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小鹏,华为,理想,蔚来或者谁,只要如今在卷城市NOA,几乎都是被特斯拉逼的喘不过气。
当何小鹏在1月30日宣布全量推送243个城市,2024年要跟华为对飚的不止是开城数量,甚至是开小区数量,并且将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逐渐推向全球时。一切已经不止是盯着余承东,盯着华为,更是把刀尖直指马斯克的特斯拉。
数据争夺战,企业效率争夺战,这是堪比淮海战役的重量级落点。
继续可以预料的是,小鹏开卷了,后面华为、理想,以及蔚来,会很快发布相应计划。原因无它,目前的智能驾驶已经不止是概念上的存在,更是中国市场里抢销量相当重要的一点。早在2023年上半年,很多新势力的4S店已要求带用户试驾时考核销售顾问,让用户尝试城市NOA功能。收到的效果惊人,比如大降价后的新款小鹏G9,智驾的Max版本占比一度超过80%。卖爆了的AITO问界新M7也是一样,智驾版本超60%,城区NCA选装率超70%。甚至理想带有激光雷达的版本,一度单独稳稳破万。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在说,智能驾驶不靠谱,真正买来如何如何智商税。但很显然,人性不可逆,就算舆论说的再多,也没法抹平人心底对未来可能发生美好未知事物的向往。
连续购入智能电动车的人,在当前已经从之前的极端少数变成了少数群体,至于能否像新能源取代燃油车那样成为大众群体,其实看看华为现在带着AITO问界飞,短时间内事实胜于雄辩。
而内卷,也被这种趋势,深刻的又一次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层面被切成了两个层面。刚需层,卷的是如何降价,如何堆配置,一般集中于20万元之内。向上层,除了卷性价比之外,已经把重心偏向了智能驾驶一方面,价格集中于20万元以上。
至于特斯拉,继续是那个所有人都想卷死它,它却销量向上的企业,而且即便今年1月市值蒸发了5700亿元人民币,它也一样让多数企业感觉恐惧,即便嘴上不说。
当和普通中国消费者聊起特斯拉、FSD、自动驾驶这些关键词时,就算嘴上并没有说不开头或者No开头的词,答案从肢体语言和微表情上就会流露出来。不是犹豫,不是迷茫,而多数是抗拒。
而且,这种抗拒即便是他们体验过身边朋友/家属的特斯拉AutoPilot跑过高速,也不会很快改变或缓解。在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认知中,自动驾驶这件事,特斯拉是特斯拉,其他是其他,不过这认知多多少少带着一些负面。
而在中国车企/自动驾驶公司的眼中,即便是遥遥领先的华为,它们的结论和消费者在字面上近乎完全相同。
FSD肯定要加速进入中国,但什么时候进,特斯拉自己不说,谁猜都没用,就和它突发的调整价格感觉相仿。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致电了几个主流大厂的智能相关工程师朋友,想从他们嘴里得到之言便宜,但答案就是上面那段话,没人知道。
且海外市场它的推进速度,实打实的没有太多参考价值。2019年,FSD的相关硬件已经发布,但真正推出Beta版是3年之后的2022年11月,且仅在北美地区开放。
相比北美,尽管欧洲监管机构主打一个“事儿多”,但FSD的落地速度其实并不慢。马斯克在2022年立了一个欧洲今年必推的Flag,之后是熟悉的跳票。但之后2023年紧接着是招聘ADAS测试安全员,同时HW4.0在欧洲已获批,包括欧洲、中国等地的用户手册忽然更新了FSD相关内容。
至于2000TOPS算力要卷的对手数据多少,说出来公众层面会觉得高效,特斯拉HW4.0芯片的单片算力预计216TOPS,预估最高总算力300-500TTOPS。这就是自研自产,对上外购垂直整合的先发优势。
硬件和软件,自然有办法追和学习,但数据不行,谁拿走就是谁的。
所以,站在长期角度来看,即便是现在亏钱卖车,未来的收益也有望一夜之间翻红。这其实,就是新势力们在资本角度的重要支点。
而空窗期则在于,当前对于新能源车企在地理数据采集方面的合规性、数据审核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全球都处在相对宽松期,如今不抢着来,日后错过甚至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车企不可能反而掏钱给用户,让他们帮着在路上跑数据。
抢在特斯拉FSD落地之前,先把数据基本盘抢下来,抢在特斯拉FSD落地后,更高效的利用数据完善系统,之后是向L3、L4冲。这,已经不仅是车企们智能驾驶事业部的研发目标,也是企业如何生存的课题,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赢完上半场之后,能不能继续在下半场赢下去的法门。
将这种事业带回到汽车品牌端,其实对于蔚小理及其他的品牌而言,大家的生机都只有一次。而对于华为来说,因为其触点更多,生机有2次,因为即便是在汽车相关业务方面遇阻,竞争力下降,甚至是盈利微薄。但,华为显然还有后手。
诚然,商业社会里,不乏拍脑袋做决定的赌式操作,但当企业来到一定体量,尤其是全球上市之后,其能够进行此类的操作不说基本消失,也是相对有限。
眼前疯狂内卷的城市NOA,烈度其实要比之前的燃油转型新能源更甚,因为供应商的成长实在是快,即便不选宁德时代,也有比亚迪弗迪、中创新航等。但,智能驾驶的逻辑并不如此,被抢走了数据大基盘,就会发生类似智能手机的相应竞争趋势,强者愈强、弱者越弱。
比如苹果此前的交卷成绩,虽然公司出货量和营收分别在全球只占18%和48%的份额,但在利润方面,却能独占全球市场的85%。
随着何小鹏的XNGP启动全球研发,随着中国全部城市陆续被XNGP覆盖,华为在AITO问界上喊着“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李想说提前完成了开城目标,比亚迪组成了4000人的智能驾驶技术团队,长安开年公布和华为公司的名字Newcool。再包括一汽和大疆的洽谈,这一切都已经点燃了智能驾驶大爆炸的引信。
作者丨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