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观察 | 有段时间没和长城汽车李瑞峰面对面深入交流了,不过当我看到他满脸真诚又叠加职业的笑容时,距离感消除了很多。
和两三年前相比,李瑞峰变化不大,还是穿着熨烫工整的白衬衣,坐姿还是稳重得体,身材保持很好,一看就是讲究自律的人。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李瑞峰的头发明显稀疏了一些。
这也难怪。上任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以来,李瑞峰面临的压力是几何级地增加。从销量排名的下滑到电动化转型的缓慢,从内部人事更迭频发到外部同行血拼不断,长城汽车这两年给了太多人评论、吐槽或者抨击的理由。
站在现在或过去的某时、某地、某人的局部角度看,这些意见都有道理。
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也应该站在明天、站在未来的角度来评判,长城今天的选择是不是正确?长城当下的行动又是不是得当?
01
三年前,长城汽车30周年,魏建军发声:“长城汽车未来会怎样?依我看,命悬一线。”
在当时,没几个人看得懂,就在前一年,2019年长城汽车年销量106万辆,排名自主品牌第二。你跟我说命悬一线?
后来的事情,证明了魏总之所以是魏总,我等之所以是我等的区别,在于人家眼光高远。
2021年,长城保持高歌猛进,实现累计销量128.1万辆,同比增长15.2%,保持自主前三位置。
2022年,长城销量跌回106万辆,新能源转型进度落后现象反映在了终端销量上,奔跑速度放缓。
整整滞后了2年,普通人终于理解长城的“远虑”。
02
借着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的视角,或许能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2022年下半年,在新能源转型落后,整体销量表现疲软的时刻,长城大刀阔斧推行改革,一方面调整品牌架构,欧拉、沙龙、坦克、WEY四大品牌进行两两合并,让资源投入更集中,另一方面启用全新管理层,穆峰担任长城汽车总经理,李瑞峰则担任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
典型的临危受命,这时候不仅长城汽车的“内忧”,还有国内市场进入新能源转型深水区的“外患”。魏总这是把“长城能否活过明年”的考题,交给了双峰!
从去年8月上任,到今年9月底成绩单来看,双峰不辱使命!
这一年,可不仅是销量“三级跳”,更是长城在新能源转型上找对了方向。Hi4电四驱打开局面,枭龙、二代大狗等主打电四驱的新能源车陆续上市,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魏牌蓝山连续4个月销量突破5000台以上,成为传统车企旗下少有的高端新能源爆款;坦克400 Hi-4T将坦克300开创的硬派越野风潮带入插混时代。
网友看品牌,往往只凭销量论输赢,而真正的高手,却更看重品牌健康度。
在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看来,品牌健康度发展的内核,用户口碑、品牌向上、体系能力都是重要标准。
李瑞峰提到,“长城汽车在近15、16年当中聚焦SUV,我们专业专注专家,形成了客户口碑、形成的信赖以及造车的良好品质;第二是我们城市SUV巨大成功之后,我们也在逐渐引领越野SUV的成功;第三是整个销量基础下,我们比任何品牌都率先引领推出了新能源的这种动力,且我们的坦克500 Hi4-T已经订单1万以上,包括我们坦克400订单预售以来非常火爆。”
到街上去随机抓一个人,问他国内最擅长做SUV的厂商是哪家?哪怕是个不懂汽车的,大概率也会回答:长城汽车。这就是长城的口碑,护城河!
在国内,长城的品牌健康度差异点,主要就是成功占据消费者心智,这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最核心的战场,也是品牌最大的资产。在海外,长城的品牌健康度主要体现在有更具体系化的布局。
看懂长城的苦心经营,也就能明白,长城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阶段式增长的意义。
03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长城汽车2023年实现阶梯式增长的背后,是因为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所支撑。
李瑞峰提出,“我们一定要有不争一时得失,要长远去看的5年战略,甚至10年的长期战略,然后在过程中每一个时间段来实现我们目标的越级。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国内,我们是全球化长期主义的一个坚守。”
坚持新能源战略转型,坚持垂直整合,从发动机、变速箱、电池,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都是全线自研,坚持 全球化发展,在重要的战略市场,长城坚持实现本地化生产,不仅要在海外生产、销售,还要做好产品品质、售后服务,做整个长期发展战略的思考,而不是追求当地某一时授权和批发数量的增加。
有时候,调整节奏是为了更快奔跑,深蹲,是为了蓄力起跳。2023年的长城汽车,实现了跳跃。
而如今,根基更扎实的长城,第四季度,明年的表现更可期。
往期推荐
| |||
| |||
| |||
|
法 律 顾 问
●广东尚辰律师事务所陈泳华律师
对了,好车君最近新建了一个Nice好车交流群,想进群的可以添加下方Nice好车(nice_auto_car)微信,大家有各种关于选车、买车、用车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到这里来讨论。另外我们将会不定时举行抽奖活动,你还在等什么?
Nice好车全网合作20+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