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拥有「Z4 M40i B58」的「资深GT86车主」最后卖车,5000字感受字字珠玑

深度拥有「Z4 M40i B58」的「资深GT86车主」最后卖车,5000字感受字字珠玑

09月04日

真正有资格评价一辆车的人,是拥有多辆车和不错的驾驶技术,长期拥有这辆车的车主,并且几乎把这辆车开到极限的人。

——酷乐汽车

在过去的四年时间,我开的GT86里程已经破了12万公里,平均每年3万公里,同时还一直处于ESP全关挡档红线的开法,开的有些让人心生疲倦,于是内心想要一台安静,同时够快,以及少点路感的性能车。

当初40多万的预算,一直在保时捷Cayman 981,997代911和新宝马Z4之间游荡,彼时997发疯一样的价格,981漫长的2档,还有异常无聊的Z4 25i都让人难以抉择。

而与这台车的邂逅算是机缘巧合,十一假期在雨崩回来的飞机上刷论坛碰到,车况价格都很好,但之前试过的25i实在太差,再提高预算去买个40i,很让人纠结。

当然最后还是被吸引了,宝马的直六,二阶直逼S55的动力,配合两座软顶,电控LSD,M性能刹车,M电控避震,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更不用提新Supra的姐妹车,彼时A90正是加价最疯狂的时候,而现在有个几乎半价的六缸机,吸引力实在太大。

于是询价验车下定金,虽然还是惴惴不安,但也有一个可以在马路上随便横着走的期盼。

由于手头其他事情堆积,一直熬过了几周,终于找到空闲时间飞到HZ当晚就与车主见面,短暂的试车,动力比预期的好很多,第二天过户提车,随后一路开回来。

接下来简单聊聊感受。

*本文中所有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主观观点,不代表酷乐汽车,不代表任何机构,仅供参考

Author/blue

 关于B58B30C引擎 

这台B58扭矩极强,绝对数据极其蛮横,340匹500Nm,曲线高过N55,略低于S55,随便一阶可以接近400匹,并且峰值扭矩又会垂直往上拉升一大截,论账面数据,同价位这个输出数据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日常的驾驶感受里,静态起步原厂的米其林PSS 275轮胎会一直打滑到3档,动态120-180时速区间的提速几乎没有延迟,180-220虽然稍慢,但也是可以轻松到达。


3000转往上有一个2000多转的峰值扭矩平台,这个转速区间车几乎是一直弹着向前走,速度提升极快,路面没水的情况下,街道上非常强劲。


这台Z4干过太多S/M2 C这类快车,中段的扭矩来的太过迅猛,几乎降档的同时车就已经弹出,时速160以上也和众多快车有过缠斗,基本在200码以上就开始拉开距离,作为一台FR,在敞篷状态下超高速可以完胜硬顶,回想起来依然有些匪夷所思。


日常驾驶点对点的路线里,这部车又快又稳,往往到最后自己都觉得惊讶,更不用说跨城驾驶在时速120-180的区间,B58绝对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驾驶游刃有余,输出畅快而高效,非常的享受。


国六B排放下,六缸的音浪非常弱,几乎听不到太多排气声,切了GPF后声音会略大一点,浑厚而有质感,但依旧不洪亮,但声音却高级且精细,也不会对聊天有任何干扰,并且在ADS开着的情况下,车外几乎听不到排气声,车内的氛围感又异常悦耳。

 底盘调教 

这台Z4 40i是电控避震,舒适和S两档,前者过软,S模式下高级而有支撑,过减速带,低速会略晃,能感知路面的波动但不会弹跳。


其他路况下非常贴服,并且不同于奔驰的虚无感,40i在快速拉平路面颠簸的同时,路面动态会以非常细微的方式传递,即使有大坑的情况下,底盘在跨过去的感觉也异常干净整洁,只在方向盘及座椅上给予非常细微的反馈,毫无不适感。

