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越远·心越近
二战,是一条分界线。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越野车,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威利斯Jeep的嫡系传承。这事想来也好理解,正所谓成王败寇,二战美军的威利斯吉普纵横欧亚大陆,扬名北非战场。自然而然的,也就自带主角光环。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构以及全球战后经济重建的开启,是的威利斯Jeep所确定的越野车构型,再度迎合了全球大环境的需要。于是,在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格局下,威利斯Jeep的构型都得到了全面的运用,诞生了一大批经典的越野车。
所以,战后的越野车都出自一个祖宗,这事不虚。
不过,既然要全面的聊一聊越野车的分化,那还是得从二战讲起,威利斯Jeep的这一枝如何开花结果的,日后再表。
二战前:轻型越野车的探索已经开始
二战作为到目前位置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参战各国在开战之前以及战争进行的过程中,都进行过精心的武装整备。这其中,就包括轻型战术通勤车辆。威利斯Jeep,只是在这其中成功的突出重围的那一个。这一类轻型战术通勤车辆,在彼时各参战国中的定位都是非常明确的——能够应对崎岖恶劣的路况,执行侦察、巡逻、医疗、运输甚至是作为轻型突击车配合参战的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1941年诞生的威利斯Jeep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汲取了前者成功的战场经验之后,进行适应性改进而推出的产物。
在这一时期,经典的战术通勤车辆包括被称为桶车的德军VW82战术通勤车,苏联红军的嘎斯61,更大尺寸的霍希901 Type40等。关于这些车型的历史,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会一款一款的来讲,这里咱们先理清楚一个发展脉络。
这些车型的诞生时间,大约都是在1938年左右,而对于美军的威利斯Jeep的构型影响最大的,还是德军的VW82桶车,以及在这款车型上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德军战术车辆。VW82桶车,是在1936年的Type60型家用轿车,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甲壳虫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款战术车辆,1938年开始提出项目规划,在1940年正式投产命名为Type82型军车。因为采用波纹钢蒙皮而酷似水桶,所以在随后这辆车被更多的称为“桶车”。
轻量化和构型的简单化,是VW82在战场快速通勤和解决应对崎岖路面时提出的解决方案。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彼时的VW82其实是打造了一辆BUGGY。整车的底盘下部很平,整车全重仅仅为685千克。这就使得在极端崎岖和恶劣的路况下,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把VW82从前方抬起来。为了实现轻量化的设计,底盘只有一根半管状的主梁,并采用四轮独立悬挂和扭杆弹簧。这种结构,学名式中央脊管式车架,现在在太拖拉上很出名。
这样的底盘构型,和我们现在熟知的大量以及整体桥的越野车截然不同,但是这种中脊式的车架结构,充分保证了VW82的越野通过性能和抗扭刚性。同时为了满足在沼泽地区的行军需求,VW82的下部车身还无限的趋近于船型车身。另外,VW82还有和甲壳虫一样的后置后驱的布局,动力也不过是一台排量不到1L的风冷发动机。虽然只是两轮驱动,但是轻量化的车身,以及平整的底盘,让这辆车在北非的沙漠和欧洲的田野飞驰起来并不逊色。
和VW82不同的是,从1938年开始,苏联红军提出的轻型越野车计划,更多的是考虑到了苏联广袤的原野上,在春秋之交泥泞的道路条件。与此同时,苏军也在这一时期的数次冲突中,敏锐的意识到了一款轻型越野车在机动作战条件下的重要性。在1940年,苏军也相应的推出了嘎斯61型越野车。
和VW82桶车不同的是,嘎斯61是用传统越野车的思维来解决崎岖路面的通过性问题,提供四轮驱动,搭载3.5L六缸发动机。造型和当时的轿车差不多,保留了翼子板这样的细节,不过因为悬挂行程的增加,这辆车的显得尤其的高挑。与此同时,也保留了硬顶的车身结构,并以此为平台,衍生出了战术通勤和战术指挥等等的产品。
嘎斯61是苏联的第一款军用越野车,也是四轮驱动的轻型越野车的鼻祖之一。
因为有了这样的铺垫,才有了威利斯Jeep的故事,也才有战后越野车的发展历史。
1941年,美国以一贯的投机心态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时,欧洲和亚洲的战火已经为美军的轻型战术通勤车辆提供了足够多的设计经验和设计需求。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威利斯Jeep的构型就跃然纸上。很多文章在讲威利斯Jeep的独创性,但这些独创性,都是基于前行者的脚步总结出来的。
对于威利斯Jeep影响最大的,还是VW82桶车。轻量化的设计,简单的车身结构和多样化的使用场景,都在班塔姆的方案里呈现出来。不过不同于VW82的是,班塔姆公司的方案,也就是日后熟悉的威利斯Jeep的样子,采用的是更加传统的梯形大梁的结构,并且采用了四轮驱动的布局。车身也没有像VW82那样执着的去追求船型车身的浮力和平整的底盘。设计这件事,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理念的契合。
事实证明,四驱的威利斯Jeep的整体构型方案,会比VW82更好。一方面,四轮驱动使得这辆车在寒冷的冬季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美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并不执着于船型构型的设计,也让威利斯Jeep的生产成本低了很多,便于更加快速的生产。
在旷日持久的战场上,快速生产能力和廉价的成本,确实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尤其是二战进入到后期的阶段,随者美国生产能力的快速释放以及德军的节节败退,越来越多的威利斯Jeep出现在全球战场上,从而在所有人的脑海里,牢牢的建立起了经典轻型越野车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作为后来者的美军,在亚洲战场以及欧洲战场上,成功的树立起了胜利之师的形象,专属于美军的胜利者文化,也开始在二战后期的全球战场上,初具雏形,而这种雏形,在二战结束后的全球经济重建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就是,二战之后的故事,出于篇幅的关系,这一节,我们下期再表。
编辑 | 蔚星星
越野e族
路越远心越近
微信号:fblife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