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德国老爷子要把“纽博格林”搬进中国?
超跑和运动
1970-01-01

2004年,世界最顶级赛车比赛F1正式进入中国,车迷们终于能够在“家门口”一睹这项赛事的风采。中国车迷幻想多年的F1中国大奖赛,因为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存在,而变成了现实。这座倾注了无数人心血的赛车场能够顺利落成并运营至今, 背后有着无数幕后英雄的付出,赛道设计者Hermann Tilke、赛车场管理咨询顾问温弗里德·马特(Winfried Matter,以下称马特),就是其中的两位“外国功臣”。


马特(中)和Tilke(左)


2003年,受邀担任设计师的Tilke,为上海国际赛车场请来了马特这位经验丰富的管理咨询顾问;2017年,在中国“打拼”14年的马特,成为Tilke的中国区代表,二人携手致力于国内赛车场的设计。



比起担任多条F1赛道设计工作的Tilke,马特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算特别高,关于他的中文资料也是少之又少,但是,翻翻他的个人履历——德国青年拉力赛车队的创始人及经理、4次德国拉力赛冠军、1次欧洲赛车爬山赛冠军、二十年德国DSK协会主席……任何一个头衔都举足轻重。


温弗里德. 马特先生 


马特汽车运动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德国DSK协会名誉主席
惕克赛道设计公司中国区代表

德国卡丁车及卡丁车赛设施的工业标准(DIN)主席

汽车安全技术资深专家

 
从1969年开始从事汽车运动
 
世界著名汽车运动专家,曾担任德国青年拉力赛车队的经理, 并创建赛车队。4次荣获德国拉力赛冠军, 1次欧洲赛车爬山赛冠军, 及德国不同赛事的多次冠军
 
与世界汽车厂家宝马、保时捷、大众、欧宝等研发部门长期紧密合作,生产赛车安全防滚架及车身,拥有40多年汽车运动及研发的卓越经历
 
担任DSK(德国赛车手协会)二十多年主席,DSK为欧洲最大汽车、摩托车运动车手协会,在其任职期间会员达到13,000人
 
2003年3月-6月曾担任上海国际赛车场管理咨询顾问
2003年8月成立马特汽车运动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2005年获得德国著名F1赛车场纽博格林赛车有限公司荣誉金别针,以奖励他在汽车运动方面所做的贡献
 
2017年5月至今,做为世界著名赛道设计公司惕克Tilke的中国区代表,致力于国内赛车场的设计


而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赛车人物,在中国一待就是14年,“不卖产品、不做交易,只提供咨询服务”是马特建立马特汽车运动(Matter Motorsport)的初衷以及多年以来的坚持,而对于中国赛车运动的理念、优秀车手的发掘,甚至日常驾驶的道路安全,马特做过的、想做的还有很多……

 

因赛车运动与中国结缘


Q:为什么会来到中国?

2003年3月,我来到中国。因为2002年12月,Hermann Tilke问我,是否有兴趣参与F1上海赛道的管理咨询工作,在那里,赛道刚刚在建设中,没有人知道怎么做,所以需要有相关经验的人,来传播更为国际化的理念,比如,怎样运营一条世界级的赛道。1月,我在德国接待了中国代表团,带领他们了解纽博格林、霍根海姆等一些知名赛道的运营,在那之后,我决定前往中国,成为上海国际赛车场的管理咨询顾问。后来,我儿子Ingo也来了,同时我们还请了其他两、三个人来帮忙,因此我就停止了这项工作,回到了德国。


在德国待了仅仅两个星期后,我再次来到中国,2003年8月8日,我在中国成立马特汽车运动咨询有限公司。


2004年度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马特和两位车手韩寒(左)陈旭(右)


我们的业务也是从赛车运动开始的,会负责赛车和车手经纪的事务。那个时候,我会寻找一些有天分的车手,帮助他们去参加一些职业赛事,像是大家熟悉的韩寒,就被我们选中,去参加了亚洲宝马方程式。


2004年度亚洲宝马方程式,马特和两位车手韩寒、菲律宾车手Garby

 

多年好友,强强联手


Q:为什么会选择Hermann Tilke这位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合作?

