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车市
1.蔚来全新ES8上市 售52.8-63.8万元
2.蔚来EC7上市 售48.8-57.8万元
3.埃安发布Hyper GT预告图
自动驾驶
1.百度Apollo计划2023年增投200辆无人车
电动化
1.蔚来发布第三代换电站 单日换电可达408次
2.特斯拉中国超充桩突破1万根
3.特斯拉4680电芯周产量可供1000辆车
4.宁德时代140亿元山东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开工
5.Form Energy投资7.6亿美元建储能电池工厂
数字化
1.华为向奥迪、宝马等汽车厂商授权专利
2.英特尔拆分图形芯片部门 欲与英伟达、AMD竞争
3.极狐阿尔法S·HI版第三次OTA升级
企业·财经
1.特斯拉中国回应上海工厂停产一周
2.长安汽车成立长安科技公司
车型·车市
1.蔚来全新ES8上市 售52.8-63.8万元
12月24日,蔚来于NIO Day 2022正式发布全新ES8,该车共推出3个版型:
普通版车型起售价52.8万元,BaaS方案起售价45.8万元;
行政版车型起售价54.8万元,BaaS方案起售价47.8万元;
签名版车型起售价63.8万元,BaaS方案起售价51万元。
BaaS方案电池月费方面,75kWh电池包为980元,100kWh电池包为1,680元。
全新ES8基于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0打造,车身尺寸为5099*1989*1750mm,轴距为3070mm,定位纯电动中大型SUV。外观方面,该车采用了蔚来第二代设计语言,前脸设计较上一代车型有所简化,并首次配备了集成100颗微米级高亮度LED的智能多光束大灯。车身侧面采用纯平侧窗设计,配备智能电吸门、隐藏式门把手和与前翼子板集成的侧后摄像头。
该车尾灯由上一代车型的分体式调整为贯穿式设计,车尾上方配备扰流板和隐藏式后雨刮,整车风阻系数为0.25。车身颜色方面,全新ES8提供云白、星灰、宇航蓝、南极星蓝、深空黑,以及2023年年度色曙光金和专属色星辰绿共7种可选。
内饰部分,全新ES8采用家族式设计,配备10.2英寸HDR数字仪表、12.8英寸AMOLED中控屏和16.3英寸HUD,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Banyan智能系统,并可选装NOMI Mate 2.0车载人工智能伙伴。内饰颜色提供远山黛、乔戈里灰、云贝米、玳瑁棕、松绿共5种可选。
车内座椅采用2+2+2六座布局。其中主驾座椅支持包括肩部调节在内的20向电动调节,女王副驾支持22向电动调节及一键舒享模式。该车前两排座椅均标配座椅记忆、分区加热/通风、热石按摩和Air Cushion背部舒缓系统5项功能,第三排座椅标配座椅加热和靠背电动调节功能。
行政版及签名版车型二排配备有行政中岛,其上层可电动伸缩,支持手机40W无线快充,下方储物空间可选装车载冰箱,支持0-50℃温度调节。普通版车型则保留了二排中央通道及座椅内侧的一体式扶手。
此外,全新ES8还配备或支持智能五区空调、车载香氛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光瀑式氛围灯、女王化妆镜、方向盘加热、N-Box增强娱乐主机、23扬声器音响等配置和功能。
智能驾驶方面,全新ES8搭载包括1个激光雷达、7个800万像素摄像头、4个300万像素环视摄像头、1个增强主驾感知、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个V2X车路协同感知和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在内的33个感知硬件,以及4颗总算力为1016TOPS的NVIDIA Drive Orin X芯片,支持包括FCW前向碰撞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LDW车道偏离预警、TSR道路标识识别、PSAP换电站泊车辅助在内的22项安全与驾驶辅助功能,后续还将开通蔚来自动驾驶NAD,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和换电等场景。
底盘及动力部分,全新ES8采用前双叉臂+后H臂多连杆的悬架形式,配备智能双腔空气悬架和CDC动态悬架阻尼控制。该车全系搭载最大功率480kW、峰值扭矩850N·m的前后双电机,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为4.1s。目前该车提供75kWh和100kWh两种电池包可选,未来还将提供150kWh电池包,其中:
搭载75kWh电池包时,CLTC续航里程最长为465km;
搭载100kWh电池包时,CLTC续航里程最长为605km;
搭载150kWh电池包时,CLTC续航里程最长为900km。
全新蔚来ES8现已开启预订,预计将于2023年6月开启交付。
2.蔚来EC7上市 售48.8-57.8万元
