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销量差的车型盘点,是出乎意料还是自作自受?

7月份销量差的车型盘点,是出乎意料还是自作自受?

08月24日
1
轿车车型

雷凌双擎E+:72辆

和雷凌燃油版的1.6万台销量相比,雷凌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双擎E+仅仅卖出了两位数的销量。

事实上,不仅仅是雷凌,丰田在插混赛道上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无论是雷凌、卡罗拉,还是威兰达、荣放,其双擎E+版本都只有三位数的销量。

一方面,丰田的混动车型定价普遍太高,雷凌双擎E+作为紧凑级轿车,却卖到了B级车的价格,高达20万的起售价让其毫无性价比可言,而反观竞争对手秦PLUS DM-i,配置更高,续航更长,售价也只是在11-15万之间,孰优孰劣,立判高下。

所以,雷凌双擎E+的冷门是必然的,丰田也应该认识到,时代不一样了,无脑割韭菜是行不通的。

捷豹XEL:951辆

靠降低售价就能换来销量吗?答案还真不一定,“7折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7月份捷豹XEL销量951台,都没能破千。

说起来捷豹品牌的风格和沃尔沃很类似,一个走的是北欧豪华风,一个则是复古英伦格调,个人认为捷豹车型的调性甚至比沃尔沃更足。

不过在国产化之后,大幅度的降价优惠削弱了品牌溢价能力,而为了销量,捷豹又不得不继续降价,加之产品换代慢、更新周期长,逐渐陷入恶性循环。

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原因,保养同级最贵、营销坐而论道,近乎为零,都让捷豹深陷泥潭,XEL卖不好也是情理之中了。

索纳塔:272辆

作为现代的旗舰轿车,索纳塔也曾经创下38个月销量破万的销售神话,和凯美瑞、雅阁不相上下,但在过去的7月份,仅仅卖出了272台,连对手的零头都没到。

说到底,买20万左右的B级车,消费者还是要考虑品牌力,毕竟这代表了开出去的面子问题,而现代汽车品牌力的丧失是索纳塔销量低迷的关键。

在产品力上,那句“索8之后再无索纳塔”也许就是最好诠释,激进的外观并不能迎合所有人的审美。所以,市场环境在变,竞争对手也在升级,现代如果再不及时转变,只有被抛弃的份。

全界Q1:139辆

这车居然有人买?谁给的勇气?

即使是卖了139台,全界Q1能“活在”销量榜单上,仍然让人觉得很神奇,毕竟,这是云雀汽车目前唯一在售的车型了。

事实上,这个车长不到4米,搭载1.3L自吸发动机的全界Q1卖的并不便宜,快7万的价格看的小编目瞪口呆,难不成是酷似讴歌的“豪华车标”给的底气吗?

只想说一句,如果有人给你介绍这款车,离他远一点。

菲斯塔:2辆

2位菲斯塔车主,也算有个伴了。

比起大哥索纳塔272台的凄惨销量,小弟菲斯塔更难熬,难道说现代汽车真的不行?

只能说现代汽车“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菲斯塔上市之初对标思域,也曾辉煌到月销2万台,只不过,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一出,A柱弯折,从此迅速没落,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所以,菲斯塔的昙花一现,根源还是北京现代的傲慢与轻视。

雪铁龙C6:242辆

口碑没输过,销量没赢过。

雪铁龙C6卖得不好,其实一点儿也不冤,虽然它继承了曾经法国总统座驾的“C6”之名,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国产化之后,雪铁龙C6是由东风汽车基于东风A9所开发的产物,这样的身世显然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再加上万年不变的1.6T/1.8T发动机,让这台20万级的“合资车”彻底失去了吸引力。

再想想法系车的境遇,能卖到200多台也是不容易了。

日产蓝鸟:191辆

换壳“轩逸”也想割韭菜?

听名字,看造型,不知道的消费者还以为是台小钢炮,可惜,这台蓝鸟并没有飞起来,7月销量不到200台,堪称最惨日产车。

其实作为“中国特供车”,蓝鸟的出现确实颠覆了消费者心目中日产车老实本分的形象,换壳也并不是死罪,关键是同样的三大件,蓝鸟凭什么卖的比轩逸贵1-2万呢?

降降价格,老老实实跟着轩逸后面“喝汤”岂不是更香?

