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丰田bB别急着喊酷熊,回顾长城酷熊的原版车

看见丰田bB别急着喊酷熊,回顾长城酷熊的原版车

03月09日





很多车友会记得在2009年,长城曾经逆向开发过一辆颇受欢迎的城市代步小车名为酷熊,这台小车对于当时国内的车市而言并没有引起过太大的波澜,毕竟有飞度、Polo这类B级热销车型在,一辆方方正正的小车很难被引起共鸣,但,唯独在特立独行的改装界,此车一经推出便引燃了另外一波崇尚JDM改装风格的车友关注,那时,将酷熊重新变身为原版车:丰田bB成为一种潮流,不少拆车零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的拆车件市场、再流向订购它们的玩家手中,原版的丰田1NZ-FE奇货可居,带上机械增压套件或者涡轮增压套件的更是抢手货,当然也出现了好几位改装界的酷熊专项改装大师。

 

图:对于这么一款逆向而来的车型,如果闭起眼睛说它是一辆实用性很高的车型,我是赞同的,确实很好用。但如果以气节而言,我觉得它也算是自主品牌汽车中的耻辱之一。

 

那么丰田的bB又是一辆什么车?为什么能在国内引燃一股不大不小改装风潮呢?或者,我们通过此文来回顾一下这台国内普通民众并不太了解、但一些人觉得它如珠如宝的车型吧。
丰田bB只推出过两代而已,第一代在2000年1月7日的东京改装车展上发布,其广告语是“Get Imagination!”(发挥想象力),由此可见,它自出生伊始,就是在挑动它的车主们对它进行肆意的改装升级,这样的赤裸裸地通过原厂鼓励用户对车辆进行改装改装升级个性化,在国外并不新鲜,尤其那些主打年轻人市场的车型更是惯用伎俩,但回想一下国内,真敢这么干的,最早是2007年左右的第一代飞度中期小改款后做过一些尝试,再后来就只有长城今天的欧拉电动车了。

 

图:已经换上了丰田提供的Super V外观内饰升级套件的bB。


 

第一代bB的开发工程师是多田哲哉先生,是的,又是他,可曾记得我们在Supra的文章里就介绍过此君,现任Gazoo Racing的首席工程师,1993年前往德国学习拉力赛车底盘及悬挂调教,后调往产品开发部,1998年开始着手研发第一代bB。bB名字是取自black Box,黑盒子,所以,bB在日本或者到了美国市场,广告海报上主打的都是黑色就是这个原因。而且,丰田从第一代开始,其市场人群的定位便是有点儿经济基础的未婚年轻人,于是便尝试着、刻意地将这台车的“后续完善”及“个性化”任务交给后市场或者改装市场完成,而中间负责推动这股风气启动的则是丰田旗下的“哼哈二将”:Modellista和TRD,前者负责先行推出多种空力套件打前哨,例如主打VIP风格的Street Billet款、和运动造型的Speed Tourer款等等,而TRD则开发了一套涡轮增压套件供1NZ-FE引擎使用。加上其他一些与丰田关系较好的知名改装品牌,例如Blitz、Tein等等,一下子年轻人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在第一代推出的短短五年间,无论是普通的五门揭背还是Open Deck小货车的热度都火速升温,销量也突破了32万辆,要知道,这仅仅是日本国内的上牌数量,还不包括外销到东南亚及美国的Scion Xb那部分。

 

 

 

图:TRD除了提供涡轮增压套件外,还推出过机械增压套件,上图为上置式中冷器的涡轮增压版本。

 

图:当时日本很多改装品牌都加入到bB的改装大潮里,当时在B级小车领域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本田Fit、日产Cube、丰田bB,可谓是精彩不断。


