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鹏G6全球首秀 小鹏称其“无人驾驶前最后一款车”
2.仰望U8开启预售 预售价109.8万元
3.大众ID.7全球首秀 将于下半年上市
4.哈弗枭龙MAX亮相 首搭长城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5.驱逐舰07首亮相 价格区间20-25万元
6.深蓝S7亮相上海车展
7.腾势D9 PREMIER亮相 N7开启盲订
8.魏牌高山亮相上海车展
9.岚图追光上市 售32.29-43.29万元
10.比亚迪宋L概念车全球首亮相
11.奇瑞新能源概念车型ARRIZO Star全球首发
自动驾驶
1.理想汽车城市NoA计划年底覆盖100城
2.Innovusion发布Robin灵雀平台及感知软件平台OmniVidi
电动化
1.理想汽车发布纯电战略
2.小鹏汽车与西门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亿纬锂能2022年营收363 亿元 同比增114%
数字化
1.智己发布“AI4M智能战略”
2.吉利银河L7“智爱座舱”发布
3.光羿科技全球首款黑灰色调光天幕搭载蔚来EC7
4.理想汽车公布理想ONE全年OTA规划
5.亿咖通与星纪魅族联合参展2023上海国际车展
企业·财经
1.宝马集团在华研发团队人数超3200人
2.东风发布全新电动系列品牌eπ
3.长安汽车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
车型·车市
1.小鹏G6全球首秀 小鹏称其“无人驾驶前最后一款车”
4月18日,小鹏汽车SEPA2.0扶摇架构下的首款车型——小鹏G6,在上海车展首次亮相。小鹏将其称为“无人驾驶前最后一款车”。
小鹏G6定位纯电B级轿跑SUV,车身尺寸4753*1920*1650mm,轴距2890mm。
智能驾驶方面,小鹏G6将搭载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基于BEV+Transformer模型XNet实时生成“高精地图”。
车身及底盘方面,G6是国内首个量产前后一体式铝压铸件的车型,并采用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车身集成度更高,从安全、操控、续航等方面提升整车性能。
电池方面,G6标配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3C电芯,最快10分钟补能300公里,最高续航755公里。
车身设计方面,G6前后轴荷比50:50,配备电动尾翼和无框车门,车身曲线将风阻系数压低至0.248——小鹏介绍称,风阻系数每减少0.01Cd,CLTC续航可增加约7km。
内饰方面,G6采用一体式中控设计,椭圆形方向盘增加腿部空间与视野,最少化物理按键并充分利用大屏交互;前排座椅可放平、后排座椅最大38.4度可调。
2.仰望U8开启预售 预售价109.8万元
4月18日,在上海车展上,仰望U8开启预售,这款车型分为豪华版和越野玩家版,官方预售价均为109.8万元。其中,仰望U8豪华版将于今年9月开始交付,仰望U8越野玩家版将于晚些时间启动交付,具体时间未明确。
仰望U8豪华版注重凸显豪华性和智能科技。它增加了22寸锻造轮辋、电动伸缩式侧踏板、五屏联动等功能。其中,五屏联动支持前后排的家人和朋友分享电影、共享导航。该版本车型还将搭载高阶智驾辅助系统,整车配备38个感知元件,包含3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4个超声波传感器和16个摄像头。
仰望U8越野玩家版则追求更极致的越野风格和越野性能。它匹配了更适合越野路况的热管理系统,还增加了AT胎、夜视系统、车顶行李框及涉水喉等越野配置。该版本车型将搭载车载卫星通信,保障用户在沙漠、山区等无信号的地方依然与外界保持联系。同时,U8越野玩家版还可选装车载无人机系统,实现车机控制、便捷换电、智能伴飞等功能,拓展越野可玩性。
仰望表示,为了预留更多的改装空间,U8越野玩家版减少了部分智能化硬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加装侧爬梯、侧面装载平台、绞盘和竞技杠等配置,脱困能力和装载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1月5日,比亚迪在深圳发布高端品牌——仰望,仰望品牌首批车型之一U8同步亮相。
