日表示,自8月1日起,雪碧将把绿色塑料瓶包装改为透明包装,从而结束了绿色瓶60多年的历史。可口可乐公司表示,目前的瓶子含有无法循环利用的绿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而使用透明瓶可以减少塑料垃圾。透明塑料瓶子可以制成新瓶子,有助于推动塑料的循环经济。该公司还表示,届时雪碧瓶子上也将出现新标志和包装设计,绿色色调仍将在雪碧标签上使用。


快消巨头联合利华二季度涨价11%


消费品制造商联合利华(Unilever)今年第二季度将产品价格同比上调11%,该公司正努力将更多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在截至6月底的三个月里,包括Hellmann蛋黄酱、Cif清洁产品和Wall's冰淇淋在内的商品价格上涨了11.2%,但代价是销售量下降了2.1%,使该季度的基本销售增长达到8.8%。


华伦天奴母公司有意入股阿玛尼


华伦天奴(Valentino)所有者卡塔尔皇室投资基金Mayhoola正在就投资意大利奢侈品牌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进行早期谈判,两家公司的管理层已建立了直接联系。数据显示,Armani在去年下半年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1年全年的销售额大涨26.3%至20.2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为1.7亿欧元,较2020年的亏损2950万欧元明显改善。


激进投资者建议历峰集团改名为卡地亚集团


来自英国伦敦的激进对冲基金Bluebell Capital表示,希望瑞士奢侈品巨头历峰集团专注于珠宝腕表业务,建议更名为“卡地亚集团”,认为此举可能使其股价在中期内翻倍。在此之前,Bluebell Capital还在寻求对历峰董事会进行变革,希望推动来自意大利奢侈珠宝品牌宝格丽创始家族的投资人Francesco Trapani进入董事会。


美宝莲将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


美妆品牌美宝莲客服表示,随着战略重心转移,品牌将陆续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之后线下将仅保留屈臣氏内的专柜,未来会专注于线上渠道的销售。美宝莲于1995年登陆中国市场,次年即被欧莱雅集团收购,一度晋升为国内最畅销的彩妆品牌。


Levi's、Gap代工大厂台湾如兴陷财务危机


Levi's、GAP牛仔裤代工大厂台湾如兴发生重大财务危机。经营团队25日晚召开重大讯息记者会坦言,公司已经没有可动用资金,接下来将与金融机构协商资金提供、还款事宜。推算如兴大股东国发基金投资部位帐面损失已逾新台币11.71亿元。


电商网站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


电商网站易趣网络平台发布关闭公告,称由于公司调整运营策略,决定停止易趣网络平台(www.eachnet.com)运营,关闭易趣网站。本次公告发布期为30日,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第31日(即2022年8月12日24:00),易趣网将关闭网站所有商品、商铺的交易功能,关闭易趣网用户注册、登录、充值功能,关闭网站服务器。


沃尔玛(Walmart)下调季度和全年盈利指引,称通胀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


该公司表示,通胀导致消费者在食品等必需品上的支出增加,而在服装和电子产品等商品上的支出减少。沃尔玛预计,二季度美国的同店销售额(不包括燃料)将增长约6%,因顾客购买了更多的杂货,高于该公司此前预期的4%-5%的增幅。然而,这种商品消费组合将影响公司的利润。食品的利润率低于电视和服装等非必需品。


阿里巴巴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预计年底完成


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阿里巴巴集团公告显示,相关流程预计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其后,阿里巴巴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将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


亚马逊欧洲Prime会员年费将涨价


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称,在欧洲地区,将针对包邮会员服务Prime上调年费,上涨幅度在两成或以上。亚马逊很快将发布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此次上调价格被解读为向消费者转嫁一部分运营高成本。在欧洲不同国家,亚马逊包邮会员年费的涨幅并不一致。德国是亚马逊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德国的包邮会员年费将上涨三成,达到每年89.9欧元(相当于91.88美元)。英国的包邮会员年费将上涨两成,达到每年95英镑(相当于114.47美元)。