12月24日,蔚来于NIO Day 2022正式发布新车型——EC7,该车共推出2个版型:
普通版车型搭载75kWh电池包起售价48.8万元,搭载100kWh电池包起售价54.6万元,BaaS方案起售价41.8万元;
首发版车型起售价57.8万元,BaaS方案起售价45万元。
BaaS方案电池月费方面,75kWh电池包为980元,100kWh电池包为1,680元。
EC7基于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0打造,车身尺寸为4968*1974*1714mm,轴距为2960mm,定位纯电动中大型Coupe SUV。外观方面,该车采用了蔚来第二代设计语言,配备智能多光束大灯、隐藏式门把手、隐藏式高位刹车灯和双模主动升降尾翼,车身后段为溜背式设计,整车风阻系数为0.23。车身颜色提供云白、星灰、深空黑、霞光橙、极光绿、南极星蓝、同温层蓝,以及2023年年度色曙光金共8种可选。
内饰部分,EC7采用家族式设计,配备10.2英寸HDR数字仪表、12.8英寸AMOLED中控屏和16.3英寸HUD,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Banyan智能系统,并可选装NOMI Mate 2.0车载人工智能伙伴。内饰颜色提供玛瑙黑、金沙米、乔戈里灰、可可棕、珊瑚红共5种可选。
该车座椅采用2+3五座布局,主驾座椅支持16向电动调节,女王副驾支持19向电动调节并增加了腿托加热功能和一键零重力模式,后排座椅支持靠背电动调节,前后排座椅均支持通风、加热、按摩和Air Cushion背部舒缓系统4项功能。
EC7的全景天幕面积为1.94㎡,可选装采用黑灰中性基色的智能调光全景天幕,提供5档透光度调节,官方宣称其可实现86.3%的总能量隔绝率和99.9%的紫外线隔绝率。
此外,EC7还配备或支持三区自动空调、车载香氛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光瀑式氛围灯、女王化妆镜、方向盘加热、手机无线充电、N-Box增强娱乐主机、23扬声器音响等配置和功能。
智能驾驶方面,EC7搭载包括1个激光雷达、7个800万像素摄像头、4个300万像素环视摄像头、1个增强主驾感知、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个V2X车路协同感知和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在内的33个感知硬件,以及4颗总算力为1016TOPS的NVIDIA Drive Orin X芯片,支持包括FCW前向碰撞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LDW车道偏离预警、TSR道路标识识别、PSAP换电站泊车辅助在内的22项安全与驾驶辅助功能,后续还将开通蔚来自动驾驶NAD,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和换电等场景。
底盘及动力部分,EC7采用前双叉臂+后H臂多连杆的悬架形式,配备智能双腔空气悬架和CDC动态悬架阻尼控制。该车全系搭载最大功率480kW、峰值扭矩850N·m的前后双电机,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为3.8s,100-0km/h制动距离最短为33.9m。目前该车提供75kWh和100kWh两种电池包可选,未来还将提供150kWh电池包,其中:
搭载75kWh电池包时,CLTC续航里程最长为490km;
搭载100kWh电池包时,CLTC续航里程最长为635km;
搭载150kWh电池包时,CLTC续航里程最长为940km。
蔚来EC7现已开启预订,预计将于2023年5月开启交付。
3.埃安发布Hyper GT预告图
12月26日,埃安发布了新车型Hyper GT的预告图。
Hyper GT基于星灵架构打造,从预告图可得知,该车配备蝶翼门、激光雷达以及尾翼,车身后段为溜背式设计,整车造型较为低趴。
埃安官方表示,该车将首发“赛道级后驱驾控”,并首搭“航天级红外遥感技术”。
自动驾驶
1.百度Apollo计划2023年增投200辆无人车
12月26日,百度宣布在武汉大规模拓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2023年,百度Apollo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增加投放200台全无人驾驶运营车辆,打造全球最大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区。
武汉是百度Apollo商业化落地的首批城市之一。今年5月,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落地武汉经开区;8月,百度Apollo在武汉启动国内首个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12月,百度Apollo在武汉实现跨区通行、全无人驾驶夜间运营。
