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 Rover这个品牌,从其组合来看,便知道它并非单独创立的,而是依附在Rover路华汽车这个品牌而来,可以直观地理解为Land是名、Rover是姓,他爸是Rover,但跟后来被上汽集团收购的Rover Group(资产部分)虽然有关系,但并不是一个概念,所以,这里咱们借着这篇介绍Land Rover品牌的文章,先来捋顺个来龙去脉吧,当然,关于品牌身世这类的文章在咱们这里属于“低收视率”类型文章,或者这跟国内的汽车文化氛围有关吧,很多迷信路虎的人基本是不知道这个品牌怎么来的,从什么时候够格挂上“皇家御用品牌”之类的说辞也是人云亦云。通过本文,咱们就不偏不倚地介绍一下这个曾被和正在被迷信的品牌发展史吧。刚才说到了,Land Rover中的“Land”是名、“Rover”是姓,而这个Rover(又名罗孚,不过习惯了叫路华,下文就用这个名字吧,见谅)指的是Rover Company路华公司。路华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成立于1878年的自行车公司,名叫JK Starley & Sutton Co,。名字由两位创始人:John Kemp Starley(约翰·坎普·斯塔利)和William Sutton(威廉·萨顿)合并而来。当然了,1878年时,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仍在襁褓中,即使有也是试制品,例如奥地利人Siegfried Marcus(齐格弗里德·马库斯)已经在1870年和1875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完整的汽车,但这股风当时并未吹到英国,而当时的Rover产品是新兴的自行车;1884年,他们造出了名为Starley的三轮自行车,1885年推出了安全自行车,1888年顺应潮流地研发出了电动车,但未进行量产;到了1896年6月13日,公司更名为Rover Cycle Company,准备进军摩托车领域,1899年,斯塔利从法国标致那里进口了一批摩托车进行研究,但1901年10月29日,斯塔利突然去世,享年46岁,随后公司总经理由Harry Smyth(哈里·史密斯)接任。而新产品研发并没有因为创始人离世而停顿,1902年11月投产了第一款名叫Rover Imperial的摩托车,发动机马力为2.25匹,1911年推出马力更大的3.5匹型号。Rover摩托车从1902年一直生产至1924年,总产量不算高,也就是1万多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俄罗斯提供军用摩托车,但还是因为销量不好,最终停止了摩托车研发而专注于汽车生产。图:John Kemp Starley(约翰·坎普·斯塔利)被誉为是现代自行车的发明者,1855年12月24日出生于伦敦。1885年开始生产这种链条传动、后轮驱动、前后轮同尺寸的自行车。
图:1885年,Rover Safety自行车的广告海报,跟当时流行的大小轮造型有很大的不同。
图:英国的大英博物馆里也陈列了一台1886年生产的Rover安全自行车。
图:Rover的第一款摩托车到底是2.25匹还是3.5匹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它都叫Imperial,而且创新力也是杠杠的,它拥有弹簧前叉、喷雾化油器等,但第一款摩托车只卖了一年、卖了1000多辆便停止生产,直到1910年由John Greenwood重新开发后才得以重生。1913年,这款摩托车的赛车版参加了TT赛事。
