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约日报 04.13」滴滴自动驾驶量产车2025年接入共享出行网络;新款Model 3照片疑曝光;五菱缤果14天销量破万

「建约日报 04.13」滴滴自动驾驶量产车2025年接入共享出行网络;新款Model 3照片疑曝光;五菱缤果14天销量破万

04月13日
建约EV预测 正式上线
点击了解详情

车型·车市

1.2024款极星2上市 售29.98-35.88万元

2.五菱缤果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

3.高合HiPhi Y官图发布

4.疑似特斯拉Model 3改款车型照片曝光


自动驾驶

1.滴滴自动驾驶量产车2025年接入共享出行网络

2.小马智行计划全面发力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


电动化

1.蔚来首批第三代换电站10城10站上线

2.雷诺与Verkor达成长期电池供货协议


数字化

1.CARIAD中国将与中科创达成立合资公司



车型·车市


1.2024款极星2上市 售29.98-35.88万元

4月13日,2024款极星2正式上市,该车共推出3个版本,售价分别为:

  • 单电机标准续航版29.98万元;

  • 单电机长续航版32.98万元;

  • 双电机长续航版35.88万元。

2024款极星2车身尺寸4606*1859*1482mm,轴距2735mm,定位纯电动紧凑型轿车。该车在外观上较现款车型的主要变化为取消前脸中网,更改为封闭式设计,车身侧面及车尾造型则与现款基本保持一致。


  • 单电机标准续航版搭载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490N·m的后永磁同步电机和69kWh电池组,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6.4s,CLTC续航里程670km,最大直流充电功率135kW;

  • 单电机长续航版搭载最大功率220kW,峰值扭矩490N·m的后永磁同步电机和82kWh电池组,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6.2s,CLTC续航里程780km,最大直流充电功率205kW;

  • 双电机长续航版搭载最大功率310kW,峰值扭矩740N·m的前交流异步后永磁同步电机和78kWh电池组,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4.5s,CLTC续航里程650km,最大直流充电功率155kW。


2.五菱缤果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

4月14日,五菱汽车官方宣布,新车型——五菱缤果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0,000辆,用时14天。


五菱缤果于3月29日正式上市,售价5.98-8.38万元。该车车身尺寸3950*1780*1580mm,轴距2560mm,定位纯电动微型车,搭载30kW或50kW电机,CLTC续航里程203/333km。


3.高合HiPhi Y官图发布

4月13日,高合汽车发布了新车型——高合HiPhi Y的官图。

新车前脸采用与高合HiPhi X相似的设计风格,预计将保留灯语交互系统,车顶配备激光雷达,用以提升该车的辅助驾驶能力。


高合HiPhi Y的车尾配备了贯穿式尾灯,灯组两端为Y字形,车尾上方设有扰流板和高位刹车灯。此外,本次发布的官图显示,该车车门没有配备门把手,而是采用按键开门。


新车在外观上的主要亮点为沿用了高合HiPhi X上的展翼门设计,后座上方配备有可向上开启的门板。


根据此前的工信部申报信息,高合HiPhi Y车身尺寸4938*1958*1658mm,轴距2950mm,定位纯电动中大型SUV,搭载最大功率247kW的永磁同步电机和76.6/115kWh电池组,CLTC续航里程最长为810km。

该车将于2023上海车展正式亮相。


4.疑似特斯拉Model 3改款车型照片曝光

4月13日,海外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张疑似特斯拉Model 3改款车型的无伪装谍照。

从本次曝光的图片可知,该车较现款车型在车头线条和头灯造型上做出了调整,整体视觉效果更加锐利。


根据海外APP not a tesla app在3月22日披露的消息,Model 3改款车型除对外观进行部分调整外,内饰材质也将用织物替换目前的木制饰条,除此之外还将搭载HW4.0,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

新款Model 3预计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启生产。


自动驾驶

1.滴滴自动驾驶量产车2025年接入共享出行网络

4月13日,滴滴自动驾驶举办开放日活动,发布首个自动驾驶运维中心,以及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 Neuron,同时还公布了滴滴在技术、硬件、量产以及新业务探索方面的进展。首款量产车型计划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

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介绍称,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已连续安全运营1020天,在安全基础上,滴滴面向用户“更长时间、更大范围、更多场景”的需求迭代技术和服务。

