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专访 | 东风日产刘新宇:现在要把中国经验推广日产全球,2026年目标百万

车展专访 | 东风日产刘新宇:现在要把中国经验推广日产全球,2026年目标百万

04月29日

车主必读429日北京报道(记者 许甜)425日,北京车展媒体日,东风日产在发布会之后举办了一场核心媒体交流会,《车主必读》受邀参加。东风日产高层就“Glocal模式做出详细解读,同时表示已经吹响了到2026年中国市场重回百万之巅的冲锋令。

谈及时下流行的“Global+Local”的合作模式,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宇表示:我们经常听到“in Chinafor China”,实际上东风日产是“in Chinafor Chinafrom China to global”,多了后边这一part,这是最大的不同点。“一开始是把全球的技术带到中国来,现在随着时间的推演,如何能够把中国乘用车经验推到全球去,这也是整个东风日产包括日产集团在做的。”

以下为专访核心信息整理。

时间:2024425日,10:30-11:00

地点:2024 北京车展东风日产展台专访室

受访领导:

刘新宇 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政浩 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主持人:

张劲华 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用户运营中心 部长



主持人:今天东风日产在北京车展现场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很多很重磅的内容,内田总发布了四款概念车,以及日产的电动计划,还有未来在中国智能化合作的方向,同时周总也宣布了东风日产品牌焕新的计划,以及在未来产品进军智能化方面的方向性信息。

相信大家应该有很多的问题想问在座的领导,我现在介绍一下参加这次媒体专访的东风日产领导,他们分别是:刘新宇总部长,以及高政浩总部长。王骞总部长也在后面默默的站着,都是老朋友了。事不宜迟,我们现在马上开始提问。



记者:我就问一个问题。从今年开年以来,我感受最深,特别是合资车企有一个特别大的明显的趋势,包括昨天宝马也重点分享了一个Global+Local的合作模式。今天我在日产发布会上也非常明确听到了这样一个双重的战略。我想每一家车企都有自己的Global的优势和Local的一些打算。

我想问一下,东风日产针对这两点会怎么去做?特别是在整个智能化产业链这一块,我们会体现哪些Local的优势?我想了解一下这个方面的问题,谢谢。


刘新宇:大家在车展上经常听到的是in Chinafor China对此的话,东风日产方面是in Chinafor Chinafrom China to global,实际上有这一part,这是第一个不同点。

第二,现在大家又听到“Glocal”这一个概念,是Global+Local。这个词说起来容易,但是落地端的话可能还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谈到Global大家都知道,到今年为止日产品牌91年了,而对于东风日产今年刚好是21岁的生日。所以说历史的沉淀,包括造车经验的沉淀,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一个层面。

同时大家看到的是,为什么叫Glocal,没有说Local+Global呢?实际这里正好呼应我刚才说到的from China to global一开始是把全球的技术带到中国来,现在随着时间的推演,如何能够把中国乘用车经验推到全球去,这也是整个东风日产包括日产集团在做的。

毫无疑问的是,日产不会造车这是不可能的,而且造车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同时今天在周总的发言中正好提到这个理念,“Glocal”在未来新能源战略中如何能够做好新舒适,其实这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用新舒适款待家人,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过去所有的车型中,日产的舒适大沙发本来就是我们的标签之一。现在随着时间推演,如何能做好新舒适,如何能够做好智舒适、广延展、多动力、超安全,这几个点我觉得都是可以进一步延伸去讨论的,所以“新舒适”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点。

这是新能源,还要兼顾传统层面,这叫油电同智。客观地讲,油电同智需要考虑如何把自己的资源、力量,还有智能伙伴双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真正的合力。

大家每次开玩笑说,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那么在电动化层面,东风日产怎么考虑,实际也是我刚才跟大家分享的这一点,就是做到油电同智。油电同智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解决方案,有的采用自研,有的采用第三方。像我们这边也是跟头部智能企业进行合作,同时结合自研,在不同的产品线上形成不同的差异化,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记者:智驾是和百度合作的吗?

刘新宇:不止,您看那张图片上,从左到右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我们的业务合作伙伴,比大疆可能更好一点,更强一点。



记者:我有一个问题问一下政浩总,刚才内田总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细节,他说2026年销量增加20万辆,总销量达100万辆,这是不是东风日产想重回百万之巅的一个冲锋令?

第二,周锋总提到了“品牌焕新”,政浩总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品牌焕新的内容,谢谢!



