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都自叹不如,捷尼赛思被曝单车营销费用71万元!

2023-10-26
买车用车就找SUV大咖


自从2021年宣布第三次进军中国市场之后,现代汽车旗下的豪华品牌捷尼赛思关注度一直不高,可最近突然“火”了起来。

先是中国区CEO突然离职,捷尼赛思中国于10月16日晚间临时召开了Townhall全员大会,会上宣布CEO何睿思( Markus Henne)在10月24日后离职,捷尼赛思中国将由首席协调员李哲 (Wells Lee)暂时接管。从“暂时接管”这样的描述可以看出,捷尼赛思中国对新的CEO任命准备不太充分。


在外界猜测何睿思离职的原因时,大咖关注到另外一则更加劲爆的消息:根据测算,捷尼赛思单车营销成本为71万元!

作为对比,目前车界最舍得在营销上花钱的应该是新造车企,2022年某新能源车企平摊到每辆车的营销成本是8.6万元,而很多传统车企的单车营销成本不超过1万元。捷尼赛思创下的这个纪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打破?

据媒体爆料,捷尼赛思中国在10月23日召开全员大会,韩方首席协调员李哲主持会议并透露,捷尼赛思进入中国3年来,合计亏损额30亿元。在今年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捷尼赛思已经亏损了12亿高昂的营销费用被认为是造成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捷尼赛思中国并没有就此事发表意见,如果情况属实,车企的单车营销成本已经成为汽车界的天花板,相信很多车企人士都想知道,捷尼赛思中国到底把营销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作为现代汽车旗下的豪华品牌,尼赛思源于2003年成立的Genesis项目,2015年成为独立品牌,底蕴谈不上深厚,进入中国的时间也就3年,车企需要用营销费用来树立品牌、撬动市场,这一点可以理解。

何睿思曾经表示,捷尼赛思进入中国之初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品牌建设,明确品牌定位。他曾数次在公开采访中提到,对其业绩和工作成就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指标是捷尼赛思的品牌建设成果如何,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如何。

不过捷尼赛思的营销费用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在2021年4月,捷尼赛思以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方式,用3281架无人机在上海外滩拼出“你好,中国”的标语,高调宣布以进口方式回到中国市场。除此之外,这3年来车企并没有推出令人难忘的营销活动,也没有制造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知名度非常有限。

而砸这么多钱做营销,也没有把销量拉起来。数据显示,2022年捷尼赛思品牌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1457辆,今年上半年则为835辆,这量比劳斯莱斯、宾利等超豪华品牌大不了多少。也就是说,高昂的营销费用并没有提升品牌曝光率,更别说把客户引进店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捷尼赛思在华3年确实亏损30亿元,说明现代汽车集团非常重视这个品牌在中国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支持。

现代汽车此前已经明确表示要调整在华经营策略。在中国市场,现代汽车销售的车型将从目前的13款减少至8款,还提出了以上海市为中心销售高档品牌“捷尼赛思(Genesis)”和SUV等高价位车型的方针。

其实不管捷尼赛思在国内3年是否亏了30亿,从现代汽车的公开战略来看,作为在华最受重视的业务板块,在捷尼赛思开拓国内市场的时候,集团肯定给了很多的资源以及资金支持。

(图片来源:智驾研习社)

但遗憾的是,捷尼赛思目前在国内的表现,倒像是现代汽车的“弃子”,品牌形象非常模糊,销售渠道也很受限,入华3年仅开了16家店,给人感觉是在试水中国市场,完全不像要在中国大干一番的样子。

从这两天流露出来的中国区全员大会内容来看,捷尼赛思也希望破局。其中的一个信号就是,以后中国区使用中文作为工作语言,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捷尼赛思更应该站在中国市场的角度来看问题,分析中国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智能车,现代汽车的新能源技术怎么样在中国市场更好落地。


大咖点评

目前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非常低,急需捷尼赛思来提升存在感。

可长期以来,韩系车在国内就是“平价车”的代名词,这给捷尼赛思开拓豪华车市增加了难度,如果这个品牌第三次征战国内市场失败,对现代汽车中国业务的打击非常大。意味着现代汽车在中国车市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缺乏竞争力。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16-2022 车主必读 京ICP备15004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