而在高速路面经常会有接缝或不平的情况,如果是改装避震,通常整车会有直接的冲击感,下坠的时候很像过山车,体感非常明显。


而40i会以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平滑过去,无论冲击还是下坠,如果不是轮胎传递的细微悬空感,几乎无法感知路面的坑洼,避震表现非常的稳定,高级且富有支撑,这种感觉不同于过去开过的任何车和任何改装避震,甚至不同于同平台更贴近日系质感的Supra。


40i的这套电调除了基础设定略偏软以外,几乎毫无槽点,支撑和高级感兼顾,开过有点贴近这种车感的,是阿尔法罗密欧的Giulia,但也只是特性略有接近,质感远远不及。有意思的是,其25i版本的避震截然不同,日常和山路支撑挺好,就是过坑的震动奇大,感觉轮子都要脱出去了。

 NVH及内饰评价 

作为一台软顶FR,我个人感觉新Z4的NVH好的令人感叹。


关棚后接近豪华车的质感,静音和舒适方面非常突出,比如原厂用的PSS星标,虽然抓地力很一般,但胎壁带了静音棉,静音性能很不错。开关篷速度很快,不过速度限制在50公里以下,仪表到是没有中置转速表。


而搭配的红内相当漂亮,不过方向盘本身的手感不太满意,较粗且盘子较大,毫无手感可言。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车的坐姿很棒,重心低,视野好,各种可调节的座椅功能,敞篷必备的加热,良好的导风,提车回来的高速路程,全程敞篷也没有觉得不舒适,如高铁般稳定快速。

在能源价格越来越高昂的前提下,特别提一下M40i的油耗,居然只有百公里14升,并且是在日常不开,只周末跑山的情况下做到的14,即使不考虑我把原厂的275换成了235,纯原厂状态下其它人也开不到10各油,一部如此强爆发的六缸机做到这个油耗实在有些太过惊喜。

 关于推头和DSC 

来说推头和DSC

B58的超强动力,也带来了明显增加的车头重量,加上原厂前255后275的轮胎宽度,调校异常推头,于是先后试了F255/R245,F245/R235,F245/R225以及F255/R235的搭配。

这部车在前胎Nitto Invo 255的情况下,山路前轮死死的咬住弯道,后轮暴力的输出,是种略无聊但也很独特的体验 —— Nitto胎真是神胎,很奇妙的感觉,国内很少人使用。


后轮随着宽度的逐渐减小,整车的动态会明显变得灵活一点,但是对应的绝对动力会明显下降。然而奇葩的是,在225后胎情况下,面对高达500Nm的扭矩,弯道里后胎依然极其难以漂移起来 —— 不要质疑DSC没关,从GT86一路养成的习惯,上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长按全关DSC —— 然而尾部稍有滑动,就会被无法全关的DSC限制动力。


更为离谱的是跑零百冲刺时,225后胎在换到2档之后就几乎不打滑,不管油门开度在什么位置,预期是一路从一档直到四档都应该是横着走,实际却像是一台四驱车稳定直冲,而这可是一个500Nm的大机头。

这也是为什么说这部车在街道上是几乎无敌的,因为并不需要太多的考虑轮胎的极限,给油之后,DSC会接管之后所有行为,并不太需要驾驶员去感知和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车在到手时,系统版本是2019.11,DSC允许小范围的滑动,提车回去跑山,每个弯道尾部都会扭动着进来,虽然略笨且方向有些不可控,但很有意思,直到现在都还能记得那天夜里弯道里扭动着反打的开心。

但后来在做程序前,想确保是最新的主机系统,手贱跑去4S升级到了2021.11版本,升级完后感觉换了一台车。


电控LSD和动力毫无介入感知,但却牢牢的控制着车身,稍有滑动便迅速找回抓地,和之前全油状态下暴力和不可控特性大相径庭,后来找了很多的程序商尝试单独刷回DSC程序,动态依旧。


国内没有相关资料,海外却有不少Supra车主提到GR官方提供新版程序解决旧版尾部滑动问题,这里的问题是,升级一个主机程序居然覆盖了整个ECU及LSD —— 如果有车主的主机是老版本并且希望多点滑动,一定要关闭系统升级......

