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印象,都在10月16日奇瑞“2023年科技DAY”一晚之间被打破了。奇瑞以海内外高朋满座的空前现场氛围、全集团高管、全旗下品牌、全技术群、全产品阵营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简单说,就是全军出击。
客气和不客气
尹同跃说,奇瑞在新能源领域“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但是现在要后来居上,“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他接下来说的话,很多媒体已经传播了,毕竟很有新闻性——“明年,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在新能源的行业排名上就不会像今年这么客气了!我们一定会进入全国头部位置。”
先来看看“客气阶段”是什么样。
2022年奇瑞刚创造了历史。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123万辆),出口首次突破45万辆,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第一;新能源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23万辆)。奇瑞销量增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8.2%,位居行业第二。
今年前三季度,奇瑞销量125万辆,营收2130亿元,两者都超过了去年全年,增速达到48%,增速这一项指标还是第二。
既然坐二,难免望一。目标很明确,第一就是比亚迪。
“不客气”就意味着要超越比亚迪,至少在成长性(增速)上超越。不过奇瑞和比亚迪终究是不同的公司。后者是垂直整合产业链的经营模式,而奇瑞更重视与合作伙伴(经销商、供应商)形成横向共建生态。两者供应链管理方式上,选择的道路是不同的。
我们看到,奇瑞目前布局的态势,同样是奔着大集团体量来的。过去的成就赋予对未来前所未有的雄心。
“阿米巴”研发体系
奇瑞成立了独立性很强的研发联合体,目的是提升研发效率。尹同跃提出要加快建设300个瑶光实验室,而每个实验室都是一个创新的“阿米巴组织”。这些组织还可以裂变出更多更小的组织,自由组合,外部也可以联合,总之创新为第一要务。
“阿米巴”借用生物学名词,是日本提出来用在企业经营上,意思是各小组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
而将其用在研发上,似乎是奇瑞的创意。创新的内涵上,奇瑞提出流程创新优先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这意味着,要把奇瑞各个基地都打造成为独立的创新创业载体。这意味着产能在海内外本地化的同时,要进行研发本地化。不用说,这是跨国企业通行的做派,即引入外脑、联合内脑,建立“创业式研发架构”。
产品创新要做减法,即出精品。这里面的隐含前提是,奇瑞的品牌线、产品线已经覆盖了所能抵达的所有细分市场。产品阵容扩张得差不多了,该去芜存菁了。这个时候,再次强调了与用户共创,与供应商共创,其实也是“产业生态”的理念。
而在生态创新方面,奇瑞的意图是通过数字化转型,给客户持续提供价值。这其实就是透过车联网,以后台服务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内容、智慧服务。这样,客户拿到车之后,仍然能持续享受到软件服务。同时这些服务持续升级。软件提供了新价值,主机厂也就能得到新的利润。
技术功夫大成,品牌和产品得到支撑
先不说许给研发线未来投入1000亿资金,而“瑶光2025战略”公布一年来,奇瑞就取得了一系列具体的研发成就。矢量发动机、Chery Pilot 3.0智驾、低能耗混动发动机、元宇宙,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宁德时代的超充电池、地平线高算力芯片、科大讯飞的火星大模型,也都部署在奇瑞车载和云端。
不用说,这些技术都是多年连续攻关,持续迭代。这一年,取得的成就必然是阶段性的。
这一次,CTO高新华只是简单讲了一下奇瑞的技术群,就花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看到,很多技术,比如高热效率、低能耗的混动发动机,智驾体系、元宇宙、800V架构,虽然都是业内头部,但单拿出来,并不十分惊艳。原因是这两年中国品牌在这些技术上已经讲的太多,大家都有些信息过载。
由于技术扩散是绝对的,不能说这些技术就是独家之密。奇瑞试图让主要技术群处于第一集团,并在量产车上积极部署,这两点都做到了。更关键的是,这些技术形成了体系,进行选取和组合,就足以支撑奇瑞史上最庞大的产品矩阵。这是奇瑞如今多品牌成功而20年前不成功的最大差别。
功夫大成之下,哪怕太祖长拳,对手也必须凝神应对。
奇瑞的众多技术,如果从动力源角度,可以分为混动、增程、纯电、氢能等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与电池、电机、电控形成 “四纵三横”的研发核心布局。
如果从产品架构角度,可以分为五大技术领域,即火星架构(可扩展底盘、E-E架构)、鲲鹏动力(以混动、智混变速箱、矢量电机为锚点)、雄狮智舱(大模型上车、智算平台、LION OS等)、大卓智驾(算力平台、大模型、端到端)、银河生态(端云一体、三智融合)。
这里面显然包含了数以千计的技术品类,难免挂一漏万,光是混动低能耗技术,就有72项技术,其中有多项,包含单位能耗水平达到行业第一。
这样一来,星途星纪元、奇瑞(风云系列、瑞虎系列)、捷途(专业越野)、iCAR(纯电),都能凭借技术群的不同方向运用,就能做出个性化十足、区隔度良好的品牌序列。
星途星纪元系列主攻纯电(后续推出增程版),面向高端用户,ET和ES分别覆盖SUV和轿车需求。而奇瑞涵盖纯电和混动,承担着奇瑞本品牌向上的重任。捷途发布的山海系列,则将多场景混动越野作为主要方向,而iCAR,则在场景化智能上发力。品牌标签是个性、时尚、自由、智能,明显冲着年轻化市场而来。
在发布会亮相的,包括星纪元ES、星途瑶光C-DM、奇瑞风云A8、风云T9、iCAR 03、捷途旅行者C-DM。这只是奇瑞蔚为大观的产品序列中的冰山一角。
而星途不仅见于两款发布会上的星纪元车型。奇瑞奇瑞将在第四季度发布5款超级混动车型和4款E0X高端电动车型,并在两年内发布24款超级混动车型和15款E0X高端电动车型。
头部企业不在技术和产品上做“押宝”,而是全都要,全赛道在线。
以前虽然业内也承认奇瑞很强,但奇瑞的风格有点像国企,低调务实,产品上做得多,战略上比较谨慎。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太一板一眼,不仅是船大很难调头(转向新能源),而且奇瑞是扎扎实实在海外燃油车业务赚到钱的,还要不要大刀阔斧地转型。
事实证明,一旦转型,奇瑞爆发出来的能量很惊人。10月16日在芜湖,只是峥嵘偶露,就足见其“武备”之庞大、布局之雄阔、目标之高远。低调的企业一旦高调起来,必有所恃。其实风格的转换也合理,毕竟实力到了,剩下的不过水到渠成、传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