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车帮的小伙伴们
本周《踢车问答》的5个问题已到
有请踢车夏东来为大家答疑吧!
265期 | 踢车问答 音频: 进度条 00:00 22:48 S-117:夏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下,像是奔驰沃尔沃这种,在燃油机的基础上增加电机达成的插电混动,当不外部充电时,与吉利长城(丰田本田)那种设计之初就是油电融合的混动相比,功能和使用效果上有什么实质区别吗?看厂家的宣传似乎都一样,低速电,高速油,发动机可以用来充电。如果一样的话,感觉当初丰田本田那一套混动挺有垄断意味的,怎么几年间遍地都是了,难道实际上没有技术难度,只是专利限制吗?
答:首先,混合动力是有技术难度的,而且不低。但是,自从丰田开始应用这个技术到量产车上,迄今已经大约二十六年了,所以,这个技术已经被行业都研究清楚了。其次,丰田发明的混合动力方案必然要得到专利权的保护,也因此,本田就只能去另外研制一个方案。这就形成了技术创新的竞争。而本田的方案自然也得到专利权的保护。这不叫垄断。
近几年,混合动力在中国突然大量涌现,主要还是专利权到期了。技术专利通常不是永久性的,而是有一定的期限,过期之后,其他人就能够仿效。另外,技术专利必须具体事项具体申请,具体授予,文件条款通常都十分精细繁琐。像丰田、本田等公司混合动力技术是关于整个动力系统的,它的专利权是关联多个项目的专利组合,针对其中每一项的权利规定都存在差异。鉴于每一项专利权都是有期限的,那时间越往后,解禁的就越多。可见,不管是技术难度还是专利限制,都呈现降低和减弱趋势,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能够开始应用混合动力了。
丰田对此很清楚,所以就在专利的后期,采用开放的策略,跟其它公司做技术合作,从转让技术许可和联合开发等业务中获利,也等于延长了自己的专利获利时效。目前,吉利、广汽和福特都与丰田进行了合作。
说到奔驰和沃尔沃的插电混合动力系统,它们是在变速箱和发动机之间加入电动机的方式,四驱时,就在后桥上再加上一个电动机。这种插电混合动力系统与完全混合动力系统在电池、电控、传动机构上都是不同的。整体上,其成本比完全混动高,总效率较低。如果满油满电,一次性耗尽,平均油耗肯定比完全混动高。因为它们在电池没有储备电量时的燃油消耗较高。
对于所有的插电混合动力与完全混合动力而言,不管是谁家的,吉利还是长城,丰田还是本田,以及系统布置是否相同,电池和电控都肯定不一样。这是技术类型本身的差别。就节省燃油消耗来说,插电混动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插电,而完全混动的价值就在于不插电。St-Cerca:一直以来有点疑惑的问题,为什么国产车很少有车长4.9米以上、轴距2.9米以上的五座SUV,就类似保时捷卡宴或者林肯航海家这种尺寸样式的,新能源的就看到一个理想L7。是没需求吗,还是说就是性价比不高不想做?比如我的需求是我家三人加我父母或者老婆父母,五人出行,后排三人满载坐着也舒服,放物品行李的空间也会很足,又不会因为车身尺寸像MPV一样过长导致太难开。再加个混动,价格20到25万左右。觉得就是没有这么个车,到这个尺寸的几乎都加个三排,很难找到全尺寸五座的,或者第三排设计之初就不侵占第二排空间的,好像很少,是因为没市场吗?
答:没有市场或者说市场太小,也就是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吧。不管是理想L7还是林肯航海家,包括新一代的奔驰GLC L都是高档品牌的定位。星途揽月大概是符合你要求的车型,别的类似车型三排座居多,因为确实两排座造这么大,并非刚需。特别是定价较低的市场里,用户会更讲实际,没有刚需,就会去选择更实惠的比较小的车型了。
电动车轴距一般都比较长,比如飞凡R7,如果你选择租赁电池,售价就会落在你的承受范围里。零跑C11的轴距也符合要求,价格十分便宜,尤其是增程版,也值得去看看。这样算下来,车也不算少了。
况且,要想一家五口人都坐着舒服,还有够大的行李空间,拘泥车长超4.9米,轴距2.9米,这种具体的尺寸参数,就有点儿“郑人买履”了。带上家里人去看车,拿自己身体试一下,合适的车就会多得是。地牯牛:夏老师你好,想了解纯电车与燃油车的底盘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同型号的电车和油车底盘是一样的还是会有什么不同?车身重量发生变化,底盘的设计以及使用的材料会不会跟着变化?