今年年初,滴滴自动驾驶在国内推出了24小时无间断自动驾驶服务,并在上海打造了首个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慧桔港,可实现自动出车、接单、回港,并用机器人完成车辆的冲洗、充电、检测、维修、保养、停放等,全流程自动化率达90%。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在上海和广州提供运营服务,作为网约车出行服务的补充。通过技术迭代和针对复杂场景做定向优化,滴滴Robotaxi车辆在送驾里程、送驾时长、每小时单量等体验和效率指标上,都在向网约车靠近。


针对未来服务的概念车DiDi Neuron,在空间上取消了驾驶位,车辆总长度仅为约4.5米的前提下,轴距达到约3.2米,相较普通网约车内部空间提升50%、腿部空间提升86%,乘客甚至可在车内“一键躺平”。


在功能方面,Neuron配备了车内机械臂,可为用户提供提行李、递水、叫醒等服务;车外用智能交互五联屏代替传统车灯,可向车外人士显示车辆转弯、到达、充电等状态。


在硬件方面,Neuron全车装有21个摄像头、14个雷达,通过模块化、易插拔的结构设计提升维修保养的便利性。动力系统方面,该车将采用轮毂电机。

在技术细节方面,滴滴发布了两款自动驾驶核心硬件——“北曜Beta”激光雷达和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虎鲸”。

北曜Beta为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由滴滴自动驾驶和北醒公司联合研发,点频达到300万/秒,线数512线,视场角为120°×25.6°。北曜Beta增加了可调节分辨率功能,支持常规、视场角聚焦高清、局部高清、全局高清等四种模式。

Orca虎鲸是一款车载超级中央计算单元(SCCU),将智能驾驶域、智能座舱域和网联域三域集成至一体。相比上一代硬件,虎鲸平台成本下降88%,整车空间体积减少74%,核心元器件数量减少61%,线束减少33%,整车装配时的人效比提升7倍。


孟醒还公布了滴滴自动驾驶量产的新进展:滴滴自动驾驶正在结合整车企业能力,共同定义和量产无人驾驶新能源网约车,已在Robotaxi产品定义、车型平台选择及座舱与智驾系统开发等方面合作。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

此外,滴滴还宣布一项新业务——滴滴自动驾驶货运KargoBot。

滴滴自动驾驶创新业务负责人韦峻青介绍称,基于滴滴自动驾驶的云平台和技术中台能力,KargoBot自2021年开始干线货运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针对大宗商品的商业化运营,并研发了混合无人化解决方案HDS(Hybrid Driverless Solution)

滴滴表示,HDS方案由配备人类驾驶员搭载辅助驾驶方案的领航车辆,以及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组成,能够大幅提升商业化运营中各类长尾场景和复杂交互的处理能力。

目前KargoBot拥有超过100台自动驾驶卡车,已在天津和内蒙古之间开始了常态化试运营。截至今年3月,KargoBot累计物流收入已突破1亿元。


2.小马智行计划全面发力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

4月13日,小马智行举办“2023小马智行技术分享日”活动,对外介绍其技术商业化思路。

小马智行现已形成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货运(Robotruck)以及乘用车智能驾驶(POV,Personally Owned Vehicles)三大业务线。


据小马智行CFO兼技术商业化负责人王皓俊介绍,三大业务已于去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将完成业务“从1到100”的工作:

  • POV方面,将上市多款辅助驾驶方案、域控制器、工具链产品,开拓更多定点项目;

  • Robotaxi方面,将在北京、广州开展“全无人”商业化试点,车队规模预计会从百辆扩大到千辆;

  • Robotruck方面,以合资公司为载体,扩大智慧物流服务规模和智能重卡量产交付。

其中,在智能驾驶POV领域,小马智行主要发力三条产品线:辅助驾驶软件方案“小马识途”、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方载”、数据闭环工具链“苍穹”。

小马识途辅助驾驶方案:可实现从千元级到万元级的硬件成本,在预期成本下覆盖尽可能多场景。除安全、舒适、效率三大评价维度之外,还将“系统可控性”列为辅助驾驶系统研发中的又一关键目标。


