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DC,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的缩写,翻译过来叫做新欧洲驾驶循环法。先驾驶一辆行驶里程3000km左右的车,计算出不同路面的阻力,然后在20-30℃的环境下放在测试平台上,匹配散热。如图所示,纵向轴是速度,横向轴是时间,进行加速、减速循环做四次就是城市能耗,后边部分是郊区油耗。这样的油耗测试标准显然不够准确,所以目前已淘汰。
WLTC和WLTP前面三个字母都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的缩写,只不过后面的P是Procedure(程序),而C则是Cycle(循环)。两者测试方法相同、细节不同,WLTP测试分别是低速、中速、高速、超高速。除德国外,其它国家几乎没有超高速的驾驶环境,所以WLTC的测试为低速、中速、高速,免去了超高速。同时还会考虑车辆的重量、短暂停留、刹车、加速、滚阻等等。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地区会更偏好于WLTC,毕竟没有超高速驾驶环境。
同样可以理解为测试方法基本雷同,细节上有所不同。CLTC更符合国内汽车工况,是以全国41座城市、3832辆车为基础样本,经过3万多公里的实验以及交通大数据整合出来的。同样是低速、中速、高速三部曲,并考虑了车辆行驶时的复杂因素。
作为消费者应该参考哪一个呢?以上测试出的数据只是普遍、平均的能耗。比如纯电车,在三亚和在东北完全是两种续航里程,再加上每个人驾驶习惯不同,差异会更明显。所以,虽然这些标准更贴合消费者了,但纯电车还是要根据南北方差异进行参考,而燃油车则可以适当增加1-2L油耗进行参考,并无准确答案。
猜你
LEARN
MORE
喜欢
理想L9 | 长安CS85 COUPE | 宋PLUS DM-i | 朗逸 | 哈弗H6 | 汉DM-i | 哈弗大狗 | 无界Pro | 轩逸e-POWER
凌云S丨长安UNI-V 丨星越L Hi·X丨第四代帝豪丨帝豪S丨北京BJ40丨领克01 EM-F丨领克09丨领克02丨 Hatchback捷途大圣丨艾瑞泽5 GT丨五菱星驰丨五菱星辰丨捷途X90子龙丨UN I-K iDD丨UNI-T 2.0T丨欧尚X5 PLUS丨WEY摩卡丨坦克300丨哈弗神兽丨驱逐舰05丨哈弗酷狗丨大狗追猎版丨广汽传祺影豹丨荣威RX5 丨CS55PLUS 丨北汽魔方 丨奇瑞欧萌达 丨 缤瑞COOL丨瑞虎8PRO丨长城炮丨广汽传祺M8丨博越L丨上汽大通G90丨锐程PLUS丨领克03+丨红旗H9丨瑞虎8PRO
凌渡L丨宝来丨福克斯丨现代伊兰特丨菲斯塔N Line丨轩逸e-POWER丨CR-V丨XR-V丨ZR-V丨思域丨威飒丨 威兰达丨飞度丨冠道丨 型格丨天逸BEYOND丨探险者丨蒙迪欧丨领睿丨探岳丨探岳X丨揽境丨揽巡丨东风标致408丨星迈罗丨科鲁泽丨创酷丨凡尔赛C5 X丨别克GL8丨天籁丨Jeep角斗士 | 途胜L
凯迪拉克CT4V丨宝马 225i Coupe丨宝马X5L丨AMG GT丨林肯Z丨宝马7系丨雷克萨斯NX丨奥迪A6L丨捷豹XFL丨路虎揽胜丨宝马3系丨法拉利296GTB丨奥迪A6 Avant丨玛莎拉蒂MC20丨林肯Z丨迈凯伦GT丨兰博基尼URUS丨宝马M4丨捷尼赛思G80丨林肯领航员丨玛莎拉蒂Grecale丨DB11 | 奔驰C350eL
理想L9丨理想L8丨小鹏G9 丨集度ROBO-01丨阿维塔11丨问界M5丨睿蓝9丨深蓝SL03丨本田e:NS1丨零跑C11丨大众ID.4 CROZZ丨MIFA 9丨岚图梦想家丨奔驰EQE丨比亚迪唐EV丨欧拉闪电猫丨极氪001丨比亚迪海豹丨威兰达高性能版丨长安Lumin丨极狐阿尔法S丨机甲龙丨荣威 iMAX 8 EV丨Q4 e-tron丨问界M7丨Q5 e-tron丨名爵MULAN丨创维HT-i丨东风日产Ariya丨QQ冰淇淋丨飞凡R7丨极氪001丨腾势D9丨蔚来ET5丨皓影PHEV丨宝马i3丨丰田bZ4X | 哪吒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