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充电桩2.98元/度!电费贵过油费?工信部:发展混动吧!

高速充电桩2.98元/度!电费贵过油费?工信部:发展混动吧!

10月12日



而在稳定汽车消费方面,除了以往提到的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本次方案还特别提到了“稳定燃油车消费,提出鼓励发展混合动力、低碳燃料技术”。这一信息明确了对混合动力路线的支持。简单概括就是“稳油车,增混动,改油料(更环保的油品,如生物燃油)”。



而在这之前,主流的声音是:混动技术作为过渡技术,将只会在短期存在,2025年后,基本以发展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为主。但从这几年实际的使用情况看,尽管积极布局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但对于用户来说,“充电难”依然存在,尤其是节假日等用车高峰期,充电站大排长龙,高速路上堵车至趴窝的新闻屡见不鲜。


高速充电桩2.98元/度!

电费贵过油费?


今年国庆期间,媒体就爆出某些地区,高速充电桩出现将近3元/度的“天价电费”。比如有爆料称,在江西的安远、赣州等地高速服务区内,使用特来电充电桩充电,电费单价竟高达2.98元/度!“天价电费”吓跑了一些电动车用户。



国庆假期期间我国多数平原地区气温处于15~25℃之间,根据我们的实测,通常高速公路环境下,不开空调行驶时,电动汽车1度电大约能维持车辆行驶4公里。这一算下来,平均每1公里需要耗费大约0.75元电费。



而普通燃油私家轿车的高速实际油耗大约在7~8L/百公里左右,折算成每公里的油费(按92号计算)差不多在6毛钱上下。于是乎原本以“能省钱”为荣的电动汽车,上了高速跑起长途后,反而电费贵过油费!这可真是离了大谱!眼镜碎了一地啊……


混动技术技术不断进化

油耗逐年降低,妥妥省钱!


另一方面,这些年混动技术在不停进化。从早年丰田的简单行星齿轮功率分流方案,到后来本田的串联-发动机直驱方案,再到国内五花八门的DHT变速箱方案、增程方案、复杂行星齿轮功率分流方案……



眼下随便在国内转一圈,各品牌混动车型琳琅满目,各种混动技术层出不穷,各家的混动系统名字五花八门,什么广汽钜浪混动GMC,比亚迪DM-i和最新的DMO,奇瑞鲲鹏混动DHT,长城柠檬DHT,吉利雷神智擎Hi·X……多到数不过来。



混动车的传动效率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油耗越来越低。如今的主流混动车,高速巡航实际油耗,能做到5~6L/百公里的比比皆是,这相当于每公里大约4~5毛钱油费。对于车主来说,这绝对是妥妥的省钱!


稳油车,增混动,改油料

思想路线合理又正确


又能节省油,又能享受比传统燃油车更“丝滑”的动力表现,更安静的车内空间,更犀利的加速体验……既可以享受加油的便捷性,又无需为充电担惊受怕,似乎混动车的巨大实用性越来越被消费者注意到。



最最关键是:在未来燃油车进入“国七时代”后,发动机排放要求更加严苛,而且还增加了车辆“低速工况油耗”指标。传统燃油车想要达标,几乎是要“拼尽全力”而且成本高昂。但这些对于混动车来说,却刚好是“擅长项目”。因此未来燃油车往混动化发展已经是铁板钉钉了。



在双碳战略、提倡节能降耗的大背景下,混动到成了一个非常现实可行的燃油车发展方向。既然如此,何必得要急着全力推广纯电呢?这么想,到是能理解国家七部委发文,提到“稳油车,增混动,改油料”的本意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长按二维码,添加车型管家,为您解答养车问题

一对一交流,加小志微信(xinqichezhi)


 
今日热点

广汽丰田“中国自研2.0” 一场静水流深的合资质变


城市通勤+远郊自驾 吉利银河E5是全能选手


从产品、服务到技术和营销全链路,大众品牌赢得销量也赢得人心


东风日产N7:50天狂揽2万大定,合资新能源转型的真正标杆诞生


安全品质看红旗,拆解红旗H5 PHEV


父亲节再次OTA 坦克500 Hi4-Z越野价值“逆生长”


小米汽车(四):悲壮前行


2025粤港澳车展:探馆体验全新bZ5,有颜更有料!


粤港澳车展探馆|一汽丰田 “时光焕新” 现场揭秘:车龄=增值金


2025粤港澳车展探馆一汽丰田展台,全新纯电车型bZ5上演降维打击!


小鹏G7上市19.58万起,2250TOPS算力领跑全球+空间怪兽瞄准家庭出行


从“国产越野”到“世界名片” 坦克品牌全球累销突破70万辆


迁址天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雄鹰换羽开启新征程


“三好SUV”名不虚传 舒适取向的第四代博越L 竟兼容操控基因


直营的体验,经销的网点!一汽-大众走出“两全其美”新路子


电动车痛点 + 法系优势 = 示界06的解法


从商务到家庭,获得25万用户的信赖与热爱——腾势D9凭什么?


和与众06共赴鹭岛“赏金之旅”,玩转夏日多巴胺


小鹏G7上市19.58万起,2250TOPS算力领跑全球+空间怪兽瞄准家庭出行


从赛拉图到EV5,连云港“的士王”的电动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