目前,武汉市各类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已超过400公里,而“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运营面积超13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达100万。百度Apollo全无人运营区域从军山新城扩充到武汉市经开区三环至五环,覆盖面积翻两倍。与此同时,军山新城全无人自动驾驶运营时段拓展至7点-23点。
百度称,目前,百度L4自动驾驶运营测试里程累计已超4000万公里,“萝卜快跑”已在北京、深圳、武汉、重庆等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其中重庆、武汉已经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截至第三季度末,“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超140万。现阶段,百度自动驾驶落地新城市的技术交付时间为20天。
电动化
1.蔚来发布第三代换电站 单日换电可达408次
12月24日,蔚来在2022 NIO Day上发布第三代换电站。
第三代换电站的换电时间较上一代缩短20%,电池仓位增加至21个,日服务次数可达408次,比二代提升30%。此外,第三代换电站还配备2颗激光雷达和2颗Orin X芯片,单站算力达508TOPS,可以更精准地实现车站协同、自动泊入换电等功能。
第三代换电站将于2023年3月开始部署。
在充电方面,蔚来正式发布了500kW超快充桩,并面向所有电动汽车品牌开放使用。这款充电桩单桩最大功率500kW,最大电流660A。在充电速度方面,官方称从10%充至80%,400V车型最快仅需20分钟,800V车型最快仅需12分钟。同时,超快充桩采用自硏超轻液冷充电枪线,智能调节温控可将降温能力提升380%。
2023年,蔚来汽车预计将在中国累计建成1700座换电站、2万根充电桩。目前蔚来汽车已建成1286座换电站,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市区域。
2.特斯拉中国超充桩突破1万根
12月26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其在中国大陆的第1万根超充桩落户上海东方明珠。
特斯拉中国超充网络里程碑:
2014年,在上海建设落成中国第1座超级充电站;
2016年,在北京落成中国第100座超级充电站;
2020年12月31日,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落户上海静安,同时在中国落成第5000根超充桩;
2022年9月9日,特斯拉第9000根超充桩落地于湖南益阳。
特斯拉已在中国大陆建设开放超过1500座超充站、10,000根超充桩,搭配超过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1900多根目的地充电桩,覆盖中国370多个城市和地区。
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目前已100%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会城市、直辖市,并已在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广东、贵州、山西等地实现地级市全覆盖。
3.特斯拉4680电芯周产量可供1000辆车
12月25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其4680圆柱电池产量现已达到86.8万颗,可以支持每周生产1000多辆汽车的水平。特斯拉表示,新生产的4680电芯已向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供货,用于生产Model Y。
据美国拆车专家Sandy Munro的拆解结果,美国长续航版Model Y电池组共搭载828颗4680电池。
今年10月,特斯拉在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电池产能方面,4680电池生产总量环比提升3倍,第2代4680电芯在得州奥斯汀工厂生产,每周约生产1000套以上的4680电池包,第4季度预计将产能提升至每周生产2000套。
特斯拉最早于2020年9月“电池日”上公布4680圆柱电池产品。马斯克其时介绍称,该型号电池与2170相比单颗电芯容量提升5倍,功率提升6倍,整车续航提升16%。
4.宁德时代140亿元山东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开工
2月24日,宁德时代官方消息,子公司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举行推进会。推进会现场,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宁德时代1.1GWh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宁德时代济宁首座重卡换电项目同时开工奠基。
