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50亿入股小鹏一起造车2026年推出,网友:小鹏变成了大鹏 汽车志 2023-07-27 车友们晚上好,要说这两天车圈最劲爆的大新闻,肯定是大众50亿人民币入股小鹏汽车了。7月26日晚,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双方将面向中国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纯电车型,新车将基于小鹏G9的平台打造,预计2026年上市。 小鹏“久旱逢甘霖”7月26日晚间,何小鹏在朋友圈晒出了与大众汽车CEO贝瑞德的合影,配文“我期待大和小的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全球”。其实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和大众的合作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 从2022年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就一直没什么起色。旗舰车型G9单月销量在1000辆左右徘徊,曾经的销量支柱P7在改款后单月销量也只有5000辆出头,新上市的G6也刚有起色。今年1-6月,小鹏汽车没有一次达成过月销过万的成就,看着理想、蔚来、哪吒等对手月月秀销量,小鹏能不急吗? 截至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已经亏掉了276.84亿元,目前账上流动资金只有340亿元左右,如果以目前的状态,顶多再烧3-4年,大众注资的50亿对一家车企来说看起来不多,但对小鹏汽车来说可谓是解了燃眉之急。除此之外,大众还能教会小鹏如何管理供应链。 小鹏交付量上不来的一大原因就是提车等太久,官网上显示小鹏G6 Pro版提车要等6周左右,对于一款新上市的新车来说,这样的交付速度显然不能让人满意。大众作为老牌车企,对如何管理供应链以及如何控制成本都颇有心得,相信小鹏能学到很多,而且有了大众的帮助,小鹏可以拿到更多的零部件供应。 大众这波稳赚不赔这起合作中,大众可以说稳赚不赔,双方合作的新车如果卖得好,大众可以分钱,如果卖得不好,大众还可以拿着小鹏的股票去分红,对大众来说,这50亿人民币花的太值了。加上之前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江淮大众,大众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了四个合作伙伴,看来德国人也懂得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其实大众拯救小鹏就是在拯救自己。在燃油车时代,大众是一块金字招牌,但在新能源时代,大众突然成了网友口中的“杂牌”。为了不被淘汰,大众干脆“打不过就加入”,和中国新势力请教如何造好智能电车。 2022年大众在华200多万的销量里只有14.31万辆来自ID系列电车,大众CEO就差把焦虑写在脸上了。2022年大众在华的市占率达到11.4%,但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只有3.3%,而中国每年为大众贡献的销量接近其全球销量的四成,是大众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一旦不灵了,大众也就危险了。 更让大众恼火的是其软件部门CARIAD进展缓慢,最终大众直接将整个部门裁掉。而CARIAD的拖拉也导致大众全新的纯电平台SSP难产,在MEB平台日渐落后的情况下,大众只能启动“钞能力”,用金钱换时间,弥补新老平台之间的时间差,避免掉队。和小鹏合作的好处显而易见,大众可以获得更先进、更好用的车机以及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在小鹏之前,大众已经和地平线、中科创达等企业进行了合作,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智能化。不过,对于小鹏和大众的合作大家也不要太过乐观,之前奔驰和比亚迪合作的腾势可是半死不活了好些年。目前唯一的问题就是大众和小鹏合作打造的新车交给谁生产?在哪个渠道销售? 除了大众和小鹏的合作,大众集团还披露了奥迪与上汽加强合作,目的同样是“开发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相信前几天大家都听到了奥迪要购买上汽智己纯电平台造车的消息了。不得不说德国人还是聪明,这样做既不会让一汽奥迪那边吃醋,又能让上汽奥迪这边放下心,堪称端水大师。 网友:小鹏变成了大鹏对于大众和小鹏的合作,网友们有看好的也有看衰的。有网友评论:“小鹏变成了大鹏”,还有网友直呼“太精彩了”、“强强联手,潜力无限”、“大众这波稳了”。也有网友担忧“是福是祸难说,参考腾势单飞后”、“强行续命而已”。还有网友认为“不应该与他们合作,而是乘胜追击干死他们”。 写在最后最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让不少国外车企自叹不如,以前是中国车企躬身向外国车企学习,如今反过来了,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屏幕前的各位车友对小鹏和大众的合作怎么看?你会买搭载小鹏技术的大众汽车吗?注:文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车友互动你对小鹏和大众的合作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