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BMW徽章标识的短文

2023-10-13

在国内的汽车媒体舆论界里,但凡介绍BMW车标、徽章的文章,无一例外地都会笼统地将宝马中心的蓝白相间图案解释为飞机螺旋桨转动时的“频闪灯效果”,并以此作为话术进行展开,然后对宝马曾经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历史一通张冠李戴、不问就里的乱吹。汽车文化首先讲求的是实事求是,认知了史实,再锦上添花这个问题不大,但无中生有、生安白造就是混淆视听了。为此,我们本文就算是理顺历史吧。

 

图: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BMW(Bayerische Motoren Werke)这个被误传为“蓝天白云”的标志最早出现在1917年,只不过这时的BMW并不是如今的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而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别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标志,在这个标志诞生的同时,它的背后整个BMW AG公司已经经历过一次换血了。


介绍徽章标识,一定不能脱离历史背景,虽然咱们之前的文章也多次介绍过BMW这家公司的诞生史,但本文还是不厌其烦地捋顺一遍来介绍徽章标识吧。

BMW这家公司的官方生日是1916年3月7日,而这个日子改组成立的公司名叫Bayerische Flugzeugwerke,巴伐利亚飞机工厂,英文简称是BFW。它的前身是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fabrik,奥托飞机制造厂,始建于1910年,由内燃机四冲程热循环理论的创建人Nicolaus August Otto(尼古拉斯·奥托)的儿子Gustav Otto(古斯塔夫·奥托)在巴伐利亚州创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空军供货,但后来因为财政问题,这家飞机制造商被德国政府接管,奥托离开公司,公司资产则由银行接管。

 

图:虽然有着一个汽车先驱者级别的老爹,但在当时,内燃机属于军事科技范畴,民用市场里依然属于贵族玩意,所以,Gustav Otto(古斯塔夫·奥托)在史料中一般将之列入“航空界先驱”而非“汽车界先驱”,但它创办的飞机公司却是BMW的发源地。


另外一家发源地公司则是在1913年10月27日、由Karl Rapp(卡尔·拉普)在慕尼黑成立的Rapp Motorenwerke GmbH,拉普发动机制造厂。这家公司同样是通过收购倒闭资产而来,公司成立前,卡尔·拉普就在这家名叫Flugwerk Deutschland GmbH担任设计师,1913年4月这家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相关技术资产被卡尔·拉普购得后,便在原址上成立了拉普发动机制造厂有限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拉普发动机公司开始为德国军方提供发动机,但他们生产的RP II和RP III型发动机因为质量不稳定而被拒绝继续订货,后来,经过当时是军代表的Franz Josef Popp(弗朗茨·约瑟夫·波普)的牵线,Rapp开始获得Austro-Daimler的授权生产12缸的飞机发动机,经过波普的游说后,拉普发动机厂终于获得了巴伐利亚陆军及奥匈帝国海军的订单,波普还为拉普说服了在DMG的前同事Max Friz(马克斯·弗里兹)加入公司,也正是因为此人的加入,拉普发动机厂才有机会在1917年研发出Type III型直列六缸飞机发动机,但也正是因为Type III发动机的成功,又反衬出Rapp系列发动机不足,Karl Rapp决定离开公司。同年的7月21日,Rapp Motorenwerke GmbH更名为Bayerische Motorenwerke GmbH,缩写BMW。拉普离职后,波普担任公司总经理、弗里兹担任技术总监。

 

图:照片里中间那位就是Karl Rapp,虽然他的离开促成了公司更名为第一个BMW,但其实Rapp发动机制造厂这边为后来的第二个BMW贡献得最多的是人、商标、知识产权等。

 

图:今天所见的BMW徽章标识的起源就是1916年出现的Rapp发动机制造厂的标识,尤其今天宝马徽章上的那个黑色外圈,就是从这里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Rapp发动机制造厂为前身的第一个BMW公司并未能幸免于战后的制裁,飞机发动机的生产全部停止,1919年开始,BMW公司开始生产火车用的刹车片。也有不少文章说这段期间BMW还会生产锅碗瓢盆一类的生活用品,对于这个说法笔者不置可否,因为没有文献记载过,但二战后的几年、至1948年恢复摩托车生产前倒是有这么一说。