山东时代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40亿元,将建设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项目规划占地约2000亩。同时,宁德时代将与济宁市共同推动电池制造、集中光伏、储能电站、换电平台等各板块项目。
5.Form Energy投资7.6亿美元建储能电池工厂
12月22日,背靠比尔·盖茨旗下能源投资公司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的储能公司Form Energy宣布,计划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韦尔顿(Weirton)投资7.6亿美元建设一家储能电池工厂。该工厂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电池系统,并创造至少750个工作岗位。
Form Energy致力于通过使用铁、空气和水制造电池,旗下电池技术将通过“可逆生锈”过程充电。放电时,电池会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并将铁粒转化为铁锈。在充电时,电流的应用将铁锈转化为铁,电池会呼出氧气。Form Energy表示,使用该技术的电池没有热失控的风险,不含重金属,可回收性更强。
使用该技术的储能电池包括铁电极与空气电极,储能时长可达100小时,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储存时间更长,而且使用的材料也更便宜。Form Energy此前曾表示,其储能电池系统每千瓦时的储能成本将低于6美元。
Form Energy称,使用该技术的电池模块包含约50个约1米高的电池组,该电池组将集中在使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外壳中并组合到一起,形成兆瓦级别的电源。该储能设备将可以安装在任何地区,与锂电池储能互为补充。
该公司第一个项目于2020年在美国明尼苏达落地。Form Energy为当地公用事业公司Great River Energy提供一个1MW电池储能系统,储能时长为150小时。
Form Energy成立于2018年,由马特奥·哈拉米洛(Mateo Jaramillo)担任CEO。马特奥曾于2009年加入特斯拉,担任储能项目Powerwall的产品与项目副总裁,负责Powerwall的产品生产与商业运营。
2022年10月,Form Energy宣布完成E轮融资,融资金额为4.5亿美元。该轮融资由TPG领投,新加入E轮融资的包括GIC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 Investments),同时,阿塞洛米塔尔钢铁集团(ArcelorMittal)、比尔·盖茨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BEV)、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Coatue、Energy Impact Partners (EIP)、麻省理工学院的The Engine、NGP ETP、淡马锡、Prelude Ventures和VamosVentures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数字化
1.华为向奥迪、宝马等汽车厂商授权专利
12月23日,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华为已与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宝马、保时捷等汽车制造商签订协议,因为华为需要在被打压的情况下想办法将其专利变现。
据悉,华为知识产权部全球负责人樊志勇表示,这些专利许可协议于2022年下半年达成,意味着全球每年生产的7000万辆汽车中,有约1500万辆将会使用华为技术。
樊志勇称,华为在2022年签署了20多项新的或扩展的专利许可协议,涵盖智能手机、联网汽车、网络和物联网等技术。“仅在汽车行业,我们就与大约15家汽车制造商达成了使用我们先进无线技术的交易。最重要的是,华为的专利正在以多种不同方式产生价值。”
樊志勇还透露,除上述4家德国车企外,华为还与斯巴鲁、雷诺、兰博基尼和宾利签署了授权协议。
在截至2021年的三年里,华为在全球范围内从专利许可中获得了约12亿美元的收入。
目前,华为已积累了大量专利资源,尤其是在5G无线通信相关领域。据日本NGB知识产权研究所数据,华为已公布的5G专利技术数量领先于高通、三星、LG 电子等企业。
2.英特尔拆分图形芯片部门 欲与英伟达、AMD竞争
