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6比自主新能源更优秀 长安马自达给合资电车带来了新模式

EZ-6比自主新能源更优秀 长安马自达给合资电车带来了新模式

09月24日
长安马自达出了一款真正融合中外双方优势的产品,这与很多合资品牌为了造新能源产品而造新能源产品的思路完全不同。其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首款产品中型轿车EZ-6比自主新能源产品更优秀,自主有的优势它都有,马自达有的安全、操控、品质、节能优势它也有。这几乎是目前中型轿车新能源产品最完美的产品。但目前合资企业势能衰弱,新能源产品性价比优势不明显,这对合资品牌来说是一个挑战,作为合资企业推出的实力最为强悍的中型新能源轿车长安马自达EZ-6的销量显然成了合资新能源转型能否成功的风向标。
除了产品以外,合资品牌目前新能源产品打不开局面的核心原因,还在于绝大部分合资企业面临同价位同级别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竞争。大部分合资车企优先保燃油车,造成了新能源车获得企业内部的资源不够,一句话概括就是绝大部分车企无法all in新能源产品。而这恰恰是长安马自达的优势,目前长安马自达燃油产品没有中型车产品,因此长安马自达从上到下,从主机厂到大区再到经销商都将全力经营MAZDA EZ-6这款新能源中型车。所以从产品到营销,MAZDA EZ-6符合了所有新能源必火的要素,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价格。如果价格合适MAZDA EZ-6无疑会树立“合资新能源价值新标准”,长安马自达也有望成为 “合资新能源第一品牌”。这种判断并不是球叔的YY,而是基于目前掌握的信息判断。前段时间我们与长安马自达的中外双方高层进行了深度沟通交流。
虽然产品很强悍,但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也表示:“我们是又高兴,又紧张;高兴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新能源的市场渗透率超过了50%,代表了我们长马也能够分享50%的细分市场。紧张是因为现在新能源的竞争相较于燃油车还要更加的激烈,竞争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加的激烈。”这代表着长安马自达对市场的竞争环境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邓智涛强调长安马自达的视角已经不简单的停留在当下,而更多的是从未来看现在来定战略。