仰望U8定位新能源硬派越野SUV,车长超过5.2m,车宽超过2m,轴距超过3米。该车采用较为方正的外观设计,前脸的分体式大灯组和大尺寸点阵式中网共同组成了类似汉字“鼎”的造型。车门均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车尾配备有外挂式备胎。
比亚迪表示,仰望U8搭载的核心技术有两个,分别为“易四方”技术、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
基于“易四方”技术,仰望U8搭载由前双电机和后双电机组成的四电机动力总成和刀片电池,电机最高转速可达20,500rpm,整车最大马力1,100匹以上,0-100km/h加速时间最快为3.6s。
凭借四电机驱动技术的独立正负扭矩输出能力,仰望U8具备在转向器、制动器不工作的同时实现低于40m的100-0km/h制动距离,以及小于12m的转向直径,可实现高速轮胎瞬时失压控制、应急浮水脱困和原地掉头。
基于云辇-P系统,仰望U8可实现高度自主调节,悬架总调节行程达到150mm,无涉水喉最大涉水深度1000mm。云辇-P具备3级刚度调节,阻尼支持连续自适应调节,通过快速智能调节应对不同路况。在高速过弯等激烈驾驶时,可提升车身稳定性;在通过颠簸路段或减速带时,可提升驾乘舒适感。
仰望U8支持四轮联动、一键调平、超高举升、高度自适应等实用的场景功能。仰望U8具备17+1种驾驶模式,包括17种特定路况模式,以及自定义模式,能够实现全地形路况的智能识别与调整。
内饰方面,仰望U8的星环座舱利用多重曲线,打造出较为强烈的环抱感,星河曲面屏的尺寸为12.8英寸。车规级曲面OLED中控屏基于真实人体数据模型,选定37°为最佳倾斜角度,可以让用户以最方便的姿态操作屏幕。
3.大众ID.7全球首秀 将于下半年上市
4月17日,大众ID.7于上海完成全球首秀,为中国市场打造的ID.7 VIZZION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ID.7 VIZZION基于MEB平台打造,车身尺寸4956*1862*1537mm,轴距2965mm,定位纯电动中型轿车。
该车外观整体延续了概念车ID.AERO的设计风格,采用溜背设计并配备掀背式尾门。此外,该车还配备了大尺寸的AR-HUD和1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并搭载智能天幕、隐藏式智能空调系统和Travel Assist 3.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ID.NEXT概念车于发布会上同步亮相,该车的量产版本将由上汽大众生产制造,预计将晚于ID.7 VIZZION上市。
4.哈弗枭龙MAX亮相 首搭长城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4月18日,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携哈弗枭龙MAX、哈弗枭龙亮相上海车展。
哈弗枭龙MAX搭载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咖啡智能驾驶系统。
在动力方面,长城汽车表示,Hi4技术专为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 ,H(Hybrid)代表混动,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4WD)代表四驱系统。
Hi4采用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的混动“新构型”,通过前后轴双电机分布式布置,实现串并联四驱的电混架构,可拓宽用户用车场景。
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依托电机旋变对车速的高精度的感知,通过毫秒级频次快速对前后轴扭矩进行分配及动态调节,可有效抑制低附路面的打滑,以及过弯时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趋势,提升操控稳定性和驾驶安全性;
机电耦合传动系统则通过设计两挡机电耦合单元,实现发动机直驱近全速域的工况覆盖。
枭龙MAX采用1.5L混动专用发动机,其后桥电机采用电机绕组采用高效扁线+低拖曳减速器设计,综合功率205kW,综合扭矩585N·m,WLTC综合油耗1.78L/100km,WLTC馈电油耗5.5L/100km,0-100km/h加速时间为6.8s。