凯越:149辆

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终究自食其果

说起凯越的过往,当年凭借时尚的外形和较高的性价比,在国内一时风光无两,13年时间,累计卖出了268万台,却在巅峰时为英朗让路而惨遭停产。

之后的故事就很简单,英朗销量跌至低谷后,别克又盯上了“凯越”这块金字招牌,便重新将它“复活”,却头铁地用上了一台1.3L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

只是消费者不傻,三缸机并不受待见,于是,现在的凯越彻底凉凉了。

羿:321辆

羿?是神话故事里的那个后羿吗?

想了半天,也没搞懂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丝毫看不出是谁家的车,查了资料,才发现是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雷诺卷土重来后的首款纯电车—雷诺江铃羿。

仔细看,外观设计没什么问题,不过高配版本5.8s破百,低配却干到了13s,都2022年了,这个加速是要比肩公路闪现雷克萨斯嘛,好吧,你比它快点,再看续航最高才500km,作为纯电车型,实在毫无诚意。

再者说,雷诺的车,消费者恐怕也不敢轻易下手,说不好哪天又退出中国市场了呢。

享域:495辆

三缸是原罪,混动又太贵

不知道本田是怎么想的,2021款的享域销量虽然没那么出色,但好歹还有月均3000台的销量,到了2022款却换上了1.0T的三缸发动机。

“闻三缸色变”是国内消费者的优良传统,享域这是妥妥的往枪口上撞,即使有着“小雅阁”的模样,里子不行也救不回来。

更有意思的是,享域还有1.5L混动版,听上去不错,买起来肾疼,14万的起售价,是秦PLUS DM-i不香了,还是帝豪L 雷神Hi-X不行了?务实的国内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如果不及时转变,享域被国人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2
SUV车型

玛奇朵DHT-PHEV:105辆

插电式混动市场一片向好,只有长城躲在墙角默默哭泣。

7月玛奇朵DHT-PHEV仅仅卖了105台,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过分,这还是上市大半年之后的销量。事实上,不止玛奇朵,还有拿铁、摩卡的插混车型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罪魁祸首是定价太高,玛奇朵的插混车定价要比油混车贵了2万多,直接来到了18万,对比于同级别的宋PLUS DM-i也要贵上不少,即使是“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术”加持,消费者也不会轻易买单。

除了定价,魏牌的营销也是有一定问题,选择将VV5、VV7等老车型直接停产,新车变成绝版车,贬值就大了去了,这就导致老客户失去信心,新客户不敢买的尴尬局面。

e:NP1极湃1:269辆

没了发动机的本田再也不香了。

本田e:NP1极湃1作为本田首款纯电车型,上市之初备受瞩目,不过现实的销量却很打脸,7月销量仅为269台,双子战略下的e:NS1表现也很差,349台,两车成了难兄难弟。

难道本田的纯电车型这么差?当然不是,续航少点其实无伤大雅,你看大众的ID系列卖得就很不错。那问题出在哪儿?

对纯电车型来说,想要得到消费者认可并为其买单,省钱、性能、智能化三个维度至关重要,但反观e:NP1极湃1,则是彻底的“三不沾”,加速不够快,价格还挺贵,智能化还停留在L2+级的辅助驾驶。即使你的品牌力再强,消费者也不会当“冤大头”。

沃尔沃C40:109辆

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进程,道阻且长。

比如7月5号才上市的新车沃尔沃C40,销量仅为109台,很明显没能开个好头。

表面来看,沃尔沃纯电在国内市场的表现没有跟上大部队,新车型在设计上没有摆脱燃油车的设计,内饰也同样缺乏科技感,并不能吸引到新能源的主流用户。

但根本原因还是在生产平台,沃尔沃C40是基于XC40同一的CMA生产平台而来,也就是说C40还是油改电车型,而这一点是广大消费者最不能接受的。

再加上30万上下的售价,消费者恐怕很难说服自己去掏腰包。

英菲尼迪QX60:51辆

月销量仅为51台,比退市还难受。

英菲尼迪QX60上市已有半年,为何销量如此之差?