Hermann Tilke和我的关系非常要好,我们认识大概有35年了。我曾经是他的车队经理,也是因为他我才会来到中国。在过去的几年,我经常跟他说“Tilke,来中国做些什么吧!”,不过,每次都被他拒绝了。


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在纽博格林24小时又见面了,我再次邀请他来中国“创业”,结果这一次,他终于点头了,问我该怎么做。我就告诉他,“这还不简单吗,我在中国这么多年了,我可以帮你,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毫无疑问,他是当今世上数一数二的顶级设计师,他不仅设计赛道,还从事酒店、商厦、房屋工程和体娱设施等设计工作。而我了解赛车,了解赛道,还了解中国,14年的经验告诉我,我们有很多项目可以做。


纽博格林F1赛道


Q:Hermann Tilke设计的赛道遍布全球各地,您最喜欢他设计的哪一条赛道呢?

在我心中,最棒的赛道是纽博格林,它是无与伦比的!虽然Tilke参与了纽博格林F1赛道的设计,但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北环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建好的,所以它并不能算是Tilke设计的……Tilke的设计中,我最喜欢的上海赛车场,最让我惊艳的,是那里的车队生活区,26幢临水建筑,矗立于清澈的湖水之中,那样的画面是在其它赛车场完全看不到的。赛道本身也很棒,弯道和直道搭配得相当合理。


上海国际赛车场航拍图


Q:从设计理念来讲,现在的赛车场建设和以前会有哪些区别?

现在以及未来的赛车场,围场建筑物的美观程度非常重要,视觉效果对于观众和车迷来说,是很直观的吸引。赛道的设计也会大不相同。以前, 为了符合F1的要求,赛道会设计快速的长直道,然后再接一个很大的U型弯。现在,设计理念不同了,即使为了赛道的商业价值,我们也会考虑到赛道能承办什么样的比赛,不是为了F1而造,要尽可能让赛车、摩托车,甚至是道路车的测试,都能在同一条赛道上进行。


当然,这只是针对于永久性赛车场的,街道赛的设计就要简单多了。因为其实赛道已经在那里了,设计师所要做的并不多,不过,还是必须要动脑思考。我听说过一场街道赛,赛车首次驶上赛道后,竟然没一台赛车跑回终点线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赛车去哪了?哪知道,所有的赛车都停在了同一个弯,这里的弯角做得太急,导致赛车根本无法转弯,这就是设计本身出了问题。所以说,如果你连赛车需要多大的空间进行转弯都不清楚,有什么资格去设计一条赛道呢?


亚斯码头赛道


Q:您和Hermann Tilke的合作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将会看到更多优质的赛道?目前有没有打造新赛道的计划?

我们正在筹建的赛道有7条。中国的领导一直在强调体育的重要性,赛车运动当然也算是体育项目之一。所以,突然间,一群人蜂拥而至,想在赛车这行做出些什么成绩。


赛车需要好的赛道,然而中国现有赛道的状况却不甚乐观,比如珠海赛道,它其实是一条很不错的赛道,但围场的周边建筑却过于陈旧了;还有其它的一些赛道,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在中国范围内提供更优质的赛道,也是我和Tilke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想要努力去做的事。


现在我们正在天津建造一条新的赛道,预计9月竣工,明年初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另外,我们的业务也将拓展到亚洲其它国家,其中,有一条待见的赛道特别令人兴奋——在泰国,有人请我们去修建一条18km的赛道,它会成为亚洲最长的。


安全驾驶,马特在中国最想完成的事

 

Q:马特汽车运动在中国最重要的关注点是什么?

