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约日报 04.03」3月销量:理想20823辆、蔚来10378辆、小鹏7002辆;余承东:华为推出智选模式是为实现商业闭环

2023-04-03
建约EV预测 正式上线
点击了解详情

1.3月销量:理想20,823辆、蔚来10,378辆、小鹏7,002辆 

2.比亚迪3月乘用车销量206,089辆 

3.特斯拉一季度全球交付42.2万辆 

4.部分新能源品牌3月销量 

5.广汽埃安推出2023款AION Y Plus与AION S Plus


自动驾驶

1.地平线余凯:十年以后连L3都不会真正实现

2.大疆车载发布新一代智驾方案  80TOPS算力可实现纯视觉城市NOA


电动化

1.蔚来用户累计完成2,000万次换电

2.天华新能与福特签署氢氧化锂销售协议

3.盐湖股份2022年净利155亿元 同比增247%


数字化

1.英飞凌曹彦飞: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每年增加30%

2.零跑C01首次OTA升级Leapmotor OS 3.0


企业·财经

1.余承东:华为推出智选模式是为实现商业闭环

2.百人会论坛2023年会其他嘉宾重点观点合辑



车型·车市


1.3月销量:理想20,823辆、蔚来10,378辆、小鹏7,002辆


4月1日,蔚来、小鹏、理想公布了3月销量数据。



蔚来3月交付新车10,378辆,同比增长3.9%,其中SUV交付3,203辆,轿车交付7,175辆。年度累计交付31,041辆,同比增长20.5%,历史累计交付320,597辆。


小鹏汽车3月交付新车7,002辆,其中P7交付3,030辆。年度累计交付18,230辆,历史累计交付276,940辆。小鹏P7的改款车型——P7i已于3月10日在国内上市,售价24.99-33.99万元。


理想汽车3月交付新车20,823辆,同比增长88.7%。年度累计交付52,584辆,同比增长65.8%,历史累计交付309,918辆。



2.比亚迪3月乘用车销量206,089辆


4月2日,比亚迪官方公布3月销量数据,公司当月共销售乘用车206,089辆(含出口13,312辆),同比增长97.5%。其中DM车型103,419辆,EV车型102,670辆。比亚迪新能源累销超390万辆。



具体车型方面:

  • 汉家族3月销售13,550辆,年度累计销售38,109辆;

  • 唐家族3月销售12,133辆,年度累计销售33,052辆;

  • 宋家族3月销售40,510辆,年度累计销售142,775辆;

  • 秦家族3月销售40,850辆,年度累计销售85,575辆;

  • 元家族3月销售40,400辆,年度累计销售97,243辆;

  • 海豹3月销售6,000辆,年度累计销售20,372辆;

  • 海豚3月销售30,077辆,年度累计销售70,567辆;

  • 驱逐舰05 3月销售3,911辆,年度累计销售13,847辆;

  • 护卫舰07 3月销售8,150辆,年度累计销售19,622辆;

  • 腾势3月销售10,398辆,年度累计销售24,162辆;

  • 其他车型3月销售110辆,年度累计销售2,593辆。



3.特斯拉一季度全球交付42.2万辆


4月3日,特斯拉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生产交付数据。


数据显示,特斯拉在2023年第一季度共生产新车440,808辆,同比增长44%,交付新车422,875辆,同比增长36%。其中Model S/X生产19,437辆,交付10,695辆;Model 3/Y生产421,371辆,交付412,180辆。



此前,新款Model S/X及其Plaid版车型已于3月28日在国内开启交付,售价分别为78.99-100.99万元和87.99-103.99万元。



4.部分新能源品牌3月销量


埃安3月销量40,016辆,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3%,年度累计销量80,308辆,同比增长79%。


