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蔚来全新ES6开启预定 2023款ET7上市
2.宝马iX1全球首发 首次搭载辅助驾驶系统
3.福特纯电皮卡F-150 Lightning亮相上海车展
自动驾驶
1.比亚迪基于J5自研的BEV融合感知方案将于2023年内量产
2.禾多科技获广汽、奇瑞、东风等多家主机厂定点
3.腾讯发布HD Air轻量级高精地图产品
4.滴滴自动驾驶货运KargoBot推出混合智能编队系统KargoOne
电动化
1.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
2.瑞浦兰钧“问顶”电池量产首发
3.埃安发布“快速补电+V2G”计划
4.华友钴业与LG化学投资在韩设立电池材料厂
5.宁德时代100GWh匈牙利工厂今夏开建
6.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通过热失控实验
数字化
1.斑马智行引入通义千问大模型 智己为首个上车品牌
2.德赛西威发布Smart Solution 2.0
3.商汤绝影首发6大智能车舱新品 探索大模型车端应用
4.腾讯车载语音助手升级 已累计接入车辆超300万台
5.三星电子加入Avanci许可平台
企业·财经
1.大众投资10亿欧元在合肥成立新公司
2.创维汽车上海车展发布新车型、智能交互、超充技术等
车型·车市
1.蔚来全新ES6开启预定 2023款ET7上市
4月18日,在上海车展上,蔚来全新ES6首次亮相,并开启预定,5月下旬将正式上市发布和交付。
同时,2023款蔚来ET7正式发布,新车进行了超过15项产品更新和升级,售价不变,目前已经开启预定,5月中旬开始交付。
蔚来全新ES6,基于NT2.0平台打造,车身尺寸4854*1995*1703mm,轴距2915mm,相较于第一代ES6,轴距更长、车身更宽、高度更低。
外形设计方面,全新ES6进行了10余项风阻专项优化,风阻系数低至0.25。设计方面,全新ES6在多处采用了隐藏式设计,如纯平侧窗、隐藏式的前后雨刮器等。另外,全新ES6还将ADB多光束大灯和贯穿式侧导流口合二为一。
座舱方面,全新ES6标配静音电吸门、女王化妆镜、40W风冷无线充电板。标配后排HDR多功能控制屏,支持三温区独立控制。除了NT2.0平台的PanoCinema全景数字座舱,全新ES6还提供了N-Box增强娱乐主机选装,支持多人AR大屏。
此外,全新ES6采用蔚来自研高端座椅平台,支持20多向调节,支持多样化的舒适性功能,如加热、通风、按摩、舒缓等。
动力方面,全新ES6基于应用碳化硅功率模块的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电驱架构打造,标配前150kW感应电机和后210kW永磁电机的双电机四驱系统。
全新ES6有10种车身颜色,其中包括专属色银河紫和年度色曙光金。
首发权益包括,7月31日前锁单客户,可获价值8000元Moon主题外观套件及气辉橙卡钳,以及NOP+两年免费使用权。
另一款新车2023款蔚来ET7的主要更新包括:
在座椅设计感与舒适性进一步提升,新增绗缝设计,前后排座椅都增加了舒适层厚度,后排坐垫造型进行了优化,支撑性更好。
内饰方面,全新设计的方向盘拨杆,中控区域新增镀铬装饰,前后门板储物格材质优化,并在储物格底部采用植绒。此外,全系标配40W风冷无线充电。
智能座舱方面,新增N-Box增强娱乐主机,支持多人AR大屏。
新增2023年度色曙光金。
新增了前雨刮解冻功能供用户选装;新增选装拖挂套装。
2023款蔚来ET7 75度电池版本售价45.8万元,100度电池售价51.6万元,采用BaaS电池租用方式购买,售价为38.8万元。
2023款ET7签名版售价53.6万元,采用BaaS电池租用方式购买,售价为40.8万元。
首发权益包括,5月31日之前下订,可获得价值7500元的家充桩首桩权益或将每月免费换电次数升级为6次,以及NOP+两年免费使用权。
2.宝马iX1全球首发 首次搭载辅助驾驶系统
4月18日,宝马iX1纯电SUV在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
宝马iX1车身尺寸4500*1845*1642mm,定位紧凑型纯电SUV,轴距超过2800mm,后排针为中国市场做了加长。
BMW iX1将是首款应用第9代BMW操作系统的车型,该系统中70%的功能由中国本土团队针对中国用户的需求定制开发,新功能包括车载版微信、BMW智能个人助理,全时在线导航系统等。
智能座舱方面,新车搭配10.25英寸数字仪表盘和10.7英寸中控屏,可在查看导航信息的同时进行其他功能操作,对功能入口逻辑、车辆设置、应用程序等方面做了优化。
在第9代BMW操作系统上,BMW智能个人助理反应更快速、识别更精准,对话内容更自然;导航系统全新的eRoute路径规划功能,支持推荐最优沿途充电方案,并可显示充电站可用状态、快慢充类型和预计充电时间等。
宝马表示,BMW iX1还将首次提供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lus。
