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国一汽对内宣布成立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并进行相关人事调整。
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刘亦功担任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总裁,另外两位副总经理周治平和梁贵友担任执行副总裁。同时,柳长庆、张永训、高璞和门欣出任副总裁。
今年9月,中国一汽先后召开了红旗品牌战略研讨会、生态业务战略研讨会,系统开展战略回顾,全面谋划战略目标及重点任务。
此前,一汽对红旗品牌营销管理体系进行的调整已经就位。
架构上,中国一汽营销创新院、红旗营销中心、红旗新能源营销中心已经实现“三合一”的整合,整合为红旗新营销中心。
据悉,王胜利出任新营销中心负责人。“红旗金葵花”、“红旗新能源”、“红旗节能车”三大子品牌的负责人分别是胡绍航、肖肖和王浩。
值得注意的是,徐留平的得力助手,红旗新能源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陈旭,已离开中国一汽,出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此次除了对红旗品牌营销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之外,本轮调整还涉及30多位高管,覆盖集团层面职能部门、奔腾、一汽奥迪、一汽资本控股等单位。
中国一汽此次重要人士变动还包括:
蒋文虎,从集团公司特种产品业务部总经理,股份公司产品策划及项目管理部总经理调任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常委会秘书拟任人选;
李鑫,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财务管理部(董事会办公室)副总经理升任常务副总经理;
冯小东,从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负责人调任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李研,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调任股份公司质量保证部总经理。
此外,还有以下四位进入新岗位考察人选,先介入工作,考察通过后正式任职。他们分别是:
卢志高,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财务管理部(董事会办公室)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成为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考察人选;
徐锦辉,从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成为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考察人选;
王立军,从股份公司质量保证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集团公司特种产品业务部总经理成为股份公司产品策划及项目管理部总经理考察人选;
赵斯亮,从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工会、团委)企业品牌室(社会责任室、乡村振兴室)主任成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团委书记考察人选。
同时,中国一汽不再设立原来由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团委组成的党群工作部,而是成立包括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和社会责任部的党委工作部。
由此,黄建华,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团委)部长、工会常务副主席、团委书记的岗位,变更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社会责任部)部长兼工会常务副主席。
孙明志,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党群工作部(党 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团委)副部长岗位,变更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党委工作部(党委 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社会责任部) 副部长。
肖云龙,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党群工作部(党 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团委)副部长岗位变更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社会责任部) 副部长。
姬小明,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团委)副部长、工会副主席岗位,变更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工会副主席。
吴菲,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团委)团委副书记岗位变更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团委副书记。
此次中国一汽人事大调整还涉及到合资公司。除了李研从一汽-大众回归集团,还有李振奎,从中国一汽股份公司红旗制造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负责人调任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负责人。
同时,还有两则合资公司人事变动,也是先介入工作,考察通过后正式任职。他们是:
孙惠斌,从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党委书记成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战略与合作部总经理考察人选;
李凤刚,从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网络与培训)成为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 经理、党委书记考察人选。
一汽集团近年来最大的成绩——红旗品牌的崛起,除了徐留平举集团之力捧它之外,邱现东的作用也极为关键。
从邱现东的工作履历也不难发现,其自2017年5月从东风公司调任中国一汽任副总经理时,就在协助徐留平主抓一汽红旗相关事业。
随着一汽红旗的销量起飞,邱现东的职位也更上一层楼,其于2020年7月升任中国一汽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直至上位一汽集团董事长。
销量数据显示,红旗品牌在今年9月份销量达到3.9万辆,同比增长18%。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过26万辆,全年销量也有望实现对去年的超越。
根据销量规划,今年一汽红旗制定了“保50万辆、冲60万辆”的销量目标,但结合目前的销量和产品规划来看,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
实际上,红旗汽车在2021年增速开始下滑,到了2022年明显下滑,进入增长瓶颈期,连续两年都未能实现年销40万辆的目标。
可以说,红旗跨越式增长是举一汽集团之力不惜成本实现的,这样的成绩不仅其他车企无法复制,一汽集团自身也无法长期坚持。
众所周知,红旗品牌及母公司中国一汽在新能源技术储备上不足,部分新能源车辆主要向B端渠道输出。
另外,燃油车品牌既主打豪华定位,同时又想走量,不得不低价销售,导致品牌定位模糊,品牌力难以支撑溢价。
再说几句
红旗的销量目标很明确,到2025年实现总销量达到100万台级,其中新能源车超过50万辆;到2030年,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成为销售主体。
邱现东执掌一汽集团之后,他承诺将全面推进红旗的新能源转型,并决定将所有新增投入都用于新能源智能汽车。
全面押注“新能源”的红旗能否重演过去的“狂飙”剧情,为集团的大目标踩上一脚油门?我们拭目以待!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