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鹏G9配置及价格调整
自动驾驶
1.无锡将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路测
2.思特威推出3MP车规级二合一图像传感器SC320AT
3.线控技术厂商德科智控完成约6000万元B轮融资
电动化
1.LG新能源与三家加拿大矿商签订锂和钴供应协议
2.盛屯矿业5.56亿元认购中创新航股份
3.蜂巢能源正式进入电池回收领域
数字化
1.高通汽车业务订单总估值增至300亿美元
2.蔚来发布Aspen 3.2.5软件更新
3.赛轮思推出车外语音交互技术
企业·财经
1.比亚迪或年底进入英国市场
2.蔚来将于10月8日在柏林举行欧洲发布会
车型·车市
1.小鹏G9配置及价格调整
9月23日,小鹏汽车对小鹏G9的配置及价格进行了调整,车型数量由此前的6款调整为8款,售价分别为570 Plus版30.99万元,570 Pro版32.99万元,570 Max版34.99万元,702 Pro版34.99万元,702 Max版36.99万元,650性能版Pro 39.99万元,650性能版Max 41.99万元,650上市纪念版46.99万元。
具体配置方面,800V高压平台及3C超快充电池包、X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为全系标配;Pro及以上版本车型将标配含XOPERA小鹏音乐厅、Nappa真皮座椅、美妆空间、智能香氛系统、主副驾腿托/按摩/律动等18项配置在内的“5D音乐座舱”;Max版车型将标配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此外,650续航版本的车型可选装1万元的4C超快充电池包。
此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于9月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以客户为导向,在一两天内推动解决小鹏G9的配置问题。
自动驾驶
1.无锡将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路测
9月22日,无锡市工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对其日前联合印发的《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进行了解读。解读明确:
《细则》将配备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的范围扩大到无锡全市,使得无锡成为全国首个全域测试、示范的城市。
《细则》为不配备驾驶人的路测划定三大测试区域,覆盖无锡市锡山、惠山、滨湖、新吴、经开等重点板块,以及综合保税区等特色场景。
其中,滨湖区-经开区-新吴区覆盖面积约96平方公里,锡山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惠山区面积约8.5平方公里,新吴区综合保税区面积约7.6平方公里。
此外,《细则》新增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相关内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的主体可适当收取费用,为后续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奠定基础。
《细则》还对旧版本申请流程进行了优化,减少了非必要的申请材料,也进一步推进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互认等工作。今后,相关车辆需取得国家或省市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等一系列证明材料,并经上线检验合格后,方可申请上路行驶测试。
根据《细则》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在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过程中,相关数据将实时接入监管服务平台,支撑事故过程复现和责任确定工作。
2.思特威推出3MP车规级二合一图像传感器SC320AT
9月23日,CMOS图像传感器(CIS)厂商思特威宣布推出3MP Sensor+ISP二合一的车规级图像传感器新品——SC320AT。
思特威称,SC320AT作为一种背照式(BSI)图像传感器,集高感度、高动态范围和优异的LED闪烁抑制功能于一体,可赋能全景环视、ADAS周视、自动泊车和流媒体后视镜等车载影像应用。
SC320AT拥有300万像素分辨率,垂直方向上拥有更大的视场角,不仅在全景环视和自动泊车应用中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还可以让自动泊车应用在更近的距离获取完整的物体影像信息,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识别。
SC320AT目前已接受送样,并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实现量产。
思特威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图像传感器的芯片设计公司,之前主要业务分布在安防领域,在汽车领域业务较小。
今年5月20日,思特威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截至目前,思特威已推出多款车规级图像传感器,覆盖影像、感知、舱内应用等多种用途。