小马识途不强依赖高精地图,但并不是简单通过“重感知轻地图”来移除对于高精地图的依赖,而是感知、预测、规控等所有模块同步提升。

面对复杂城市场景,小马识途着重打磨两大技术优势:

首先,为了让规控算法在无高精地图时保持同样水准,小马智行重新设计了规控架构,称作Navigation Link Path Planning,简称NLPP架构,是小马智行去高精地图的核心技术。


小马智行称其可以基于NLPP架构,直接从L4降维,复用同一套算法,同时研发全场景ACC、全场景LCC、全场景NoA等三种功能。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举例称,“在ACC模式下,规控算法和NoA、LCC是保持一致的;在LCC模式下,横向的规控算法,比如隔壁有大车或者前方有施工需要绕行,车辆行为和NoA一致;在NoA模式下,车辆能自主变道,在LCC模式下可以拨杆变道,而一旦决定变道,就复用同一套变道算法。”

其次,小马智行设计了一套“伸缩网络”多任务大模型BEV算法架构,可基于不同算力平台灵活调整网络大小及其对应的资源消耗率,更高的算力可识别更多的静态元素类型、更多的动态障碍物细分类,和更好的识别范围。

小马智行称,在每一种算力下,“伸缩网络”架构都将性能和体验做到其算力的极致,多种算力下的模型共同维护,每次模型迭代可提升所有硬件配置的感知性能。

结合小马智行L4激光雷达感知算法的多年积累,其离线感知大模型的识别结果已经可以媲美人类标注员水平,从而可以直接用于数据采集、数据全自动化标注,上万倍提高标注效率。

方载系列域控制器:可针对性地解决市场上的新需求和痛点。目前方载系列已有三款产品面世——单DRIVE Orin液冷版和风冷版以及双DRIVE Orin液冷版,主要面向辅助驾驶(包括城市NoA、高速NoA和泊车)和低速无人驾驶(包括无人配送、环卫、港口和矿区等)两类场景。


通过软硬件联合调优,方载系列域控制器的性价比更高,同时体积较市面同产品小40%,并将高算力芯片性能充分挖掘。

楼天城表示,小马智行已经完成英伟达Orin版域控制器的SOP,并且正在开发基于其他芯片平台的域控制器。


在方载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小马智行累计与50余家电子元器件厂商、8家电子和机械制造服务厂商、6家核心计算芯片厂商和9家关键传感器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苍穹数据工具链:这是一款串联起算法研发全过程的数据工具链产品,可帮助客户在成本可控下最大化数据价值。它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


  • 车云协同的大数据平台,围绕数据提供全链路的服务,加速数据闭环;
  • 云端大规模仿真平台,提升仿真链路信度,为算法迭代提供有益反馈;
  • 自研AI研发平台,包括标注和数据平台。


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苍穹具备更优的易用性和多业务通用性,并通过动态调整计算存储来降低成本,通过流程全面自动化来提升效率,通过提供高效优质咨询和服务、定制开发工具来服务客户。

小马智行表示,公司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布局POV业务,同时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型的验证,并快速开启辅助驾驶方案、域控样件及数据工具链的产品化进程。截至目前,小马智行累计路测里程已超2,000万公里。

根据规划,小马智行将在2023年内量产高速、城区行泊一体辅助驾驶方案;向多家客户量产交付NVIDIA DRIVE Orin版域控制器,并开启基于多芯片平台的域控研发;同时,小马智行将向定点主机厂交付全链路数据闭环工具链,向市场推出灵活选配的工具链产品。


电动化

1.蔚来首批第三代换电站10城10站上线

4月13日,蔚来官方宣布,首批第三代换电站于本日在国内10座城市同步上线,包括:海口(西海岸香格里拉酒店)、深圳(福田区圣廷苑)、成都(双流区中德英伦世邦)、上海(嘉定区南翔交付中心)、无锡(滨湖区龙湖天璞)、合肥(包河区东流路105号)、郑州(金水区万鼎广场)、青岛(崂山区宜家)、北京(丰台区五爱屯62号)、哈尔滨(南岗区宜家)


截至4月13日,蔚来已在全国累计布局1,342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351座,充电桩14,541根,累计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68万根。


