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分析看,传统燃油车价格段上行的现象并不是促进消费的有利因素,需要普通消费群体更强的购买入门级车消费,因此改善普通群体需求预期和购买力,实现车市价格端相对均衡,拉动入门级消费。
根据乘联会数据,全国城市市场的价格段结构走势是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售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减少。
今年1-5月的5万元以下车型的销量占比目前仅有3.5%,2021-2022较2020年的占比持续上升。主要是微型电动车的销量贡献。5-10万的传统车型的销量下滑与新能源车的增长抵消后,5-10万元车型销量份额仅有17.9%,仍偏低。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的是小车,微型车渗透率100%,A0级小型车近50%,且A0级的新能源提升特别快。
B级车的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升到突破36%,年均提升速度很快。
今年A级车渗透率突破20%,但仍是基本最低的,年均提升幅度较慢。而高端车的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也较快,体现自主提升的趋势。
2018年以来的纯电动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持续高增长,插混的表现今年也突出。传统乘用车的销量出现持续下行压力。
2022年的新能源车占比达到28.7%的较强比例,2023年1-5月的新能源车贡献度仍有32%,未来几个月的新能源车贡献度仍将持续上升。
目前全国乘用车10-15万元是核心主力车型市场的特征,这主要是传统燃油车占比较高。传统车与新能源车中差异比较大,而在插电混动中的结构是相对中档集中的。
在价格段市场内,动力分布式相对不均衡的。其中在5万元以下市场的纯电动的表现最为强,而插电混动是在高端市场表现相对是分布最强,而混合动力是在20-30万元表现相对较强。
传统燃油车是在10-20万元表现相对较强,形成了差异化分布的特征,尤其是混合动力的分布相对较窄,属于中高价区间的产品为主,而插电混动属于主流车型为主的一个。年初的低端市场萎缩较严重,这也是消费较弱的影响对低端冲击更大。
传统燃油车的产品结构的高端化较为明显,主要是15万以上车型的高增长,这是消费升级的直接体现。而10万以下的燃油车的下滑速度很快,在纯电动的高增长下,低价燃油车形成剧烈下滑的特征。
纯电动车随着成本的下降和产品提升,5万以下的电动车与20-3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表现较强。这其中的特斯拉仍列在20万以上,防止结构波动太大。
目前看5-10万元的电动车的占比相对较少,增长较慢。
10-15万的电动车前期是出租网约等的主力,近两年的A级电动车市场走势不强。
插混车型的增量主要在低价区间,自主的插混技术成熟后,就站在中低价的市场获得较大份额。
混动的车市份额也是在持续提升,但今年的供给改善,导致份额逐步提升。*全国乘用车市场5月末库存339万台、库存61天
*2023年5月汽车生产231万增17%,新能源汽车68万渗透率29%、44平米新房一辆车
*车市扫描-2023年23期(6月05日-6月11日)
*5月乘用车细分市场车型走势
*全国新能源乘用车5月销67万渗透率34%
*车市扫描-2023年21期(5月22日-5月28日)
*新能源锂电池市场变化分析-23年4月
*车市扫描-2023年20期(5月15日-5月21日)
*2023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区域市场分析
*2023年客车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卡车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新能源下乡需要宣传和挖掘光储充的体系
*新能源海外上市公司的年报指标对比跟踪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汽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