在智能座舱方面,哈弗枭龙MAX搭载长城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唤醒速度300毫秒,响应速度400毫秒,车控技能响应900毫秒。可见即可说功能已经覆盖车控车设、系统设置、导航、多媒体、空调等12个领域。
在智能驾驶方面,哈弗枭龙MAX搭载咖啡智能驾驶系统,传感器包括1个ADAS智能前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可实现L2+级别智能驾驶辅助。
5.驱逐舰07首亮相 价格区间20-25万元
4月18日,比亚迪海洋网首款B+级插混轿车——驱逐舰07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该车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价格区间为20-25万元。
驱逐舰07车身尺寸4980*1890*1495mm,轴距为2900mm,该车传承了OCEAN X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基于海洋美学设计理念打造。
整车采用溜背造型设计,前后翼子板上带有两条独立腰线,裙板设计一直延伸到后保险杠,后备箱边缘带有微微上扬的扰流设计,对溜背造型起到承接作用。车尾采用贯穿式粼光点阵尾灯。
动力方面,驱逐舰07搭载骁云-插混专用1.5T发动机及骁云-插混专用涡轮增压1.5Ti发动机两套动力总成,匹配EHS电混系统以及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
纯电续航方面,驱逐舰07提供121km和200km两种NEDC续航里程。该车将于今年三季度正式上市。
6.深蓝S7亮相上海车展
4月18日,深蓝汽车旗下第二款车型——深蓝S7于上海车展亮相。
深蓝S7基于EPA1平台打造,车身尺寸4750*1930*1625mm,轴距2900mm,定位增程式混动/纯电动中型SUV。
该车前排搭载双零重力按摩座椅及副驾娱乐屏,并配备15.6英寸向日葵式中控屏、前排双层隔音玻璃、DEEPAL 14扬声器音响等配置和功能。
根据深蓝汽车官方于车展上公布的信息,深蓝S7纯电版提供520km和620km两种CLTC续航里程可选,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6.7s;增程版CLTC馈电油耗4.95L/100km,纯电续航里程200km,综合续航里程1120km;氢电版CLTC氢耗0.73kg/100km。
深蓝S7将于今年年中正式上市。
7.腾势D9 PREMIER亮相 N7开启盲订
4月18日,腾势D9 PREMIER创始版四座在上海车展亮相,品牌旗下车型——腾势N7同步开启盲订。
腾势D9 PREMIER创始版四座延续了普通版车型的外观设计,并采用双拼色车身,其中璀璨紫为该版本的专属车身色。
车内座椅为2+2的四座布局,内饰配色采用紫红+米棕色,二排座椅正前方设有可将前后排完全隔开的智能幕墙。
用户可于4月30日前通过腾势汽车APP或小程序对腾势D9 PREMIER创始版四座进行锁单。
新车型——腾势N7于本届车展完成了内饰首秀。该车内饰采用17.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10.25英寸液晶仪表+10.25英寸副驾屏的三联屏布局,并配备AR-HUD。此外,该车还配备或支持副驾零重力座椅、50W无线充电、电动遮阳帘、后排座椅加热等配置和功能。
腾势N7已于4月18日开启盲订,盲订用户将享受意向金膨胀、积分奖励等多种福利,该车预计将于6月正式上市。
8.魏牌高山亮相上海车展
4月18日,魏牌首款MPV车型——魏牌高山首次正式亮相,该车与前不久发布的魏牌蓝山中大型SUV形成了魏牌的双旗舰产品。
魏牌高山诞生于首个新能源MPV平台,该平台可以兼容车长4900-5000mm的B、C、D级MPV车型,动力形式兼顾PHEV和BEV。
高山具有全平的地板设计并且实现了超长的共轨布置,满足多样化座椅布局。高山DHT-PHEV的最大综合功率为358kW,最大扭矩为762N·m。
魏牌在现场表示,不久前正式发布的魏牌蓝山大定订单超过5000,将成为国内首批实现城市NOH的车型,该车将于4月25日开始交付。
此外,魏牌产品矩阵中还有一款全尺寸的新能源SUV产品,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9.岚图追光上市 售32.29-43.29万元
4月18日,岚图追光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个版本,售价分别为:
标准版32.29万元;
旗舰版35.29万元;
长续航旗舰版43.29万元。
岚图追光车身尺寸为5088*1970*1505mm,轴距为3000mm,定位纯电动中大型轿车。
该车内饰采用三联屏布局,并配备或支持AR-HUD、前后排座椅按摩/加热/通风、后排座椅靠背调节、右后座电动腿托、四音区智能语音交互、人脸识别、呼吸式氛围灯、50W无线快充、14扬声器丹拿音响等配置和功能。
底盘及动力部分,岚图追光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并配备空气弹簧。CLTC续航里程580-730km,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3.8s,最高车速210km/h。
10.比亚迪宋L概念车全球首亮相
4月18日,比亚迪王朝网宋L概念车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该车定位高端B级纯电SUV,采用王朝网新一代“先锋龙颜美学”设计语言,目标人群为追求时尚运动的年轻用户。
车身姿态上,宋L采用轿跑型SUV设计。该车还加入了格栅竖条纹灯带、无框车门、矩阵式中国结尾灯、可升降尾翼等元素,宽体视觉特征明显。
在技术方面,宋L将基于e平台3.0打造,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智能电四驱,将保障该车的运动性能;搭载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则将提升其舒适性和操控性。
智能座舱方面,比亚迪王朝网介绍称,宋L将会开放用户共创,让用户成为产品的参与者、功能的创想者、软件的贡献者。
据悉,宋L将在年内上市。
11.奇瑞新能源概念车型ARRIZO Star全球首发
4月18日,奇瑞汽车携旗下品牌奇瑞、星途、捷途、iCAR亮相上海车展,共展出14款新车产品以及12大最新技术。
同时,奇瑞发布了基于火星架构打造的两大平台,分别为超级混动平台和E0X高性能电动平台。
其中,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运用奇瑞最新车身、底盘、动力总成以及智能网络架构技术,轴距可从2750mm拓展至2900mm,轮距可从1610mm拓展至1640mm。
E0X平台可覆盖2850mm-3100mm轴距的产品,适用于纯电和增程的SUV、Sedan和MPV车型。同时,该平台将搭载EEA5.0电子电气架构,拥有1000TOPS算力,支持千兆以太网传输。
此次车展,奇瑞新能源轿车旗舰概念车型ARRIZO Star在本次车展进行全球首发。
作为奇瑞未来轿车系列的旗舰产品,ARRIZO Star将搭载由第六代混动专用发动机、第四代混动专用变速箱和高性能电池共同组成的奇瑞下一代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百公里加速可达3s级。在节能方面,ARRIZO Star实现亏电油耗3.8L,最高综合续航里程超1500KM,电池从30%到80%需15分钟。
奇瑞瑞虎9C-DM,则采用CDC磁悬浮悬架,混动专用发动机功率可达115kW,最大扭矩220N·m,匹配全场景智能四驱系统,并搭载高通8155芯片和L2.9级智能辅助驾驶。在内饰方面,瑞虎9C-DM配备了双12.3寸全液晶仪表盘与中控屏,搭配255色光瀑式氛围灯。
自动驾驶
1.理想汽车城市NoA计划年底覆盖100城
4月18日,在理想汽车“双能战略”发布会上,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鹏表示,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将步入3.0阶段。在这个阶段,理想智驾将进入到城市场景,通过大模型的AI算法,理想AD Max 3.0将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像人类司机那样,实时地进行感知、决策和规划。
在技术方面,理想AD Max 3.0对物理世界进行了充分、完整的还原。自动驾驶系统眼中的物理世界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是:道路结构、交通参与者和通用障碍物。理想汽车分别用静态BEV网络、动态BEV网络和Occupancy网络进行还原。此外,理想汽车还使用NeRF (Neural Radiance Fields) 网络增强了Occupancy网络还原精度的细节。以上三个网络均基于纯视觉感知实现,激光雷达的感知结果用作Ground Truth的标定。