高政浩:现在一下子就提到重点了,就是“百万”。

这两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一个是合资份额在下降,还有一个是合资各个品牌的销量也在下降。同样的市场份额占比,总量却都在下滑。之前内田总提到2026年增加20万,刚好是在中国重新回到一百万。这个20万,他更想表达的是,我们用新能源车型来应对中国的市场。刚才新宇总也提到了Glocal其中Local就是要用中国的资源,中国的标准,中国的速度,尤其中国的速度。内田总还特意强调几次东风集团,用东风集团的资源、平台来进行开发。当然这几个车型上来后,我们一定是要量的。百万是我们自己的体系力和竞争力,和我们品牌在中国应该有的一个份额来决定的。

2026100万,这是对我俩下的命令。

刚才提到“品牌焕新”,这是我们这次北京车展重点发布的,有产品支撑和品牌支撑。品牌焕新是“尽兴由NI”,刚才周锋总也特意讲了,“尽兴”主要是表明一个态度,我们是围绕客户的一种态度和思想。

它的三个含义:第一个是智能化,第二个是动力多样选择,第三个是为客户提供更高的兴奋度。这个具体让新宇总再补充一下,因为他英语比我好。



刘新宇:老师刚才提的问题,第一个,增量的的确确来自于新能源。其实100万对于东风日产不是梦,因为过去连续6年以上都是达到100万,所以在整个营销团队、经销商伙伴,包括品牌知名度方面,100万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当然现在随着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如何能够拥抱变化,如何能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里,2026年重回百万,这是我们的梦想。这里面主要的增量,刚才小高总也说了,就是在NEV

当然,保住燃油车的基盘,把新能源做成一个增量,这是整个大体的思路。

第二个问题,品牌焕新方面。其实全球方面,日产一直都说“Innovation for Excitement”,字面翻译是“为了兴奋而造成更多的创新”,但实际上在中国落地端就是叫“尽兴由NI”。“尽兴由NI”我们这边更多强调驾驶的乐趣,包括一种人生的态度。然后“由NI”,这个“NI”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个“NI”是以用户为中心,这表明我们东风日产企业的态度。另外一个“NI”,第一个“N”NISSAN,第二个IInnovation,就是指日产的创新。

客观地讲,在过去汽油车时代,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敏锐感知到“技术日产、人车生活”的核心。回到刚才说的,电动化的上半场,智能化的下半场,我们在这边都有相关的解决方案,电动化的上半场,我们就用Glocal当地的解决方案,刚才说的智舒适、广延展、多动力,还有超安全。

至于智驾的下半场,好多人都问我,有那么多合作伙伴,让我讲讲每一家是干什么的,我说这涉及到一个产品策略和供应商策略等等。但是毫无疑问,只要打到这个PPT上的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像刚才文华姐说的某企业用大疆,大疆是值得尊重的一个合作伙伴,对于我们来说,写在上面的每一家都认为自己不差于他们。



记者:两位领导,我问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刚才说到东风日产未来在2026年要增加20万销量,年销量重回100万,那么里面有一个点是新能源增量市场。

合资品牌2.0时代,相当于技术反哺。现在各个合资品牌都在想怎么去突围目前这种格局,特别是合资品牌销量份额在下滑,而且价格在降低。在新格局下,大家都关注是不是合资品牌的新时代来了。这个新时代是不是由你们合作双方的中国资源,或者中国品牌方来技术反哺。在这个方面,我想了解一下在新合资时代下,趋势是怎么样的,会产生什么样的格局?还有对合资品牌的定价体系会不会产生变化?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合资品牌有一个品牌溢价,如果重新梳理技术格局以后,会不会在市场价格会有更大的竞争力?

同步,我追一个后面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东风日产一直有一个全球梦想,就是东风日产的车都是想走全球海外出口的,目前这一块进展如何?还有新能源这一块突破以后,会不会把它作为日产全球新能源战略里面一部分,出口海外?谢谢!