 ZF变速箱 

接下来是顿挫的ZF。

整车有C+和S+模式,切掉了排气的GPF,低速依然顿挫,C+模式迟钝的变速箱以及低锁止率下如同CVT一般的换档感受无法忍受,而S+的基础转速直接达到道2000转以上,而3000转就可以输出500Nm的全扭矩,平时是真的不好开,好在ZF的换挡速度足够快,手动模式还算非常顺手。


简单提一下B58的高转和程序,账面数据虽然可观,但在接近5000转之后,扭矩直线下滑,油门越踩越软,越踩越空,一阶二阶的B58又可以往上提升非常可观的数据,并且体感上也明显更为暴力,但中高转的下跌却远远大过原厂,顶着油门到红线的感觉并不是B58适合的开法。

 说说这台车的缺点 

在买车后的几乎每个周末,我基本都在山里试车,持续了几个月时间,从激动到失望,从失望到无聊,直到半年后卖车。

最初买车的时候,对这部车的期望,是一个加强版的GT86,毕竟其FR,LSD以及动力是全方面的强化,幻想着到手就可以随意漂移,然而正如股市,现实总与预期不相符,众多槽点竟不知从何说起。


这台Z4 M40i车体庞大,转向无路感,极其强势的DSC系统,几乎没有高转,以及万恶的顿挫。

首先其车身体感上庞大,虽然轴距段,尺寸绝对值很小,但开起来感觉车身感很重,低速时的变道毫无信心,市区大部分时间需要拉开绝对速度差才敢变道,几乎不敢做一次低速穿梭。


这感觉很像Giulia,不同的是,罗密欧是可变转向比导致的没信心,而Z4主要是车体感偏大,以及B58的低速延迟,不要说转速拉起来再变道,B58巨大的扭矩在一档没到3000转时就已经飞出去了。

以前开车方式很热血,有空就钻,换到这部车以后极度的不适应,明明看到旁边有车道空出,但就是不敢变道,正儿八经的改变了在市区的开车方式和心态 —— 早早变道乃至不变道,有绝对空间再一把拉出,心态非常的平稳,即使有慢车挡道,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拉出去一脚就冲出去,绝对速度带来的心态固然异常平稳,却也少了很多激情。


其次是转向,原厂的方向盘又大又粗,毫无手感,几乎没法正常开,跑去陈田看了一圈老宝马的转向盘依然不满意,只好高价在GK Factory定做了碳纤支架,并且为了更强的手感,换了340的Greddy漂移盘。

替换之后的转向力度有所加大,但路感依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电控系统传递上来的只有轻飘飘的一点路感,并且在速度增加时没有变化,仅有转向力度变化。


这导致了两个非常无趣而非致命的点。

第一,弯道对轮胎状况无法感知。

第二,高速无法感知轮胎极限,原厂设计原本推头,加上无回馈,在入弯前永远无法判断极限的入弯速度,只在失控边缘前轮锁死时才有明显的感知。

有次在一条常跑的狭窄山路上,Z4差点撞崖 —— 原厂的M四活塞刹车,脚感软,绝对制动力弱,脚感太差,纯舒适取向,在一个右弯时,判断轮胎还有余力,车身拉左,入弯前才发现车身推出去了,爆踩刹车却依然如蛮牛一样冲出去,直到对侧的排水沟才停下来。


前杠已经贴到岩壁,之后这部车就很少再去找极限,基本都是靠更换前轮轮胎去提升物理极限,这就非常的无聊,因为并不是靠自己的驾驶能力和触感去过弯,而是靠物理提高车辆的极限。

回到第二点,一台车在不同的速度区间,正常情况下转向和路感是完全不同的,而这部车如同高铁一般,80码和200码的路感几乎没有区别。


在转向和底盘给予了强大安定感的同时,动态表现却非常无趣,逼近极速的意义并不是为了速度本身,而是去尽可能感知逼近极限的状态,而Z4在高速下完全没有让我血液喷薄的感觉,只有快如箭的穿梭和平淡的驾驶感受。