通过自行车生产和摩托车项目的推进,Rover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汽车领域,20世纪初,英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在Daimler丹拿这样的品牌带动下起步,考文垂作为英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越来越多车厂开始在此创办,Rover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分子。1904年推出第一款名叫Rover 8的双座位汽车后,新车研发的步伐,1905年1月又推出第二款车型,名叫Rover 6,该车的底盘采用了传统的梯形阵式车架,发动机排气量比Rover 8要小,只有780cc。1906年,公司才更名为Rover Company Limited,后来的Rover汽车公司才算是正式诞生。接下来,Rover又陆续推出了16/20HP、12HP、9/20HP等等一系列车型,在停止发展自行车和摩托车之后,Rover推出的车型在销量方面并不理想,尤其在经济危机阶段更是出现连年亏损,1928年5月,曾在Daimler丹拿航空公司任职的Frank Searle(法兰克·塞尔)被股东会任命为Rover董事长,并重新将Rover汽车的车型定位向着中高端方向发展,随后,在他的推荐下,Spencer Bernau Wilks(斯宾塞·威尔克斯)并任命为总经理。随后,Rover汽车便推出了一系列面向中高端客户的车型,例如Rover Light 20和Speed 20跑车、Rover 12中级轿车、Rover 14、Rover 16运动型中级轿车等等。二战期间,跟其他工业企业一样,Rover转向了军用品的研发和生产,例如研发喷气式发动机、制造坦克发动机等等业务。1947年后逐步恢复了一部分的轿车生产,而车型均为二战前的型号。图:1904年推出的Rover 8HP是路华汽车的首款四轮汽车产品,也是第一款量产车,它最为独特之处就是车架形式,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梯形阵式车架(Ladder frame),而使用当时绝无仅有的骨干式车架(Backbone Tube)。该车由Daimler丹拿汽车加入Rover汽车的Edmund Lewis(埃德蒙·刘易斯)设计,使用1327cc单缸发动机,最大马力8匹/900转,使用三前速手动档变速箱作后轮驱动布局,最高时速39 kph。
图:相比梯形阵式车架,骨干式车架更为复杂、成本更高、更重,但其机械运转可靠性更高,车身部分不受力,所以更容易打造出一个较为舒适的驾驶环境,到了二战前后,很多跑车都采用了这种设计,例如Tatra、大众Beetle、莲花、TVR等。
图:1906年的Rover 6HP,外观设计虽然跟8HP相似,但车架已经换成更为普遍的梯形阵式车架,发动机排气量也更小。
图:1912年的第三代Rover 12HP,开始使用直列四缸引擎取代原来的双缸发动机,该车一直生产至1924年,共生产了13000辆。
图:Spencer Bernau Wilks(斯宾塞·威尔克斯)受当时临危受命的董事长Frank Searle(法兰克·塞尔)邀请,加入Rover汽车并担任总经理。
图:Maurice Wilks(莫里斯·威尔克斯)随后也获邀加入Rover,担任技术总监。在两位威尔克斯先生的带领下,Rover的车型定位得以明确,后来Frank Searle(法兰克·塞尔)离职后,斯宾塞·威尔克斯被任命为董事长。
1929年9月,Spencer Bernau Wilks(斯宾塞·威尔克斯)担任Rover汽车工厂总经理;1930年,其弟Maurice Wilks(莫里斯·威尔克斯)也加入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二战前,Rover的车型定位放在了中高端,二战期间,Rover的汽车生产业务被打断,考文垂的工厂被炸毁、公司被迫搬到了伯明翰;二战结束后,各种原材料短缺、且优先分配给战后重建,Rover的汽车生产业务当然也只能停下来,为了寻找企业出路,斯宾塞想到了可作为优先扶持的农业设备,作为技术总监的弟弟莫里斯也受到了Willys MB威利斯Jeep的影响,并认为这种越野车将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加上二战后有大量剩余物资可供发挥创意,于是便在1947年初,莫里斯和Arthur Goddard(亚瑟·戈达德)在威利斯MB的底盘上开始打造自家的车型,鉴于英国的气候潮湿多雨、导致容易生锈,加上二战后钢材短缺,除非用于出口用途,否则钢材的使用被严格限制,于是莫里斯便大胆地采用了非配给的镁铝合金打造车身,在哥哥斯宾塞对计划一路绿灯放行下,新车在1947年底完成设计、选择了在1948年4月30日的阿姆斯特丹车展上发布、同年投入了生产、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向英国政府表示,新车将被用于出口。