马特汽车运动一直在努力让中国的道路驾驶安全起来。我们想要将德国的安全驾驶培训中心引进来,因为这是一切道路安全的基础。如果你去观察一下中国司机们的驾驶方式,你会发现其中有些人开车的方式很奇怪,这是在其他国家很少见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答案很简单,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民众接触汽车的时间也比较晚。而在汽车工业发达的欧洲,是完全另一种情况。可以说,我们基本上都是在车里长大的,不管这辆车是爷爷的爸爸的还是谁的。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就坐在车里,看着长辈们,如何发动引擎、如何换挡、 如何操控方向盘,驾驶方式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的。



在中国,这种机会是很少有的。突然在某一个时刻,汽车就流行起来,他们意识到自己要学会开车,然后,唯一的途径就是去驾校。但是,在那里,学习的时间有限,同时去学车的人又很多。所以,我很好奇,如果要和其他三个学生共享一辆教练车,我怎么可能学会正确的驾驶方式呢?因此,想让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起来,就要先让人们学会正确的驾驶方式,仿照德国建立安全驾驶培训中心,真的是个不错的办法。


马特团队和前F1车手海菲尔德(Nick Heidfeld)


Q:未来马特汽车运动又有怎样的发展计划?

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我们不会再做赛车运动了,这一部分会由我儿子Ingo和他的团队(绝对车队)来负责。马特汽车运动会专注赛车运动之外的其他事。赛车场建设、安全驾驶、驾驶培训、测试、测试车手的培训,这都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拿测试车手来说吧,汽车厂商、配件制造商都需要测试车手来测试产品,那这样的人从哪里来呢? 当然就是要通过培训来培养一批专业的测试车手。像是轮胎测试,这种测试非常难,我们就请来世界各地的专家,训练测试轮胎的人。


赛车场的建设我们也会做,我和Tilke会尝试做一条赛道,可以承办各种类别的比赛,同时还可以用来做测试,这将是个很有趣的项目。当然,我个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全中国都建立起安全驾驶培训中心,这个初衷是不会变的。

 

关于“老本行”——赛车运动


Q:2003年至今,在中国14年,经历了赛车运动在中国发展最迅速的时代,您怎样看待中国赛车运动呢?

中国的赛车运动发展的不错,但仍然需要一些来自国外的专家; 我注意到中国的足球、网球、高尔夫等很多体育项目都请了外国专家帮忙,但却偏偏在赛车运动中很少见到外国专家参与管理运营。


大多数国家的赛车运动都是从基础开始一步步“金字塔式”发展的,但是,中国的赛车运动却是从最顶级的F1开始,反向传播的,所以,更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帮忙。


另外,可喜的是,中国车手在进步,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他们需要更多锻炼的机会,所以就需要好赛车、好赛道、好比赛和好车队的出现。


Tilke同时成为马特汽车运动附属分支——绝对车队的官方合作伙伴。绝对车队是亚洲最大型且最成功的赛车车队之一,在亚洲及海外各类比赛中取得总冠军和单场比赛胜利等头衔。图为宾利绝对车队在China GT所使用赛车


Q:作为一个赛车运动领域的资深专家,您怎样看待赛车运动的未来?

如果说世界赛车运动的话,我想它的未来会很有趣。我知道,不同的人对于赛车运动的未来有着不同的观念。现在,很多人说,FE这样的赛事将是赛车运动的未来趋势,所以,我们看到梅赛德斯退出DTM,奥迪、保时捷相继退出LMP1,然后都宣布转入FE。


我一个朋友跟我说,他11岁、没有任何赛车经验的儿子,在看到FE换车时,突然哈哈大笑,说“爸爸,这个好有趣”, 因此,毫无疑问,FE正在改变赛车运动。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靠电池驱动的赛车不能完全称之为赛车运动,燃油才是;当然,我最介意的是,比赛会因为“能量”不足而受影响,即使是在以前,我看到F1车手会因为燃油不够而被迫在终点线之前退赛,也会觉得很可惜,所以,现在看到FE的赛车要受电池“控制”,也有点难以接受。相较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混动才是赛车运动真正的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sportauto微信公众号

(WeChat ID:sportauto)



城市通勤+远郊自驾 吉利银河E5是全能选手
城市通勤+远郊自驾 吉利银河E5是全能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