2003年,美国市场的bB放在Scion旗下进行销售,改名为xB,目标也是年轻人市场,它和丰田bB一样,使用NBC车架平台打造,NBC的意思是New Basic Compact,即B-segment级别的入门车型,最早使用这个平台的车型是1999年的第一代丰田Vitz,相信这款车国内的车迷并不陌生,曾经是许多国内年轻人的第一台车,而且它又轻又快又好改,用来跑小型赛道可谓利器。美规的xB跟bB一样,有两台动力系统可选,1.3L的2NZ-FE和1.5L的1NZ-FE,车架代号分别是NCP30和NCP31,而四驱版本只有1.5L的引擎可用(仅JDM版),车架代号NCP35。2001年6月,在普通五门版基础上推出了一台小货车造型的Open Deck型号,此车造型可谓是个性十足,先不要纠结它的那个尾箱能不能运货,单就那扇对开式车门设计就已经个性得鹤立鸡群了(别留言说这个“很像”RX-8也是这个设计之类的评论,bB Open Deck比RX-8要早,它停产后RX-8才开始上市),只使用1.5公升引擎,车架代号NCP34,虽然噱头做足,宣传也到位,甚至改装样板车都常年见报,但就是不知为何销量一直不见起色,大部分买家还是觉得方方正正的五门版更亲切些,所以到了2003年3月,小货车版的bB宣告停产。同年6月,bB的左軚版,也就是Scion xB在美国上市,与右軚不同的是,xB改成了传统的“地波(棍)”,而bB因为是右軚关系,设计时便做好了“軚波”的设计;xB没有bB的四驱系统选择。2005年11月,第一代bB在日本停产,而左軚版的xB则一直生产至2007年6月才停售。

 

图:在NBC车架平台上勾勒出一个Box车体,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很高,也是第一代bB大受欢迎的其中一个原因。


图:1NZ-FE引擎从1999年7月开始投产,排气量为1497cc,缸径75mm、冲程84.7mm,压缩比10.5,最大马力109匹/6000转、最大扭力141牛米/4200转。排气量稍小的2NZ-FE则只有87匹,扭力121牛米。

 

图:bB Open Deck通过缩小后排空间来获得车后的杂物空间,这个概念在1999年已经展出,但想不到丰田真的造出来了。

 

图:驾驶员一侧是单门、乘客侧室对开门,这种设计在丰田里很常见,而且实际感受过,确实很实用、也很方便。

 

图:这是美规左軚的Scion xB,外观与丰田几乎相同,所以很多日本国内的改装零件也可以装到它上面使用。


图:从2004年开始,Scion每年会推出一款Release Series限量版,每个版本都超过2000辆,到2006年的RS 4.0结束,再由第二代xB接上RS 5.0。

 

 

图:因为改成了“地波”,所以前排座椅只能变成两张单独的座椅,而bB则是连体的前排。

 

第二代bB与2005年12月26日发布,整个车系的市场定位如同它所使用的底盘、引擎一样,来了个彻底转型,也就是说,它不再主打改装和个性化,丰田的宣传口号是“Music Player”(音乐播放器),至于车架平台换成了当时全新的丰田A平台,这个平台由丰田、大发、PSA集团三家共同打造,主要使用在各自的A级或者B级车型上,也就是排气量在1.5L以下的小型入门车,丰田的Passo、专攻欧洲市场的Aygo、标致的107等等许多车型均出自这个车架平台,而这个平台的继任者,就是2019年7月面世的DNGA平台。至于第二代bB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它已经不再是丰田工厂的产品了,虽然依然能见到第一代方盒子的设计元素,但它对于丰田而言其实是一台由大发代工的贴牌车,由大发的池田工厂负责生产,大发自己的车型名字叫Coo(欧洲市场更名为Materia),而到了2008年,丰田、大发、富士重工三家车厂宣布加强合作后,大发也为Subaru制作了一款名为DEX的姊妹车。

 

图:丰田的车架代号叫QNC20/21/25,跟第一代用引擎+底盘系列的命名方式完全不同。

 

图:敢用“音乐播放器”来作为宣传口号的,一定不会只给一套什么名牌主机就算,留意,它的音响和氛围灯控制不在方向盘、而放在前排手枕处。


图:第二代bB依然使用“軚波”设计,所以连排座椅被保留下来,只要不是用来“劈弯”,驾驶者的开扬感还是很不错的,开累了把左脚架在沙发上,何等悠哉。

 

图:大发自己放在日本国内销售的版本叫Coo,车架代号M400。

 

图:出口到欧洲市场改名为Materia,左軚版在机械配置与日规Coo基本一致,但后来大发全球收缩后,2011年结束销售。据说当时国内大发还跟Lexus在一层楼办公的时候也想引入此车,算下来售价接近20万,而后就没有然后了。

 