电子商务公司Shopify将裁减大约1000名员工


该公司CEO表示,消费者恢复以往的购物习惯,加之推动公司近期增长的网上订单量减少,因此裁员是必要的。裁员将涉及所有部门,不过大部分将在招聘、支持和销售部门。该公司股价自去年11月达到顶峰以来已下跌近80%。


7-ELEVEn在美国裁员880人


7-ELEVEn的美国分公司裁减约880个工作职位,加入了众多为应对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而进行裁员的美国公司行列。7-ELEVEn由日本零售集团Seven&i Holdings所有,今年早些时候受到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投资公司ValueAct Capital的压力,要求其考虑战略选择。ValueAct一直在敦促Seven&i将其重点缩小到7-ELEVEn,并支持这家日本公司董事会的新董事名单。此外,日本7-Eleven联合ANA拟于2025年推出无人机配送服务,力争在2025年度实现实用化。


罗森在中国店铺数突破5000家


截至2022年7月25日,罗森宣布在中国的店铺数已突破5000家。中国罗森市场部部长吉田涼平透露,到2025年,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开店目标为1万家。据了解,罗森于1996年作为首家外资连锁便利店进入上海,先后进驻上海、重庆、辽宁、浙江、北京、江苏、湖南等多个省市。截止至2021年7月末,罗森在中国国内店铺数量就有约3800家。


全家便利店推出旗下电商新平台“超级好卖”


全家便利店推出了旗下电商新平台“超级好卖”,该平台支持卖家上架商品,并将购买链接分享到Facebook、Instagram或LINE等社群中,买家可以通过购买链接下单,买卖双方可以使用店到店取货付款功能,实现功能闭环。


收购


嘉吉合资300亿元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禽公司Sanderson Farms。嘉吉和大陆谷物公司对Sanderson Farms的收购已经完成。为交易完成的一部分,嘉吉和Continental Grain通过一家合资企业将Sanderson Farms与Continental Grain的子公司Wayne Farms合并,形成一个新的私有家禽业务。新公司名为Wayne-Sanderson Farms,总部将设在乔治亚州奥克伍德。交易完成后,Sanderson Farms的股票自2022年7月22日起将不再在纳斯达克交易。


财报



华润怡宝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华润怡宝2021年利润总额达12.05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2%。报告中还显示,2021年,华润怡宝实现业绩双突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成为饮料行业增量贡献的核心企业之一。


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营收11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19.05亿美元,同比下滑28%。


麦当劳(McDonald's)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营收57.18亿美元,同比降低3%;净利润为11.88亿美元,同比降低46%。可比销售额同比增长9.7%,所有细分市场均实现增长,其中美国地区可比销售额同比增长3.9%。麦当劳本季度自营餐厅销售额为21.13亿美元,同比降低15%;特许经营餐厅销售额为35.27亿美元,同比增长7%。


达能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上半年,达能实现销售收入133亿欧元,同比增长7.4%,其中价格的提升带来了6.1%的增长,而销量与组合贡献了1.3%的增长。第二季度,达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价格的提升带来了6.8%的增长,而销量与组合带来了0.9%的增长。其中,中国、北亚及大洋洲地区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经常性经营利润率提升240个基点至32%。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其中销量与组合贡献了4.4%的增长,价格下降带来了1%的降幅。


亿滋国际公司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为72.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8.19亿元),去年同期为66.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9.08亿元),同比增长9.52%;净利润为7.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13亿元),去年同期为10.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70亿元),同比减少30.71%。


雀巢发布2022年度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集团总销售额达到456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3130亿元),同比增长9.2%,有机收入增长8.1%(包括实际内部增长(RIG)1.7%和定价贡献率6.5%),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52.5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360.4亿元),净利润率达到11.5%。受疫情相关的出行限制影响,大中华区2022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7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85亿元),同比增长6.0%,有机增长率为2.3%(包括实际内部增长率为1.6%和定价贡献率0.7%)。外汇汇率产生了3.8%的积极影响。有利的产品组合及严格的成本控制一定程度抵消了成本通胀的影响。增长主要来源于电商渠道的强劲需求以及持续创新。