关于理想智驾产品的代际关系,郎咸鹏解释称,理想智驾1.0于2021年开启交付,是理想汽车全栈自研的首次亮相,功能主要包括高速NoA和AEB;理想智驾2.0于2022年在L系列车型上开启交付,从这代产品开始,理想智驾打造了AD Max和AD Pro两个产品,其中AD Max向用户交付了首个视觉融合激光雷达的高速NoA产品,AD Pro向用户交付了首个纯视觉感知的高速NoA产品。
在商业化落地方面,理想汽车AD Max 3.0产品的城市NoA功能,将会在2023年第二季度内推送给内测用户,预计到2023年底覆盖国内100座城市。理想汽车将会用这一套技术完全打通城市和高速场景,AD Max 3.0也将与理想自营的超充站融合,让用户实现“去超充站比去加油站还方便”。
此外,据郎咸鹏透露,AD Max 3.0的能力也会释放给AD Pro 3.0——鉴于理想曾于此前透露,AD Pro将无法实现城市NOA,因此该表述应是指基于BEV的模型算法,释放给AD Pro 3.0的高速NOA和LCC等功能。
收费标准方面,理想汽车AD Max的软件与服务将终身免费,且没有任何订阅费。每一位AD Max的用户都将免费升级到AD Max 3.0的全场景NoA,包括城市和高速场景。
郎咸鹏还称,理想汽车拥有现阶段中国厂商中最多的自动驾驶训练里程。总训练里程超过4亿公里,由超过9.28亿个片段组成,这些片段加到一起的总时长超过1074万个小时,相当于一辆车不间断地行驶1226年。
郎咸鹏表示,在AD 1.0阶段,理想汽车智能驾驶训练里程达到1亿公里;在AD 2.0阶段,训练里程翻倍,达到2亿公里;在即将到来的AD 3.0阶段,训练里程将超过4亿公里。据其预计,训练里程已经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到明年,训练里程会再次翻倍。
2.Innovusion发布Robin灵雀平台及感知软件平台OmniVidi
4月18日,激光雷达厂商Innovusion图达通在上海车展发布了新一代Robin灵雀平台、灵雀平台下的两款激光雷达产品,以及全新感知软件平台OmniVidi。
图达通介绍称,新一代灵雀采用平台化研发模式,并通过模块化设计以及技术共享,支持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可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其中,灵雀-W是Innovusion灵雀平台打造的高性能中短距广角激光雷达,视场角为120°(H)×70°(V),10%反射率下探测距离70米,测距能力是市场同类产品的2倍,兼顾盲区与侧向感知,可用于高速变道、舒适制动;分辨率为0.1°(H)×0.4°(V)。
灵雀-E是Innovusion灵雀平台打造的图像级远距前视激光雷达,10%反射率下探测距离为180m,横向视场角为120°,分辨率0.1°(H)×0.2°(V)。同时,灵雀-E的重量约450克,功耗不到9W,噪音低于20 dB(A)。
图达通还表示,低功耗的产品结合精致小巧的机身,曲面设计的光窗等细节加持,使得产品能够集成到包括前风挡在内的不同位置。
在此方面,Innovusion已与汽车玻璃厂商福耀集团及AGC子公司Wideye达成战略合作,初步方案已经实现激光雷达与前挡玻璃的集成,探测性能衰减小于10%。
Innovusion最新开发的OmniVidi软件平台,由感知中台和工具链两大组成部分。其中,感知中台通过模型算法,将激光雷达的原始数据输出为感知结果;工具链基于激光雷达数据可视化、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工具,形成数据和算法的闭环,助力感知模型的快速迭代。
基于OmniVidi软件平台,Innovusion已分别对应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城市智慧交通管理、智能高速路建设、全息数字治超、轨道交通安防、工业自动化建设等不同应用场景推出感知软件。
在客户拓展方面,Innovusion宣布与智能新能源卡车厂商DeepWay深向达成战略合作,DeepWay旗下新能源重卡车型将搭载图达通激光雷达产品Falcon猎鹰。
截至目前,Innovusion已经与图森未来、易控智驾、挚途科技、智加科技、DeepWay深向等5家商用车厂商达成战略/定点合作。
电动化
1.理想汽车发布纯电战略
4月18日,理想汽车发布了其800V高压快充的纯电战略,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km。