图:如果当时大发不撤退,如果成功引入了这台欧规的Materia,相信它能成为国内精品城市小车领域的开山鼻祖,更加没有后来的酷熊什么事了。

 

图:斯巴鲁版的名为DEX,是在2008年三家车厂宣布加强合作后,由大发负责生产的另一个贴牌车型,当然,斯巴鲁的设计元素还是有的,例如鬼面罩、雾灯等设计。

 

图:斯巴鲁DEX的车架代号根据发动机配置分别是M401F和M411F。

 

车架平台是新的、宣传口号是新的、生产线是大发的,那么很自然地想到第二代bB的引擎也是新的,虽然同样都分为1.3L和1.5L两个排量版本,前者用的是K3-VE四缸引擎,后者则换上了3SZ-VE,但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虽然第一代bB与美规的第一代xB只是左右軚之别,但到了第二代,两者就是完全不同底盘、不同等级的车型了,第二代xB使用的是New MC平台,也就是跟Corolla等C级车通用平台,而第二代bB则依然坚守在B级车上,加上动力配置、空间、尺寸等等所有方面下对比,两者的定位已经完全被拉开。


图:在美国某些城市,还会见到用第二代xB用来做出租车,最主要还是因为其延续了第一代的方正设计理念,让其内部空间相当实用所至。


图:第二代xB的动力系统比日规的第二代bB要强,毕竟是MC平台下打造车型,完全可以使用如2AZ-FE这样的2.4公升级别引擎,最大马力158匹、最大扭力220牛米。

 

第二代bB已经不再是丰田的嫡系车型,而且还有照顾到大发及斯巴鲁两家对于各自车型的市场运营等因素,所以丰田并没有急匆匆地进行五六年换一代的步伐,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啸后,此类只有日本国内有售的JDM车型的生存越发困难,丰田除了借此机会休养生息和调整策略,对于bB的延寿工作一直在进行,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都推出过各种小改款车型,但即使如此,也依然阻止不了销量不断下滑的困境,到了2016年7月,还是要宣布第二代bB停止销售,而第二代卖了11年的总销量还不到24万辆,相比于第一代卖了五年就已经过30万,确实算是失败之作,当然,这里也会有人反驳,因为三个品牌一起卖嘛,肯定会分薄单一车系的销量了,而这个做法又是对的吗?相信丰田、大发、斯巴鲁三家会有自己的检讨。

 

图:例如2013年推出的Kirameki-G版本,算是一个增添版,例如后视镜转向灯、后排滑动机构和手枕上的音响灯光控制器。


图:除了音响外,灯光效果当然不可或缺。

 

图:Modellista对于bB的历代和小改款型号都非常重视。

 

图:至于其他知名改装品牌也会有关注,但都是以外观内饰、悬挂、行走等的零部件为主。

 

丰田bB的历史并不复杂,虽然一直风闻它会推出第三代,而且还会基于TNGA-B平台打造,相信到时会又再掀起另一波改装风潮。不过,作为第二代bB的直接继承者其实还是另有其他车,那就是Tank,只是Tank更像是一台由Kei-car改成的五座小车,排气量更小,但如果真要认为Tank就是第三代bB,那我还是更期待那台名正言顺地称作第三代的bB了。

 

图:虽然丰田说Tank是bB的接替型号,但它更像是一台换了大引擎、拉大了外观尺寸的Kei-car,所以更期待正版的第三代bB重现车坛......


 
今日热点

不卷价格卷信任 一汽-大众的长期主义“价值战”


34年3000万用户验证 解码一汽-大众敢推终身质保的四大工艺密码


一汽-大众推双终身质保政策 稳上加稳


卷品质、卷服务,一汽大众全系燃油SUV,限时享“双终身”质保政策


东风猛士上海车展重磅车型全解析 兼顾硬核智能更能私人定制


华为黑科技+军标级越野 50万级智野旗舰东风猛士M817 登场


上海车展实拍东风猛士M817 最智能越野车


德系工艺底气:一汽-大众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背后的魔鬼测试体系


智野第一车 猛士M817上海车展全球首秀


全系燃油车SUV“双终身”质保,一汽-大众底气从何而来?


卷品质、卷服务,一汽大众全系燃油SUV,限时享“双终身”质保政策


北京现代ELEXIO全球首秀:以“新质力”开启合资品牌电动化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