到手几个月后因为无聊想卖车,但又很舍不得这样一部动力如此强劲的机器,4月时候和朋友的一台987 S去跑山,几十公里下来,双手似乎黏在了987的方向盘上,虽然动力逊色很多,但双手提轮的感觉实在太过难忘。


那天跑完和朋友在清冷的山里聊了很久,满脑子都是回程能不能再多开一下987,完全不舍得离开那个磨得秃噜皮的方向盘,后来从987上换回Z4,一瞬间就感觉,原来差距可以如此的大,也就是那次跑山之后,决定无论动力多强,也不想要这种很假的感觉,遂决定卖车。

 小结 

虽然新Z4在驾驶层面有诸多的不如意,不过依然很怀念B58在高速时如箭一般的穿梭,和下班通勤时的安静高效,100-200公里的提速实在令人难忘。


虽然非常遗憾对于一部搭载B58的两座软顶车,宝马稍在驾驶层面做些取舍,便可以做出非常不一般的驾驶感受,然而成品却和M3 E92或1M E87这种神器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但B58仍然是现代汽油机里非常值得体验的引擎之一,同时黑红配的Z4视觉效果非常棒,配合TE37 RT的痞气,即使不开,看着也非常开心,他并不会像GT86一样成为自己的兄弟,一起去很多不同的地方,但能够有机会去拥有一台B58的机器,还是非常幸运。


开完Z4后对开车有了负担感,索性买了部新飞度GR9,找回了许久没有的开心,简单直接,毫无负担感,虽然前置前驱,但油门到底如同小耗子一般穿梭在车流的感觉简单又美好,甚至都有点不想去换Flat六缸。


最后在这里简单谈下几台车和M40i的对比,

首先,保时捷718,坐舱小而挤,四缸机外挂Turbo的声音又乱又嘈杂,但随便降到1档的PDK变速箱,短小精干的车体,都标识着这是一台纯种的竞技取向跑车,相比之下,Z4是一台舒适取向的大马力跑车,两者特性截然不同。


而新Supra,无论原厂还是改装的A90,和Z4在驾驶层面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除了转向快一点,输出线性一点,以及如同小黑屋一般狭窄的视野。

即使是做了倾角和改了底盘的Supra,依然软趴趴而不直接,而我依然觉得A90的车主最应该改的避震是Z4原厂电调配合Bilstein短簧(其实应该是艾巴赫的短簧*酷乐汽车备注)。

最后说下Z4 25i,扭矩范围非常窄的B48,简单来说,还是上B58吧。

↑↑↑
长按关注BLUE的个人公众号


 More 


今日日签




 
今日热点

广汽丰田“中国自研2.0” 一场静水流深的合资质变


城市通勤+远郊自驾 吉利银河E5是全能选手


从产品、服务到技术和营销全链路,大众品牌赢得销量也赢得人心


东风日产N7:50天狂揽2万大定,合资新能源转型的真正标杆诞生


安全品质看红旗,拆解红旗H5 PHEV


父亲节再次OTA 坦克500 Hi4-Z越野价值“逆生长”


小米汽车(四):悲壮前行


2025粤港澳车展:探馆体验全新bZ5,有颜更有料!


粤港澳车展探馆|一汽丰田 “时光焕新” 现场揭秘:车龄=增值金


2025粤港澳车展探馆一汽丰田展台,全新纯电车型bZ5上演降维打击!


小鹏G7上市19.58万起,2250TOPS算力领跑全球+空间怪兽瞄准家庭出行


从“国产越野”到“世界名片” 坦克品牌全球累销突破70万辆


迁址天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雄鹰换羽开启新征程


“三好SUV”名不虚传 舒适取向的第四代博越L 竟兼容操控基因


直营的体验,经销的网点!一汽-大众走出“两全其美”新路子


电动车痛点 + 法系优势 = 示界06的解法


从商务到家庭,获得25万用户的信赖与热爱——腾势D9凭什么?


和与众06共赴鹭岛“赏金之旅”,玩转夏日多巴胺


演绎虚实交融的豪华驾控新境,问界新M5 Ultra登陆《荒野行动》


小鹏G7上市19.58万起,2250TOPS算力领跑全球+空间怪兽瞄准家庭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