2.雷诺与Verkor达成长期电池供货协议

4月13日,欧洲电池制造商Verkor官方宣布,公司与雷诺集团达成长期电池供货协议。

根据协议,Verkor将从2025年开始,每年向雷诺供货动力电池12GWh,用于雷诺高端车型,所有电池将在Verkor位于法国敦刻尔克的电池工厂(Verkor Gigafactory)生产。该工厂也是目前Verkor旗下唯一一座电池工厂,计划于2025年正式投入运营。

Verkor成立于2020年,致力于在法国地区进行清洁低碳的动力电池生产,以服务整个欧洲市场。Verkor表示,公司旗下工厂年产能将达到16GWh,创造超过1,200个直接就业机会,该工厂年产能将与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保持同步,到2030年,其产能计划达到50GWh。

目前,Verkor公司股东包括:欧洲创新与技术学院可持续能源研究所(EIT InnoEnergy)、法国IDEC集团(Groupe IDEC)、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 SA)、雷诺集团、欧洲私募基金EQT Ventures、阿科玛(ARKEMA)等公司。


数字化

1.CARIAD中国将与中科创达成立合资公司

4月13日,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宣布,将与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在中国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其中CARIAD与中科创达将分别持股49%和51%,旨在华加速智能互联和信息娱乐系统研发。

据悉,双方将专注于智能互联和信息娱乐系统领域的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与测试,提供操作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座舱和云端等软件开发服务。

CARIAD在全球拥有超过6500名工程师和开发人员,主要任务是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所有品牌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技术栈,包括软件平台、一个统一的架构,以及与大众汽车云VW.AC的稳定连接。

此外,CARIAD正在开发车辆的数字功能,包括驾驶辅助系统、标准化信息娱乐系统、用于连接动力系统、底盘和充电技术的软件功能,以及汽车新数字生态系统和相关的新数字化服务。

CARIAD中国目前拥有超过850名员工。除北京总部外,CARIAD中国已在安徽(合肥)和上海设立了分公司,并计划在四川(成都)和浙江(杭州)组建研发团队。

中科创达成立于2008年,定位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业务领域从最初的智能终端逐步拓展到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智能行业等,并于2015年上市。目前,中科创达子公司及研发中心覆盖全球40多个城市,员工总数超过13,000人。


新闻回顾(4月12日)

车型车市

1.ZEEKR X上市 售18.98-20.98万元

2.比亚迪海鸥内饰官图发布

自动驾驶

1.智己发布D.L.P.人工智能模型 高速NoA功能上线

2.地平线与大卓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3.自动驾驶传感器研发商赛恩领动获数亿元A轮融资

4.矿区无人驾驶公司路凯智行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5.原高盛董事总经理金雷加入元戎启行任CFO

电动化

1.碳酸锂现货价跌破20万元/吨

2.通用领投能源勘探技术企业EnergyX 布局盐湖提锂

3.本田与浦项制铁合作开展电池回收业务

数字化

1.报道称前理想AI芯片一号位骄旸加入三星 负责组建GPU团队

2.长城汽车Coffee OS 2智能语音唤醒速度可达250毫秒

3.兆易创新全系车规级存储产品累计出货1亿颗

4.紫光展锐发布首款车规级5G智能座舱芯片平台

企业·财经

1.现代计划2030年前投资181亿美元 成为全球前三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2.极氪注册资本增至90亿元





“建约EV预测系统”定位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趋势预测服务,包含:EV销量预测、产业趋势分析和产业沙龙服务三大部分内容。


购买咨询:
石颖   微信:13552299966
 
详情参考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建约EV预测」 已正式上线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



 
今日热点

智己汽车发布线控数字底盘技术 开启智能汽车“具身智能”新时代


2025荣威品牌日群访实录:以原创设计驱动品牌向上,深化全球化战略


谷玉坤:坦克不做十三四万的车,但会做豪华越野,“不然V8给谁用”


极狐ARCFOX 77°——以设计之名,启未来之境 上海车展来极狐展台看车


东风猛士M817迎首秀,将首批搭载乾崑智驾ADS 4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等解决方案 携手合作伙伴共向未来


硬控全路况,售价15.29万起的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一车通关”让你哪里都能去


纯电轻客新卷王!长安凯程V919开启预售,11.99万元起


预售8.99万元起 东风纳米06实力登场 为国民开启智趣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