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资正式控盘,国内国际齐头并进!孚能科技按下发展加速键|车壹条 车壹条 2023-10-10 自前不久孚能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州市政府后,这家软包电池龙头企业未来会走向何方,就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日,《车壹条》受邀参观了孚能科技,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做了一场深度沟通,厘清了孚能科技的未来发展脉络,从企业相关规划和项目落地情况来看,易主广州市政府后,孚能科技按下了发展加速键。戴姆勒、广汽保驾护航,孚能科技两次跃升 作为国内软包电池龙头企业,孚能科技近些年的发展势头不错,并早在2018年就曾与戴姆勒签约百亿欧元规模的电池供货合同,成为其全球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2021年,孚能科技三元软包电池通过了奔驰的认证。能够通过豪华品牌的严苛认证,孚能科技的技术实力可见一斑,这为孚能科技初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戴姆勒较为缓慢的电动化转型节奏,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孚能科技的经营业绩,所以孚能科技必须抓住国内新能源车的崛起机会。这时候广汽成为了孚能科技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2021年,孚能科技成为广汽埃安的第二供应商,2021年为其配套装机1.4GWh。2022年,孚能科技与广汽埃安合作进一步加深,并开始大力拓展国内客户,整体装机量也迅速上升。 据韩国新能源分析机构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孚能科技以7.4GWh的装机量首次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阵营,增长率为215.1%,表现非常抢眼。同时,孚能科技长期重研发投入也结出了成果,2022年9月,孚能科技发布SPS大软包方案,解决了高镍三元路线热失控、高成本等问题,可支持整车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能够满足更多品牌的高端化需求,采用磷酸铁锂电芯的SPS大软包电池则可以解决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偏低的问题,受到行业内广泛关注。 大概是看中了孚能科技的技术实力,2022年11月,广州市政府实际控股的三家企业“包圆”了孚能科技的定增,成为孚能科技的第三、第四、第五大股东,然后就是2023年7月底通过股权变更后,广州市政府成为孚能科技的实际控制人,软包龙头正式易主。孚能科技易主广州市政府后,关于广汽埃安与其后续如何深度合作、国家资本引入后的企业转型路径、新管理团队入驻后如何盈利等问题,都被资本市场广泛关注。SPS项目加速落地,预计年底量产 此次走进孚能科技,《车壹条》等媒体与今年7月初才就任孚能科技总经理的陈斌波做了详细沟通,而从陈斌波的履历来看,他是汽车圈的“老司机”,曾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执行副总经理兼营销副总经理,东风汽车公司产业政策研究室筹建负责人,敏实集团CEO、CMO和客户发展中心总经理等职位,但却实打实可以说是电池圈的“新人”。这种变化充分说明,孚能科技未来的发展,大概率要与广汽深度捆绑,并由广汽主导,其业务发展规划也能看出这一点。 业务层面,孚能科技目前最引人关注的就是SPS大软包电池的落地,据陈斌波介绍,目前广汽、东风、吉利等企业都有对接SPS项目,有些项目会在今年年底进入量产阶段。其中,今年上半年孚能科技供货广汽的营业收入大约10亿元左右,配套埃安的多款车型,是广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铂系列的主要供应商。广汽还明确提出了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基于此,孚能科技广州基地布局了磷酸铁锂SPS产能,该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30GWh。根据孚能科技官方数据,其开发的长寿命动力电池已经进入产业化状态,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大于200Wh/kg,结合SPS技术,可满足整车600km单次续航里程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SPS大软包电池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相比传统技术,SPS系统体积组成效率可提升30%以上,电池系统结构零部件将减少30%以上,成本可大幅下降。而其与本就相对成本偏低的磷酸铁锂电芯结合,带来的整体成本优势非常可观。陈斌波表示,在整个电池产业很快转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未来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价格战将愈演愈烈,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有独特的东西去面对市场竞争,孚能科技的SPS技术就是一大利器。继续稳健布局海外,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与其他很多中国电池企业不同的是,孚能科技一开始就在海外供应上走得比较远,而在动力电池企业争相出海的当下,孚能科技也将继续深化海外布局。2021年10月,孚能科技与土耳其电动汽车制造商TOGG签订《合资协议》,双方各出资50%设立电池合资企业SIRO,该工厂是孚能科技在欧洲的重要产能布局。2023年3月底,SIRO先期建设的3GWh模组和电池包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由孚能科技出口的电芯在当地制造模组和电池包后供应TOGG。 陈斌波曾在接受投资人来访时表示,土耳其合资厂生产的电池可以直接销往欧洲市场,供应欧洲客户,而且为了满足相关政策需求,土耳其工厂生产的动力电池采用了大量海外供应商,这也导致了设计成本偏高,不过公司正在积极使用国内组件和设备替代,控制成本,而且下游客户订单量非常充足,等土耳其合资厂放量后,其整体盈利能力将有很大提升。据他透露,孚能科技土耳其工厂即将有一个合作订单确定,是欧洲的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中短期来看,土耳其合资工厂即可满足孚能科技海外客户需求,长期来看,陈斌波则表示,公司会重点考虑在欧美地区直接落地当地产能。相比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海外产能还在规划或建设初期,已经在土耳其实现量产并能供应欧洲市场的孚能科技,显然领先了一步。 一直以来,孚能科技的技术实力都广受认可,但从经营业绩角度来看,其上市三年仍未实现盈利,这被投资者认为企业在管理能力方面有待提升,对此陈斌波非常坦诚。他表示,过去孚能科技完成了从0到1的创业过程,现在正处在从1到N的过程,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服务质量,要把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要深刻领会一个产品变为一个商品的过程,不一定好的产品就能变成好的商品,这有本质的差别”。写在最后在交流中,陈斌波直言整个行业在2025年左右会是一个大的分水岭,淘汰赛早就开始了,所以留给动力电池企业的时间并不多了。孚能科技显然正在这种危机感下,为拿到进入下个赛段的晋级门票而努力。自身有实力,现在又有广州国资加持的孚能科技,能否抓住这个转折点乘势而上再开新局,值得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