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工作忙,考驾照的时候,每个学员都需要和教练交流,特别是在技巧方面,有很多要问的,就比如要注意的考试事项、容易出错的细节等等。一般来说,学员考驾照的时间无非两种,一个是学校学生在暑假拿下驾照,另一个就是在工作中抽时间去考,一旦拿到了驾驶证,教练和学员都会回归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上,教练每天要带那么多学员练车,时间比较紧缺的,而帮助学员拿到驾照也是他们的任务,造成了任务之后,教练也就很少和学员再次交流。而且最重要的是教练每天要带那么多学员,流动性大,顺利拿到驾照毕业后,有其它学员补上,这时教练就有可能忘记了自己是那批的学员了。
第二个没有交集,学员和教练可以是朋友的存在,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两个人有交流是因为学员为了拿到驾照,而教练是帮助学员的人,这样一来就会有联系。就比如职场上,在一起处事的时间久了之后,会有感情,可一旦离职,双方基本上很少再理会,再加上也没有工作的约束、交流,所以这种感情随着时间变淡。考驾照也一样,教练可能记住有这一个学员,但叫什么就记不起来了,关系也会变得陌生。
第三个练车的时候被区别对待,有些驾校的教练对不同的学员差距比较大,比较聪明的又和教练聊得来的,可以多练几次,甚至预约练习的时候可以排前面,相对部分学员来说,教练教给他们的东西少,只要学员不问,教练就会指出不足的地方,其它的东西很少说出来。甚至还有的练错了,被教练骂,这是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总之关系比较好的,教练会多照顾一点。
第四个教练态度不好,每个人对汽车的了解不同,有的学员一下子就摸熟了汽车要领,像这类人教练对他的态度是比较友好的,如果遇到脾气不好的教练,只要做错了一个动作,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说一顿,这也是很多学员怕教练的原因之一。其实,学员的资质不同,学东西的速度也会有快和慢,并不是学员不会,而是需要一个过渡期学习,所以教练应该多多包容学员。
不管怎么说,拿到驾照之后,刚开始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还会联系教练,但往后就很少有人去维持这段关系了。虽然两个人认识的时间只有2、3个月,相当于多交了一个朋友,一旦两个人没有联系的纽带之后,很少再见面了,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对教练来说早已熟悉了。朋友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留下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