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智驾终于亮剑了。
今年新能源汽车智驾领域的重点之一是高速NOA的快速推向市场,比起不成熟的城区NOA,高速NOA已经相对成熟,体验佳,且对驾驶疲劳的缓解是立竿见影的。
它的核心功能是建立在高精地图数据基础上,能够在高速上智能识别所行驶路段的限速并自动设为巡航速度,这意味着遇隧道自动减速至80km/h,出隧道后又能自动变回120km/h,而以往单纯的ACC需要手动去调节这些速度,在隧道频繁的高速路段就非常麻烦;另一大能力是,支持自动上下匝道,意味着能够自动从一条高速切换另一条高速,或自动下高速,相比驾驶者主观来盯,这样不容易错过匝道。
高速NOA功能率先被新势力和少数国企的新能源品牌推送,如“蔚小理”、阿维塔、AITO等,比亚迪旗下包括比亚迪和腾势品牌目前暂都没有在相关产品投放该功能。
但是,很快了。
10月末驾仕派已经率先体验了腾势N7的高速NOA功能,而这个功能也即将在12月份以OTA形式向购买了高阶智驾全享包和高快智驾包的腾势N7投放高速NOA功能。这两个包价格分别是2.8万元和1.2万元,前者除了高速NOA以外,以后还会陆续推送城市NOA,其硬件包含高算力的英伟达Orin芯片和双激光雷达,共33个传感器,算力254 TOPS;后者是一个相对实惠的方案,原价1.5万元,很多用户是限时1.2万元购买的,支持高速NOA。
就我们的体验而言,腾势N7的高速NOA已经相当成熟,不仅在收费的高速路上可以使用,且在重庆非收费的封闭快速路上也可以使用——只要地图供应商能够提供高精地图信息的路段都能够支持。甚至重庆“天空里盘圈圈”的快速路。
基本能力包括根据导航路线在0-130km/h的速度区间内,按照导航规划的路线辅助驾驶员完成上下匝道、超车、并线、车道保持、巡航行驶等驾驶任务。而比亚迪这套系统的亮点则包括先进的技术架构,Transformer+ BEV技术应用,硬件、软件、算法全栈自研。
具体体验让人印象深刻的点在于,第一就是它的决策和动作更像一个“老司机”在开车,比如当车距较近不具备变道条件时,腾势N7会在主动加速/减速,增大安全距离后再主动发起变道;
第二是处理复杂路况的能力,比如偶遇前方施工、锥桶路段,系统会提前发起变道,而此前在其它车辆体验L3或高速NOA时也遇到只会本车道逐渐让人接管或逐渐刹停的情况;
第三就是遇到加塞车辆时,它的应对更像人在开,车辆会主动向另一侧进行方向偏移,必要时也会主动向一旁车道发起变道动作,主动保持安全距离。而以前体验其它车辆高速NOA遇到加塞的反应大多就是直接减速,体验感不够好。
第四是拟人的匝道选择,比如匝道两根道或中间有虚实线,它可以智能提前换到左道或右道,当匝道结束时过渡到下一段高速时就更顺畅,不需要再去变道而面临和隔壁车道车辆的博弈。
第五,它是个固执boy,竭尽自己所能,不到最后不放弃,比如快下匝道需要向后变线时遇缓行,没有“绅士车”就不容易并进去,它是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而遇到临近实线了,它才知道自己真不行了,放弃了——像极了我们人类自己。
最后一个新奇的体验则是三智融合——智能底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驾和云辇A系统能够联动。也就是说空气悬架和悬架阻尼可以和智驾信息关联,保持纵向与横向的车身稳定,在舒适和操控的需求之间有系统的调配。并且未来云辇系统通过智驾感知单元可实现预瞄识别功能,提前预判前方路况,让舒适性再提升。
驾仕总结
整体而言,这次对腾势N7的高速NOA体验是让我们非常满意的,它相比我上半年体验的一些新势力NOA展现了更全面、更成熟的能力。
当然其它品牌也会随着OTA逐渐进步,但更晚推送高速NOA的比亚迪的思路则是成熟以后再推送,这种对安全负责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我们在腾势N7上所体验到的高速NOA表现,如果是比亚迪品牌相同硬件的车型,理论上OTA推送后表现都是基本一致的,如果硬件不同,则会根据不同的硬件来优化和适配。
事实上,智驾的比拼也是烧钱的比拼。那么以比亚迪现有的态势,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撑这项“游戏”,所以理论上它当然有能力比新势力做的更好。
只要它想做。
文|张局
图|品牌提供
视频|驾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