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宁德时代研发的电池 很丢人吗?

用宁德时代研发的电池 很丢人吗?

08月14日

本文字数:1426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自研这个词,新势力的发布会还怎么开得下去。但真的考究下这些技术的来龙去脉你会发出同样的感慨,就这么点自研程度,这新势力的发布会是怎么开得下去的。

"

编辑|秦志聪



前两天,享界S9的发布会上,很少站台的宁德时代掌舵人曾毓群出来给这台车站台了,讲他的老本行电池技术。发言说享界S9搭载的这块100度的华为巨鲸电池,并非大家所理解的供应商研发,而是应用了华为AI技术。当时那弹幕就炸了,飘过去一堆问曾博士的“你在点谁呢”。有部分观众老爷是知道的,有部分观众老爷平常可能不太关心车圈这些小八卦,可能不太清楚的。其实在我们之前小米电池那期大概聊过,就是小米SU7用的那款倒置极耳和散热阀的电芯吧,在遗传学上有争议,双方都觉得自己是生父。雷军在发布会上说是小米自研的,宁德时代回头就在公众号里科普了下电芯倒置和热电分离的概念,相关的成果在麒麟电池上就落地了,甚至在之前上市的极氪009上就已经搭载了,就差直接跳出来发个公告说小米那电池是宁德时代研发的了。当然,这期内容已经被宁德时代的官号下架了,现在估计不是特别好找了。这件事呢具体谁对谁错不知道,反正最后是留下了个没名的孩子。


那小米SU7上搭载的电池到现在连个官方大名都没有。那时候咱还开玩笑说建议叫小宁电池。


对这件事,我个人倾向是站宁德时代一边的。为啥呢,因为车企依赖供应商的开发创新能力这件事吧,它不是秘密,也一点都不寒颤。为啥说它不是秘密呢,燃油车时代我们喜欢提一个词叫国产化率,说的就是零部件上,国内供应链的占比。而在整车上,相信大家也听过大陆、博世、采埃孚、爱信、高通的大名。好,这些都没听过,布雷博卡钳,nappa真皮听过吧,诶,都是供应商研发生产的。


丢人吗,不丢人,全球化时代,又是汽车这么复杂的产品,本来强调的就是分工协作,没人能掌握上上下下的所有环节,不现实也不值当。自主品牌奋斗那么些年,也只说要掌握核心,把产业链上游的,高技术高价值的部分,和国内供应链一起完成提升国产率吧?到了现在互联网造车来了,国产率没人提了,反倒是自研率提的越来越离谱。


简单分析一下大家就知道啥都自研有多不靠谱,举个简单的例子,前段时间宁德时代发财报,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研发支出86亿元,研发人员小两万名。这是一家电池企业就研发电池一件事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某想和某来Q2财报还没出来,但去年同期研发投入都是30亿左右,咱算个60亿吧。小米呢之前有报道,首款车型投入67亿,这60多亿除了电池,人还自研了智驾、智舱、芯片、底盘、电机。就这费效比,就这产出,就这自研率,要真能保证发布会上说的每一个自研都是真正的自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乃至于吉利长安长城奇瑞都该找个豆腐撞死,省的继续在汽车行业里丢人现眼。


所以很多所谓的自研,其实是很无稽的一件事情。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某位老哥说的特别有意思,说现在车企用布雷博卡钳、用nappa真皮、用哈曼卡顿音响的时候觉得自己可有面了,用宁德时代用比亚迪电池的时候就觉得可丢人了。咋了,国产的东西不配在汽车展示界面上独占一页,外国产的才配呗。中国汽车的崛起,从来不靠某一家自主品牌或者新势力,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努力和奋进。宁德时代,华为,地平线,汇川,福耀……可能有的你听过,有的你很陌生,但他们都是一辆辆国产汽车背后的无名英雄,在自己的技术领域里努力自研,为中国汽车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应当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页。






 
今日热点

小众市场拓荒者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上市10.98万起


安全品质看红旗,拆解红旗H5 PHEV


预售价10.38万起,吉利银河A7以十大越级配置降维打击A级家轿市场


享界星享之夜:于浪漫硬核中,邂逅豪华新范式


乐道 L90:重新定义智能纯电大三排SUV,27.99万起的家庭出行革新之作


小鹏G7上市19.58万起,2250TOPS算力领跑全球+空间怪兽瞄准家庭出行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万起


迁址天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雄鹰换羽开启新征程


430万辆见证传奇,全新一代速腾L开启A+级轿车新纪元


沙漠响起电驼铃 和田的哥艾拜杜拉的纯电新选择


和与众06共赴鹭岛“赏金之旅”,玩转夏日多巴胺


比亚迪首款超混旅行车登陆北京 海豹06DM-i旅行版10.98万起打破休旅高门槛


限时福利大赠送 购买埃安UT享4999元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