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 邓智涛
事实上,长安马自达的规划也体现到了这一点,据邓智涛透露,长安马自达的规划已经做到了2027年,长安更是要求做到2030年。而从未来看现在合资企业,邓智涛表示长安马自达双方认为开发一款全球性的产品,中国市场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市场,目前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可能比全球任何一个汽车市场的品牌都要多,所以如果在中国市场“打不好”,相信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上也没法竞争。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总裁 松田英久的表态代表着外方对中国汽车产业能力的敬重。熟悉汽车行业的人士都知道能够放低姿态、保持这种理性清醒判断的车企外方并不多。有了这个判断才会从内到外的改变,或者说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质变,这就是长安马自达有机会成为“合资新能源第一品牌”的认知逻辑。在行动上他们实际上2年前就已经彻底动起来了。
松田英久表示:“中国市场作为马自达海外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马自达正在从产品、人才和组织三个方面持续加强在中国市场的资源投入通过融合、长安汽车先进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与马自达在设计和操控领域的优势,作为老牌汽车制造商的安全性和精致工艺等方面,以及汽车方面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以便更准确,更及时地提供满足中国客户期望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从去年到今年马自达已经向长安马自达派遣了作为开发核心的工程师和设计师,长安汽车也向长安马自达派遣了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具有高度开发的开发团队,长安马自达的自主开发能力正在快速提升,双方母公司也将持续加强对长安马自达资源的投入。面向2027年通过马自达和长安汽车深度合作所打造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同时借助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我们希望在2027年实现30万台的销量目标。依托这一愿景目标,马自达希望能够在电动化极速发展的中国电动市场作为一个有存在感的品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邓智涛透露去年松田总的前任住冈总,有一次回到日本开会,参与会议的都是马自达全球各个市场的高管,当时在介绍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时,马自达全球其他地区的高层都在担心,中国市场的激烈的竞争态势,何时会扩展到全球范围内,这充分表明马自达对中国市场核心重要性的认识。
邓智涛介绍长安马自达在开发的EZ-6时,希望首先要把中国市场做好,如果国内能够做好的话,相信未来在全球的竞争中长安马自达也能做好。也就是说EZ-6这款产品是充分研究了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事实上这也是邓智涛本人的优势,此前他在长安欧尚的时候就创造了增速和营销的奇迹,而核心就是产品能够快速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
邓智涛强调合资企业首先要把中国市场做好,如果中国市场都做不好,就更不要谈全球市场。合资企业要想在未来应对国内自主品牌的竞争,中国市场是桥头堡;如何在中国市场做好竞争,如何做好技术的升级迭代,对于长安马自达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当合资企业认识到新能源产品、新能源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从态度和理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的时候,长安马自达认为合资企业还是有优势的。
邓智涛进一步展开了自己的分析,表示从市场规律上看,新能源汽车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升级,第二个阶段是产品规模化升级,第三个是品牌升级。以新能源技术为例,在这一轮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和升级的过程中,会同时伴随着产品规模化升级;到第三阶段,也就是品牌升级,而这恰恰是以长安马自达在内的合资品牌优势所在,因为合资品牌在品牌运营、品牌营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特点。
邓智涛透露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工信部的领导也来到了长马展台,对于MAZDA EZ-6这款产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领导们指示,对于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希望国内其他的合资品牌能向长马学习;如果EZ-6这款产品在销量上能有好的表现,不管是对整个行业发展,还是对双方母公司,对地方政府、对国家来说,都能起到积极和示范作用。以往合资模式中,是以市场换技术,同时带动了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企业培养产业链,比如特斯拉和苹果,在未来,长安马自达也希望国内的汽车产业链体系,也能反哺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营养”,从而“结”出合资品牌的“花”。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在于成功了几个品牌,而在于中国汽车产业链,能不能“结”出更多的合资品牌的“花”;从未来看现在,合资企业如果能从意识上就开始进行根本性的转变,积极地拥抱中国市场,重新去看待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发展,邓智涛相信合资企业在未来,一定能行。
除了从未来看现在合资发展有信心,邓智涛表示,从现在再看未来,合资企业也在快速地摆脱发展的掣肘。有几个特征,合资车企逐渐在做,并且做得越来越好,邓智涛分享了长安的2个合资品牌(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在战略层面收缩战线、轻装转型的成果。比如在这一轮的合资转型过程中,都积极地做好了准备,包括组织架构优化重组。比如马自达实现的两马合并,在吴总和小原总的带领下,两马合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基本上已经消除。通过这些措施,长马在接下来应对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持续保持了核心竞争力。再比如长安福特,前两年通过关停并转工厂等一系列的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目前长安福特也已经进入了持续盈利的良性循环,甚至其他的合资车企也在研究长安福特的这几年的应对和发展。