该车被命名为Land-Rover Series I(系列1型),Land在这里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农用的”而非正经的品牌,系列1型的轴距为2032mm,与威利斯MB完全相同,使用一台1.6公升四缸汽油机,51匹马力,四驱传动系统由一个4MT和一个手动的两速分动箱组成,切换四驱时需要人手拉动接合机构。因为最初的用途是一款农用车,在当时的英国法律里划归为商用车,虽然免除了购置税,但限速只有48 kph,为此,Rover为了打开私家车的销量,首先找来了英国非常著名的车身制作公司Tickford打造了约700辆豪华版的系列1型,除了出口创汇外,其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皇室工具用车这个背景,向政府上议院修改法律,将这类工具车修改为多用途车型,也就是商用的时候属于商用车、用来作为代步车时划归私家车、解除速度限制。经过这一系列操作后的1954年,系列1型迎来了重大变化,首先是轴距加长至2184mm取代了2032mm的短轴版,1955年9月推出了2235mm的长轴版,并推出了首款五门车型,私家车版本则参考了之前的Tickford版本,增加了许多舒适性配置,但这里仅仅是舒适,而非豪华。至于发动机,直到系列1型停产仍旧使用两公升汽油四缸机,1957年加入了两公升柴油引擎。图:这是第一辆量产的Land-Rover Series I,80英寸的轴距跟威利斯MB的轴距长度完全一致,虽然量产版已经号称不与威利斯MB共用零件,但其技术结构或血脉是不会因此改变的。至于全铝车壳这个被国内媒体吹爆的所谓“传统”,其实是当时英国的钢材短缺,除了满足出口产品外,其余用途都被严格管制的历史背景下,不得不使用更为昂贵的镁铝合金材料。
图:由Tickford为Series I制作的车身,这是Land-Rover首次向乘用车市场的试探,虽然增加了一些舒适性配置,但依然脱离不了商用车或者农用车的属性,后来只能通过游说、在上议院修改法规后,才被定义为多用途车。
图:所谓的皇家授权,政治是主因:首先,二战后英国需要恢复经济,皇室也用一辆转为农用商用的车型,能显示立场和收买人心。其次,Land-Rover的皇家授权是在1951年,也就是刚推出两三年,也还不是一个独立品牌、当时充其量就是Rover品牌下的一个车型罢了,皇家授权给一个车系和授权给一个品牌,是两码事。其三,1954年才完成皇室使用的7辆Series I的制作,此时伊丽莎白二世已经登基,而Series I的用途更多的是勤务。最后一点,二战后英国无奈地彻底失去霸主地位,但脸面还得要的,而当时英国并没有合适用于“勤务”的车型,总不能站在一辆美国产的威利斯MB上检阅军队吧,成何体统?所以,Land-Rover获选,跟Daimler丹拿及1953年颁授给Rolls-Royce的性质完全不同,今天想为Land Rover擦鞋前,请弄清楚,别偷换概念。
应该说,Land-Rover Series三个系列车型的诞生挽救了二战后的Rover汽车,通过上文的介绍其实也可以知道Series这三个系列的越野车,其机械技术结构均来自美国的威利斯MB军用吉普车,加上其商用车定位在当时属于紧缺资源,加上通过一些政商关系让其原本为农用车和商用车的定位改成了“多用途车型”定位,这种宜商宜家的市场空间是绝大,而Land-Rover也顺势抓住了这个发展空间得以在二战后的50/60年代的困难阶段得以站稳脚跟,还挽救了二战后的Rover汽车公司。通过Land-Rover的反哺,Rover在轿车方面也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本,除了推出V8发动机的高端车型外,还继续投资燃气轮机在汽车上的应用,例如1950年3月的JET 1燃气轮机原型车,甚至还想将燃气轮机技术带到赛车上,他们与BRM车队合作推出了原型车,并参加了1963年的利曼24小时耐力赛。1965年收购了Alvis公司,还计划研发一款中置V8引擎的跑车,但后来该项目被Alvis TF21取代。图:使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的Rover Jet 1概念车,其诞生的原因与Rover在二战期间曾研发过喷气式发动机有关。