高政浩:刚才提到合资2.0。合资2.0是大家常说的,之前我们是全球技术到中国,现在变成中国技术开始进到合资品牌。第二个问题关于出海,出海我觉得是合资3.0,以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车型,在合资方使用之后再回到海外。相当于反哺了之后,把产品跟品牌带到了海外,这个是我们正在做的。

去年我们也成立了海外事业部,已经紧锣密鼓在推动。今天下午我们还有一个海外签约仪式,但是是内部的,没有完全展开。今天内田总提到我们出口第一个目标是10万,也就是说我们车型出来之后,立刻就会启动这个战略。合资的技术由从全球到中国,到现在中国的技术进入合资品牌,接下来合资品牌要从中国再走出去,这是我们的“三步走”,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刚才新宇总也讲到了from China to global,这一定会坚持地走下去。



刘新宇:刚刚红姐说的几点,我再细化一下。大家经常说现在合资企业2.0,其实1.0时代大家都知道,技术换市场,股份50%50%。中间还有一个1.5状态,1.5状态仍然是技术换市场,股比发生了变化,某些Global提升到75%等等,我不说是谁。这里面表示出一种力量的变化。现在毫无疑问到2.0,目前这个状态还是50%50%,现在技术、市场都是朝一边倾斜的,这是我分享的第一个点。

第二个点,在我们的企业理念里,并没有多讲自己是合资企业。现在合资企业和更多的品牌,某种角度对年轻一代的客户来说没什么区别。我们在这里面更多强调,如何把Glocal这件事贯彻到整个日常工作当中去。这里面就是从GlobalLocal,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那么如何通过Local再变成Global

所以回答您刚才的问题,从Local变成Global这件事,第一个非常标志性的就是合资企业的出口。实际上在去年202310月份,我们20岁生日的时候,已经提出来在2025年起我们有10万出口这件事。现在我们仍然不断在落实,也有一些相关实质性的进展,包括海外这些渠道、产品等,都是非常实际的。

不管怎样,出口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有的企业走得快,有的企业走得慢。但是作为合资企业,对于我们目前这种双方比较特殊的身份来说,如果能够跨出这一步,那就真正证明我们让Local反哺了Global

客观地讲,既有品牌又有技术的合资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的的确确在市场上有更好的红利,包括客户的认可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品,让自己的服务更加贴近客户,这本身就是一个改变。

其实我觉得车展上面,就像大家看到的,每家企业说的都是一样的,In China For China,我们多了一个From China to Global,然后大家又全说Glocal。我觉得所有的老师都想问,在这个口号背后,你们到底做了什么实际性的事?就是什么样的标志能证明你们做的事靠谱,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因为做PPT很容易。所以我刚才说的这几点都是实打实,能够触手可摸的。

下半场你是“想”赢,还是真正有实际的动作?而我们在这里是有很实际的动作的。今天周锋总也在会上提到了,我们单独会搞一part技术解读的会议,把技术给大家讲透。当前通过传递这种信息作为目前的方向指引,如何落实到下面,肯定要通过下一场技术解读再跟各位老师分享。



记者:两位领导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来车展看到很明显是电车多,油车少。我们看到整个集团压力其实挺大的,传统的油车市场怎么去保住?

还有就是关于新能源的出口。出口市场跑得快,都在用各种方式在跑。我觉得对于全部过剩的产能来说,我们怎么考虑?



刘新宇:我们先谈第一部分关于汽油车。客观讲,对于东风日产来说,汽油车毫无疑问仍然是我们的基盘。今年来说,如果是4月份的话,NEV市占率上半个月超过50%,全年的话,超过45%47%,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客观地讲,针对Glocal的一个企业来说,我们在汽油车领域里面,有1600多万用户的拥护、爱戴,同时整个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服务体系等等,仍然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同时油车的用车成本方面,的确是有我们的优势。因为油车的话,二手车更加保值,虽然价格在变来变去,但是买进来,卖出去,仍然有很强的优势。电车虽然使用成本低,但是它残值变数比较大。现在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经常会找到,某一个油车客户超过一百万公里,谁能找出开一百万公里以上的电车?我就不相信有,当然我们也没有。我只是说这里面,油车的功绩不可没。

油车现在碰到哪些问题呢?肯定是国家政策方面购置税的一些问题。而且在未来4年,我们有阶段性的调整,这是触手可摸的。油车二手车残值可控,流通也比较强,而且不受地域控制等,优势我不再多说。但是缺点的话,在智能化方面油车肯定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我相信这次车展,所有人都在关注“油电同智”。那“油电同智”中,到底怎么能够把油车智能化提升起来,提升到什么样的程度?是不是做一点点努力就比以前好了呢,还是真的是能做到和电车一样?现在电车智能化程度非常非常高,所以在这里面就得看自己的解决方案。

