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困住了智己?

是什么困住了智己?

05月09日
从诞生开始,智己就是被寄予厚望的。一如它的缔造者们,当年将发布会在上海中心、英国伦敦、美国CES三地同时召开一样。
国际化、全球化,高端化是当时智己给到的标签。

但不管你想要什么化,最终还得需要市场站出来说话。但从目前的市场销量反馈来说,市场说给智己的话,并不好听。

智己除了车展前靠“肉贴”某米而获得巨大声量的智己L6之外,其余的三款车,销量都可以用岌岌可危来形容。
今年3月,智己L7卖了202台,LS7卖了168台,唯一销量还能上4位数的,只有卖了2630台的LS6。这里看上去智己LS6的销量似乎还行,那你看下去年12月的销量(9878台),就会发现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智己的销量为什么起不来,他们究竟做了什么,然而又是什么将他们所做的努力,消弭于无形?
智己在成立初期的目标,几乎和所有与它同期出现,甚至更早的同行们一样。羡慕特斯拉,打败特斯拉,成为特斯拉。

因此,智己当时品牌与产品打造思路,分为两条路线。

在品牌层面,他们更热衷于传播,依托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来实现汽车硬件与智慧软件的融合。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了很多上汽体系内的,零部件供应商。
而在产品层面,他们更是希望依靠设计、智能以及性能等等,来实现全方位的,品牌定调层面的向上突破。

从任何常规角度来看这两条路线,其实都没有问题。毕竟与3-4年前整体汽车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那个时间段内,如何打造一整套炫酷的、前瞻的、属于未来的人机交互汽车产品,是一个重要的研发方向。

因此,我们会看到如智己L7那样,车内几乎所有物理按键都被屏幕给集成了。车内交互高清、丝滑、通过显出图案和字幕的车灯,希望实现车内外的人车、车车交互的体验。

在那个时间段内,智能驾驶的时代浪潮依然澎湃。所以,我们看到了智己汽车致力于打造一整套更为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激光雷达、摄像头,高清地图与惯导,都可以在智己的身上找到。除了能实现高速公路上的最低程度人为介入,还更要在城区道路之内能够实现“老司机”般的智驾辅助体验。
这样的产品打造,必然是先冲击品牌高端化的路径,毕竟在当时的上汽集团体系内,除了凯迪拉克,确实没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高端化品牌。其次,要打造这样的产品还需要不计成本。

因此在早期,我们会听到智己表述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在于,售价不会低于30万元。

其实智能算是智己在当时“最卷”的风口内。但更卷的是,智己还要在审美趣味与驾控体验上,继续加码。

基于这样的产品打造思路,我们会发现从早期的全球设计顶流Thomas Heatherwick(设计的充电桩),到最新的智己L6车型设计,采用了英国设计类院校第一的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设计,主打的就是一个高级感与贵族感。
而在车辆的驾驶性能上,他们与威廉姆斯汽车高级工程团队合作,调校出极具驾控性能的底盘,甚至在全国多条赛道刷圈速,以彰显自己的实力。

毫无疑问,从车辆工程相关的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都是打造一款当时时代顶级汽车的思路。

但这个汽车品牌的造车思路,究竟是不是市场需要的?

用户需求,不一定是“炫酷”

市场的需求,或者说用户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其实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价格有竞争力,适用性好,以及满足自己对狂热的追求。

这三条要素不需要同时出现,有时只需要满足一条,就能解决市场需求的问题。同时,你也可以从目前的市场中,找到相对应的品牌。
比如,以规模及几乎全产业链自研自产的,将价格给家人们疯狂打下来的比亚迪;比如,以更有年头,并不太新的增程技术出道,但依靠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适用性,在去年卖出了超过30万辆车的理想;再比如,早前代表了科技创新、时代精英的特斯拉,以及如今成为各路拥趸疯狂追捧的小米SU7,分别就是上述三个条件的重要代表。