12月22日,据外媒报道,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宣布将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事业部(AXG)一分为二,通过重组业务,加强与英伟达和AMD的竞争。
英特尔图形芯片部门包括消费者图形和加速计算团队。在该公司发布的声明中,英特尔表示将消费者图形部门与客户计算部门合并——后者专为个人电脑制造芯片;而加速计算团队则将并入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AI)业务。
原负责领导英特尔图形芯片部门的Raja Koduri将重新担任该公司首席架构师。图形芯片业务重组后,Koduri将负责公司的预研技术和芯片设计战略,例如开发先进的内存芯片、整合不同类型的芯片以实现更高性能的计算等。Koduri之前曾在苹果和AMD任职,于2017年加入英特尔。
英特尔此次拆分的AXG部门成立于2021年6月。从业务范围看,该部门业务内容与英伟达相似,包括向市场出售用于游戏、渲染等的GPU芯片,以及向企业、数据中心客户出售加速计算芯片,用于AI计算、云游戏等。
长久以来,英特尔在GPU市场落后于英伟达和AMD。外媒称,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正在实施一项雄心勃勃且耗资巨大的计划,旨在重振英特尔在智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挤进图形和外包制造等市场,从而让英特尔重返5800亿美元芯片行业的前沿。
3.极狐阿尔法S·HI版第三次OTA升级
12月25日,ARCFOX极狐官方宣布,旗下车型极狐阿尔法S·HI版已推送第三次OTA升级。本次升级的主要内容包括:
1)APA/RPA泊车支持头入尾出
泊车系统可自动识别可泊目标车位的泊入方式,若车头车尾均可泊入,则默认为车尾泊入,驾驶员可点击车位手动切换泊入方式。
2)新增RPA遥控泊车(iOS)
苹果手机用户可在车外蓝牙稳定连接范围内使用手机APP控制车辆进行泊入、泊出功能。
3)支持窄道激活影像灵敏度设置
窄道激活影像支持三挡灵敏度设置选项:较近、适中、较远,可调节影像自动激活频率。
4)新增语音控制智能驾驶导航
新增语音控制导航指令,包括:导航前搜索目的地、导航中修改目的地、导航中添加途经点。
5)NCA超车变道场景支持设置选项
NCA功能增加超车变道设置选项:关、标准、敏捷。
6)智能驾驶导航优化
长途路径规划时,支持沿途规划更多的途经点数量
支持用户单指双击屏幕或双指单击屏幕进行缩放
新增导航引导播报内容,包括预计到达时间、进入小路提醒、电子眼前超速提示灯
在导航设置面板,新增重置地图功能,可在地图异常场景下重置车机地图
7)修复并优化部分已知问题
企业·财经
1.特斯拉中国回应上海工厂停产一周
12月26日,据《环球时报》报道,针对此前外媒曾报道特斯拉计划从12月25日至1月1日暂停该厂Model Y车型生产的消息,特斯拉中国在25日接受其采访表示,“上海工厂2022年仍然保持了高效的生产和优秀产出。整车生产下周(即本周)按计划进行年度产线维保工作,同时工人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因此在产线维保期间也进行人员休整。充电桩等车间都未停产,媒体说的工厂停产也不完全准确。”
此前的12月5日,特斯拉中国对外宣布,11月上海超级工厂共对外交付新车100,291辆(含国内销售和出口),首次突破10万辆,创下单月交付量新纪录。今年1-11月,特斯拉中国累计交付超65万辆(含国内销售和出口)。
特斯拉官网显示,目前,特斯拉国产Model 3/Y的交付时间均在1-4周内。需求不振,或许是特斯拉上海工厂停产的原因之一。
2.长安汽车成立长安科技公司
12月15日,在长安160周年系列活动上,长安汽车宣布成立长安科技公司,向科技公司转型。长安汽车称,未来十年将以长安科技为中心,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累计投入超1500亿元,构建超过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开发超级整车智能平台,打造智能新体验,布局控制器等科技产业。
长安汽车称,到2025年,长安汽车将陆续推出30余款全新产品。同时,还将继续与华为、腾讯、博世、宁德时代等伙伴,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进行全面深入合作。
1.蜂巢能源完成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开发 能量密度110Wh/kg
4.Melexis与MulticoreWare合作ToF技术应用于汽车安全
“建约EV预测系统”定位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趋势预测服务,包含:EV销量预测、产业趋势分析和产业沙龙服务三大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