邓智涛表示长安马自达有着清晰的谋定而后动的发展定力。他表示长安马自达深刻理解和认知汽车行业是长周期产业,因此在这一轮的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长安马自达并没有操之过急。他透露去年马自达的毛笼社长上任伊始就来到了长安。在跟母公司领导沟通时,毛笼对马自达的盈利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全球的角度来看马自达对于长安马自达的亏损是有预期的,预期三年的亏损长安马自达是可以承担的,这说明了合资企业在有全球市场做依托的背景下,对于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技术转型过程中的困难是有判断、有韧性的。长周期的概念对于合资企业来说,由于有双方母公司的支持,因此长安马自达的战略纵深相比很多的新势力品牌,是有优势的。
由于发展周期长,依托全球市场,短期的困境对合资来说不足以构成致命的威胁。像马自达这样的车企,有超过半个世纪以上的全球市场运作经验,经历过多次危机的磨练,也因此形成了长周期的运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所以邓智涛认为,在中国市场合资品牌依托自身优势在长周期的发展规律下还大有可为。在变局之中,合资品牌必须积极转型,通过重组、合并,抛掉一些低效产能,释放自身更多的资源和空间,让企业轻装上阵,从而更好地组织下一次的进攻。此外,还要重新审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发展,从意识上进行根本的转变,积极拥抱中国市场。
而在这次的转型过程中,长安马自达作为合资车企有着更早的意识觉醒。
邓智涛透露长安马自达双方母公司的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空前的高,比如日方的副董事长青山总,今年要来中国10次,相当于差不多每个月1次。再比如毛笼社长刚上任第二天,就来到了中国,今年的北京车展,更是来到现场发布EZ-6。在北京车展,马自达母公司派了大概有200人,对中国新能源的竞争和变化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这就说明了马自达母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没有高频的交流,外方是很难理解到中国市场的变化的,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双方母公司对扩大长马的发展,决心是很大的。同样的,长安母公司也是非常的重视,在7月底的时候朱华荣董事长带队到马自达母公司确定了我们的中期规划,未来的4款产品以及我们的销量占比,2027年达到30万辆,其中90%的产品销量都是来源于新能源产品。
此外马自达高度认同长安母公司的在三电领域的地位和技术,这次EZ-6这款产品中也是全方位的运用长安的三电技术和架构。同时,长安母公司也非常认可马自达在设计、操控、品质、安全层面的能力,所以在EZ-6的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是三个团队通力协作完成的,分别是长安的团队、马自达的团队和长安马自达的团队。每个团队职责明确,比如在操控、设计、品质工艺上面是由马自达团队主导,在三电智能化则由长安的团队来负责以及进行最后的验收,可以说EZ-6是在双方母公司高度认同、高度契合下生产的产品,这也是基于双方母公司有高度的认同度和高度的协同度,才有这样的规划。
除了双方母公司的高度协同,高度的认同,长安马自达团队的行动是非常快的。EZ-6这款产品在2022年7、8月份立的项,到今天,也就是是24、25个月产品已经出来了,我们在讲实际上对于马自达母公司派的团队和长安母公司派的团队对于中国市场和马自达的文化的融合上,开诚布公的讲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甚至是争吵,但这种争吵很好的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产品的产出。比如,马自达的魂动设计,会涉及到风阻,为了降低风阻,很多新能源电动车会把前脸的造型做的很简洁,网上有网友调侃,如果有把标遮住,可能都不知道这辆车是什么品牌;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如何去平衡续航里程和风阻,当时两个团队有很多的讨论,而且是长周期的讨论,通过不断的讨论去促进并最终形成很好的结合点。另外是像配置上,零重力座椅、电动尾翼,电动遮阳帘这些是在以往马自达的设计流程里面是没有的。
长安马自达也在考虑通过EZ-6这个产品,形成一个团队,沉淀一套流程,所谓的流程,邓智涛认为就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方法论和整个质量标准及验收体系,通过整个流程体系的沉淀,未来在长安马自达的第二、第三、第四款产品上,会用长安马自达的流程来管理现在产品的开发,没有长安也没有马自达,只有长安马自达,长安马自达相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邓智涛强调长安马自达能行就在于双方母公司和本地化的团队密切配合,职责明确,这也是长安马自达为什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纯电平台下的这款产品,长安马自达EZ-6的目标设定是这款产品是合资品牌真正能够比肩自主、智能化和电动化的产品。
在设计操控安全,马自达有着严苛的标准和造车哲学。邓智涛透露,EZ-6打破了此前合资品牌的供应链模式,采用了很多国内非常优秀的供应链,比如EZ-6电池来源于是宁德时代,而且是3C电池,包括零重力座椅也合资新能源领域也是为数不多可以配备双零重力座椅的产品,包括增程的电池用的是中航的,中航电池的电芯也是完全具备3C水平的,未来也会不断的进行OTA升级,增加例如像自动下匝道等智能辅助驾驶,目前MAZDA EZ-6的智驾系统应该是长安科技研究院最新的也是最好的研究成果。
邓智涛相信,在长安和马自达这2家百年车企的支持下,长安马自达推出好的产品,顺理成章。他也相信EZ-6这款产品的销量好的话,会有很多的合资品牌也会研究、讨论、运用长安马自达模式。
||
qsjnmc

不止
 |搜狐 |  | 新浪 | 易车 |  | UC |  | 一点
还有
汽研社 | SUV | 豪华车视界 | 
汽车行业发展与研究 |  | 
 - - chemishengjing


 
今日热点

不设年限和里程!全系燃油SUV“无套路”双终身质保,一汽-大众怎么敢?


一汽-大众亮王炸,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


卷品质、卷服务,一汽大众全系燃油SUV,限时享“双终身”质保政策


东风猛士上海车展重磅车型全解析 兼顾硬核智能更能私人定制


华为黑科技+军标级越野 50万级智野旗舰东风猛士M817 登场


上海车展实拍东风猛士M817 最智能越野车


致敬quattro 45周年 一汽奥迪强大阵容闪耀2025金盏速度节


智野第一车 猛士M817上海车展全球首秀


不设年限和里程!全系燃油SUV“无套路”双终身质保,一汽-大众怎么敢?


全球化布局再提速!岚图汽车正式登陆中东市场,岚图FREE+6月开启预售,首搭华为乾崑智驾4和鸿蒙座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