哪吒汽车3月交付新车10,087辆,其中哪吒S交付2,206辆,环比增长8%,全系车型历史累计交付274,225辆。


深蓝汽车3月交付8,568辆SL03,历史累计交付45,896辆。新车型——深蓝S7将亮相上海车展。


极氪3月交付新车6,663辆,同比增长271.2%,环比增长22.1%,历史累计交付93,182辆。新车型——ZEEKR X将于4月12日上市。


零跑汽车3月交付新车6,172辆,环比增长93%。此外,C11车系单月锁单突破1万辆。


smart在3月交付5,911辆smart精灵#1,年度累计交付12,697辆,历史累计交付21,909辆。


合创汽车3月交付新车3,098辆。


岚图汽车3月交付新车3,027辆,同比增长116%,环比增长173%。



5.广汽埃安推出2023款AION Y Plus与AION S Plus


3月31日,广汽埃安宣布推出2023款AION Y Plus与2023款AION S Plus,以及一系列用户权益。新款上市后,AION Y Plus价格区间为11.98-15.38万元,AION S Plus价格区间为14.98-16.58万元。


AION Y Plus具体车型售价和用户权益如下:



AION S具体车型售价和用户权益如下:




自动驾驶


1.地平线余凯:十年以后连L3都不会真正实现


4月1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年会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


ChatGPT可以称得上是人工智能有史以来最大的进展,但自动驾驶迟迟没有到来。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所面临的挑战是截然不同的,ChatGPT从事一些白领性质的工作,本身的容错率比较高;而自动驾驶,特别是无人驾驶,可能容错率就是零,因为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此外,对OpenAI、ChatGPT来说,计算集中在云端,有充分的能量供给、电源供给,同时有非常好的散热系统。可是,自动驾驶系统搭载在车上,依赖的是电池和车端的散热,这个挑战也很大,意味着自动驾驶不能用那么大的模型、那么大的计算。


当前,用户对驾驶的需求真的是无人驾驶吗?我们现在的调查数据显示,87%的用户真正要的是驾驶过程中那种轻松感,消除紧张和疲劳。所以,其实不需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就已经在为用户创造价值。


现在业界高速NOA的顶级水平做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能做到每百公里接管一次。2023年,相信领先的车企包括蔚小理都会推出面向城区的NOA,就是现在讲的L2++,但是我相信这个事情在技术上还有挑战,起码要研发三年才会得到较好的进步,现在基本上是20至30公里要接管一次。


对于自动驾驶这件事情,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要太焦虑,因为行业发展没那么快,从现在到2025年,真正要做的是:在合理的性价比上,把高速的NOA、环线的NOA这种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做到如丝般顺滑,但是价格不能太贵,同时要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把城区NOA做到可用。


现阶段,自动驾驶的算力配置从几十TOPS到一千TOPS,其实带来的用户体验跟价值没有太大区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尝试用工程师的语言来解释:



图中的横轴是用对数坐标表示的算力,纵轴是能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从几TOPS到10TOPS的范围,基本上就是前摄像头的感知,是典型的L1跟L2的辅助驾驶。


从几十TOPS到几百TOPS甚至到一千TOPS,现在实现的全都是高速NOA,差别还不太大。


虚线是假设算法是完美的、数据是充分的、工程做得足够好,实际上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上限。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不断的在给定算力上优化软件、算法,用更多的数据不断地去逼近上限。


相信在若干年以后,我们会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估计几百TOPS可以在城区的NOA做到不错,但是真正实现更广泛区域里面的自动驾驶恐怕确实需要千TOPS以上的算力。


最后稍微谈一些可能反共识的看法。十年以后,连L3都不会真正实现。记得我在2013年启动负责百度自动驾驶的时候,接受记者采访,我觉得未来人跟车的关系可能就跟人与马的关系一样,你说马如果撞了小孩、撞了人,到底是马负责还是骑马的人负责?但是马是可以自动驾驶的,所以这个就是特斯拉的路线,就是当前量产车的路线。


如果你让车厂承担这个责任,那这个创新没法搞,所有车厂都偃旗息鼓,都不敢投入研发。我觉得未来人跟车的关系还是跟人与马的关系一样,当然可以自动驾驶,人车也是配合的,但是真正出了问题我觉得还是司机承担责任。


但是在专用道路上面,比如说在车云协同的自动驾驶专用道路上,是可以实现无人驾驶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在这个环境里面不许有人驾驶,一定是参与这个专用道路的全部的车都是自动驾驶,我认为这种条件下是可以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



