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沃尔沃,我想绝大多数人脑海里第一时间都会浮现出「安全」俩字。
是的,不论是每次上车必系的三点式安全带、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还是在侧碰中保护你的安全气帘,或是主动安全系统的鼻祖City Safety,都是沃尔沃近百年来在主被动安全方面,为全球汽车出行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可以说自1927年沃尔沃品牌诞生伊始它就和「安全」形影相伴。
说到这里,我们印象里关于沃尔沃的「安全」,似乎只停留在碰撞以及预防碰撞方面,但我们还忽略了一点,除了主被动安全以外,沃尔沃在我们更加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同样也在无时无刻为我们保驾护航。
比如说“座舱的空气安全”,一个我们平时购车、用车最容易被忽略,但却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它为什么值得被重视
汽车座舱往往是人类停留时间比较长的场景,同时由于大多数车辆的内部空间较小,座舱内具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VOCs)的平均浓度往往高于其他室内环境。
根据国外的研究报告,出租车舱内的苯含量比美国环保局设定的致癌风险限值高1.2倍,导致出租车司机肺癌发病率上升。
报告指出,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等物质的浓度是影响车内空气健康的关键,这些挥发物可能来自车辆各个部位、零件,比如说:
许多人所谓的“新车气味”,实际上都是VOCs散发的味道,这些被释放出来的VOCs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道产生影响,轻则导致头痛和头晕,喉咙刺痛、咳嗽、气道炎等症状,如果长期接触,重则可导致癌症,并损害肾脏、中枢神经和肝脏,就像上面提到的出租车司机癌症病发率上升。
与此同时,车内使用的皮革、织物、木饰、金属等,也可能会让敏感人群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眼睛发红、皮肤瘙痒和打喷嚏。
沃尔沃是如何保护我们的?
针对这些无形杀手,沃尔沃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制定相关标准并进行严苛测试,三十余年间,沃尔沃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以便在汽车内部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以沃尔沃S90为例,为确保极端条件下也不会挥发有害气体,在研发阶段它们会在65摄氏度高温环境下进行测试,以模拟炎热夏日阳光下停车的场景(国际推荐标准是25度),并测量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醛的排放量。
同时,沃尔沃的VOC检测标准也远高于国家推荐值,以二甲苯为例,其标准是国标的十倍。要达到沃尔沃严苛的安全标准,就要在用料上多花成本和功夫。
首先,沃尔沃S90车内所有质材都经过供货商声明,也经过沃尔沃汽车验证,不含过敏原、致癌染料、甲醛、杀虫剂、重金属、氯酚等有害成份。
其次,沃尔沃S90在正面、侧面和背面全部采用植物配方鞣制而成的进口真皮。其中,苯胺有机染料染色、手工抛光和天然植物制剂的使用,既能保证皮质耐久性和天然的柔软度,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气味的产生和排放。
除了“表面功夫”以外,座椅骨架还采用杜邦环保涂层,几乎检测不到VOC排放;发泡件采用冷发泡工艺,大幅降低苯类和醛类挥发。沃尔沃自然也不会忘记被动安全这个“老本行”,专利的WHIPS头颈部保护系统也同样被整合进了这套座椅内部,而座椅本体更是沃尔沃SIPS侧撞保护系统中的一环。
在VOC排放的“重灾区”,沃尔沃S90拒绝行业普遍采用的“沥青阻尼片”,全系车型采用成本高5倍的水溶性阻尼垫片,此类材料对温度敏感性更低,更不易产生异味,有效降低挥发物90%以上。
为了让新款S90的车内环境达到更高境界,工程师们可以说是大费周章——木饰件取材于北欧极寒无污染地区,且仅使用环保的工艺进行制造,最大限度减少苯与甲醛的存在;车内所有的织物材质,包括顶衬、地板垫、行李箱垫,甚至是安全带,都通过了世界上最严格的织物评分认证——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Oeko-Tex100防过敏标准认证,据说沃尔沃是业内唯一达到此标准的汽车制造商。
一系列措施下来,结果就是哪怕刚从工厂驶出,没有经过任何吸附处理的全新车,也不会有所谓的“新车味”,长期使用也不必担心健康问题。
犹如北欧吹来的新鲜空气
为了打造“无味、无污染”的空间,沃尔沃S90在采用环保材料及工艺外,搭载了完善的座舱净化技术,以优化车内气味强度并清除车内颗粒物的干扰。毕竟,从外部进入车厢内的脏空气也是导致车厢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冬季雾霾天气。
二是同级净化能力最强的AAC双效增强型空气净化系统,可在过滤净化前给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施加负离子产生静电,使其更容易被吸附,再搭配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复合活性炭空调滤芯,PM2.5过滤效果达95%。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