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3·15:车机虚假宣传、新能源汽车动力失控,应如何来破解?
华车圈
03月15日
“售后服务不完善,不履行“三包”承诺,电池模块损坏;发布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签订不公平格式条款,减轻车企责任。“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2022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2940.77万件,同比增长23.5%。其中,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达到1.6万件,同比增加62.84%。其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问题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33%、77.35%、75.65%。消费者诉求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不完善,不履行「三包」承诺;行驶中突然熄火、漏油、发动机异响、刹车转向失灵、电池模块损坏;发布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签订不公平格式条款,减轻车企责任。凯迪拉克锐歌是基于通用奥特能平台打造的一款纯电动SUV,在上市初期就因为配置问题引发订购用户的不满而维权;在交付后更被媒体曝光出现令人惋惜的投诉问题——动力失控。 动力失控是指新能源汽车(纯电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失去电力,与燃油车熄火一样,会导致车辆动力失效、失控,车辆速度骤降。如果此时行驶在高速上会极其危险,很可能导致与后车发生追尾情况。除了凯迪拉克,其它新能源汽车也遭到过类似的情况。像小鹏汽车、奇瑞小蚂蚁、北汽新能源等品牌和车型也都因动力电池问题而遭到过投诉。虽然官方并没有给出具体故障原因,但是从侧面也凸显新能源汽车品质提升的“任重道远”。宝马汽车作为公认的豪华品牌,在用户认知中,售后服务和诚信经营程度也应是汽车行业拔尖的存在,然而宝马汽车的形象却在不少用户心中大打折扣。“购车前宣传有完整ID7车机系统,但实际为阉割版ID7系统,无法使用远程升级,远程控制,智能语音控制等功能,无法实现车主手册中所写和宝马宣传的远程升级,远程控制,智能语音控制等功能。”2022年至今,不少用户投诉宝马X3、5系等车型存在以上情况。实际上,宝马的车机问题从去年年初就已经被曝光,当初甚至有300名宝马车主联合发表声明的事件。但是经过1年时间,宝马汽车依然与终端4S店踢皮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冷处理”,这显然跟自身的豪华品牌应有的服务水平存在极大的差距。 据了解在车主们集体维权后,个别宝马经销商曾表示,将给予6500元代金券作为客户关怀金。但该金额仅能用于购买的华晨宝马旗下的车辆及相关服务,且只有2年的有效期。
而更换一套车机所需要的费用高达3.6万元,而这也并不可以用代金券覆盖费用,同时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