2.大疆车载发布新一代智驾方案  80TOPS算力可实现纯视觉城市NOA


4月2日,大疆车载发布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包括城区记忆行车(32TOPS)/城区领航驾驶(80TOPS)在内的L2+智能驾驶功能。


大疆车载称,该方案具备以下特点:


  • 算力门槛低:可以用最低为32TOPS的算力,实现多种场景的智能驾驶功能;

  • 功能丰富:可实现主动安全、行车辅助、泊车辅助、记忆泊车、跨层记忆泊车、记忆行车、高速领航驾驶,升级配置可实现城区领航驾驶;

  • 传感器配置简洁:1)基础配置为7个摄像头,包括一对大疆车载特有的前视惯导立体双目摄像头、1个后视单目摄像头、4个环视鱼眼摄像头,以视觉在线实时感知和决策规划能力为基础,可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除城区领航驾驶之外的所有功能(7V配置可结合高精地图实现城区领航驾驶);

    2)如果将算力提升至80TOPS,增加2个侧视单目摄像头,升级为9个摄像头,可以提升侧方动态车辆检测的能力,满足路口左右转、掉头、环岛通行等场景下的观测需求,摆脱高精地图实现包括城区领航驾驶在内的所有智能驾驶功能;

  • 可拓展性强:该方案支持扩展算力至200TOPS,扩展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传感器,增强系统的安全冗余,并提升领高速领航与城区领航等高阶L2+功能的舒适体验。


大疆车载表示,该方案目前已处于可用状态,正与合作车企积极推进量产。此外,公司已在为更高级别智能驾驶进行准备。



电动化


1.蔚来用户累计完成2,000万次换电


4月3日,蔚来汽车宣布,蔚来用户累计换电达到2,000万次。



2022年7月4日,蔚来宣布第1,000万次换电达成,用时超4年。如今仅用时9个月,蔚来用户再次完成1000万次换电。


目前,蔚来换电站日均提供换电服务超45,000次,平均1.9秒就有一辆蔚来汽车完成换电服务。蔚来表示,2,000万次换电服务,可为用户累计提供超51.06亿公里的行驶里程,减少约550,286吨碳排放。


同时,蔚来还表示,目前已为用户提供63,136次电池升级服务。



2.天华新能与福特签署氢氧化锂销售协议


3月31日,天华新能(原天华超净)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天宜锂业、四川天华与福特签署氢氧化锂承购协议。


公告称,天宜锂业、四川天华将于2025-2029年向福特出售氢氧化锂产品,总量合计72,500吨(上下浮动不超过10%),具体供应数量以双方另行签署的采购订单为准。


协议履行期限自2025年1月1日起3年,且到期前福特可以选择将协议期延长至5年,直至2029年12月31日。


3月28日,天华新能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70.3亿元,同比增长401.26%;净利润65.86亿元,同比增长623.16%。


天华新能表示,2022年公司锂电材料营收159.28亿元,同比增长587.77%,营收占比从去年的68.17%提升至93.53%。


2018年,天华新能(原天华超净)与宁德时代、长江晨道(湖北)等企业合资成立天宜锂业。2020年,天华新能收购天宜锂业部分股权,目前共持有75%股份,成为天宜锂业控股股东。


天华新能公告显示,天宜锂业目前拥有一二期合计4.5万吨氢氧化锂产能。


在资源方面,天宜锂业目前共有世界多家锂矿公司精矿包销权,其中:


  • 2021-2023年,持有巴西AMG公司6-9万吨/年锂精矿包销权;

  • 2022-2024年,持有皮尔巴拉矿业(Pilbara Minerals)11.5万吨锂精矿包销权;

  • 2022年1季度,间接参股并持有包销权的刚果(金)Manono锂矿获得采矿许可,该项目目前正在前期建设准备工作中;

  • 2022年3月,与环球锂业(Global Lithium Resources)签订为期10年的锂辉石精矿包销权益,此前的2021年11月,拟收购环球锂业9.9%股权;

  • 2022年3月,分别获得QXRTurnerRiver和WseternShaw等锂矿勘探项目优先承购权;