答:电动的最大不同在于电池。它相当于油车的油箱,都是储能的。可是,电池的储能能力非常低,所以势必做得很大很重。而电动机的效率却很高,体积小,重量轻。燃油发动机的效率则很低,只能做得很大很重。由于它们在车上的位置相对近似,这就导致了这个部位的结构差异——在对应的位置,总是会一个大而重,一个小而轻。
另外,燃油车的布置较为散碎和复杂,因为有排气管和传动轴的存在,它们较难形成规则的模块。而电池和电动机都能够按照最佳的布置需要,制成规整的模块。它们彼此之间靠电线联系,没有机械构造上的相互牵扯。到这里就能看出来,电动车比燃油车更容易打造了,而且还能轻松实现最佳的布置,让重心更低,重量分布更平衡。这样也更容易设计悬挂,主要在调校上会比较容易做好。
不利之处还是在重量。同规格的电车一般比油车重300~500公斤左右,因此,电车的悬挂系统和轮胎的负荷要比油车更大。电车对空气弹簧的使用明显比油车多,因为空气弹簧比较适合高负重。电车还更多地使用铝合金材料制作悬挂的连杆和副车架,以便适当减轻重量。电车的刹车系统也要加强,以把控高体重带来的惯性。
说到同型号油车与电车的底盘差别,宝马3系是典型例子。i3后悬挂用的是空气弹簧,油车3系则是常规的螺旋弹簧。奔驰C级的插电混动版后悬挂也用空气弹簧,宝马5系的插电混动也是这样,目的都是承载电池带来的增重,同时保持良好舒适性。(坦诚)刘庆军??:夏老师你好,请问当前燃油车的技术是不是也就这样了,厂商对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研发都不怎么投入了吧?从消费时机考虑这个阶段买成熟度更好的油车应该更合适吧,另外不谈钱只考虑用车的方便稳定和耐用性,油和电哪个更好。
答:是的,由于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两项极为消耗资金,对燃油机技术的研发处于“怠速”状态。也就是并不是熄火,而是最低限度维持。比如面向更严苛排放法规的适应性改进,与电动系统的适配——主要是在插电混合动力方面——等等。其实,当没有经费进行所谓的创新性研发时,冷静下来看,实际上燃油机的研发才是严重的低效内卷。之前大量经费都浪费在工程部门的存在感上,去取得那种消费者难以甚至根本感觉不到的“提升”上,还带来很多因为技术不够成熟产生的幼稚病,给买单的消费者带来困扰。
如今,人少了,钱紧了,反而能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的改良上,把现有技术打磨精美,优化用户体验。从这角度看,现在去选购新出的燃油车型,有可能“价值最大化”。一方面价格下来了,一方面东西更完美。之所以打引号,是提醒具体车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理论上,方便、稳定、耐用这些指标,电车先天上比油车更优越。看起来有点儿反常识,是因为电池的续航和充电都没有达到成熟,处在初级阶段。但电车整体的优越性已经明显表现出来了,证据就是电车的用户在快速增长。用上电车之后,人们不再回头,原因就在于确实方便好用。由于电动车的模块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更容易实现免保养、高可靠性和高耐用性,这一点可参考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
回到“初级阶段”这个关键因素,它意味着确定的大趋势中阶段性的不确定。对当前市场的电动车来说,它们的电池在超过保修期之后将会如何表现?一旦发生较大衰退,需要更换,将带来高额成本,把之前节省的维修保养开支超额消耗掉,并且是一次性压在最后一位用户身上。那么对这位用户来说,就如同击鼓传花般成了倒霉蛋。
所以,不会有人愿意接手超过电池保修期的车。这种情况会向上一手用户传导,就形成了电动二手车卖不出去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今后两三年里会变得突出,也会促使各方着手解决。这种风险对油车用户来说不存在。油车用户后期的风险是歧视性政策。一些大城市有可能以环保为理由限制油车的使用,推动油车加速退出市场。WDY:夏老师,我最近有换车计划,一直就想买一辆旅行车,最近看了大众的蔚揽纵行版跟奥迪A4 Avant时尚动感型,两个车价格优惠下来落地价格是差不多的,大众蔚揽相当于顶配,各项配置会很丰富,反观奥迪则是个乞丐版,内饰会豪华一些,也是个豪华品牌,但是可以说基本啥科技配置都没有。此外蔚揽跟A4发动机布局不太一样一个是横置,一个是纵置,不知道这两者实际使用起来有什么区别?还有喷油方式,悬架都好像也有一定区别。麻烦夏老师综合分析一下,给一些选车建议。谢谢!
