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究竟想突破怎样的限制?

小鹏究竟想突破怎样的限制?

08月01日
就在蔚来的科技日结束没两天,小鹏在广州也搞了一个发布会。

我说蔚来科技日的整体逻辑,在于不为任何现行产品与销售政策负责,只为品牌未来的发展负责,那么小鹏的发布会则显得更落地。他们要做的是将所有的技术从理论层面落实在量产、应用层面。

因为,何小鹏更接近一个理工男的气质,他希望所有的产品,真正是能够依靠技术与科技来进行迭代的。
比如,当所有人都在讨论特斯拉的FSD何时进入国内,以及进入国内之后会引发怎样的市场变化和技术变革时,何小鹏会第一时间冲到美国去,亲自体验FSD,并且主动给出自己的好评。

这很显然是一个技术至上的理工脑袋,能够第一时间、本能反应去做的事情。有没有商业利益的考量、竞争关系的考量?肯定有。

但想要做一家科技企业的目标,以及对于新技术源自本能的好奇,肯定也是推动他去做这件事的最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在选择智能驾驶合作者的时候,会想到小鹏的原因。

所以,当何小鹏拿出了“全国都好用”的XNGP,以及AI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之后,我们并不会感到意外,而是想要知道,这些东西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能好用到哪里去?
其实,智能驾驶的发展方向和路线,基本上在智能汽车产业开始推进的初期就已经被所有人给规划清楚了。

一种是空天一体依托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方案。一种是依靠传感器的智能导航方案,后期这种方案被划分成两种路线,即视觉感知方案与激光雷达方案;另外一种则是依靠各种传感器广泛分布的,让车与道路上所有物品产生互动的车、路、城体系。

在现行智能体系下使用更为广泛的,其实是单车智能导航的方案。不论是纯视觉体系,还是激光雷达的体系,都是投入更小,产出更高的一个方案。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这显然是一个过渡方案。

汽车与城市体系交互,应当是智能汽车体量足后,必然会产生的解决方案。最终当城市基础设施的传感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的是端到端的智驾体验。而如今,这个体验的雏形已经开始出现。

就在不久之前,百度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武汉开始运行,并开始向更多城市推进。而其目前使用的固定路线,其实就是端到端的入门级使用模版。显然,目前小鹏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套端到端的智能驾驶辅助路径。
而小鹏的XNGP相较于萝卜快跑这样的Robotaxi的技术,整体上被归纳为了“全国都好用”,这个好用的具象化表现,被总结为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

理论上这是视觉感知类和激光雷达类的整体方式,单纯依靠单车探测、实时演算。但何小鹏要做的,是“彻底摆脱高精地图的束缚,将高阶智驾引入端到端大模型时代”。

这套东西,目前小鹏已经进行了非常具象化的城市测试,为了确保智驾的安全性,小鹏汽车花费半年以上时间展开大规模的实车测试。目前,XNGP是行业唯一实车测试验证超2595个城市(含中国地级市及县级市区域),累计测试里程超756万公里,且AI训练泛化扩充全国所有城市的智驾系统。
而在XNGP的此次升级上,小鹏主推了几个聚焦在“好开”上的新功能。比如,新增了行业首个“摄像头感知离车泊入”功能,及 “100m循迹倒车”功能。其中,“100 米循迹倒车”可在无法掉头的死胡同、狭窄小路等极限场景,自动沿原行驶轨迹返回,实现“一键驶回原位”。“摄像头感知离车泊入”,则将在520 AI DAY上行业首发的“离车泊入”再度升级。车主只要在下车后遮盖特定车外摄像头,即可触发自动泊车。

同时,具体到端到端这个命题上来说,其实何小鹏要做的,十分类似于车、路、城的整体打造思路,在XNGP的最新公测版本中,AI代驾已经能够自动通过ETC收费站。预计到2024年第四季度,XNGP将打通包括ETC收费站、停车场闸机、园区内部道路在内的智驾“断点”,实现真正的“门到门”体验。