  • 2022年4月,认购Premier公司(Premier Africa Minerals)股权并获得Zulu锂精矿承购权。根据Premier公告称,Zulu项目正在建设首期试验工厂,锂精矿(品位6.0%)产能为5万吨/年;

  • 2022年12月,公司自筹建设年产90万吨锂材精选项目通过四川发改委审批。



3.盐湖股份2022年净利155亿元 同比增247%


3月31日,盐湖股份发布2022年财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307.48元,同比增长108.06%;净利润155.65亿元,同比增长247.55%。


公告显示,盐湖股份2022年碳酸锂产量3.1万吨,同比增长36.53%;销量3.01万吨,同比增长56.45%。盐湖股份表示,碳酸锂业务2022年贡献营收114.57亿元,同比增长531.47%,碳酸锂生产成本为9.21亿元。


盐湖股份2022年碳酸锂业务毛利率达91.96%,同比增长21.93个百分点。


2022年5月,盐湖股份表示,在公司现有3万吨/年碳酸锂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计划投资70.8亿元,新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其中电池级碳酸锂2万吨,氯化锂2万吨,预计2024年投产。


目前,盐湖股份锂盐资源是从青海察尔汗盐湖的钾肥生产后排放的老卤水中提取而来。盐湖股份表示,公司钾肥生产排放的老卤量约有2亿立方米/年,其锂离子浓度在200-250毫克每升左右,即每年排放的老卤中含氯化锂为20-30万吨。



数字化


1.英飞凌曹彦飞: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每年增加30%


3月29日,英飞凌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英飞凌汽车创新峰会。


英飞凌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表示,英飞凌在全球拥有56个研发中心,19个生产基地。其中,中国无锡的工厂未来5年会进一步加大生产能力,提升本地采购能力。


英飞凌在汽车半导体方面全球排名第一,达到12.7%的市场占有率。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拥有31.7%的市场占有率;汽车传感器拥有14.1%的市场占有率;汽车MCU市场拥有22%的市场占有率;在汽车NOR Flash领域排名第一。


他表示,汽车电子事业部(ATV)占营收45%,其中包括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PSS),还有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CSS)以及零碳工业功率事业部(GIP)。


英飞凌大中华区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曹彦飞则对汽车半导体的潜在规模进行了预测。


曹彦飞认为,汽车半导体受惠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在中国将达年均接近30%的复合增长率。


  • 功率半导体将在未来几年内以年均25%的速率增长,2029年中国汽车功率半导体的规模将达127亿美元;

  • ADAS市场所需要的半导体将以20%+的速率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74亿美元的规模;

  • 车身与座舱等市场所需要的半导体市场将在2029年达到110亿美元的规模。



2.零跑C01首次OTA升级Leapmotor OS 3.0


3月30日,零跑汽车宣布零跑C01首次OTA升级,版本号为Leapmotor OS 3.0,共涉及20项优化体验,主要包括:


  • 新增8套中控壁纸和6张副屏屏保壁纸

  • 可支持U盘安装第三方应用

  • 增加副屏自动息屏

  • 新增露营、冥想、经济驾驶、小憩等模式

  • 拨转向后,可查看车辆对应侧的盲区影像,且盲区影像增加缩放功能

  • 360界面实现全方位3D车模+透明底盘

  • 新增换挡提示音

  • 新增忘记锁车提醒

  • 新增电动尾门语音控制

  • 新增保养提醒功能

  • 可手机远程操作OTA升级



企业·财经


1.余承东:华为推出智选模式是为实现商业闭环


4月1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年会上,华为常务董事、车BU CEO余承东表示:


“在车业务领域,华为每年的投入约为100亿元,直接研发人员有7000多人,间接的人员投入可能已经超过10000人。华为过去的想法是,做零部件、Tier 1供应商,在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博世或大陆。


但是,华为做的不是像博世和大陆那种刹车、转向等自动的标准化部件,而是软件、算法、云、芯片等软的智能化增量部件。而这种智能化增量的部件,很难像标准化的部件一样大规模地去卖,需要华为跟车厂深度地卷入,不断地做OTA版本升级,不断地迭代。因此,华为做了Huawei Inside(HI)解决方案模式。采用HI模式,之前有三家厂商跟我们合作,现在基本上只剩长安的阿维塔这一家厂商了。