但,智己汽车,似乎哪一条,都不占。他们依然沉迷在打造炫目科技的道路之上。

比如,半幅式的方向盘,并不只为追求时尚与炫酷。而是因为全系都没有抬头显示,且为了更好地,无遮挡地让驾驶者看清他们贯穿式的高清屏幕,需要把传统方向盘的上半部分给削去。
再比如,为了能够在极限的空间内,实现更为自如的转向,他们在智己L7的后轮转向技术的基础上,为智己L6打造出了一整套的“蟹行”模式。使车辆能够在非常极限的停车空间内,实现有限的平移,从而让入库与出库,更为便利。

相较于如仰望带来的,原地360°掉头,车辆涉水行驶这样很猎奇,但使用场景并不宽泛的技术类型。智己对于技术类型的追求,其实更为务实。

但这些依然是一些小的应用场景。相较于能够看清一个高清屏来说,提供一个更符合普通用户驾驶习惯的,全幅式的方向盘,显然更能满足大多数人对于驾驶安全的心理期待。

与其搞一个“蟹行”模式腾挪出库,其实更简单的一键式的循迹倒车与自动泊车,更容易在普通人的认知里,留下深刻且好操作的印象。
很显然,智己汽车一直希望自己投入的设计、科技以及豪华性的配置能够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方式出圈,成为爆款。

但现实是,有号召力才有关注度,有关注度才能带动销量。而在这个市场环境下,只专注于产品力本身,似乎并不是那么顺畅的一个路线。

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打开自己,是否会有效?

智己造车,没必要闷头

其实,智己的市场战略,是有调整的。

比如,曾说售价不会低于30万,但如今在智己LS6和L6的价格体系中,绝大部分车型已经下沉到了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之内了。
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智己依然保留了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些配置,甚至他们座椅的舒适程度,包裹的厚实程度,车内的抚摸触感,并不输于,甚至优于比他们价格更高的品牌及其产品。

所以,现在不是价格的问题了。

目前,摆在智己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让人们真正接触到、认知到这样的产品。

雷军的办法是,用4个小时的时间,细细地拆解,慢慢地道来。

而对于智己这样的,没有人设光环,没有用户崇拜的企业而言。他们需要的是,真正地让用户能够摸到这样的产品,开上这样的产品。与几乎所有可以触达目标人群的元素,进行融合,跨界。最终才能以自己的产品力,赢得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
当然,更重要的底层逻辑在于,只有真正摸过这款车的人,才能说出车究竟好在哪里,究竟符合不符合自身的需求。

基于这个策略,我们看到了有些汽车品牌,开始为潜客提供短期的试驾体验项目。我们并不是说,这些项目最终能够提高产品的终端销量。

重点在于,传播过程中推动准900V的充电电压,究竟能有多快;超长的续航里程,究竟能跑多远;半固态的电池,究竟对于用户的利益点如何体现;蟹行究竟能方便成什么样子。

真实的市场反馈,显然要比讲了4个小时,开出去39公里就坏的体验,要真实,可靠得多。

而对于更多人来说,即便不买,给出的理由,也能真切地实现用户的需求。这显然比高大上的设计学院,强悍的工程团队,更能促进销量。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聊女明星的代言,男老板的贴脸开大,才是有意义的。

往期回顾


 
今日热点

“超大”的不仅是空间 9.98万元起的一汽奔腾悦意07还有其它6点


哈弗猛龙燃油版上市,用“纯粹”叫板新能源时代


一路5限狂飙!从三里屯到阿那亚,bZ5把城市/高速/山路玩明白了


小米汽车(四):悲壮前行


全系燃油SUV享受“双终身质保”,一汽-大众值得消费者信赖!


江城之光 冠军之选!作为官方指定用车,岚图汽车携手武汉女足问鼎首届亚冠


安全冗余+移动大床房 试驾铂智3X 发现传统大厂的理工男浪漫


智野第一车 猛士M817上海车展全球首秀


小鹏MONA把高阶智驾打到12.98万元 等待274天的用户说“值了”


华为黑科技+军标级越野 50万级智野旗舰东风猛士M817登场


小鹏MONA把高阶智驾打到12.98万元 等待274天的用户说“值了”


奇瑞瑞虎9黑武士版上市 售价15.59万/至高45000元限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