图:二战后的1948年,Rover发布了P3轿车,属于E级定位,但仅生产了9100辆之后便被全新的Rover 75(P4)取代。
图:Rover P4从1949年9月生产至1964年,共生产了超过13万辆,低配型号名为Rover 60,发布于1953年9月,但并不受欢迎,仅生产过9666辆便在1959年停产;高配称为Rover 90,同样是1953年9月发布,配有2.6公升引擎,共生产了近3.6万辆。另外,随着P5平台的加入,该车还有更多的衍生型号,就不细说了。
图:收购Alvis汽车后,Rover原本希望通过Alvis进军当时炽手可热的大型豪华GT跑车领域的,而且TF21便是一次尝试,但该车最终只生产了一百多几辆便宣告停产,因为Rover的归属权在1967年发生了变化。
至于Land-Rover这个分支,随着三个Series系列车型的热销,1958年,Series II系列2型取代了系列1型,1961年则推出了Series IIA型;1971年,推出了Series III型,并生产至1985年。这里需要知道的是,1978年,Land Rover Limited独立成品牌后,“Land-Rover”的写法才改成今天被认知的“Land Rover”,而此时它的母公司是Leyland Motor Co,.利兰汽车公司。图:虽然三代Series车型都很受欢迎,甚至支撑起了几乎整个Rover品牌,但其实三代车型里,真正流落民间的数量并不多,它们更多地被用在军警、农业、商业等非民用领域,包括英国很多殖民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所以应该理性地看待,在Range Rover揽胜推出前,Land-Rover属于特殊用途车辆为主,民用为辅。
1967年又与Leyland Motor Co.,合并,与BMC英国汽车公司一起组成了英国利兰汽车,1972年改组为集团,公司名叫Rover-British Leyland UK Limited。不过,虽然集团下拥有不少知名品牌,例如Austin柯士甸、Jaguar捷豹、Morris摩利士、MG、Rover路华、Triumph凯旋、Wolseley沃斯利、利兰商用车等等,但不要以为这些大大小小品牌组合起来就进入了“大发展期”,恰恰相反,此时的英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下坡路。集团化后,Rover品牌被独立出来,与Jaguar结为合作小组,所以,原本在Alvis品牌里的那些跑车计划被取消,因为Jaguar在造跑车方面更有优势。至于Land-Rover品牌也在这个大潮重新进行了定位,毕竟老挂着农用车、商用车的头衔始终不利长远发展,Rover敏锐地察觉到此时美国市场已经在Jeep Wagoneer这类大型豪华吉普车的带领下,一种兼具越野性能和舒适性的多用途车型市场开始萌芽,而这也就是今天的SUV车型的起源了。于是,基于1958年时曾经测试过的“Road Rover”开发车,还有来自美国别克技术的Rover V8引擎,1967年开启了“100英寸多用途车”的新车研发项目,越野性能部分,经过三代Series系列车型的开发已经不是问题,梯形阵式车架也是现成的,唯一需要解决的则是高操控性和越野性能的结合,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也是Maurice(莫里斯)的侄子Charles Spencer King(查尔斯·斯宾塞·金)甚至找来一辆福特野马,换上长行程的避震套件来测试,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最终,被刻意与“Land Rover”名字区分开来的第一代Range Rover在1970年6月正式发布,虽然新车因为车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操控性能,但在不断改进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有硬派越野车的水准了。Range Rover的中文译名叫揽胜,绝对属于难得高水准翻译,但作为车迷也必须知道,Range Rover的起源是受Wagoneer的启发,而它才是车坛公认的SUV车型鼻祖,而非Land Rover始创。