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赛进行时,还记得那台M3 Evolution吗?

2022-11-18

 

图:其实所谓的广州隔栏封住大赛车,这个梗只是调侃因管控区内均被水马围住,导致道路变窄,同时还有着像是澳门格兰披治东望洋赛道的模样。因为东望洋赛道同样是从普通道路上封闭演变而来的赛道,所以才会诞生出这样的梗。


时间来到2022年,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已经举办了69届,作为一项FiA认证的世界知名赛事,该赛道上举办过F3、GT等组别的赛事,曾经有许多知名的赛车和顶尖车手参加过这些赛事。车手方面有:迈克尔·舒马赫、埃尔顿·塞纳、潘炳烈、莫路·比安奇、管修秀、长谷见昌弘等等。赛车方面更是数不过来,F3赛车有:Dallara F394、F396、F399、TOM'S 032F等等,房车上则是有日产GT-R(BNR32)、本田Civic(EG、EK)、宝马的E30 M3、E30 M3 Evolution、Mercedes-Benz的190E Evolution等等。

 
图:这张图可以说是汇聚了东望洋赛道上曾出现过的部分经典赛车。

虽然说东望洋赛道上高手、经典赛车云集,但当中还真出现过一对“欢喜冤家”,那便是宝马M3 Evolution以及Mercedes-Benz的190E 2.5-16 Evolution。论时间线上,宝马M3 Evolution的推出时间要比Mercedes的190E Evolution稍微早一点,但是在实力以及受欢迎程度上两者可谓是不分伯仲。碍于篇幅问题,今天就先来讲讲最先推出的宝马M3 Evolution吧。

 
图:两张图放在一起,大家能分出谁是Evolution谁是普通M3吗?


宝马之所以会推出E30 M3,全都是因为当时的DTM(德国房车大师赛)、Group A赛事赛例规定了,车厂必须在12个月内卖出5000台量产车型,才能完成赛车认证,从而参加比赛。也就是说第一代M3是一台为比赛认证的车型,就像现在的丰田GR Yaris一样。作为第一代高性能的3系,M3在1986年推出之后,很快就大受欢迎卖出了超过5000台车型顺利完成赛车认证。只不过赛例每年都在发生变动,来到1987赛季新赛例推出,规定了车企必须造500台市售车型以完成赛车认证,在这样的前提下,第一代M3 Evolution推出了。

 
图:在这里小编来解答上文留下的问题,黑白那张便是第一代M3 Evolution,在外观上两者并没有不同,甚至连个Evolution的铭牌都没有。

第一代M3 Evolution,就是一台仅仅为了完成FiA赛车认证而推出的限量版车型,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台M3 Evolution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一点诚意。因为外观上Evolution车型和普通M3并没有区别,只是在直列四缸的S14B23发动机上,从基础的195匹马力提升至200匹,没了......这就是宝马M3 Evolution I。所以这也是在前后推出的三批次M3 Evolution车型里,相对没有后两批次车型那般值钱。

 
图:M3 Evolution I的生产时间为1987年2月-5月,共生产了505台。

时间到了1988年,宝马看到普通M3和第一批次的M3 Evolution在销量上都有着很不错的表现,特别是M3 Evolution,基本上是到一台就卖一台的节奏,在这样的鼓励下,宝马于1988年3月推出了M3 Evolution II。相比起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的Evolution II的车型变化可谓是相当之大,首先是发动机方面,宝马为S14B23发动机更换了加强的凸轮轴、轻量化飞轮、尺寸加大到50mm的进气管,博世ML-Motronic电脑的重新编程,压缩比提升到11,最终传动比从普通M3的3.25更换成更小的3.15。以上这些改动让发动机有着245牛米的最大扭矩,以及220匹的最大马力,比第一批次的Evolution多了20匹。要知道这可是一台直列四缸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多出20匹马力已经是非常难得。这种动力水平,放到现在依旧很优秀,就拿宝马自家的标准功率版的B48B20发动机相比,在动力输出水平上Evolution II上的S14B23发动机甚至比它更好。

