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优势
铝合金的密度小(2.70g/cm³),约为铁合金(7.86g/cm³)的1/3;吸收冲击载荷是钢铁的2倍;铝熔点660℃,不到铁的1/2(1539℃),熔炼成本相对较低。
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节省了昂贵的表面处理与防腐成本。通过添加合金元素与硬化工艺,可以改善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目前已知强度最高的铝合金7Y69,屈服强度超过870MPa,抗拉强度超过910MPa。
行业应用
在汽车行业推广与应用铝合金材料,主要目的为替代钢材,实现轻量化。据研究数据,全世界铝合金材料的12%~15%用于汽车制造工业,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25%。钢材与铝合金材料优势互补,生产钢铝材料混合连接的车身是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趋势。
铝合金材料在汽车工业主要通过铸造技术、冲压成形、挤压成形以及3D打印等工艺实现。
工艺技术原理
铝合金挤压成形的原理类似于挤牙膏过程,属于铝合金挤压成形,属于热加工成形工艺(见图1),
首先铝棒预热,接着进入挤压室成形,然后冷却,依据产品特性按需经历校直、切割分离等辅助工序,最后时效强化处理。
铝合金型材新能源乘用车保险杠防撞梁及其挤压模具如图2所示。
加热后的原材料(铝棒)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挤压模具的模芯和模孔之间的间隙流出,从而形成满足尺寸及性能要求的空心等截面型材。
在汽车工业,挤压成形技术相对于传统车身冲压工艺,制品自成封闭断面结构,工艺流程集中,因而尺寸一致性优良且表面外观质量稳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越来越受到设计工程师的青睐与首选。
应用优势
挤压成形技术最大限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纯铝的挤压比(挤压系数)可达500,纯铜的挤压比可达400,钢的挤压比可达40~50。
2.应用广泛
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制品,在截面形状简单的管、棒、线型材,以及截面形状复杂的空心型材或者实心型材广泛应用。
挤压制品的尺寸范围也很广, 从截面直径达1000mm的超大型管材与型材,到截面尺寸只有2mm小型精密型材(类似火柴棒大小)。
铝合金型材在工业各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如图3所示,
涉及建材、光伏、3D打印、新能源乘用车、轨道交通等行业。
在新能源乘用车上,铝合金型材类零件主要应用于电池盒体框架、前/后保险杠防撞梁总成、前仓纵梁总成、地板纵梁总成、门槛梁总成、车身吸能盒总成以及支架等管梁类结构件,投入推广与应用的零件总数已经超过20个种类。
3.工艺优势
制品自成封闭断面,集中工艺流程。以SUV车型车身中部外纵梁区域对比,传统钢板车身采用冲压与焊接工艺,分为两个U形结构:前地板外纵梁总成、侧围内板下部总成拼焊组成,子零件数量约20个,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新能源乘用车普遍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形技术,门槛梁一次挤压成形加工,工艺流程(见图5)与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4.成本优势
挤压成形减少生产线一次性投入成本,传统钢板车身中部外纵梁区域零件总数量约20个,模具数量约60副,最大零件模具尺寸长度超过2000mm,宽度超过1000m,模具开发制作周期8个月,一次性投入模具费用约500万元人民币。
铝合金挤压成形挤压使用的是断面口模,相对于传统钢板车身工艺冲压成型、压铸工艺等,挤压口模尺寸较小。挤压口模尺寸直径约450mm,厚度约300mm,首套开发制作周期约50天,一套模具(左右零件断面口模可公用),费用约4万元。
5.品质优势
挤压成形可以改善铝合金的内部组织,通过时效工艺,改善力学性能。与冲压、轧制、压铸以及锻造等工艺加工方法相比,挤压制品的产品精度高、表面外观质量好。
铝合金材料以其天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能,用在汽车行业,可以大大降低车身以及零件的电泳、电镀等表面处理费用。
作者:王传武,陈平,王本海,何庆
编辑 ▎王琰 审核 ▎于永初
广告合作 ▎ (微信同号)18240442679 付先生 金粉商城热门图书排行
审核 ▎于永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