原材料层面,该车轮毂中的可再生铝比例达到70%,并将首次使用低碳汽车用钢,相较传统钢材生产环节最多可减少30%碳排放。
3.福特纯电皮卡F-150 Lightning亮相上海车展
4月18日,福特汽车纯电皮卡F-150 Lightning亮相上海车展。
福特F系列是45年蝉联美国最畅销皮卡的经典车型,作为其纯电版本,F-150 Lightning于2022年4月在美国上市。据福特官方数据,截至去年年底,该车型累计销量超过20万辆。
福特F-150 Lightning车身尺寸5911*2032*2004mm,轴距3696mm。
动力方面,福特F-150 Lightning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580马力(433kW),峰值扭矩1050N·m。在配备扩展电池组的情况下,福特F-150 Lightning 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4秒内,是史上加速最快的福特F-150。此外,该车最大拖曳能力达4.5吨。
在EPA标准下,F-150 Lightning最大续航里程为320英里(515公里),约等于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630公里。电池最大可用电量为131kWh,支持150kW直流快充,10分钟可补充86公里里程;15%到80%电量充电时间41分钟。
座舱方面,福特F-150 Lightning配备的SYNC 4A系统拥有15.5英寸触摸屏,车机系统的人工智能学习功能能够根据用户操作习惯自动优化。12英寸仪表板支持可定制界面,让驾驶者自行选择显示信息。
福特F-150 Lightning是福特投资220亿美元的全球电气化战略产品之一。为生产该产品,福特向其Rouge皮卡工厂投资7亿美元,增加500个工作岗位,并在工厂中采用了可持续制造技术。
自动驾驶
1.比亚迪基于J5自研的BEV融合感知方案将于2023年内量产
4月18日,地平线在上海车展发布新一代BPU智能计算架构“纳什”,并宣布达成多项基于征程系列芯片的合作。
地平线表示,公司此前自主研发了智能驾驶专用计算架构BPU,聚焦神经网络架构与高等级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利用深度学习加速计算技术,通过算法、编译器、架构设计三者相结合,在软硬结合的同时,经数据驱动实现自动化验证,持续优化计算密度和能量效率,实现算法效率、灵活性和硬件效率的最优解。
从2019年到2021年,地平线BPU架构已历经从伯努利1.0,到伯努利2.0,再到贝叶斯的三代进化。此次,地平线推出最新一代智能驾驶加速引擎——BPU纳什。
BPU纳什专为大参数量Transformer、大规模交互式博弈而设计,面向前沿算法优化赢得最佳算法效率,采用AI辅助设计大幅提升架构可编程性,且具有超异构计算架构,可显著增强算力多样性。它具备多项核心技术:
独特设计三级片上存储架构,核间高效协同,极致优化大参数下的带宽瓶颈;
具备多脉动立方加速引擎,灵活的引擎间数据流动实现高能效且低带宽占用;
数据变换引擎,灵活支持Transformer细小算子;
浮点向量加速单元,具有通用、灵活的特性,满足关键算子精度需求;
紧耦合异构计算单元高效加速不同类型数据处理;
核内、核间、片间高效灵活的多向数据流动,实现计算动态调度与灵活调优;
虚拟化技术,透明式提升多任务并行处理能力;
数据驱动功耗优化,针对神经网络数据动态范围特性,降低功耗30%。
地平线此次还提出对于自动驾驶未来10年的愿景:电动车标配自动驾驶系统,每10万公里接管1次,通勤效率比人快10%,舒适度达到五星,同时通勤范围可覆盖99%的道路。
为支持行业的合作伙伴更高效地利用地平线开发的算法、基础设施和算力,地平线此次还推出专门服务于智能驾驶专业开发者的嵌入式应用开发套件——踏歌(TogetheRO·Auto)。地平线称,该套件通过多模块协同开发,解决行业多供应商协同开发的困难,可将开发、集成、验证效率提升200%。
地平线表示,其将持续以高效开放的计算作为基石,支持BEV、Transformer等领先自动驾驶算法部署,提供先进的算法和开发方案,促进自动驾驶的关键指标MPI(Miles Per Intervention)在5年内达到现在1,000倍。
客户关系拓展方面,地平线宣布了多项合作的达成:
比亚迪基于征程5芯片自研的BEV融合感知方案将于2023年内量产。
国际Tier 1厂商采埃孚将基于征程系列芯片,开发高性能的计算平台解决方案。
哪吒汽车将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自研BEV感知方案,打造高阶No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将应用于多款车型,首款合作车型将于2024年量产落地。
滴滴自动驾驶货运KargoBot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无人驾驶域控制器。
