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头换面”之后,江铃福特能“野”得彻底吗?

2023-12-04

撰文 / 龙诗慧

编辑 / 兰雨


当明年硬派越野神车Ford Bronco正式引进国产后,不知道“江铃福特”的车尾标,会被多少车主抠去呢?


这问题难免有点尖酸,但对比平行进口Bronco动辄40、50万的起步价,国产Bronco第一时间要给人高端的专业硬派越野形象,靠全顺等轻卡出名的江铃福特难免力不从心。消费者的“切割心理”,在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上也如出一辙。



也许是为了止住用户的切割心理,也许能更轻松让户外越野生活爱好者看到,未来,与Bronco与“江铃福特”产生交集只是尾标,“主理”Bronco的江铃和福特原有的合资基础上,再全新构建一个合资渠道品牌——纵横福特“Ford Beyond”。洋气的名字,既让人联想到美系大块头的豪迈,也多了几分进口高端的基因。在广州车展上,福特纵横讲述越野轻奢故事,给人错觉福特开了个进口的新渠道。


很明显,全新渠道品牌Ford Beyond福特纵横,成为了江铃福特的一个更高端、利润更大的新销售体系,而原先江铃福特主打“家”系列的城市SUV,反而有种被单独拿开的感觉



从成都车展宣布组建全新渠道,发布国产Ranger 1st Edition,再到广州车展福特纵横越野矩阵全亮相,并为Ranger游骑侠给出低到16万元的预售价,福特纵横足够一鸣惊人,事实上市场关注度也很高,广州车展展台的人气,甚至抢了对面长安福特风头。


但来到广州车展的第三天,当我再次经过福特纵横的展台,发现围观的人气不少,但展台上的C位给了领睿,也在当眼出贴上“XXX万起”起的红底促销标签,浓郁的烟火气,和展台渲染的野奢调性,多少有点不搭。


调性和销量的矛盾,似乎每个想打“小而美”的品牌,逃不过“先有鸡还先有蛋”的灵魂拷问


硬派越野,不会“小而美”


在燃油车基盘下跌、除特斯拉外电动转型发展不利的夹缝间,美系似乎在中国车市找到新的“活法”,不求大而全,只要挖掘个性高端细分市场增量,凭借中国车市的巨大基盘,都是挺有滋有味的活法。



这边Jeep以进口车身份卖牧马人,Stellantis旗下各个品牌加紧渗入细分领域;那边通用旗下高端进口品牌道朗格,拉着科尔维特跑车、悍马皮卡、雪佛兰全尺寸SUV,都要在明年陆续开卖;而福特,取消了自己独资成立的福特电马赫科技,把电动产品划归长安福特,像Bronco、F-150等图腾级别的硬派越野就给到江铃福特。


再结合福特汽车CEO法利早前所说的,不会像其他公司退出中国市场,但只是“将更专注于回报更高的业务”。显然福特纵横(Ford Beyond),就是他口中的“回报更高”的业务



一直以来,江铃福特只靠商用车和中国“特供车”,销量、品牌知名度一直是长安福特的补充;而福特敢把自己看家本领的硬派越野产品给到江铃,当中少不了福特对中国发展态度的转变,江铃福特拼利润更高的商用车、出口和越野品类。但这变革,也解决了江铃福特“家”矩阵被市场边缘化的困境。偏偏福特纵横来的时机不好不坏,赶上国内硬派越野风口大吹的末班车,但市场对手也多了好多。


从产品看,福特纵横的破局之道,是擦亮自己专业的越野老牌玩家身份,再针对本土化也不遗余力。Ford Beyond福特纵横的主理人、江铃福特科技总裁刘继升曾表示:“为与其在我们不是特别擅长的领域,去提供对用户来说只是众多选项之一的产品,不如把用户需要且是我们擅长的独特产品带给他们。在越野类产品中,市场提供给用户的选择比较少,而这正是福特所擅长的。”



在广州车展上,福特纵横除了“晾出”官方改装的Ranger 1st Edition首发版售罄信息,还为这辆中型皮卡取了个“游骑侠”中文名;再者针对本土市场“特制”,瓦特连杆后悬挂、车机用上8155芯片、驾驶室后排的座椅更乘用化。与其他皮卡相比,Ranger具有16,800种改装组合解决方案,更打出了价格牌,入门下降到15.88万元,好玩不贵,可塑性又强,直接威胁到长城炮的地位。


引入产品节奏的确很快,刘继升强调:“我们要用福特的‘拳头’产品抓住细分市场扩容的契机。未来,福特Ranger将与Ford Bronco、福特F-150猛禽一同,致力为中国用户提供最专业的硬核产品体验。”作为抢份额的后来者,福特纵横无疑拿出很好的产品力,抓住细分市场扩容的契机,再加上越野鼻祖的身份,会引起越野圈震动


不过,福特纵横这几辆硬派越野车,提供汽油和柴油两种燃油动力,而且后面也没有上新能源的意思。现在连Jeep都为牧马人带上了插混,更不要说自主品牌“插电飞升”,给发动机上更大的扭矩、给电四驱更便宜的价格,使得硬派越野门槛进一步走低,2024年,福特纵横怎说服国人买纯油的越野SUV和皮卡?


