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经说汽车之前,让我们也谈个爆款话题:A4腰。
开春了,经历一冬天海底捞的你是不是还有一副A4腰?有人说,“So easy,把纸拿远一些不就行了吗?!”看来语文老师教的物理学得还不错,知道光线是直线传播的。不过这是有前提的,想想小岳岳或者是小岳岳旁边那位,A4?我的天呐?!是不是有些蛋蛋的忧桑?!别为自己开脱啦,撕碎那张比你腰还窄的A4纸吧,让我们来聊聊汽车的腰!
为什么腰线会成为评价一台车漂亮与否的关键标准,为什么不是大灯的一个折角或者是车窗玻璃的一个弧度?毋庸置疑,后两者对车辆外形同样有贡献,正所谓美人儿是无死角的。但别忘了,如果腰线的位置不协调,“美丽的局部”充其量是“局部的美丽”。正如大多数人都会说双龙路帝Rodius的尾灯与整个车身线条非常协调一致,造型也不乏设计感,但这台车整体呢?竖直的车身侧面、巨大的车窗面积、完全不知所云的车身比例、抛弃A-B-C-D柱这种符合传统审美观而扩展出了E柱使得原本5米长的车身现在看起来足足有7米长!车身看起来不易驾驶、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性、比例异样,不管路帝有多么实用,空间多么充沛,缺了“秀外”这一条,让人觉察到“惠中”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笔者没有参与过路帝这款车的开发过程,本不应该在缺乏技术层面背景的前提下随意乱喷。当然,MPV的设计一直是世界难题,对于尺寸、空间、乘坐姿势以及座位数量的关注和倾斜使得车身设计需要做出各种让步。所以不必惊讶那些不好看的车型设计,因为背后多半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即便是路帝这款车,通过重塑车身侧面,也可以使外观造型有明显的改变和进步,且并不需要整车结构发生变化。在改款车型上,游艇式倾斜的“D”柱设计被大幅弱化,与车尾风挡相连接的侧窗同样也以缩减车尾长度为目的。容易忽略却颇为重要的一点是,改款车型缩减了腰线的长度,不再是贯穿车身前后的设计,圆形的车轮轮眉也变为了不规则的形状,削减了车身高度的视觉效果,算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了优化。腰线,多么重要!
尝试在纸上表达一款车时,不论是专业的汽车外形设计师还是普通的爱好者,出发点往往是车身侧面。车身侧面的设计可以最直观也最简单地描绘出一台汽车的特性。而车身侧面设计的出发点,却是最为简单的前后车轮与位于车身中央、近似连接两个圆形车轮的直线——腰线。这条线是车身的比例和特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车顶、车尾、轮拱、车窗等等细节逐一呈现。在后期描绘车身色彩以及设计润色时,腰线也是一道分界线,上浅下深的车身颜色不仅协调了视觉效果,同样传递了车身在自然光线下明亮和阴暗的两部分。
从设计初期便确定的腰线是标记车型重要的方式,将奥迪A6与奥迪A6 Avant旅行车摆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认定这是同一款车;同样,这也是区别车型重要的方式,将奥迪A7 Sportback与奥迪A6摆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毫不费力地认定这是不同的车型。
宝马著名的“霍夫麦斯特”拐角
一台车是否漂亮的决定权在于每一个人,但一台车与另外一台车设计是否相像,存在有设计的传承还是完全地重新来过,似乎有客观的评价方法,这一办法便是腰线。比如宝马著名的“霍夫麦斯特”拐角,不论其以哪一形式在哪一车型上出现,都会被看做宝马的象征。其实除了“霍夫麦斯特”拐角外,宝马车型固有的、微微上扬的、从前轮轮拱开始的腰线以及位于腰线轨道上的车门把手同样能够让人迅速想起“BMW”这三个字母。
7代高尔夫
同样的道理存在于大众七代高尔夫车型,成比例的C柱宽度以及车窗造型,让每一代高尔夫看起来都协调、美观,在规律中存在亮点。设计的延续容易形成品牌特征,品牌特征则容易积累影响力、拥趸以及对于新产品的认同。
即便再经典的腰线造型,也要随时间进化。外观设计并不只是设计师的大笔一挥,天马行空的ideas并非都能找到变成实际的机会,这与车辆的概念设定、技术要求、制造成本,更为重要的,与汽车生产工艺和技术有直接的关系。说到头来,设计造型的体现都要以材料的加工工艺为前提,繁复、特殊的造型会提高对材料性能、加工精度、加工时长等方面的要求,更为直观的,复杂的造型也会让日常使用损坏后的修复变得极为困难。在上述各方面技术革新进步之后,更为复杂的腰线也成为可能,经典的符号式造型得以拓展,否则符号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出现。
设计语言的进化,以奥迪最为成功的A6车型为例,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以及第七代车型的侧面线条和结构看起来颇为相似,完美地平衡了造型与功能甚至是品牌之间的需求,每一处都十分得体。但仔细来看,腰线与车身曲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四代A6 Avant还是以直线、平面为主,第五代车型保留了这样的设计;第六代以及第七代A6 Avant则重新设计了车身侧面,加大了弧度,形成了曲面,腰线的折角更为明显,外凸与内凹形成交替。造型进化背后是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进步。另外一个激进的例子便是全新一代A4,如果仔细看它的腰线,双重折角就像奥迪对于生产技术自信的演绎。如果问奥迪传统的贯穿式腰线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子,Prologue概念车就是答案,请注意它腰线的位置和涉及到的零件。
奥迪未来设计的风向标:Prologue
不论设计思想如何延续和进化,一些腰线设计总是经久不衰,专治各种疑难杂症。1960年,意大利著名的车身制造商/设计商Zagato为阿斯顿马丁设计了一款DB4的变种车型DB4 GTZ,相比同一时期其他DB4变种车型以及后续车型DB5,DB4 GTZ以其美妙的外凸形后轮拱以及与腰线融为一体的造型独树一帜,在暗示性能的同时增加了车身侧面线条的变化。半个世纪之后,宾利Continental GT和捷豹F-Type使用了几乎1:1的造型方式,不论车身长短或者大小,2+2跑车的经典配方如同布朗尼蛋糕一样,传承是对它最好的肯定。
1960年,阿斯顿马丁DB4 GTZ
2014年,宾利Continental GT Speed
2015年,捷豹F-Type R
即便是大尺寸的豪华轿车,同样也通过传承这一设计弥补了缺乏的运动气息,比如别克君越。
2016年,别克君越
在一定程度上看,好的腰线是成功的一半并不夸张。在车型日渐丰富的今天,设计成为了极为重要的话题,如何在设计语言上实现延续、传承和进化,是车厂整个设计团队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汽车的腰线非常重要,你的同样如此。
所以,从今天开始,健身房取代韩剧美剧、电子游戏、网上购物,努力练出一道美丽的腰线吧!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查看)
商务合作 | nijuemin@autokol.com
公关邀请 | zhaoran@autokol.com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AutoKol官网
进入国内首个汽车行业自媒体整合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