2.禾多科技获广汽、奇瑞、东风等多家主机厂定点
4月18日,自动驾驶厂商禾多科技在上海车展宣布获得多家主机厂定点项目:
行泊一体智驾系统预计将于今年在广汽一款新能源车型上搭载;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HoloArk 1.0、智能前视相机HoloIFC 2.0已获得奇瑞定点,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在奇瑞旗下两款新能源车型产品上量产搭载。 智能前视相机HoloIFC 1.0获得东风集团项目定点,将为东风新车提供包括AEB 在内的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
禾多科技HoloMatic成立于2017年3月,是一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整车厂客户,提供“域控制器硬件+底层基础软件+上层应用软件”的全栈式自动驾驶研发服务。
HoloArk是禾多科技基于有限算力,通过自研基础软件及中间件HoloSAR打造。目前推出的HoloArk 1.0-2.0版本方案,分别覆盖18TOPS、288TOPS级别算力,可为主机厂提供不同性价比的方案。
HoloIFC 1.0是禾多科技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配合MCU芯片自研的前视智能相机。HoloIFC 1.0结合地平线征程2芯片算力,分辨率为200万像素,满足C-NCAP 5星安全标准。
HoloIFC 2.0将基于地平线征程3芯片打造,分辨率达800万像素,满足更严苛的国际NCAP测试要求,预计于2023年底伴随中国自主品牌出海进入海外市场。
3.腾讯发布HD Air轻量级高精地图产品
4月17日,腾讯在“2023 TIME DAY·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发布HD Air轻量级高精地图产品,它专为城市智能驾驶设计,具备更轻、更快、要素更精细的优势。
形态更轻:聚焦智能驾驶的必要要素,在保障米级精度,满足L2+级自动驾驶需求的同时,降低建图成本。
更新更快:多种采集更新模式可以保障周级更新,提供更加实时准确的数据。
要素更精细:除了道路精细化呈现,对于座舱应用需要的POI(兴趣点)、环境、建筑物等有更精细的表达,可以支持更三维化、逼真化、实时化的地图渲染。
在地图生产工艺方面,腾讯采用“一张图”地图生产模式(Uni-map),天然融合标准地图(SD Map)、辅助驾驶地图(ADAS Map)、高精地图(HD Map)等不同精度等级的地图数据,可以做到数据同源、质量同级。
据腾讯地图产品总经理陈志介绍,HD Air属于腾讯Unimap数据产品矩阵中一员,介于高精地图数据和ADAS数据之间,预计2023年底将覆盖50座城市。
4.滴滴自动驾驶货运KargoBot推出混合智能编队系统KargoOne
4月19日,滴滴自动驾驶货运KargoBot在上海车展举办品牌战略发布会,公布了技术方案、商业化路径和战略生态合作伙伴。
KargoBot负责人韦峻青表示,完全无人的卡车在公开道路的实际运营中会面临诸多挑战,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无人化货运落地都需要通过混合智能的方式来解决。
为此,KargoBot打造了一款最适合大宗货运的混合无人化解决方案,核心产品为混合智能编队系统KargoOne。KargoOne包括一台由一名司机驾驶的带智能驾驶功能的领航车辆,以及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构成,能实现短、中、长途各种复杂场景的端到端物流运输。
通过全新的驾驶员操作台,领航司机可随时了解整个车队的状态,指挥无人驾驶的车辆进行编队、靠边停车、解散队列等操作,也可实现一键呼叫远程支持,由远程操作员接入L4车辆进行诊断、决策辅助等。
韦峻青表示,该混合无人化的模式,让KargoBot面对复杂场景的处理能力提升了50倍,核心的安全指标提升20倍,同时能有效降低风阻,减少5-10%的能源消耗。
KargoBot带安全员的载货试运营模式也让KargoBot的车辆实现测试即运营,大幅降低自动驾驶测试成本,快速进行技术迭代和验证。截至今年3月,KargoBot累计已经运输超过120万吨煤炭及其他大宗商品,累计物流收入突破1亿元。
同时,Kargobot还发布了混合运力智能调度平台KargoCloud,可进一步提升货物运行调度效率,截至目前,已经有超350台卡车接入了该平台,每年有超过3亿元规模的物流业务由该平台调度。
此外,韦峻青宣布了KargoBot的多家战略合作伙伴。
在计算方案方面,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征程系列芯片开发无人驾驶卡车域控制器产品。