东风日产有自己的全栈自研方案,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那我们这边自己如果碰到短板,有提升空间的情况下,那我是不是能够跟第三方,更有能力的业务伙伴一起合作?这件事也是双方股东方非常快速就能达成合意,就是寻找到国内头部的智能企业进行合作。大家都在喊同样的口号,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体现了决策层的决策力,管理层/经营层的行动力,还有上下18000人东风日产团队上下一心的体系力。

今天一天都在谈概念的事,但如何能够落地?换句话说,下一场广州车展,到明年上海车展是不是还在讲同样的故事,是不是有一些进展了,每个老师一眼看过去也都非常清楚。所以通过这件事来回答您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您谈到出口的问题。既然合资企业的出口,这里面面临很多样的可能性,包括如何能够利用日产在全球的优势。毕竟日产在全球方面,不管是在欧洲也好,中东也好,它有丰富强大的当地资源,在这一点我们就会有更多资源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有一些区域,我们自己有自己的一些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客观地讲,我们第一步肯定考虑新能源出口。如何能够从Local的概念反哺到Global,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记者:两位领导好,刚刚在发布会听到一个词“油电同智”,昨天关注到华为做车BU解决方案的时候,东风集团其实有两个品牌已经加入了,岚图和猛士。我想问的是,在东风日产来看,我们除了自研之外,内部有没有做过华为这套东西的研讨,或者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种合作方式?其实还是想问油电同智具体的路线和措施会是什么,谢谢

高政浩:首先刚才提到“油电同智”。之前大家觉得新能源是电动化,电车就是新能源。但电动化其实是第一步,只有走到智能化之后,它才能与传统的燃油车拉开差距。但是燃油车同样也可以很智能化。燃油车的智能化,从智驾也好,从智舱也好,导入之后和电动车在智能化方面是没有差距的。所以这个战略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对我们传统的合资品牌来说,燃油和新能源“两条腿”走路,一条腿都不会放松。另外智能化一定是方向,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刚才谈到东风的岚图和猛士跟华为的合作,包括刚才我们展示的东风日产与华为、Moment等品牌都在合作。这个确实是要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之前的话,比如说我个人,我是比较喜欢开车的。我开车的时候,觉得车上只要给我一些辅助驾驶和安全保障就满足我的用车需求了。我认为智舱对我的需求是不大的。

后来因为都在大湾区,我们之前去华为做过交流和学习,也感受一下他们现在对汽车自动驾驶和未来的趋势研判,以及产品体验。包括在小鹏做了智驾体验之后,我们的认知提升了很多,我们必须快速改善。汽车智能化仅仅是靠安全辅助是不够的,一定要走向智舱和智驾,所以这是我们接下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燃油车要智能化,现在在高端旗舰车型上马上导入。第二,新能源一步到位,与行业领先智能化企业合作,会推出智能驾驶的合作。



记者:我们知道现在很卷,不论是品牌发布、专访、沟通,我觉得今年有一个词是比较好的—— “美美与共”。新势力有新势力的好,大厂有大厂的好,东风日产要坚持长期主义,承认新势力智能化比较优秀的一些东西,但我们也不差,所以说“美美与共”。我们的心态更加开放,刚才提到东风日产电动化的尽头是智能化,也说了智能化一系列的合作。接下来智能化朋友圈还会有怎么样的一个扩大?未来有怎样的想法?

第二个问题,之前也有提到,未来的汽车市场可能三分之一燃油车,三分之一电动车,三分之一混动,对此您怎么看?谢谢!



刘新宇:美美与共这件事,东风日产第一件事是做好自己,用新舒适款待家人,这是我们的一贯作风。做好自己,本质上就是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人··生活”,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另一方面,用新舒适款待家人,现在更多讲如何把新舒适落实到实处,如何能够智能的舒适,如何能够做好更超越同等级的安全,如何能够做好延伸,包括全栈自研,这是我们的新舒适行动纲领和方案。

对于友商,我们很少去蹭流量,互踩也好,蹭也好。在这方面,我们还是保持了自己的一个定力。您看,有几个数字,91年的全球品牌,21年的合资企业,77年的电动造车,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人··生活,关键是如何能更好面对客户

争流量这事肯定也是重要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如何能做好自己才最重要。美美与共,相当于当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讲自己的故事有多好,但如果有一些踩踏,在我们企业来说不是这样的文化。各位老师都认识我们这么多年了,我们也没有去做这件事。如何能够做好真正的“人··生活”这件事,这是我们企业品牌的使命。