 
图:更有意思的是,为了凸显Evolution II的不同,宝马还在发动机气门室盖和进气歧管上喷上了M Power标准的三原色。

外观上Evolution II也有不少变化,首先是行走方面,宝马为其配备了7.5J×16的BBS轮圈以及225/45 R16的轮胎。另外,在空气动力套件上,宝马也为其花了不少心思,先是拆除了雾灯更换成了刹车导风孔,让加大尺寸的刹车系统有更好的散热性能,楔形的前唇也被新增到前保险杠下方,车尾的定风翼也做出了适当的修改。同时为了让车重更轻,Evolution II的全车玻璃以及后尾箱盖进行了适当的减少厚度,以达到“偷轻”的目的。

 
图:BMW Evolution II的生产周期为1988年10月至1990年10月,限量500台销售。
 
图:车辆的前大灯尺寸被增加到280mm,以弥补缺少了前雾灯之后的照明效果。
 
图:内饰部分,Evolution II用上了格子纹路的织布与皮质拼接座椅以及内饰门板,方向盘也更换成了Alcantara材质,为了获得更好的防滑效果。

虽然说宝马M3 Evolution已经推出了两个批次车型,但它还没有停止其“进化”的脚步。时间到了1989和1990年,这两年可以用神仙打架来形容,因为当Mercedes看到宝马为M3推出了两代Evolution车型之后,它也为和3系同级别的190E推出了Evolution车型。1990年宝马为了满足A组赛事的最新赛例规定,推出了限量600台的M3 Sport Evolution车型,我们也可以将Sport Evolution车型理解为Evolution III、即第三批次。


 

外观方面与之前的Evolution II相同,但是宝马在空气动力学套件上还是做出了点细微改动,在Sport Evolution上前唇和后定风翼均有三个档位可调,在最高位置时车头可拥有高达86公斤的下压力,车尾则是有着41公斤的下压力。

 
图:即便是在最极致的E30 M3上,依旧保留了当时德系车最普遍拥有的前大灯清洗装置,这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一点。

悬挂部分,宝马为其更换了加强型的避震器和弹簧,车身高度比起Evolution II降低了10mm,让车辆拥有更低的重心以获得更好的操控性能。行走方面,Sport Evolution依旧使用了和Evolution II相同的225/45 R16轮胎尺寸。


图:即使到了Sport Evolution,车身上依旧没有任何标明其身份的铭牌,看来当时宝马已经开始玩扮猪吃老虎的套路了。

动机方面,才是这台Sport Evolution最大的改变,宝马为了在新赛季的赛车上使用2.5L排量的发动机,所以为了满足赛车认证,在Sport Evolution上搭载了S14B25发动机。这是一台基于S14B23发动机的扩缸版本,新发动机的缸径和冲程为95×87mm,排气量从2302cc升级到2467cc,压缩比下降到10.2,但因为排量的增加,新发动机有着240牛米的最大扭矩和238匹的最大马力。

 
图:这是1990年的Group A规格S14B25引擎,压缩比12,最大扭力要到7500转才输出290牛米,但最大马力却在6500转便录得330匹,9300转断油。
 
图:民用版的S14B25则没有采用“倒挂”式的扭力马力设定,240扭力在4750转输出、最大马力则在7000转时录得238匹。
 
 
图:内饰上最大的变化是座椅换成了更加运动的桶型座椅,座椅和门板上的纹路也从Evolution II上的格子纹换成了M Power的三原色。档杆和手刹拉杆也换成Alcantara材质,而不是之前的皮质。
 
图:位于档杆前的Sport Evolution铭牌。

补充一些关于第一代E30 M3的生产数量:
M3欧规无催化器生产了8661辆;
普通M3欧规带催化器1519辆;
普通M3美规生产了4996辆;
M3敞篷版786辆;
M3 Evolution生产了505辆;
M3 Evolution II生产了500辆;
M3 Sport Evolution生产了600辆;
M3 Sport Evolution敞篷版生产了3辆;
M3 Roberto Ravaglia签名版148辆;
M3 Alpina B6 3.5S生产了62辆。

相比起Evolution II,Sport Evolution的生产日期更短了,从1990年1月至3月,可见其在Mercedes 190E 2.5-16 Evolution的竞争下依旧很好卖。从前段时间的拍卖清单上看到,车况相对较好的M3 Sport Evolution拍卖价已经轻松超过10万欧元,更极品的能轻松超过15万欧元。只不过在近期的拍卖记录中,已经很少出现E30 M3 Evolution车系的身影了,同期的Mercedes 190E 2.5-16 Evolution也同样如此,看来这些这对“欢喜冤家”都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属。



© 2016-2022 车主必读 京ICP备15004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