越野生态能走多远?


虽然错过了喝头啖汤的时机,但迟到也有迟到的好,在自主品普及轻越野概念、培育、扩大入门受众圈层之后,福特纵横就要在市场扩容基础上,打造专业“野趣”,刘继升给出的答案是快速渠道建设,这点很多品牌营销在玩,但没多少人深入到渠道创新,而且主打一个纯粹的“越野生态”,同级就只福特纵横在大做文章。



今年10月起,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打造超过200家“福特纵横纵享空间”,销售全车系产品,盘子摊的很大,今年内有接近80家落成。不同于传统4S店,这个龙剑为用户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的体验中心,有展车、改装、社群、交车和售后区域。


而且根据规划,福特纵将为用户打造24条官方体验路线、每年开展2400场专业体验项目。而且在针对Ford Beyond福特纵横下面硬派越野车型的改装服务上,其实也是结合福特和江铃双方的资源,用可玩、专业、互动,实现用户的高频“粘合”。


回归市场,而且要在江铃福特原有的渠道外大幅增加、装饰,这对今年是渠道寒冬的合资品牌,会是个多大挑战?不过对曾是林肯中国网络及客户体验总经理的刘继升,有亲手打造的林肯之道成功案例在前,渠道铺开的速度比外界想象的快,整体UI也很有美式俱乐部的张力。



以刘继升的说法,过往车辆都是功能性强的产品,而硬派越野车“娱乐性较强的产品”,要扩大新蓝海,就要促使硬派越野在大众消费观的“硬核”转变。


的确,先做需求,才会有新的领域。关键是让用户,享受到从售前到售后的全链路沉浸式户外越野用车体验。而这会不会一厢情愿?这个市场的需求量不大,就算消费者对越野热爱空前高涨,增速也可能很有限


预计2025年中国广义越野车市场规模将达到89.4万辆,其中硬派越野车的市场规模为35.4万辆,与目前年销30万辆的硬派越野相比,不会扩容很多。一个小众市场,一时间涌入太多竞争者,最有可能的结果,不是小众变大众,而是过度饱和,大家都吃不饱,头部竞争者蛋糕固然缩减,后来涌入的也吃不了多少,弱者还会遭淘汰。如今的硬派越野,有点像轿跑SUV、新能源MPV的风口,轿跑SUV的溃败不用说,扰攘一年的新能源MPV,涌入了很多新玩家,成功立住人设和销量的,只有腾势D9。


如今,在中国最可能把越野品类玩出规模的企业,是长城,目前硬派越野30万辆的年销量里,有近三分之二是长城矩阵带来的,SUV品类耕耘已建立起,又是这轮高端越野风口的始作俑者。而纵横福特的硬派越野矩阵上市之后,先是和坦克矩阵同台竞技,然后再是普拉多的合资品牌,再是方程豹、北京这些自主新能源硬派SUV。



这就要考验福特纵横讲好故事的能力,毕竟国人对Ford Ranger、Bronco、福特F-150猛禽还停留在美系大排量大油耗、只适合越野的表层阶段。在国内,福特远未被认定越野标杆,硬派越野技术尚未沉淀成品牌号召力,而福特纵横的“越野生态”,就是要合全江铃福特之力,投入到产品的营销和销售上,提共专业的情绪价值。


三款车中,Ranger、Bronco是走量的支柱,就是趁市场尝鲜红利期尚在,讲透自己对越野车的丰富经验,产品功能人性化应对场景,并迅速立稳脚跟。如果不一炮而红,依目前内卷严重的市场,长久也难以有稳定的销量加持


写在最后


江铃福特赶上硬派越野从兴起到普及的风口,纵横福特又有得到福特“真传”,短短半年的开局,是挺顺利的。不过在纵横福特的多次亮相中,我们似乎找不到纵横福特的目标销量,也很难厘清之后“领”系列SUV何去何从,只知道一部分“家”渠道会只卖领领界、领睿和领裕,而新增渠道“福特纵享空间”则两者兼售,这可以看作是种平衡术,毕竟两板块的受众高度不重合,而在硬派越野矩阵未能“赚钱养家”之前,“领”系列还是要担起大哥的角色。



不过,今年乘用车卷成红海,但对重点在商用车领域的江铃福特,过得都比较“舒心”,江铃福特国内外销量总数达到50758辆,同比增长79%。利润有多少无从查证,但股东江铃汽车交出了近七年最好半年报,净利润达7.29亿元。这也是纵横福特有很多试错成本的底气。毕竟试好了,会打开一个利润很高的新市场。


 -END-



© 2016-2022 车主必读 京ICP备15004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