在车辆方面,与陕汽合作推出搭载混合智能编队系统KargoOne的具备完全无人化能力的前装量产公告车型,预计将在两年内部署超过千辆。
在激光雷达方面,与禾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KargoBot无人卡车将搭载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
在商业化落地方面,KargoBot已与西北、华北地区多家产业链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此外,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计划参与KargoBot首轮融资。
对于KargoBot无人卡车搭载禾赛AT128激光雷达一事,禾赛科技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初,KargoBot无人卡车将5颗AT128集成于车身,实现整车360度视场角覆盖,较大程度降低了纵向的盲区。AT128已经受住两冬一夏的考验,包含风沙、雨雪、非铺装路面等严苛的工况,至今零故障率。
电动化
1.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
4月19日,宁德时代在上海车展发布凝聚态电池(Condensed Battery)产品。
会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的特性,装备乘用车的凝聚态电池产品今年将具备量产能力。
在电池材料方面,凝聚态电池针对超高比能化学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变化,采用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新型负极、隔膜等创新技术,并进行了生产工艺创新。
凝聚态电池能够构建微米级别的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能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的运输效率,使得凝聚态电池在具备高安全性能的同时,也具备优秀的充放电的能力。
宁德时代表示,凝聚态电池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充电慢的问题。
此外,宁德时代于4月18日宣布,公司将于2025年实现工厂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2.瑞浦兰钧“问顶”电池量产首发
4月18日,瑞浦兰钧在上海车展宣布,旗下“问顶电池”158Ah、200Ah首发,同时,158Ah电池产品量产落地。
“问顶”电池技术融合瑞浦兰钧最新电芯结构、工艺及装备技术创新、内部电化学特征以及稳定固液态界面创新技术,可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产品,实现双高电极应用。
瑞浦兰钧表示,“问顶”电池创新之处在于缩短电池极耳长度,改变其与转接片的连接方式,采用一体化焊接技术,使得电芯内部结构实现一体化链接,将原有顶部空间从15mm缩减至8mm,提升空间利用率7%以上。
在电池性能方面,采用“问顶”电池技术的磷酸铁锂电池可以使续航里程突破700公里;在三元电池方面,“问顶”电池可以让中镍三元电池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高镍三元电池预计突破1200公里。得益于“问顶”电池紧密电池结构,采用该技术的电池产品可以提升电池应对震动冲击的性能,提升安全性,同时帮助电池原材料及相关控件节省成本5%以上。
而针对用户不同场景,基于“问顶”电池技术,瑞浦兰钧推出了问顶158Ah和200Ah两个型号。
问顶158Ah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可达450Wh/L,具有3C以上倍率放电能力以及高低温宽温域的放电能力,同时具备3000周以上的循环寿命。
问顶200Ah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可达650Wh/L,具备宽温域、高输出功率的低阻抗特性,在宽温域放电能力更强,同时具备2000周的循环寿命。
3.埃安发布“快速补电+V2G”计划
4月18日,埃安在上海车展发布“快速补电”和“V2G”两大行动计划。
埃安表示,针对当下市场充电桩数量不足,补能效率低,充电网络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埃安发布“快广近”补电网络。
“快”是指埃安拥有自研快充与快速换电技术。埃安超充站采用1000V高电压,480kW大功率充电桩,实现5分钟充电,续航超200公里。同时,用户可以在埃安超级充换电中心体验快速换电,通过柔性解锁技术,使整个换电过程只需2分钟。
