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了近年来新能源车企的营销“流量密码”,这不,国企也学到了。
这两天让朱华荣成功“出圈”的,还有对华为的暗讽。
字里行间暗讽的,也许就是华为的智选车模式。朱的意思是,在汽车产业野蛮生长过程中,智选车模式是有失公平的竞争,甚至是违反法律的,因此长安作为央企旗下的汽车企业,就不可能跟地方企业身份的赛力斯,平起平坐。
然后在谈及行业竞争时,朱说道:“这个行业怎么这么糟糕,几十万的车非要说上千万。我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不要误导消费者,领先就领先,但是要适当一点,做广告都没有底线了,这个行业太糟糕了。”这是暗指用“遥遥领先”作为口头禅的余承东。
网上虽是一片繁荣盛世,但其实现实上暗流涌动。有网友表示:“感觉朱华荣已经忍了很久了。”
这么大的企业董事长,在公开场合全面直陈行业弊端,对此有人隔岸观火,有人质疑朱的格局,其实他是忍无可忍,因为长安和华为合作当中的不愉快是由来已久。
时间回溯到去年底,11月25日,华为和长安签署的《投资合作备忘录》明确说明了长安的首发位置,意思就是二股东,其他方要等公司运营稳健后才会邀请。
谁知道仅仅三天之后,11月28日余承东在智界S7及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新公司已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车企发出股权开放邀请。这直接导致市场误解了长安的唯一性,股价暴跌。
另一方面,长安和华为合作的新公司,是徐直军和任正非的战略规划主导的,级别比余承东高,余再不满也不能公开拆台,此前用华为标志给问界站台被内部批评,就是前车之鉴。
野心勃勃的余承东拥有不少“死忠粉”,明面上看余也为自己“呼风唤雨”的能力感到骄傲。然而需要华为警惕的是,中国人喜欢“造神”,同时也容易“毁神”,这些疯狂的粉丝对于华为的营销价值是正面还是负面,这是需要华为更高层深思熟虑的一点。
的确,华为高调的布局和夸张的营销,让业内人士感到不安。相信对华为的“炮轰”,长安是第一家,但不会是最后一家,其余厂家或许内心深有同感,一家只能夸不能踩的企业,就如同定时炸弹一样,权力和口碑总会有一天失去平衡,下一位炮轰华为的会是谁?
2024年伊始,长安和华为,你会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