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又有一批汽车产业新政策陆续落地,其中有不少和各位车友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酒驾标准再次收紧,老头乐禁止上路,新能源补贴标准门槛提高等。一起来看看哪些新政对你影响最大。
2011年酒驾开始入刑,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分两个等级,此次新国标更新为三个等级,同时标准更加严格。血液中乙醇含量超过2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旧国标中为50mg/100ml;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就属于醉酒驾驶。酒驾新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开始实施。
检验方法不再只有气相色谱法一种,增加了电化学传感器法。同时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到了2300,更符合中国人的代谢特点。不知道各位车友怎么看,我们认为酒驾标准收紧是好事,有助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系数,减少酒驾引发的事故。
2024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相关标准也会做出调整,2024-2025年每台车免征税额不高于3万元,2026-2027年不高于1.5万元。简单来说,2024-2025年车价超过33.9万元的部分就需要缴纳购置税了。诸如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全轮驱动版(指导价36.39万元)、蔚来ES6 100kWh电池版(指导价39.6万元)、腾势D9 DM-i 970四驱旗舰型(指导价44.58万元)等车型均要缴纳超出33.9万元部分的购置税。不过如果是购买换电车型,车架和电池可以分开计算。除了价格高的新能源车型不再免税,低端新能源车型也面临这个问题。新标准对免税车辆也提出了技术要求,纯电车型须满足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续航不低于200km、电池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百公里耗电量符合计算结果。诸如长安Lumin 155km清甜款、吉利熊猫200km耐力熊版、五菱缤果203km轻享款等热门车型都不能享受减免政策。插混和增程车型须满足纯电续航不低于43km、电量保持模式下燃料消耗量和电量消耗模式下耗电量都要满足相应标准。整体来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A00级纯电小车,如何在有限的成本下满足各项技术要求,是车企们面临的新挑战。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价格高端和低廉的新能源汽车都将逐步失去免税资格,只有更符合广大人民需要的车型才能留在免税目录中。
2024年1月1日起,北京市禁止老头乐(违规三、四轮电动车等)上路行驶,并且禁止在停车场、道路等公共场所停放,违反规定的将进行查处。如果需要驾驶普通三轮摩托车,需要考取驾驶证D本。目前北京市的快递、道路清三等三轮车辆都配发了京C牌照,相关从业人员也考取了相应驾照。禁止老头乐上路,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乱象,但并不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数量。湖北早在2003年就开始“围剿”老头乐,如今在湖北多地的主城区都很难看到老头乐,但湖北依旧在2021年和2022年成为全国交通事故数量、交通事故率、车祸受伤人数三项数据最高的省份。
2024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在三亚市每日8-22时可享受首次停放免费半小时的政策,不过这一政策只针对道路泊车位。首次之后每次停放不超过15分钟也可以免费,22时至次日8时不收费。对于实行政府定价的机场、车站、码头、景点、医院、公共停车场等单位,每日首次停放不超过1小时可免费,首次之后每次停放不超过30分钟同样不收费。同时新能源汽车临时停放的费用相较现行非新能源汽车临时停放费用便宜一半,包月的话打八折。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高,充电桩的安装成为了不少车主的烦恼。安徽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新建小区固定车位须按100%安装充电设施或者预留安装条件,新建公共建筑须留出不低于35%的车位建设充电设施,已建成的小区、商场、医院、写字楼等,可结合自身情况建设充电设施。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安徽规定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各小区和机关单位既有停车位上安装充换电设施,无需办理备案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同时对充换电设施用电按照其所在场所执行相应分类电价并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上海对本地的“绿牌”政策进行了调整,首先是提高了外地来沪人员申领新能源牌照的要求,从“申请之日前24个月内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满12个月”调整为“申请之日前36个月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
其次是对申请人拥有车辆的条件进行了调整,由名下没有使用上海市专用牌照(绿牌)额度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改为名下既没有使用上海市专用牌照额度登记的新能源汽车,也无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还要无使用非营业性客车额度登记的机动车。简单来讲,就是申请人名下不能有燃油车,也不能有新能源车。看来外地户籍的车友在上海买车的难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2024年1月2日开始,广州对电动自行车违反限行的正式开罚。根据规定,工作日8时至9时30分、17时30分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天河东路、猎德大道(花城大道以北)行驶;工作日8时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黄埔大道西(石牌东路以西)、东风东路、东风中路、东风西路(西场立交以东)行驶;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每天8时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新港东路(会展东路至会展南一路段)、会展东路行驶;内环路及其放射线、广州市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过江隧道、未设置独立非机动车道的桥梁、隧道、高架、立交等均全天禁止电动自行车行驶。此前根据广州市有关部门的统计,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上牌数量在2023年初就已经达到了360万辆,此次的限行规定将持续到2026年12月15日。对于不少广州市民来说,电动自行车确实是相当便捷的出行方式,但不少电动自行车也存在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广州此举还是为了规范电动自行车的交通秩序。
2024年才刚开始就有如此多的车圈新政,有些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有些虽然更加严苛,但也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各位车友对这些新政怎么看?对你会产生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