“广”是指埃安补电网络布局覆盖范围广。埃安将围绕5大核心经济圈,联通五纵七横主干网络,实现城市城际出行无忧。目前,埃安已建设运营超400个充电站,2500个充电桩,同时以每年150%的增速推进补能网络建设。预计到2025年,埃安将建成2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和超过20,000个充电桩,实现全国地级城市覆盖。
“近”是指埃安将围绕用户生活、工作、出行场景打造城区5公里、主干道10公里补能圈。
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能为电网带来的压力,埃安用户可以通过参与V2G车网输电计划,获得免费充电权益,同时利用白天、夜晚之间的电价差实现获利。
埃安表示,旗下“快广近”补电网络与V2G车网输电计划将形成协同效应,协助埃安打通“电力”、“补能”、“储能”的全链路。
4.华友钴业与LG化学投资在韩设立电池材料厂
4月19日,华友钴业公告称,公司与LG化学、韩国新万金开发厅、全罗北道及群山市地方政府、韩国农渔村公社签订投资备忘录。
备忘录规定,华友钴业与LG化学拟在韩国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区内投资设立电池材料(金属硫酸盐、动力电池前驱体)生产工厂。
华友钴业表示,该项目由新万金厅以及相关地方政府提供投资用地,同时,当地地方政府将在相关法令范围内提供支付补贴、减免税收等相关财政支援。
5.宁德时代100GWh匈牙利工厂今夏开建
4月19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Debrecen)的电池工厂主体将于今年夏天开始建设,明年试运行,2025年正式投产。
报道称,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工厂正在进行大规模工人宿舍建设工作。
宁德时代国际传播经理Fred Zhang介绍,投产后的电池工厂将生产电芯以及电池模块。该工厂将成为宁德时代欧洲汽车工厂服务中心,为包括宝马、奔驰、大众在内的约30个整车厂供货。
2022年8月,宁德时代公告称,公司投资不超73.4亿欧元在德布勒森市新建一座100GWh的电池工厂,建成后该工厂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池工厂,也是宁德时代继德国图林根工厂后第二座海外电池工厂。
据匈牙利上海总领事博岚(Szilárd Bolla)表示,匈牙利预计到2030年,全国动力电池产能将升至全球第4。
6.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通过热失控实验
4月19日,蜂巢能源在上海车展现场展示了龙鳞甲电池热失控实验视频,电池包最终顺利通过热失控测试。
2022年12月,蜂巢能源在其第三届“电池日”上发布了龙鳞甲电池。这种电池可兼容铁锂、三元、无钴等全化学体系方案,续航里程最高可超过1000km,覆盖1.6C-6C快充体系,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CTC设计。
龙鳞甲电池基于蜂巢能源第二代短刀电芯打造,主要通过电池包层面的结构创新来增强安全性。它采用“热电分离”设计,其热失控排泄通道位于电池包底部,电气连接区位于电池包侧部。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高温气液混合物以最短路径沿着排泄通道迅速排出,从而避免电池整包热失控。
4月18日,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真包在上海车展首次公开亮相。据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透露,截至目前,“龙鳞甲”电池已获得多个车型定点,且有多家客户处于深入沟通阶段。
数字化
1.斑马智行引入通义千问大模型 智己为首个上车品牌
4月18日,在阿里巴巴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上,阿里集团副总裁、斑马智行CEO张春晖宣布AliOS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已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测试,斑马智行第三代汽车AI能力体系Banma Co-Pilot首次亮相,相关技术会率先在智己汽车上落地。
张春晖表示,新汽车具有交互主体多、交互方式多、交互粘性强、计算零件多、数据规模大、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等等特征,决定了新汽车一定是大模型最大的交互应用场景。