其次,Range在英文的意思是“范围”,用这个名字是为了将“Land农用车”的背景洗刷掉而为之。再者,今天的揽胜确实属于顶级豪华SUV,甚至不少国内媒体标榜它是什么皇家座驾之类,但作为车迷绝对不能“将历史发展压缩成平面地看问题”,Land-Rover是因为其农用车的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1951年被英王乔治六世授权为“皇家工具车”,它跟Daimler和Rolls-Royce等所获得的皇家座驾授权是两码事,这种概念如同FIA认证那么严谨,可真别乱说一通。而跟豪华沾得上边的Range Rover是1970年的产物。图:Charles Spencer King(查尔斯·斯宾塞·金)时任Rover汽车的技术总监,在Land-Rover求变的大潮下,敏锐地发现接近轿车舒适性、且拥有一定越野性能的多功能车型将会被市场青睐,于是便有“100英寸(轴距)多用途车”的项目。
图:这台便是全尺寸豪华SUV车型的鼻祖,Jeep Wagoneer,此车诞生于1963年,生产了29年,结构几乎没有大变化。使用梯形阵式车架、拥有直列六缸和V8等不同引擎提供动力。
图:这台便是Range Rover的1号原型车,代号“100.1”。
图:第一代Range Rover的早期版本全部是三门版本,而乘坐方面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门窗线低、形成大面积的视野范围,这跟当时的切诺基有着极大的不同。
如果按照欧盟正统的轿车及相应的SUV分级,1970年推出的第一代Range Rover属于带有越野性能的E-SUV级别。第一代Range Rover的服役时间长达27年,总产量为32.6万辆,在其100英寸短轴版的基础上,1989年推出了第一代Discovery,但经过1978年的重组后,Land-Rover已更名为Land Rover,并独立成一个品牌,通过Range Rover这款车对整个品牌的“重新翻译”和“重新包装”后,Land被解释为农用车的印象已经被洗脱,Land的含义是陆地,意思是能征服任何路况使用。所以,新车的名字也可以大大方方地使用Land Rover Discovery(发现)的写法,其车型定位同样是E-SUV级别,与同级的Range Rover Sport(揽胜运动)形成高低搭配,至于Range Rover则从1994年9月28日发布的第二代开始拉升至全尺寸级别,也就是F-SUV的水准。不过,此时的Land Rover在产品科技含量上开始感觉到了危机,首先,Mercedes通过与三菱的合作,开始在SUV领域发力,要知道,在欧洲车坛,Mercedes无论研发能力还是细分市场能力方面都有着顶级的实力,而且很多车企的高管中层都是从这家公司步入职业道路的,堪称车坛黄埔军校也不为过(如果对此有质疑的,请翻看咱们其他品牌号的文章,出自Daimler-Benz的工程师是很难绕开的)。而且,第一代M-Class也在1991年前后立项,这对任何品牌都是压力。其次是车架研发能力,尤其是一体化车架开发方面,Land Rover可算是一穷二白的,幸好当时由宝马团队的加入,通过Range Rover上的四轮驱动系统技术作为交换,Land Rover也获得了一体式车架如何在SUV车型上应用的思路,由此也诞生Land Rover的首款入门级SUV车型,即D-SUV级别的Freelander。图:Land Rover Discovery是基于第一代Range Rover发展而来的车型,其定位和配置都要比Range Rover低,且更适合民用车市场,只不过它推出的1989年,“SUV”这个词还没诞生,所以它依然被视为舒适性的硬派越野车使用。而车坛一般将1984年推出的Jeep切诺基定义为SUV鼻祖,而真正确立SUV定义的则是丰田的RAV4这类从轿车改过来的车型。
图:1994年推出的第二代Range Rover,车型号P38A,其车型定位已经拉升至全尺寸豪华SUV级别,很多媒体编辑会跟它将宝马X5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更像是一个美丽的遐想而已。Range Rover依然采用阵式车架,X5则是一体式车架,Range Rover用四驱技术换来了引擎技术和单体式车架工艺,再说了,一个只会阵式车架调教的品牌去教一个单体式车架品牌造SUV?这不是出来搞笑的吗?
