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研究车,而我研究你!
你买车,是不是三句话离不开保值率?但如果我告诉你,盲目盯着保值率买车,不一定会省到钱,还有可能吃大亏,你会怎么想?
我手头就有一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的汽车保值率报告,先带大家过一下里面的精华内容:
以三年保值率为准,从车型级别看,大多数入门车型保值率普遍偏低,中大型车、中大型SUV保值率高,最高超过70%;
从品牌看,豪华品牌最保值的是保时捷和雷克萨斯,尤其保时捷突破80%,二线豪华普遍不保值,只有50%左右;
合资品牌最保值的是两田,其中丰田接近70%,法系普遍不保值,也是三年亏一半的水平;
自主品牌前三是传祺、五菱和长安,在60-65%徘徊……
是不是和想象中的差不多?合资品牌买两田没有错,保时捷和雷车出了名的保值,国产车保值率普遍不如合资……但是这里面有个大bug,对一类车特别不公平,那就是常年优惠幅度巨大的车型。
目前最普遍的保值率计算方法,是二手车交易价格除以新车官方指导价。这种方法太过简单粗暴,优惠、加价、配置、选装等等都没考虑进去。
优惠都不算进去,有大幅优惠的车型会非常吃亏,比如二线豪华和部分国产车型。如果把优惠考虑进去,以实际裸车价来计算,这些车型的保值率不一定高,但绝对不会像数据体现的那么低。
同时一些车型的保值率会显得过高,就比如选配动辄六位数的保时捷,100万的车选配到130万,如果还按这套法子去计算,那说不定得出的结论是开了三年还增值?!还有那些加价几十万的车也是。
二手的成交量也体现不出来,你会发现很多看上去保值率高的车型,到二手市场上根本没人收。二手车是一车一价,大家不要傻到去拿这个保值率估价。
说到底,这种三年保值率数据,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背后的局限性更大。个人感觉对于一些常年没什么优惠的车型,尤其新势力的保值率,参考价值会比较大。
同时你还要考虑到持有时间,中国汽车平均更换周期也就4-5年,大家嘴上讲着不离不弃,但很多人车买回来不久就变心了。但如果你持有时间超长,时间越长保值率高和低的车型差距就越小,毕竟我不卖就不亏。
最后如果过分关注保值率,你还会忽视一些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车型,就比如全部落榜的二线豪华,因为性价比和保值率在很多时候都是互相矛盾的。而且也要抛弃一些运动、个性、小众的车型,因为它们的保值率注定不会高。
这东西,看个乐呵就得了。盯着保值率买车,真不一定适合你,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我们评论区见。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