斑马智行第三代汽车AI能力体系Banma Co-Pilot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面向汽车场景打造,构建了云端一体的全栈AI能力。具有场景定制化、多源数据、专业知识、服务接入、行为预测等核心能力,实现个性化体验,让用户用车像打开“百宝箱”。
同时,在这场活动上,斑马智行首席科学家任小枫正式亮相,负责斑马智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AI算法的研发以及AI在智能汽车各场景的落地应用。
任小枫曾担任过阿里达摩院机器智能视觉实验室负责人、高德地图首席科学家。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任亚马逊资深主任科学家,研发了无人商店Amazon Go相关算法。
2.德赛西威发布Smart Solution 2.0
4月18日,德赛西威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其最新迭代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Smart Solution 2.0。
Smart Solution 2.0新增了亲子互动、健康随行、游戏娱乐三大关注点,基于数字化和AI基座,打破智舱、智驾和网联信息孤岛,具备承载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引擎、多传感器处理和丰富网络连接的能力,特性包括软硬件分离模块化设计、跨界智能服务、千人千面个性化、绿色环保低碳等。
Smart Solution 2.0集成了德赛西威前沿的产品技术,包括:智能车载中央计算平台ICPAurora+iBCM、全息技术、全场景.智能.蓝鲸生态系统、Deasy SV语音数字人、曲面双联屏、AR-HUD技术解决方案、智能电子后视镜、游戏座舱等。
据德赛西威介绍,此前的Smart Solution1.0聚焦单车智能,集成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的基本功能。2.0阶段,从硬件到软件可进行整车呈现,为用户提供更完备的车路协同智慧出行自动驾驶用户体验。
3.商汤绝影首发6大智能车舱新品 探索大模型车端应用
4月19日,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总裁王晓刚在“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表示,智能汽车是AGI实现闭环的理想场景,希望车和AI模型之间产生更多有效互动,完成从人到车到AI模型的互动闭环。商汤绝影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通用人工智能核心供应商。
智能驾驶方面,2022年,绝影智能驾驶和智能车舱产品完成了27款车型的适配和量产交付,新增汽车定点数估计超过800万台,覆盖30多家车企的80多款车型。
商汤绝影SenseAuto Pilot Entry通过行车功能复用泊车鱼眼相机,绝影的记忆泊车产品则支持跨层停车场的路径记忆、路径循迹、智能避让以及目标车位泊入功能,实现大型多层停车场的跨层路线记忆。
在智能车舱板块,绝影助力蔚来ES7的驾驶员疲劳状态实时提醒,以及Face ID、儿童遗忘检测系统(CPD -Child Presence Detection)等乘员感知技术。绝影还助力实现了基于方向盘管柱位置的感知能力,实时感知效果不受方向盘转动、位置变化影响。这些功能也将应用于基于蔚来NT2.0平台的ET7、ET5等车型。
同时,商汤绝影还为极氪X提供了智能B柱交互系统的软件解决方案。
在大模型的应用方面,商汤全新推出的“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拥有语言大模型以及数字人等生成式AI能力,可为车舱提供多模态人车交互体验。在本次车展上,商汤绝影还带来唇语唇动识别、哨兵模式、智能救援、隔空手势(Air Touch)、AR K歌、智能屏保等6款产品首发。
基于商汤语言大模型“商量SenseChat”,商汤还将“秒画SenseMirage”文生图创作平台纳入展示座舱,可自动生成各种风格的照片。
4.腾讯车载语音助手升级 已累计接入车辆超300万台
4月17日,在“2023 TIME DAY·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全新升级的腾讯云智能车载语音助手对外亮相。
腾讯表示,通过打通训练平台和云端能力,语音交互功能更新周期将缩短至小时级。在无代码开发环境下,即使无算法经验的人员也能轻松上手,优化专属模型效果,实现需求快速上线。
在ASR专有名词、场景句式,NLP新技能建设、语料泛化等核心场景,腾讯云智能语音助手将助力车企实现需求快速迭代、上线,及时根据车主、用户反馈做出响应。
同时,3D数字人与语音助手联合,多方言、多语种识别等功能,也将助力车企打造更有温度、有效率、有感情的人车交互体验。
