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有文化,你的汽车价值观 | @有文汽车
互联网没有记忆,每个人都有机会走红15分钟,但可能每个人也只能成名15分钟。在汽车市场,这一次成名的轮到了哪吒汽车。
进入今年,哪吒汽车在前5个月销量不断走高,以月均过万的成绩,在交付量上跃居到了新势力一线之列。销量的走高,无疑赋予了哪吒汽车更强的信心,在近期带来了一款售价达到30万的产品,即哪吒S耀世版。
产品发布不久,哪吒汽车CEO张勇就在微博秀上了订单数据,表示哪吒S耀世版订单已达683台,哪吒S·耀其它车型订单4533台,同时指出“哪吒S是100万以内最好的轿跑”。稍微想想,张总的后半句有些不切实际,不谈保时捷718等老牌产品,毛豆S这关就有些过不了。
那么前半句呢?往日里,哪吒汽车旗下产品单车价格在10万左右,这款身价翻了三倍的产品,真有这么好卖?有内部人士指出,哪吒汽车存在订单造假嫌疑,“先订再退、内部刷单”,工作于哪吒的职员为了找朋友帮忙完成订单配额,日子有些苦不堪言。
那么,往日里混迹于三、四、五线城市,以及B端市场的哪吒,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这样的一款明显把握不住的产品?疑似刷单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哪吒S的到来,代表着哪吒冲高的期望。
品牌向上,是每个车企发展的必经之路——不能把产品卖的更贵,既说明了盈利能力不足,也从侧面反应出核心技术不够。
哪吒的财报就说明了问题,在2020年哪吒汽车实现营收12.97亿元,净亏损13.21亿元。在2021上半年,哪吒汽车售出车辆2万余辆,营收为16.32亿元,单车价格在8万元左右,净亏损近7亿元。
而后,哪吒汽车似乎对外隐藏了财报数据,网络上很难再搜到后续的财报数据。但结合此前的单车价格来看,哪吒汽车在2021年营收或在60亿左右,虽销量接近了第一梯队,但营收不到蔚来的五分之一。
靠着多轮融资,哪吒拿到了100多亿资金,但打透3、4、5线城市主要靠的还是渠道够硬,所以哪吒在各类店面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据统计,截止2021年底,哪吒有线下渠道达到310家,涉及25个省份,173个城市,而小鹏汽车在此同一时间点,仅铺设了200家左右。
小鹏面向一线城市销售,目标用户对品牌直营、线上订车更加熟稔,没有那么大的渠道压力。而哪吒汽车则受限于品牌定位,不得不在渠道上下功夫,因而导致了研发费用的降低。
所以,哪吒在以技术为衡量指标的科创板上市受挫,在今年将目标指向了赴港上市。
在香港上市的IPO审核中,重点考察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未来潜力,或许正因如此,哪吒才拿出了哪吒S耀世版与哪吒S常规版,来实现对中高端市场的冲击。
但可惜的是,哪吒S系列反映出的,仍然是哪吒自研能力的薄弱。在核心技术上,哪吒S与华为进行绑定,但获得的仅仅是华为MDC平台的支持,后续可能会面临迭代升级上的问题;同时与问界、阿维塔相比,哪吒S拿到的技术权限也相对较低。此外,这款产品搭载的依然是广泛搭载于15万级产品中的8155芯片——高通8295芯片的首搭权,被集度拿到了手中。
除此之外,30万的价格基本也杀入了智能电动汽车的主要战场,不谈蔚来、理想与特斯拉,智己、岚图等新生品牌,均是哪吒S需要迈过的门槛。
不谈技术与竞品,哪吒S还与哪吒此前的目标群体有所脱离——在一线城市根基薄弱的哪吒,如何打开全新消费人群的缺口,才是哪吒S面临的最大问题。
所以,对于“哪吒S订单造假”的议论,汽车有文化认为其真实性不小。
毕竟不管从哪个维度来分析,哪吒S都是一款不好卖的产品,很难在短短十余天内,拿到5000左右的订单。而从哪吒汽车本身来分析,其订单造假也不是毫无根据。
毕竟,哪吒的下限实在是太低。这里的下限,并非仅仅指的是拿吴某凡当话题、频频在直播中打擦边球的营销下限,而是哪吒品牌本身的积累不够。
一款价格达到30万的产品,要达到张勇口中的“及格线”,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技术、质量、服务、品牌缺一不可。
之前提到,哪吒S在技术上是一款不达标的“组装品”,市场中可替代的产品太多,需求量远远无法跟上其整体价格,在此就不再赘述。
而对于质量、服务,哪吒汽车实际上也没有经营到位——除了频发的投诉,以及今年层出不穷的起火事件外,哪吒汽车还被控诉销售不规范问题,有车主在论坛表示:“哪吒4s店完全无视我的请求,无视我国《担保法》订金意向金的相关法律条例,并明确表示不退订金,说我无法维权,让我随意打12315,还反口说我违反了他们公司所为的律法,企图恐吓,要告我。”