如果华为只提供技术,做出来的车并不一定能卖得掉,因为如果外观、内饰、产品的定义不是很有竞争力的话,可能也是卖不掉的。因此,华为增加了智选模式,把华为To C转型的能力赋能给车厂。


目前,华为仍然是一家被制裁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欧美日的企业很难选择华为作为主力智能化供应商,所以华为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国内的厂商。新势力车企,今天李想和李斌两位都在这里,我相信他们都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为了市值,为了自己的控制点各方面,都不会选择我们。国际的巨头们,因为华为被制裁,也不会选华为。因此,谁会选华为?传统的车企。传统的车企当中,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华为。所以这就(导致华为)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投入这么巨大,如果没有很好地让大量使用华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车大量销售,就不能商业变现,就无法实现商业闭环。


最近,多个车厂会帮助华为一起做车的销量。每一个都有独立的品牌,这对华为的营销来说很困难,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生态的品牌,能够有一个共同的元素在。本来我们希望以‘问界’作为跨界合作的品牌,所以我们把它前面加了‘HUAWEI’。


华为不造车,是帮助车企一起造好车,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只是我们想让‘HUAWEI 问界’成为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不困惑。因为现在是赛力斯生产的,马上奇瑞、北汽和江淮也会生产华为整套解决方案的车。这样的话,如果车生产出来之后都采用不同的品牌,我们去营销、服务、零售的话,很复杂,投入成本很高,我们希望采用一个共同的元素和共同的品牌来使用。比如以‘HUAWEI 问界’的方式来做。


把它加上去以后,我们公司有些领导有不同的意见,因此我们又出了个文件,把‘HUAWEI’给取消掉。实际上本质没有改变,我们本质上是想做‘HUAWEI 问界’的生态品牌,共同打造系列化车型。


同时,几家厂商跟我们合作,做的智选模式的车,规划都是不冲突的,有的做SUV,有的做轿车,有的做MPV,有的做B+级的车,有的做C级车,有的做D级车,每个车厂做的产品是不重叠的。但我们希望组合起来,成为一个车系里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华为把产能、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不会重复或浪费资源,这样能够共同发挥作用。”



2.百人会论坛2023年会其他嘉宾重点观点合辑


3月31日至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年会在北京举行,部分嘉宾观点摘录如下: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建议延长新能源购置税减免至2025年 推广“多枪超充”


“为加快推进汽车行业的现代化,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希望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至2025年。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困难期,应对风险挑战需要坚定信心、稳定预期,许多海外国家正在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财税支持力度。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补贴已经在去年年底退出,购置税减免政策目前也已明确到今年年底。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开发周期较长,从产品开发、设计到成本管理都需要做较长远的安排。因此,建议国家把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到2025年,希望快速出台、稳定预期,发挥新能源汽车市场“压舱石”和“动力源”的作用。


第二,国家正在推动超充标准的建立,目前行业还没有形成共识。为破除瓶颈,推荐用“多枪快充”模式,用两把枪或者多枪同时为一台车充电。


“多枪超充”有五大优点:


  • 可以兼容过去,尤其是中国市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差不多有1,000多万台,如果用多枪快充可以兼顾过去的1,000多万台车;

  • 未来可扩展,未来的重卡或者更大电池装载量的运输工具,需要的功率可能更多,比如我们现在讨论快充功率只是350kW,如果需要500kW怎么办,还要在快充上再增加一个快充吗?其实用多枪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一把枪是120kW,用六把枪就变成700多kW,用10把枪就变成1200kW,这个完全可以扩展;

  • 对用户友好,因为增加充电功率会增加充电枪的重量,造成用户体验差,尤其是女性用户,多枪超充更便捷,一个人取两把枪比两个人抬一把枪更容易;

  • 对充电商友好,原有的充电设施不用拆,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设施,只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枪头或柜子即可;

  • 不用改现有标准,行业对标准的争论很多,多枪超充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化解各方对标准意见的不同争论。


另外,比亚迪在多枪快充方面有100多个专利,我们也愿意免费提供给行业使用。”


