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后,就被各路网友抠字眼,其中热效率特别被人关注。
先回顾一下第五代DM技术的技术优势和特点,第五代 DM 技术通过核心零部件的全面升级、软件控制策略的系统优化、全温域整车热管理的运用实现了主要的三大性能目标:
1、发动机热效率 46.06%(量产版)
2、百公里亏电油耗 2.9L(NEDC)
3、综合续航 2100 公里
从这三打性能目标不难看出,百公里油耗与综合续航的高低都会受到第一点发动机热效率的影响,也就是说第五代DM技术其提升最重要的地方是发动机热效率。
那么,发动机热效46.06%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从当前市场上量产在售的内燃机热效率对比来看,大众、奥迪、福特、日产、通用、宝马、奔驰等品牌的热效率普遍位于35-40%的区间,而丰田、马自达等品牌则相对较高,热效率在41%-43%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均为量产版数据,并非实验室环境下的理论值。
所谓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与其所消耗燃料完全燃烧所能释放的热量之比。从数据上看,比亚迪的发动机热效率相比马自达仅高出3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发动机技术而言,这3%的提升并非易事。
简单做个数据对比,1960年到2020年,60年间把人类送上了月球,1980到2014年,手机1G信号到5G信号,反观发动机热效率,1960年量产版发动机热效率已经达到30%,到如今也仅仅达到43%(比亚迪之前),仅仅提高13%。
发动机热效率受到发动机设计、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载、燃料质量以及现代技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但每一项所提高的程度并不是明显,或许是百分之零点几,也或许是百分之零点零几。
发动机热效率的提升对于改善燃油经济性、提升动力性能以及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努力探索提升发动机热效率的途径。以马自达为例,其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发动机热效率为43%,而比亚迪则凭借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更高的热效率。这意味着在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能等方面,比亚迪相比马自达有着明显的优势。
然而,有人或许会疑问,仅3%的热效率差距如何能够实现2.9L的百公里油耗和2100公里的综合续航表现?这其中的奥秘在于比亚迪的插混系统。高压缩比汽油机在低速时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高热效率优势,但通过在低速时采用电机驱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当发动机介入工作时,其热效率已达到46.06%,从而实现了优异的燃油经济性和可观的续航里程。
写在最后
可能很多人还会纠结发动机热效率 46.06%并非全球第一,很多品牌的发动机都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但要注意的是,这都是实验室数据,或者说理论上的数据,并非量产在用版本。
而大咖认为,全球第一无需纠结,需要认可的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这一数据体现的不是比亚迪自身的成绩,更是的是告诉海外品牌,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已经不再落后,甚至要具有优势。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