销售服务上的薄弱,来源于哪吒B端与G端起家的发展模式,此前的哪吒N01,乃至如今的哪吒V与哪吒U,都极其依赖B端的供血,这是由从北汽新能源踏入哪吒汽车的张勇一手促成。对此,有相关人士对汽车有文化指出:“面向C端经营,提升的是持续性,资本更加看好;G端是由企业关系能力所决定,B端则是由出行市场主导,两者均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帮助不大。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哪吒始终被锁定在了低端品牌上——除了本身产品与市场因素,品牌将大量车型交付于G端与B端,也拉低了哪吒在C端用户中的地位。
对于哪吒,广东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招商负责人曾直言,“我们没让哪吒进来,场内有蔚来跟极氪,想保持高端。”
或许在张总眼里,“哪吒S是100万以内最好的轿跑”,但对于有着切身利益相关的经营者来说,哪吒仅仅是一个进不去大型商场的品牌,30万的哪吒S不过只是哪吒汽车强行用来提高下限的工具。
眼瞅着在销量上一路飙升的哪吒,硬说没上限好像有些不合理,但揭开哪吒汽车销量上升的真相,也许与哪吒的关联并不大。
换句话说,消费者选择哪吒,很有可能与哪吒无关。
过去,由于基础配套、政策、消费观念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汽车限行和限购的几个大城市。但随着“新基建”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车正快速向三、四、五线城市渗透,有业内人士指出:“三四五线城市用户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占比近几年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占比达到了近30%,已经成为驱动市场的新动能。”
除了哪吒外,不少车企在相关市场同样收获颇丰。譬如长安汽车,其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奔奔E-Star 2021年销量达7.64万辆,同比增速超三倍,其中60%至70%的销量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农村。
而张勇此前也曾提到:“哪吒N01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比较畅销,车主对价格很敏感,品牌忠诚度较低。”所以,大打性价比牌的哪吒汽车,才能够引起相关用户的好感,叠加B端与G端消费,哪吒汽车销量走高不足为奇。
但这种做法,也引发了盈利难、品牌影响力下滑等一系列问题,并让品牌承受着巨大的渠道成本。因此,没有积分压力的“蔚小理”们并不愿意吃下这块蛋糕,而传统车企在小型纯电动车上发力,则有此前的渠道积累作为依托,并不用花费过高的代价。
哪吒要活着,所以选择了这条路。但想要立马抽身而去,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跨越,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了。
至少,这要等到哪吒将没焐热的20亿融资,投入到智能化与电动化研发领域,并取得一定的研发成果之后,哪吒S的到来才有些名正言顺。
到那时,或许哪吒也不用以“订单造假”来实现产品热度的提升,而是用自研技术,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下订。
总结下来,张勇的这则微博,有些“满嘴跑火车”的意思。
这让我们又想起了过去的那个不着边际的哪吒。但目前来看,哪吒IPO在即,同时正式发起了向中高端市场的冲击,几场硬仗要打的情况下,这种画大饼的空话,还是少说为妙。
更多@有文汽车
旗下出版物
寰行中国系列1 | 《别处,是归客》
寰行中国系列2 | 《风从西边来》
寰行中国系列3 | 《十四行》
《逐光:从西双版纳到清迈的佛光之旅》
……
每天文化多一点
商务合作微信:xuan18621718528
注明"汽车有文化",我们拉您入交流群
汽车有文化出品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22届、第24届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获得者(2009、2011);是汽车文化之旅系列图书出版人(2014-2017);在新浪、搜狐、凤凰、百度、知乎、蚂蜂窝、乐途网等拥有汽车和旅行专栏。汽车有文化荣获2014年搜狐旅游汽车联盟最具贡献自媒体;2017新浪汽车&新浪微博“年度专业创作者”;2018年一点资讯“最具传播力一号红人”。2020年出版图书《捷达记忆》(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