零跑创始人兼CEO朱江明:两年是智能电动汽车的更新周期


“以前,国内的汽车企业一般是四年更新一代产品,国外可能要六年。以后,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应该每两年更新一代,因为它是一个电子产品。


十年前到现在,TCL 55英寸彩电的价格从7,000元下降至1,300元,诺基亚N9手机的价格从2,499元下降至216元,而机械成分占比更大的格力空调价格从13,000元下降至6,000元。它们都有电子的成分,都跟随“摩尔定律”,通过很长一段时间,价格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而对于智能电动车,从今天的成本看,60%-70%是电子零部件,包括电池、电驱、电控以及智能座舱,这些成本加起来占整车成本的60%-70%。电动汽车也会遵循摩尔定律,降价的空间非常大。


十年以后,类似于现在零跑C11这样的中大型SUV,成本可以降低到5万元左右。我们可以分别从电动车中价值最高的电池、电驱、座舱、智能驾驶还有传统的零部件进行分析,十年后:


  • 容量为50度电、续航400公里的电池包成本有望降低至15,000元;

  • 电驱动的重量有望降低至50公斤以下,成本有望降低至4,000元;

  •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会采用单芯片的解决方案,成本有望降低至6,000元;

  • 车身、内饰、底盘等其他硬件的成本合计有望降低至25,000元。


综合来看,把电池、电驱、智能座舱以及传统零部件加起来,十年以后,中高端电动车的成本有望降低至5万元。”


此外,在接受媒体群访时,朱江明表示,展望未来10-15年,一家智能电动车企业如果想要在全球市场具备还不错的竞争力,需要每年实现约500万台的销量。他还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将达到40%以上。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单J5可实现城市NOA 但需在域控层面做优化


“在整个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背后,实际上是由域控制器来进行支撑,域控制器里面有其他的半导体元器件,与其他的芯片组合,形成一个系统级的方案。征程5是作为最核心的计算芯片,来支撑整个域控制器的性能。可以通过整个系统的组合和调优,来达到高速NOA、城市NOA的需求。


目前,我们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单征程5的方案,还有一个是双征程5的方案,这样的话,不管是算力、处理能力,还是对外围摄像头接入的数量,都有非常大的扩展。所以从整体来讲,可以通过系统的组合和软硬结合的这种优化,来提供相关的性能支撑。


从地平线来讲,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芯片和工具链的数字底座,然后在那上面进行应用的开发。刚才谈到的轻舟智航,就是在我们提供的数字底座上进行快速的开发,发挥出整个芯片和整个域控制器的性能。


总体来讲,使用单征程5芯片开发城市NOA功能,如果进行一些优化,(在性能上)还是可以支撑的。”



新闻回顾(3月31日)

车型·车市
1.魏牌蓝山DHT-PHEV开启预订
2.比亚迪海鸥/秦PLUS EV 2023冠军版官图发布
3.Smart 精灵#1 3月销量5,911辆
自动驾驶
1.小鹏汽车推送XNGP第一阶段能力
2.阿维塔OTA升级部分智驾功能
3.图森未来发布“节油领航”系列智驾解决方案
4.美国激光雷达厂商AEye将裁员约三分之一
电动化
1.埃安发布弹匣电池2.0技术
2.天齐锂业2022年归母净利241亿元 增长10倍
3.德方纳米2022年归母净利约23亿元 同比增188%
4.福特携手华友钴业、淡水河谷打造锂电产业链
数字化
1.星纪魅族发布第一代Flyme Auto
2.零跑新车型将搭载高通SA8295
3.德赛西威2022年营收149.33亿元 同比增56%
企业·财经
1.华为再发公告:5年内“不造车” 徐直军:将整顿滥用华为品牌的行为
2.天际汽车停工停产 员工工资将按最低标准发放
3.高合计划今年进入欧洲市场
4.比亚迪旗下F品牌或将于6月发布




“建约EV预测系统”定位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趋势预测服务,包含:EV销量预测、产业趋势分析和产业沙龙服务三大部分内容。


购买咨询:
石颖   微信:13552299966
 
详情参考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建约EV预测」 已正式上线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


© 2016-2022 车主必读 京ICP备15004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