据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平台负责人李学朝介绍,目前,腾讯云智能车载语音助手已落地超15家车企,交付超100款国内外车型,累计接入车辆超300万台。
5.三星电子加入Avanci许可平台
4月18日,专利池管理机构Avanci宣布三星电子加入其许可平台,包括车辆4G项目、汽车售后市场项目以及Avanci广播电视平台等。
至此,Avanci的许可人总数增加至56个,被许可的联网车辆超过1亿台。
据《企业专利观察》统计,随着三星的加入,Avanci的4G汽车专利池的SEP数量占比将超过80%。全球排名靠前的SEP权利人,目前仅有华为一家还没有加入Avanci。
企业·财经
1.大众投资10亿欧元在合肥成立新公司
4月18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
新公司(项目名为“100%TechCo”)涵盖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及采购职能,计划于2024年年初投入运营。据介绍,投入运营后,大众汽车集团新产品及技术的开发周期将逐步缩短约30%。据合肥日报报道,通过“100%TechCo”项目,本土供应商将能够参与到产品开发的早期流程中,将最先进的技术及应用方案融入新产品。
2.创维汽车上海车展发布新车型、智能交互、超充技术等
4月18日,创维汽车在上海车展发布2023款车型创维HT-i Ⅱ、创维EV6 Ⅱ及2023款SKYWELL欧盟620尊享,并宣布包括“交互、健康、市场”的产品三大升级。
在交互方面,创维自主研发SKYLINK 2.0智能车机交互系统,并搭载创维家电生态最新的屏显技术、硬件技术;通过与旗下酷开公司合作,创维将酷开9.0系统应用到创维汽车;此外,还为车辆搭配了创维VR眼镜、酷开灯语屏、创维智能健康手表等创维生态智能组件。
在健康方面,创维汽车与中国航天研究院合作打造车载音乐律动座椅(又称“体感音乐理疗座椅”),搭载“体感音响震动技术”,据称可有效改善失眠、焦虑、镇痛、抑郁、肌肉紧张等症状。
在市场方面,创维汽车2023款车型采用羊脂白玉内饰,并使用大量的环保材料。针对海外市场,创维汽车专门推出右舵车型,填补其右舵车海外市场空白。
基于创维酷开科技的AIOT系统的技术延展,创维汽车打造了无界空间全场景解决方案,其理念是既包含物联网(IoT)、也包含屏联网(Dot),能够兼容不同的屏幕,并通过屏幕控制所有智能设备,不再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创维汽车还在发布会上发布了800V+4C超级快充技术,充电8分钟即可跑352公里。具体来看,4C超级快充电池,7.5分钟电池可完成0-80%充电,220Wh/kg电池比能量大幅度提升,电芯高效的双层液冷散热设计更加安全,电池系统常年常温可实现100万公里高寿命。高压平台热泵系统,制热工况功耗节省超67%,整车续航里程提升20%以上。
新车价格方面,创维HT-i Ⅱ AIR版、PRO版、MAX版、总裁版预售价格分别为140000元、170000元、230000元、260000元;创维EV6 Ⅱ AIR版、PRO版、MAX版、总裁版预售价格分别为165000元、195000元、255000元、285000元。
1.小鹏G6全球首秀 小鹏称其“无人驾驶前最后一款车”
2.仰望U8开启预售 预售价109.8万元
3.大众ID.7全球首秀 将于下半年上市
4.哈弗枭龙MAX亮相 首搭长城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5.驱逐舰07首亮相 价格区间20-25万元
6.深蓝S7亮相上海车展
7.腾势D9 PREMIER亮相 N7开启盲订
8.魏牌高山亮相上海车展
9.岚图追光上市 售32.29-43.29万元
10.比亚迪宋L概念车全球首亮相
11.奇瑞新能源概念车型ARRIZO Star全球首发
1.理想汽车城市NoA计划年底覆盖100城
2.Innovusion发布Robin灵雀平台及感知软件平台OmniVidi
1.理想汽车发布纯电战略
2.小鹏汽车与西门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亿纬锂能2022年营收363 亿元 同比增114%
1.智己发布“AI4M智能战略”
2.吉利银河L7“智爱座舱”发布
3.光羿科技全球首款黑灰色调光天幕搭载蔚来EC7
4.理想汽车公布理想ONE全年OTA规划
5.亿咖通与星纪魅族联合参展2023上海国际车展
1.宝马集团在华研发团队人数超3200人
2.东风发布全新电动系列品牌eπ
3.长安汽车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
“建约EV预测系统”定位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趋势预测服务,包含:EV销量预测、产业趋势分析和产业沙龙服务三大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