Rover汽车及其Land Rover品牌在经历了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经营状况可谓是每况愈下的,尤其是1978年Land Rover被独立出去后,对于Rover而言更是百上加斤。到了1979年,Honda本田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后,开始进军欧洲市场,而为了避开各国对于进口车的关税保护政策,本田与BL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本田收购了这个英国汽车集团的20%股权;1981年,本田与BL集团的首款合作车型面世,这就是以Ballade为基础的Triumph Acclaim。1982年,公司更名为Austin Rover Group(柯士甸路华集团),1984年,Jaguar被分拆;1986年后,公司更名为Rover Group plc路华集团,1988年,重新私有化的Rover集团被英国宇航公司BAE收购。随后本田也陆续将思域和雅阁的技术移植到英国,诞生了Rover 400和Rover 600两款车型,也新开发出了入门级的Rover 200和顶级的Rover 800两个系列;得益于本田的操控性基础和更稳定的机械性能,加上原本挂着Austin车标的Mini被划归Rover名下,Rover汽车在随后的十多年间销量开始逐步回暖,到了1994年甚至获得了创纪录的高利润。1994年1月31日,BMW从BAE手上收购了Austin Rover Group汽车业务,其目的,目前在国内媒体小编们的普遍说法是“BMW为了要Land Rover的技术去造自家的X5”云云。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以今论古”角度下的论调罢了。图:1986年后,公司更名为Rover Group plc路华集团;1987年,Leyland商用车卖给了Volvo;1988年被英国航空航天公司BAE收购,1994年1月,BAE将汽车业务打包卖给了BMW AG;1994年2月21日,本田出售其20%股份,导致Rover供应链崩溃,销量直线下滑;2000年,集团下属品牌被再次分拆及出售,宝马保留Mini品牌、Rover和MG组建成MG Rover Group,福特收购了Land Rover及Jaguar。
图:Rover 200系列是本田合作的项目,基于Ballade轿车改进而来,车型代号SD3,于1984年6月推出,竞争对手是福特的Escort、大众高尔夫、欧宝Astra等。
图:1993年4月19日正式推出的Rover 600系列轿车是基于本田Accord雅阁(CB)发展而来,当时定位是D级车,与BMW 3系竞争,确实,以当时Rover的品牌知名度,叫板BMW是毋庸质疑的,当时BMW在欧洲的地位就是刚超越Opel的一个品牌而已。
事实应该是:BMW确实在收购路华集团后对SUV这种车产生了兴趣,但并非Land Rover的启发,而是受到了老大哥在1991年开始研发第一代M-Class的刺激所致。这个道理很简单,Land Rover第一款严格意义上的SUV车型是1997年推出的Freelander,M-Class项目诞生于1991年,是Mercedes与三菱的合作项目,作为一辆车躯干,车架形式决定了它的用途和舒适性定位,一体化承载式车架虽然舒适,但并不适合能导致车架产生严重变形的越野环境使用;阵式车架刚性强大,但舒适性差,这也是为什么硬派越野与否的标志就要看车架形式就是这个道理了。而在1994年之前,Land Rover并没有单体式车架技术,而1999年诞生的X5的车架改良自五系(E39)轿车的底盘,X5确实也从揽胜上获得一些驱动方面技术,但引擎和车架底盘部分依然是宝马自己的。说到这里,请那些将动不动就将BMW收购Rover集团是为了打造自家X5的伪媒体人收收嘴吧,这个过程,X5还是单体式车架的E-SUV,跟当时Land Rover秉持的硬派越野造SUV的理念没关系,相反,Land Rover倒是从BMW获得了单体式车架的部分调教技术,拿到更先进的发动机研发思路及引擎管理技术,这才完善了1997年的第一代Freelander神行者。而BMW入主Rover的真实目标是奔着前轮驱动技术的那一套造车思路去的,因为当时的宝马并没有造D级以下前驱的经验和思路,昆特家族不是有钱没地方花,更看不上当时在欧洲仍属于异类的SUV和越野车细分市场,他们要的是销量巨大的C级前驱车。直到后来把Rover卖给福特,唯一留下的就只有Mini这个品牌便可再次印证了BMW的初衷。图:在豪华SUV领域,欧系品牌里的定义者并不是Range Rover,而是1997年推出Mercedes第一代M-Class(W163),其设计思路或多或少参考了Range Rover及美系切诺基等,所以它依然采用阵式车架,但独特之处是采用了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而非4×4们惯用的分时四驱,而这也成为了后来区分硬派越野(Off-road)与城市运动多功能车(SUV)的分水岭之一。