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及2022年第二季度财务资料。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百威亚太营收为34.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1.74亿元),去年同期为34.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4.62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为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95亿元),去年同期为5.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49亿元),同比增长24.25%;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为18.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21亿元),去年同期为18.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9.58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为3.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8亿元),去年同期为2.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44亿元),同比增长19.63%。


百胜中国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公布其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核的财务业绩。2022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2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4.5亿美元下降13%(或下降11%,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系统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6%,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下降15%和14%,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同店销售额下降以及门店暂时停业的影响;同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6%,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下降16%和15%,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该季度共净新增53家门店,截至2022年6月30日,门店总数达到12170家。百胜中国仍然专注于抓牢中国的长期机遇。公司于2022年2月8日披露的2022财年目标保持不变:净新增约1000至1200家门店。资本支出在约8至10亿美元之间。


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Unilever)公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从去年同期的31.2亿欧元降至29.1亿欧元。营业利润比去年增长1.7%,达到45亿欧元。营业额从去年的257.9亿欧元上升到296.2亿欧元,同比上升了15%。


Gucci母公司上半年收入大涨23%。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上半年收入同比大涨23%至99.3亿欧元,可比销售额增长16%,营业利润大涨26%至28.2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28%。按地区分,亚太市场依然是开云集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受中国部分城市暂时停滞影响,第二季度同比大跌15%,欧洲和北美的销售额则分别录得94%和8%的增长,日本和全球其他地区也大涨45%和24%。 


意大利奢侈品集团Prada公布上半年业绩数据,在截至6月30日的6个月内其销售额同比大涨22.5%至19亿欧元,超过分析师预期,净利润猛涨93.6%至1.88亿欧元,毛利率也由74.3%上升至77.7%,主要得益于业务优化战略逐渐生效。按品牌分,Prada品牌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28.1%,与2019年同期相比大涨45.5%,Miu Miu同比上涨13.6%,较两年前也实现5.3%的增长,Church's销售额同比录得28.7%的增幅。按地区分,Prada集团在欧洲的销售额大涨88.7%,亚太市场则受中国部分城市暂时停滞影响下滑6.7%,美洲市场零售额同比大涨41.1%,日本市场录得28.2%的增幅,中东零售额同比大涨28.2%。


Moncler上半年销售同比大涨46%至9.18亿欧元,较2019年同期大涨62%,净利润几乎翻了两倍至2.11亿欧元。其中Moncler品牌的销售额大涨27%至7.24亿欧元,与2019年相比大涨28%,Stone Island也录得33%的强劲增长至1.94亿欧元。


Puma第二季度收入大涨逾18% 首次突破20亿欧元。Puma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大涨18.4%至20.02亿欧元,营业利润大涨34.4%至1.46亿欧元。报告期内,Puma在涵盖中国的亚太市场销售额下滑1.8%至3.55亿欧元,EMEA和美国市场业务分别大涨21.5%和25.6%至7.06亿和9.4亿欧元。


人事变动


曾斌卸任每日优鲜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天眼查App显示,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联合创始人曾斌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新增孙玉英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册资本约31.95亿人民币,由Missfresh HK Limited全资持股。


Calvin Kelin母公司任命H&M前高管为首席供应链官。Calvin Klein母公司PVH宣布David Savman为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供应链官,接替将于今年10月底离职的Sarah Clarke,上任后他将负责PVH全球品牌的供应链和采购战略,并向首席执行官Stefan Larsson汇报。David Savman此前为H&M集团全球供应链负责人,拥有丰富的相关经验。


Matchesfashion任命Farfetch前高管为首席运营官。Matchesfashion日前宣布Stuart Hill为首席运营官,任命将于9月生效。值得关注的是,Stuart Hill此前为Farfetch的物流高级副总裁,还与Matchesfashion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Nick Beighton共事过,二人均在ASOS担任过高管,拥有丰富的相关经验。


© 2016-2022 车主必读 京ICP备15004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