当然,这些并不是小鹏XNGP的全部,何小鹏要的是将以上这些与AI大模型进行结合。在已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赋能下,XNGP有效增强了“脑补”学习能力,可实现“边看边开”,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岛、掉头场景,都能够实时应对。

技术何时落地

技术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我们期待小鹏一口气解决所有的智能驾驶瓶颈,几乎不可能。
而在刚才我们说过的,几乎覆盖全国,超过750万公里的实测,已经是目前小鹏能够做到的全部努力了。但,似乎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比如,在发布会上,其实雷军对于小鹏的智能驾驶发展路线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划分。

目前,小鹏汽车的智驾处于“全国都好用”的第一阶段,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全国都好用”第二阶段的能力,到2025年底至2026年初,将大幅减少用户的安全接管与效率接管次数,提升用户体验的流畅度,从而实现用户“爱用”。

这些转变,其实都会通过小鹏汽车OTA的频率逐步实现。事实上,小鹏汽车OTA的频率非常高。比如,当他们在国内率先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后,小鹏汽车OTA更新实现了“每2天一次版本迭代,每2周一次体验升级”。自AI天玑系统5月20日全球首次发布以来,70天内累计推送5次全量更新,实现至少35个版本迭代,也就是说小鹏汽车产品整体的智能化程度,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实现的。
而仅就目前来看,作为行业首个将AI技术同时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AI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带来484 项功能升级,兼顾智驾、生态互联与智能座舱。

在智能座舱的层面,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实现了与苹果生态互联,新增远程语音控车、手势控车、百变NFC触碰控车等实用功能。为实现极致个性座舱,新增80种自定义全新仪表与1620种全新驾驶模式。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首先很难想象1620种驾驶模式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使用体验,甚至每天不重样地使用,可以用五年左右的模式是否有这个必要。但对于小鹏而言,其实直观反映出的是他们能够从各种组合中,找出最优、最适合用户的那几个而已。

小鹏需要注意什么

从全国都能开、到全国都好开,再到三步走来实现智能驾驶的全面推进,其实小鹏依托AI与大模型来搞智能驾驶的路线首先很明确,其次似乎在目前的科技浪潮下,看起来也很对。

与此同时,国内首个量产的端到端智驾大模型——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成为全球唯二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落地的车企。很显然是它一个重要的标签,但落地归落地,究竟使了几成力,其实最终还是体现在用户的使用体验上。
目前看来,一个比较超前的品牌科技属性定位,确实从全球唯二、每年35亿AI投入费用、10年智能化量产落地经验,以及2.51 EFLOPS等一连串经验、成本、算力等角度,坐实了自己前瞻且成功的形象。

当然,稳定还是一切致胜的最核心秘密。就连马斯克都在FSD发生事故后承认了自己对于这项技术的过于乐观。不过,这对于何小鹏来说似乎又不构成太大的问题。因为,他和小鹏,足够的稳定。

往期回顾


 
今日热点

小众市场拓荒者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上市10.98万起


安全品质看红旗,拆解红旗H5 PHEV


标配四驱+激光雷达 智能电混轿车10 EM-P全球首秀


小鹏G7上市19.58万起,2250TOPS算力领跑全球+空间怪兽瞄准家庭出行


从“国产越野”到“世界名片” 坦克品牌全球累销突破70万辆


迁址天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雄鹰换羽开启新征程


直营的体验,经销的网点!一汽-大众走出“两全其美”新路子


电动车痛点 + 法系优势 = 示界06的解法


和与众06共赴鹭岛“赏金之旅”,玩转夏日多巴胺


0泄漏 0变形 0失效!岚图FREE+破解百万豪车空悬“娇气”魔咒


成交均价39万,“智能+舒适+安全”助力岚图梦想家拿下6月MPV销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