图:第一代Freelander虽然是在1997年发布,而此时宝马已经入主,但该项目诞生于1988年BAE收购路华集团之后,项目代号CB40,项目的收尾部分则交由BMW负责完善,所以,第一代Freelander的车架跟宝马没有太大关系。其推出时的对手是RAV4和Grand Vitara等对手,2004年前一直是欧洲地区卖得最好的正统SUV车型。
图:第一代X5(E53)在1999年9月发布,它的底盘来自当时仍在产的五系(E39)轿车,其定位为E-SUV级别,虽然体型上与Range Rover、M-Class大致相同,但技术路线则完全不同,但部分硬件级管理软件则与第三代Range Rover(L322)同时开发,尤其是舒适配置部分。但还是那句唯车架论的说辞:引擎相同不代表是同一款车,但车架不同就肯定是两款完全不同的车。
图:2001年,Range Rover推出第三代,而这代揽胜甚至可以视为Land Rover从边缘品牌走向豪华SUV主流的分水岭,这里也必须感谢宝马,它们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教会了Land Rover应该怎么走豪华路线,应该如何包装、应该如何玩限量版、特别版,更关键一点,从这一代开始,Range Rover这台旗舰级车型开始使用单体式车架结构、而它的继任者、第四代L405更升级至全铝合金单体式车架,成功减重420公斤。
除了原来的两大阵营(越野车及SUV)和四大车系、即Series系列及其继任车型Defender卫士、Range Rover揽胜、Discovery发现、Freelander神行者外,在加入TATA集团后,2010年代又陆续推出了定位更低的Ranger Rover Evoque极光、Freelander的接替型号Discovery Sport、还有比Freelander、Discovery Sport高半级的D-SUV型号Ranger Rover Velar星脉,如此重新布局下,Land Rover这个品牌被称为最专业的SUV品牌实不为过。Off-road 越野车:Defender(卫士、L663)C-SUV:Ranger Rover Evoque(极光、L551)D-SUV:Discovery Sport(发现运动、L550)、Range Rover Evoque(星脉、L560)E-SUV:Discovery(发现、L462)、Ranger Rover Sport(揽胜运动、L494)F-SUV:Ranger Rover(揽胜、L460)
图:Ranger Rover Velar星脉在2017年3月7日的日内瓦车展上发布的全新车系,也是以“Ranger Rover”系列的第四款车型,其名字中的Velar,就是第一代Ranger Rover还在原型车阶段的名字,底盘则与Jaguar F-Pace共用的D7a平台,轴距2874mm。
BMW投资Rover集团前后共计约40亿欧元,但依然看不到盈利的前景,推动这项收购案的宝马首席执行官Bernd Pischetsrieder(伯恩德·皮舍茨瑞德)和当时的技术总监Wolfgang Reitzle(沃尔夫冈·雷策尔)被迫离职,2000年,Rover集团从BMW集团剥离,Jaguar和Land Rover卖给了福特,剩下的品牌象征式地以10英镑卖给了凤凰创投集团,宝马还提供了5亿英镑的无息贷款用以后续发展,公司被更名为MG Rover Group。2005年4月7日,MG Rover集团申请破产,2005年7月,南京汽车集团以50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MG Rover及其子公司;2006年8月,宝马同意将Rover品牌卖给了上汽集团,但遭到福特拒绝,后由上汽集团以1600万欧元购入除Rover品牌外的部分知识产权和设备,并将Rover 75更名为荣威750进行生产销售。2008年3月,印度TATA汽车以23亿美金的价格从福特手上买到了Rover、Land Rover、Jaguar、Daimler丹拿和Lanchester兰切斯特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