答:这就要看你打算怎么用这辆车。如果你是喜欢旅行生活,有很多长途驾驶,户外露营之类的,一般购车之后都会做适应性的改装和加装,科技配置少一些反而更方便。此外,驾驶越多,遇到的各种路况也越多,人对驾驶体验的要求就越高。这就对车的底盘,车身结构之类的要求较高,显然,高档车在这方面是占优的。
A4底盘是MLB,奥迪研发的,自然就是专属奥迪这个级别的体验。蔚揽是MQB,大众主导研制的架构,本来就是低一个档次,肯定不会给你MLB的驾驶体验。至于说科技配置,对我来说就是有没有Carplay。汽车的车机好固然是好事,但没那么重要。只要能跟手机融合起来,信息娱乐的功能对我来说就是最充分的。别的可能就是驾驶辅助功能吧,ACC和车道居中很有用,特别是长时间跑高速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疲劳度。如果蔚揽有而A4没有,那还真值得去考虑一下蔚揽。
总之,奥迪A4与大众蔚揽来自一个汽车集团,它们属于一个体系,既然分属不同档次,这个档次之差就是确定的,价格相仿,而主要是因为高档的那个优惠了,肯定是买高档的值。因为最终档次不体现在表面配置上,而是体现在看不见的内在素质中。
国外专业机构调查发现,只有8%的汽车用户是真正对驾驶汽车感兴趣的。你属于这8%吗,如果不是,你主要因为什么对汽车感兴趣?
上期交流问题:
你会为了购买自己喜爱的车而省吃俭用吗?
@(坦诚)刘庆军??
不会为了车省吃俭用,有多少钱办多大事,为买车降低生活品质没必要,出行方式有很多选择。
@喜欢玩游戏的? ?
不会,汽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我不会为了省吃俭用而去购买自己喜欢的汽车。比如我想买一台亚洲龙的顶配。但是呢,我经济实力不允许,我也不会省吃俭用去买它。我可以考虑。卡罗拉的混合动力。或者呢,是卡罗拉双擎e十。我都不会去买顶配。因为经济实力本来就不允许。而且还有一点。人要懂得满足。
@项全
没成家之前到是可以省吃俭用一点,为了自己的爱车适当控制一下生活成本也没什么。成家以后就要量力而行了,对孩子和家人的投入往往没办法节省,所以还是多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早日实现财富自由。这样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买自己喜欢的车。
@wx
当然不会啦,我也是个很喜欢汽车的人,遇到我很喜欢的车但又很贵时,宁愿先放放,待有能力时再考虑,但是家庭的基础开支不能改变。
@Ether
不会为了购买自己喜爱的车而省吃俭用,车子还是属于消耗品,需要支出必要的养护费用和一些其它费用,而且还有个折旧率和购置税费,省吃俭用买车到手后也许会压力更大,车子使用的时候越来越少。
@Tong
我不会省吃俭用,我的观念是,一台车是家庭年收入的一半左右比较合适。想要好车,就买二手即可。
@极控科技 田旭 | JAKCOM Stone
曾经确实有为爱车省吃俭用,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有发现,就根据咱老百姓这吃用水平,圆梦还得是投资自己做乘法,而不是盲目省吃俭用做加法。
@A-小占百货会销礼品
我不会为了购买自己喜爱的车而省吃俭用。夏老师提到“不可爱却很重要的东西”,就表述的很准确。我是个务实主义,买车根据实际情况来,梦想车就先放哪里,在能力不够的时候不为它烦神。先根据钱包的厚度,再挑选这个价位可选的车型。我给车子定位是交通工具,工具可以有利于生活,但不能成为生活的负担。
@沐芽
得看多喜欢了,和省吃俭用后能不能够的到,还有省吃俭用的过程可能会看上新的车,所以没必要,但感觉近在咫尺的时候可以搏一把。
@Take A Bow
应该会,为了自己喜欢的,可以努努力。
@WHL
我自己和周围认识的朋友购车都是走的金融贷款的方案。既然贷款了,那咱守信,省吃俭用的传统美德,咱一定要继承和发扬。
@ash
有目标特别喜欢,且够得着的范围内,会省吃俭用买喜欢的车。
@Danny-san
省吃俭用是好习惯——把钱花在刀刃上,当然该花的钱还是得花;车子是工具,买车的目的是为了用它,通勤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如果是汽车爱好者,买车的目的是收藏之,那就另当别论了。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规定,释放的精选留言上限为100条,但并不代表我们仅在这100条中挑选,而是踢车夏东认真阅读了后台的所有精彩留言后,从中随机挑选了一位幸运粉丝。
如果您的答案比较精彩,将有可能入选下一期【踢车问答】栏目,并被随机抽中且获得由踢车夏东提供的纪念礼品一份,欢迎大家踊跃交流。
261-270期
264期丨换电是蔚来给自己挖的坑吗?购车与个人财富的关系?