单看产品,英菲尼迪QX60是一台还算不错的七座中大型SUV,对标的是宝马X5、凯迪拉克XT6等车型。采用2.0T+9AT的动力总成,其中日产引以为傲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相当有吸引力。

可问题是,英菲尼迪太傲娇了,39.98-61.98万元的定价简直不把对手放在眼里,并且和对手凯迪拉克XT6动辄7、8万的优惠相比,QX60终端还没什么优惠,关键是,如今的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只能算是边缘化的品牌,很难撑起这么高的售价。

现如今,唯有英菲尼迪低下高昂的头颅,全线降价,才是唯一的出路。

飞凡MARVEL R:199辆

背靠大树也不一定好乘凉。

作为一款纯电中型SUV,飞凡MARVEL R的产品不说有多亮眼,但也没有太大的毛病,又是背靠“国家队”上汽集团,按理说应该不会差到销量只有三位数。

可问题恰恰出在这棵大树身上了,从18年到现在,飞凡汽车4年内换了3次名字,从最初的“Marvel”变为“荣威R”再到“飞凡”,可谓是命运多舛。

频繁的更名,搞的飞凡汽车像个没人要的弃子一样,毫无品牌形象,更别提产品定位了,卖得不好才是正常。

东南DX3:169辆

没了三菱,东南独木难撑

早期的东南汽车,算是国内自主品牌比较风光的,尤其是和三菱合作之后,早在2013年,年销量就已经突破11.6万辆。不过吃了三菱技术红利的东南,似乎很不思进取,这就导致三菱出走之后,东南汽车就断崖式没落了。

说到底,还是东南自己作的,就连当年号称“保时泰”的众泰汽车都知道要搞研发,东南却没完全没有核心技术。

现在的东南DX3,挂着三菱的发动机,又怎么能卖得好呢?

劲炫ASX:152辆

全系没有ESP,还有人买?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劲炫ASX,搞不好还真被它唬住,有点形似帕杰罗的设计,再挂上三菱的标,看上去车模车样的。

可是,都2022年了,全系没有ESP、全系没有雷达、全系手刹,更多的安全配置想都不要想,都让人怀疑它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即使打着“10万不到买合资紧凑级SUV”的口号,也不会有人买。

爱驰U5:116辆

如果车企中也有打不死的“小强”,爱驰应该能算一个。

在国内,爱驰汽车只有一款在售车型爱驰U5,从上市到现在,月均销量不到250台,却存活了快2年,并且仍然在售。

只不过,爱驰U5却在新能源的赛道上越走越远,远不及“蔚小理”、哪吒、零跑汽车等。在小编看来,对新势力来说,早就从“产品定义营销”变成“营销带动产品”了,而爱驰U5恰恰缺少自己的“标签”,成为最大的原罪。

极狐阿尔法T:26辆

华为加持也拯救不了的极狐。

论背景,极狐背靠北汽新能源,论产品,极狐应该是最早一批和华为实现合作的厂商,很多新的技术被应用到了极狐的产品上,为什么还是卖不好呢?

说到底,极狐的车没有“灵魂”,更像是一个混血儿,车机是华为提供方案、制造是由加拿大的麦格纳代工,说直白点就是啥都不是自己的。

所以,极狐即使烧钱请罗大佑、崔健等明星开演唱会,极狐阿尔法T也很难卖得出去,毕竟明星流量≠销量。

合创007:9辆

广汽、蔚来很丰满,唯有合创很骨感。

作为广汽、蔚来合资成立的企业,后续又有珠江投管资金入局,合创汽车为何没落至此?首款车型合创007沦落到月销只有一位数?

只能说,“换壳度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合创007的底盘以及电池和埃安LX如出一辙,换壳换标也就算了,还比人家卖的贵,凭什么?消费者也不傻。



-END-

汽车天涯 交易担保 放心买 汽车天涯



 
今日热点

小众市场拓荒者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上市10.98万起


200万车主的选择!14.38万起抢红旗H5 PHEV,7月福利天花板


新央企的硬核实力,长安启源Q07六月卖出11414辆,搅局家用中型SUV市场!


买混动到红旗 HS7 PHEV福利来袭 限时权益价19.88万起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零跑C11的逆袭之路


那家快被挤垮的老字号 靠一道新菜杀出重围


吉利德国研发中心全球首次解密 路特斯调校赋能银河A7成主流家轿最优选


新丝路上的“电的哥”:横跨4448km 起亚EV5如何成为理想营运车?


丝路上的“神刁侠侣”:敦煌的士夫妇与起亚的不解之缘


北汽设计沙龙首秀 三大设计中心助力品牌跃升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万起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揭秘零跑C11逆袭背后的坚守与热爱


从月销3388到霸榜销冠!零跑C11这四年打脸唱衰者


沙漠响起电驼铃 和田的哥艾拜杜拉的纯电新选择


坚守品质,解密一汽-大众如何让安全成为“时间的朋友”


星途汽车818狂欢购车节:总经理特供礼遇放送 至高优惠40000元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