车端,理想纯电车型将全球首搭宁德时代4C麒麟电池,相比传统液冷方案,其换热面积增加5倍,可实现最大5C的超充能力。
桩端,理想计划5月底试运营25座超级充电站,每个场站标配3个快充桩和1个超充桩,到2023年完成300+高速超充站布局,2025年建成3000座,覆盖全国90%高速里程。
产品规划上,到2025年,理想汽车将形成1款超级旗舰+5款增程电动车+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面向20万以上的市场,继续满足家庭用户需求。
2.小鹏汽车与西门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18日,西门子官方宣布,公司与小鹏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西门子在智慧能源、智慧园区、工业数字化等领域的创新科技,在动力电池开发制造与储能、数字化工厂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
3.亿纬锂能2022年营收363 亿元 同比增114%
4月18日,亿纬锂能发布2022年财报。财报显示,2022年,亿纬锂能实现营收363.04亿元,同比增长114.82%,归母净利为35.09亿元,同比增长20.76%,整体毛利率为16.4%,同比减少5.14个百分点。
亿纬锂能2022年锂离子电池业务实现营收341亿元,同比增长127%,毛利率为15%,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 其中,三元锂电池出货10GWh,磷酸铁锂电池出货20GWh(其中储能电池出货近12GWh)。
亿纬锂能表示,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在国内率先完成46系列等三元高比能大圆柱电池布局,已经成功获得宝马、成都大运等车用客户定点。同时,公司BMS项目通过ASPICE CL2认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亿纬锂能圆柱电池产品荆门一期7GWh已投产,二期、三期项目于2023年1季度陆续投产,全年预计出货2-3GWh。此外公司陆续划了四川成都、辽宁沈阳、欧洲匈牙利的工厂,2025年产能规划将超过100GWh。
数字化
1.智己发布“AI4M智能战略”
4月18日,智己于上海车展正式发布“AI4M智能战略”。
智己表示,AI赋能的汽车将获得全场景感知智能,实现“窄路循迹原路返回”、“精准贴边停车”、“一键脱困”等精准行为。同时,结合“驾舱融合影像”功能,帮助驾驶者无死角消除A柱盲区、测盲区,提供后视影像等,解决视角盲区痛点。
为优化用户场景体验,智己启动“软硬件架构设计”到“智能算法和软硬件开发”的全链路核心技术自主掌控开发,构建全新“整车智能感知与中央大脑、区域控制”全新智能化电气架构。
在智能驾驶领域,智己联合Momenta发布D.L.P.人工智能模型,将数据驱动的规划算法应用于量产项目。
在智能座舱方面,智己联合斑马智行推出基于开源Linux的自主研发操作系统IM OS,实现整车从底层到应用层的全栈融合。
在车控方面,智己构建全新智能汽车专属的“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从车身姿态控制的六大自由度突破机械物理学极限,提升驾控体验。
会上,智己启动IMO2.0和IMAD2.0两大系统的OTA全量用户陆续推送。智己L7和LS7车主成为首批体验AI4M的用户,具体功能包括NOA领航辅助功能,以及“全场景交互视觉语言”、“全新直觉式人工交互”、IM GO奇幻岛、IM PET数字宠物等场景体验。
智己表示,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的智己第四款车型将首发应用5nm制程工艺、NPU算力达30TOPS的高通8295芯片,并完全切换至全新智能电气架构。此外,智己还将在2025年陆续投放两款车型,采用智己全新“矢量魔术架构”、模块化磁吸开放式平台。
2.吉利银河L7“智爱座舱”发布
4月18日,上海车展,吉利汽车正式发布银河L7智能座舱——“智爱座舱”,并同步启动“超级体验官”计划。
算力层面,银河L7标配8155座舱芯片,搭配128G储存内存;同时,还有星睿智算中心的云端算力支持。官方介绍:云端总算力达81亿亿次每秒,可实现350万辆智能汽车实时在线。
软件层面,银河L7“智爱座舱”搭载专属的原生智能座舱系统——银河N OS:
开门上电,热启动速度仅需2秒