263期丨新能源会被卡脖子吗?比亚迪云辇能跑达喀尔拉力赛吗?
262期丨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好吗?人工智能会让司机失业吗?
261期丨电车会阉割配置降成本吗?这是设计审美贫瘠的时代吗?
251-260期
260期丨疯狂内卷导致怎样的价格厮杀和哪些车企关门?怎样避免德系车烧机油?
259期丨燃油大厂做电动难处在哪里?汽油降价能促进油车销售吗?
258期丨低配的途锐会不会减配降成本?电动车为什么没有变速箱?
257期丨日常高速多还用买混动车吗?领克会出大点儿的轿车吗?
256期丨吉利与丰田谁的混动好?日本车用料轻薄就不安全吗?
255期丨最近燃油车狂降价,是抄底买车的好时机吗?
254期丨法系为什么没有高档车?福特新锐界L产品力如何?
253期丨为什么豪华车标配反而少?新能源车销售见顶了吗?
252期丨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丰田电动化落后了吗?
251期丨合资车流失的销量去哪了?为什么有的四驱偏后驱,有的偏前驱?
241-250期
250期丨德系高端品牌的电动车还有优势吗?
249期丨特斯拉为何要降价?铝车架比钢车架好在哪?
248期丨丰田皇冠为什么变这样了?用洗涤灵洗车成吗?
247期丨比亚迪的电动技术是世界第一吗?
246期丨国产发动机超越国外主流了吗?动力分配是怎么回事?
245期丨蔚来新ES8有啥优势?长城吉利混动有差距吗?
244期丨比亚迪卖得火为什么没利润?奥迪还会更新燃油车吗?
243期丨国车品牌最后能垄断国内市场吗?热门车减配是否应该选冷门车?
242期丨SUV为什么做不了高档品牌旗舰?电车电池衰退怎么解?
241期丨电动车会用上免充电“核电池”吗?购置税减免能延续吗?
231-240期
240期丨油改电有必要吗?SUV是不是高所以安全?
239期丨谈电动车“单踏板模式”的误导性,摩托车旅行的秘诀
238期丨哪家新势力前景更好?为何疫情下超豪车卖得好?
237期丨比亚迪的江湖地位?同平台怎样保持品牌特色?
236期丨芯片封锁会不会打压中国车?美系车还有出路吗?
235期丨豪车转电动会不会掉价?底盘用得着大师调校吗?
234期丨再谈三缸发动机,蔚来ET5/极氪001怎么选?
233期丨理想L9会抢走BBA的蛋糕吗?马自达有未来吗?
232期丨新势力发布会为什么要吹牛?增程电动为什么贵?
231期丨15万买哪些新能源车?新能源车要不要磨合?
221-230期
230期丨为什么气缸越来越少?为什么马路井盖总是坑?
229期丨上市三年就停产的理想ONE,合理吗?
228期丨蔚来ET7和奔驰E级比,谁更高级?
227期丨油、电,谁保值?看不见的地方会减配吗?
226期丨怎么看电动车爆燃?混动车为什么不给绿牌?
225期丨电车吹零百加速是欺骗?国产电车没核心技术?
224期丨为什么豪华品牌不搞混合动力?打折卖车会赔本吗?
223期丨奥迪MLB是不是不如宝马CLAR?林志颖事故是特斯拉车的问题么?
222期丨国产混动谁更先进?
221期丨汽车付费升级硬件功能合理吗?油价涨,电价呢?
211-220期
220期丨家用MPV该怎么选?零跑值得买吗?
219期丨怎么看阿维塔?三款电动车怎么选?
218期丨为什么很少见到新能源车的碰撞测试?
217期丨国产的纯电动MINI什么时候推出?观致汽车又怎么了?
216期丨大众为什么只在中国市场比较成功?玻璃天幕安全吗?
215期丨没充电条件怎么选购新能源车?非承载为什么火了?
214期丨长安的混动怎么样?保时捷911为什么能理财?
213期丨保时捷风波怎么看?疫情封控,怎么护车?
212期丨华为怎样“入坑”造车?发动机过热怎么办?
211期丨宝马用铁替换铝?法拉利应该造SUV吗?
点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踢车问答”,即可查看更多!
点击“在看”,开启爱车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