3.线控技术厂商德科智控完成约6000万元B轮融资
9月23日,36氪发布消息称,智能驾驶线控技术研发商德科智控已完成约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鹏晨讯达、鹏晨瑞智、苏州趋势一号、智选创投。此前,德科智控曾获惠友资本5000万元战略投资。
据了解,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德科智控EPS(电动助力转向)和SBW(线控转向)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核心产品迭代和高端研发人才引入。
德科智控成立于2009年,彼时专注电动助力转向EPS产品的研发和产销。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的兴起,德科智控开始接到大量无人车的线控转向改装订单,同时自身也开始系统化地推进线控转向技术研发。
目前,德科智控正重点推进乘用车的无人驾驶线控转向技术研发。据了解,德科智控已经掌握了转向系统的全产业链开发能力,包括L4级车辆智能驾驶线控冗余算法、L2-L4级线控智能硬件平台,以及转向系统硬件、算法,传感器和电机四大核心技术。
德科智控表示,其线控转向产品将在2025年左右于头部车企的新能源乘用车上实现批量落地。
电动化
1.LG新能源与三家加拿大矿商签订锂和钴供应协议
9月22日,据外媒报道,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与加拿大的三大矿产供应商雪湖资源(Snow Lake Resources)、Electra(Electra Battery Materials Corporation)和阿瓦隆先进材料公司(Avalon Advanced Materials)分别签署了锂和钴的供应合作协议,以加强其在北美动力电池生产的供应链。
9月22日,LG新能源与Electra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条款。根据条款,Electra将从2023年开始,连续三年为LG新能源供应7,000吨硫酸钴。据了解,Electra是北美地区唯一能够提炼硫酸钴的供应商。
LG新能源还与阿瓦隆先进材料公司和雪湖资源签署了两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MoU),以确保锂的稳定供应。根据谅解备忘录的条款,阿瓦隆将从2025年开始向LG新能源供应氢氧化锂,每年供应1.1万吨,为期五年。此外,雪湖资源将自2025年起向LG新能源供应氢氧化锂,每年供应2万吨,为期10年。
2.盛屯矿业5.56亿元认购中创新航股份
9月22日,据盛屯矿业官方公告,盛屯矿业与中创新航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合作领域将包括电池正极材料上游镍、钴材料、矿产资源等,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相互投资、联合投资、供应链协作、合资建厂、共同研发等。
同日,盛屯矿业全资子公司宏盛国际作为基石投资者以8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56亿元)参与认购中创新航在联交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份。
22日当天,中创新航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2.658亿股股票,寻求筹资为17亿美元。
3.蜂巢能源正式进入电池回收领域
9月23日,据蜂巢能源官方消息,由蜂巢能源100%控股的藤青青再生资源(上饶)和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中伟股份控股子公司)合资成立的常青藤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青藤公司”)在江西上饶正式启动。
此举标志着蜂巢能源正式进入电池回收领域。
常青藤公司将采用四级物理破碎处理法,将报废电芯、极组、极片进行无害拆解至黑粉、铜粉、铝粉,在做到环保的同时,可实现黑粉回收率达到99%,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效率,同时降低后续的湿法冶金冶炼成本。
中伟股份为常青藤公司提供生产运营和技术支持。蜂巢能源则通过常青藤公司,将报废电芯拆解成黑粉后导入蜂巢供应商体系进行湿法冶金,进一步进行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该合资公司计划分两期建设,建成极片和电池拆解回收产线。
数字化
1.高通汽车业务订单总估值增至300亿美元
9月23日,高通公司在其首届汽车投资者大会上宣布,其汽车业务订单总估值已增长至300亿美元(基于汽车厂商和Tier1供应商提供的预测,该估值反映了高通已获得的汽车厂商项目在未来的收入预估值)。
高通表示,这意味着自高通于7月28日公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以来,其汽车业务订单总估值实现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增长。高通称,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Snapdragon数字底盘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
除以上信息之外,高通还在此次大会上宣布了以下动态:
到2030年,公司汽车业务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1000亿美元
QCT(高通CDMA技术)汽车业务营收,从2021财年的9.75亿美元增长至2022财年的13亿美元(预期收入)
上调2021奶奶11月发布的QCT汽车业务营收增长预测——2026财年营收将超过40亿美元,2031财年将超90亿美元
推出集成式超级计算级别的汽车SoC——Snapdragon Ride™ Flex SoC
高通介绍称,Snapdragon Ride Flex是一个SoC产品家族,包括Mid、High、Premium三个级别。其中最高级别Premium SoC与外挂的AI加速器组合,可实现2000TOPS的综合AI算力。
设计Snapdragon Ride Flex的目标,是实现车内中央计算——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通讯等方面的计算全部集中到这一个SoC系统上。
高通此次并未透露关于Snapdragon Ride Flex的更多技术细节,仅通过PPT展示了其内部IP核的结构,包括Kryo CPU、Adreno GPU、ISP、VPU(视频处理核)、音频DSP等。高通表示,将在明年CES上公布Snapdragon Ride Flex家族的更多信息。
同日,高通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达成合作,即将推出的梅赛德斯车型将搭载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为其车型提供信息影音系统、AI车载虚拟助手,以及包括自然交互的沉浸式座舱体验。
这一合作意味着,梅赛德斯-奔驰在座舱芯片选择上将从英伟达转向高通。而在智能驾驶方面,今年3月的英伟达GTC上,英伟达曾宣布,其智能驾驶系统Hyperion 8将搭载在2024年推出的梅赛德斯-奔驰车型上。
此外,高通还宣布与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红帽公司(Red Hat)合作,为采用骁龙数字底盘的下一代汽车带来达到功能安全等级(ASIL-B)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
高通称,预集成红帽车载操作系统的骁龙座舱平台和Snapdragon Ride平台的初始版本,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提供给汽车厂商进行评估。
2.蔚来发布Aspen 3.2.5软件更新
9月23日,蔚来发布Aspen 3.2.5版本的FOTA升级,支持软件版本为3.1.2及以上的车辆。本次更新的内容包括:
换挡体验优化:更丰富的档位状态提示,针对连续切换档位、窄路泊车等潜在换挡失败的场景,提供换挡失败后的保护措施及信息提醒;
FOTA升级体验优化:新增锁车后继续下载功能,节省下载时长;
SOTA升级体验优化:多个应用升级通知将合并显示,可避免重复操作;
新增窄路双视角显示(前/后视角+360视角)更便于观察周围环境;
仪表新增实时充电功率显示;
媒体卡片播放进度支持拖动;
优化NOMI导航语音交互,提高通过NOMI发起的导航效率;
优化跟车起步提醒时机;
优化驾驶员疲劳监测信息提醒,提升监测及报警准确率;
优化车距调节显示,当系统自动调节跟车距离时,通过仪表向驾驶员显示车距正在拉开还是正在缩短。
3.赛轮思推出车外语音交互技术
9月22日,Cerence赛轮思宣布推出车外语音交互技术(Exterior Vehicle Communication)。该技术集成了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TTS、语音信号增强和声纹验证等技术,并与汽车外部麦克风结合使用,可实现例如车外语音开灯、开关车门及后备箱、驾驶员与车外人员语音互动等。
为了保障安全,赛轮思的车外语音交互技术还可利用生物识别等技术,在解锁汽车、智能驾驶等操作前确认说话人的身份。
9月20日,赛轮思还宣布与英伟达达成合作,赛轮思的Cerence Assistant对话式AI车载助理可在英伟达DRIVE平台运行,并采用开放和可扩展的DRIVE IX座舱软件架构,集成赛轮思的AI、语音和多模态创新,将语音与英伟达DRIVE IX的手势和视线跟踪功能相结合,构建基于视觉、语音和图形用户体验的车辆交互功能。
Cerence赛轮思的前身为Nuance Communications的汽车部门,2019年10月从后者剥离,并在纳斯达克上市,主要为汽车厂商提供语音产品及解决方案。
企业·财经
1.比亚迪或年底进入英国市场
9月21日,据外媒报道,比亚迪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入英国市场,当前英国汽车经销商Pendragon正与比亚迪进行深入谈判,希望成为比亚迪启动英国业务的合作伙伴。
9月21日,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Pendrag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是该公司推动新车特许经营业务的整体努力的一部分。
而据此前消息,在本月28日,比亚迪将举行欧洲乘用车线上发布会,预计将发布欧洲市场战略。
2.蔚来将于10月8日在柏林举行欧洲发布会
9月22日,据蔚来官方消息,NIO Berlin 2022蔚来欧洲发布会将于10月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北京时间 00:00 同步直播。
1.小马智行、曹操出行、吉利将在苏州合运Robotaxi车队
3.加拿大NAL锂项目计划明年Q1复产 宁德时代曾为控股股东
如何获得《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