桌面卡片、应用均可独立拖动、添加,全局皆可自定义
语音唤醒速度仅需0.5秒,OCR全屏扫描技术,让屏幕内的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语音模拟点击,实现“全场景可见即可说”
实现“车机多屏、手机与车机、车机与家居”的多端融合
基于GEEA2.0电子电气架构打造,银河L7支持娱乐域+车身域+底盘域+动力域的全车升级。
为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4月18日开始,银河L7启动超级体验官计划:在未来两个月,从已经下订的用户中选取100名体验官,提供长达两周内测机会,油费、电费全包,官网可参与报名。
3.光羿科技全球首款黑灰色调光天幕搭载蔚来EC7
4月18日,光羿科技携旗下产品亮相上海车展。
光羿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电致变色(英文简称:EC)产品研发与制造企业。目前该公司的主要汽车产品有天幕、天窗、侧窗、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等,已应用于ZEEKR 001、AION S Plus、比亚迪海豹、蔚来EC7和哪吒S等车型上,其中全球首款黑灰色智能调光天幕将搭载于即将开启交付的蔚来EC7。
4.理想汽车公布理想ONE全年OTA规划
4月17日,理想汽车公布理想ONE全年OTA规划,主要包括(括号内为预计上线时间):
任务大师(年中)
车道偏离辅助(2021款,年中)
货车避让优化(2021款,年中)
离车不下电(年中)
家人钥匙共享二期(年中)
新版百度地图(三季度)
全新高德地图(四季度)
视觉升级:用户界面升级,让操作更便捷(四季度)
性能优化:优化线程调度策略,让车机更流畅(四季度)
副驾屏保(四季度)
油耗/电耗分布显示(四季度)
手机版任务大师(四季度)
尾门开启空间提醒(四季度)
驻车拍照俯视图(四季度)
5.亿咖通与星纪魅族联合参展2023上海国际车展
4月18日,上海车展,亿咖通科技与星纪魅族集团首次联合参展,在“融合无界”共同愿景下,向行业展示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亿咖通科技展示的解决方案包括:
支持批量打造旗舰级智能座舱体验的亿咖通·安托拉(ECARX Antora)系列计算平台;
突破智能座舱性能天花板的亿咖通·马卡鲁(ECARX Makalu)计算平台,为客户探索沉浸式智能座舱的体验创新提供技术底座;
汽车大脑(ECARX Super Brain)中央计算平台亮相展台,为追求舱驾一体和中央域融合的整车企业提供高效选择。
同时,亿咖通科技宣布与瑞声科技达成生态战略伙伴合作,双方致力将智能座舱声学体验,集成到亿咖通·马卡鲁(ECARX Makalu)计算平台等全球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中。
芯擎科技展示了7nm先进制程高性能车规级SoC“龍鷹一号”,并带来极速启动和功耗热管理的展示方案;吉咖智能展示了其自研的行泊一体智驾方案,为智能驾驶的普惠铺设了技术基础。
星纪魅族集团除展示魅族20系列旗舰手机外,“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 + Flyme Auto”交互体验展台,成为技术底座与体验创新融合展示的焦点。Flyme Auto 通过改变智能汽车技术架构,让手机成为传统汽车五个域(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座舱域、自动驾驶域)之外的“第六域”——“手机域”。改变了以往车机与手机各自为战的格局,为消费电子与汽车的行业融合提供新的参考样板。
据介绍,Flyme Auto当下与魅族系列手机结合最好,但并不局限于魅族手机。
企业·财经
1.宝马集团在华研发团队人数超3200人
4月17日,宝马“创想未来之夜”在上海举行。宝马集团董事会三位成员悉数到场,现场首发了BMW Dee数字概念车和全彩E Ink版BMW Dee数字概念车,并全球首发纯电动轿跑BMW i7 M70L。
在活动现场,宝马展示了灵感来源于唐三彩的全彩E Ink版BMW Dee数字概念车,并表示“宝马来自慕尼黑,但家在中国”。在BMW Dee概念车上展示的“全景视域桥”,则将在2025年量产。
此次首发的纯电动BMW i7 M70L,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了中国客户的需求,采用最新BMW iDrive操作系统,配备分辨率达到8K的31英寸悬浮式巨幕,以及支持基于UWB超宽带技术的BMW数字钥匙Plus。