如此屈居人下地帮Knorr-Bremse AG公司生产刹车片不是个办法,之前拥有的飞机发动机技术需要新的载体,就在这时BMW的转机出现了。早在1918年,在大金主Camillo Castiglioni(卡米洛·卡斯蒂廖尼)的坚持下,维也纳银行收购了BMW AG的大部分股份,虽然当时还无法重操旧业,但也算是保住小命了。虽然此时,BMW GmbH只能通过生产些与机械毫不相关的生活用品过过日子,可是金主爸爸可是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当然知道,这样下去BMW GmbH迟早也要倒闭,所以在1922年Camillo从克诺尔集团及MAN AG手上买到了一家之前破产清算过的、同为飞机发动机生产为主营业务的Bayerische Flugzeugwerke(BFW)巴伐利亚飞机厂。

 

图:Camillo Castiglioni(卡米洛·卡斯蒂廖尼),可以说他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不会是一个普通人,无论是诞生于一个在欧洲地区富有的家庭,还是之后与德国著名工程师Ernst Körting(恩斯特·科尔廷)的女儿之一Anna Körting(安娜·科尔廷)结婚,让他的交际圈、见识更进一步。也为他之后在航空专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及聪明的头脑,让卡米洛成为了一战期间,中欧地区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金融家之一。


随后,卡米洛以大股东的身份,从原来巴伐利亚发动机有限公司手上购买了原本BMW的全套资产全部注入到这家公司里,包括了知识产权、技术、商标等,也接管了BFW的所有不动产,而后将两者合并在一起,而这家新公司就是今天的Bayerische Motorenwerke(BMW AG),而原本的BFW则降格为BMW AG的全资持股公司,从而完成对BMW AG的全资收购。这也是后来咱们俗称的“新宝马”-BMW AG的诞生。如今人们也都称卡米洛为BMW AG创立期间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该功绩如今的BMW AG官方也都是承认的。

 

图:虽然无论新,老宝马的主要人物班子都和DMG、Austro-Daimler有密切关系,但是纵观整个BMW AG、BMW GmbH的发展史,相比起它的大哥Daimler、Mercedes-Benz的创立可是要来得坎坷多了。


关于历史层面,基本上就介绍到这里了,那么车标里的“蓝天白云”究竟是什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什么所谓的像“飞机发动机的螺旋桨,在蓝天白云之下飞翔的模样”?不得不说,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美好,的确是很像那么回事,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各位看下图就明白,小编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图:这是Freistaat Bayern(德语,巴伐利亚自由州)的州旗,相信各位应该清楚车标里的蓝白色究竟是怎么来了的吧。但因为当时的宪法规定不允许直接使用州旗或者徽章作为商标,所以新商标就将白色和蓝色嵌入四分圆中作为变通,也就是说,宝马徽章中间的蓝白色,代表的是“巴伐利亚州”,而非什么飞机螺旋桨。


之所以巴伐利亚州会使用蓝白色格菱纹州旗,这就是要追溯到1242年开始至20世纪被Wittelsbacher(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所统治的巴伐利亚州说起了,巴赫家族使用的纹章中就拥有蓝白色菱格纹的元素。到后期确定了使用蓝白菱格纹作为州旗之后,没过多久“小胡子”上任了,因此州旗无法正式被启用,而是被换上了万字旗。直到二战之后,1946年12月才通过州宪法确认了蓝色和白色为州色,并在1953年12月才正式引入菱形旗和条纹旗这两种形式的州旗。


 

既然说到标志这块,其实BMW AG在使用该标志时还曾遇到一段耻辱性的历史,下面就来简单地聊聊吧。由于二战的原因宝马的艾森纳赫工厂(Eisenach)所在的图林根地区在1945年之后成为了苏联红军的占领区,艾森纳赫工厂在战火中被摧毁了60%。之后苏联想要拆除掉工厂,将生产设备运回苏联的,但是当时摩托车生产主管Albert Seidler(阿尔伯特·塞德勒)希望工厂能保留,于是便和当时的苏联驻德军行政当局元帅Georgi Schukow(乔治·朱可夫)协商,当时朱可夫元帅提出了一个要求:工厂建造五台新车,以证明艾森纳赫工厂的价值。


 

之后在1945年至1955年由苏联上市有限公司(Sowjetische Aktiengesellschaft简称SAG)的指导下在艾森纳赫工厂重新开始生产宝马321车型,用了之前剩下的零件组装变更为321/2、之后在1952年推出的宝马340、宝马摩托车和挂着红白EMW(Eisenach Motorenwerk)标不同于宝马蓝白标的EMW 340、EWM 327等车型。


 

 

图:挂了EMW标生产的宝马R35摩托车


以上便是BMW AG的前身乃至如今车标的由来故事,至于之后车标的各种变体、更新咱们就不细说了,今天这篇文章讲述的主要是车标本身究竟是怎么来的。




© 2016-2022 车主必读 京ICP备15004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