然后您刚才提的第二点,在小高总回答三分天下之前,今天发布的“朋友圈”我们也有说明,写上ppt的都是有非常明确的一些关系,并不是说仅仅是宣传。因为作为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企业,你把别的企业LOGO写在上面,那肯定是你的问题。

但是出于很多时候的一些实际情况,如何向媒体老师进一步传播,这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所有的朋友圈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且我们知道在这种智能化的过程中,头部的企业是更加重要的,而且是重中之重的合作关系。



高政浩:其实“三分天下”这个话题就是不同的动力解决方案。同一款车有插混、纯电,或者有增程,我们叫“PHREV”,在同一款车型中,我们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一个品牌来讲,只做插混或者是BEV,可能因为原来它没有燃油车,或者燃油车的技术上没法突破。对合资公司,对东风日产来讲,我们燃油的技术是领先的,那我们一定会坚持我们燃油技术的优势,同时发展插混和BEV,这是中国市场已经给出来的标准答案,我们一定会适应市场潮流。



记者:麻烦领导给我们分享一下今天车展发布的东风日产新能源战略的核心价值,帮我们展开讲一下,谢谢。



刘新宇:刚才也跟老师们分享了一下,这件事本质上是日产全球品牌,就是Innovation for Excitement的落地,我们品牌主张就是“尽兴由NI”。“尽兴”实际上的体现一方面是驾驶的乐趣,另一方面也是客户的一种态度。“由NI”NI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客户层面,NI就是我们中文中的“你”,就是以客户为中心。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NI”NI的话,不仅仅是NISSAN,实际上第一个“N”NISSAN,第二个是Innovation,这表明我们让客户拥有这种生活状态,有这种驾驶乐趣,是通过日产更多的创新来实现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个生态链条,形成我们刚说的整个理念。

这个理念形成之后,我们下一步会从多个角度不断推动品牌焕新。第一肯定是以产品为主,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在产品宣传过程中,在产品沟通过程中,我们都是秉承“尽兴由NI”,这是第一个,以产品为主。

第二个,以沟通手法上来说,我们这边既然谈到以客户为中心,更重要的是我们整个沟通的方式,如何能够让更年轻的客户能够感受到。东风日产开始焕新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让品牌年轻化。其实所有的品牌都想要年轻化,如果没有产品和服务的变化而说年轻化,这件事往往只能是一个梦想而已。

所以说,这几个方面,我们是有信心有底气的。通过我们的产品跟服务,通过所有客户的触点进行相关的调整,实现品牌焕新。而且一旦方向确定了,我们在未来几年里面,一直都是坚持不懈去做这一件事,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又回到了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东风日产以及双方的股东非常支持我们拥抱智能化生态圈的头部企业,而且我们知道能够跟他们携手在一起,我们才能走向更好的智能化,向客户致敬,同时这也代表双方股东方和东风日产向智能化合作伙伴致敬。


主持人:会议已经结束了,我们后续还会有一场技术发布会,更多的信息会在发布会上进行展示。感谢各位媒体老师参加这次媒体专访,如果还有问题,可以会后进行交流,感谢各位!



文章作者
许甜
记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今日热点

小众市场拓荒者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上市10.98万起


200万车主的选择!14.38万起抢红旗H5 PHEV,7月福利天花板


新央企的硬核实力,长安启源Q07六月卖出11414辆,搅局家用中型SUV市场!


买混动到红旗 HS7 PHEV福利来袭 限时权益价19.88万起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零跑C11的逆袭之路


那家快被挤垮的老字号 靠一道新菜杀出重围


吉利德国研发中心全球首次解密 路特斯调校赋能银河A7成主流家轿最优选


新丝路上的“电的哥”:横跨4448km 起亚EV5如何成为理想营运车?


丝路上的“神刁侠侣”:敦煌的士夫妇与起亚的不解之缘


北汽设计沙龙首秀 三大设计中心助力品牌跃升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万起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揭秘零跑C11逆袭背后的坚守与热爱


从月销3388到霸榜销冠!零跑C11这四年打脸唱衰者


沙漠响起电驼铃 和田的哥艾拜杜拉的纯电新选择


坚守品质,解密一汽-大众如何让安全成为“时间的朋友”


星途汽车818狂欢购车节:总经理特供礼遇放送 至高优惠40000元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