纯电动BMW i7 M70L采用第五代BMW eDrive电驱系统,在前、后桥初均配备电机,综合最大输出功率485kW,峰值扭矩1100N·m,零百加速时间3.7秒,CLTC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
除了车型的发布,宝马集团还宣布将对中国研发体系进行战略升级,并任命雷凯博士为宝马中国区研发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在华研发活动。
在此背景下,宝马宣布将推出第9代BMW操作系统,该系统中的中国专属功能达到70%(相比第8代的30%),新功能包括车载版微信、BMW智能个人助理,全时在线导航系统等。
宝马表示,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投产新世代(Neue Klasse)车型,在随后24个月内将至少有6款新世代车型量产,包括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AV)和一款BMW 3系所在细分市场的纯电轿车。
宝马在活动上分享的其他核心信息还包括:
今年纯电动车将占宝马集团销量的15%,2025年达到25%,2026年达到三分之一;到2030年,宝马将向全球用户累计交付1000万辆纯电动车。
在中国市场,宝马今年将推出11款纯电车型,包括iX1、i7、i5等。
宝马已在沈阳投资100亿元,以提升电池生产能力,并与中国合作伙伴签署电池供应合同。
过去三年,宝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人数增长至三倍,目前有3200多名设计师、工程师、新能源车和软件专家,分布在北京、沈阳、上海、南京四个城市。
数字化方面,My BMW和Mini App全球活跃用户达1000万,日活跃用户200万。
2.东风发布全新电动系列品牌eπ
4月18日,东风在上海车展发布全新电动系列品牌eπ,并发布首款概念车eπ2023。
东风表示,目前东风打造了M-TECH猛士架构、东风量子架构、DSMA节能架构三大平台,推出了覆盖节能、混动和纯电的“马赫”动力品牌。
同时,东风风神将从2024年开始,每年至少投放两款新能源车型,三年内至少推出9款产品,目标在2024年实现100%电动化、2025年东风全系销量50万台。
3.长安汽车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
4月18日,长安汽车于上海车展发布了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
根据该计划,长安汽车将于2030年前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并打造2款全球销量突破50万辆级的产品和不少于2款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级的产品。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还将在海外布局超过50万辆的产能。泰国基地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将增加至20万辆,并将适时在欧洲、美洲等地布局制造基地,完善产能规划。
海外市场将以长安品牌为主,同时推进深蓝品牌和阿维塔品牌的海外建设,提升长安汽车品牌影响力。至2030年,长安汽车将在海外建设20余个本地化营销组织和超过3,000家海外网点,进入全球90%以上市场,并在全球各地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引培。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发布会上表示: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2.昊铂Hyper GT开启预售 预售价21.99-33.99万元
3.奇瑞与宁德时代推出新电池品牌ENER-Q 奇瑞iCAR GT、iCAR03亮相
“建约EV预测系统”定位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趋势预测服务,包含:EV销量预测、产业趋势分析和产业沙龙服务三大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