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车市
1.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正式发布 新车型U8/U9亮相
2.宝马发布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
3.特斯拉中国2022年交付超71万辆
4.通用汽车超丰田成为2022年美国汽车销冠
5.索尼本田成立AFEELA品牌 首款原型车亮相
自动驾驶
1.毫末智行发布自动驾驶智算中心 每秒浮点运算67亿亿次
2.Mobileye计划与纬创旗下啓碁科技合作量产4D成像雷达
3.微软或将投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Gatik
电动化
1.锂矿商Piedmont Lithium与特斯拉的合作改为浮动定价
2.华友钴业向浦项化学供应三元前驱体16万吨
3.中国石油气田水提锂成功投运 预计年产50吨碳酸锂
数字化
1.高通推出座舱+智驾可扩展系列SoC Snapdragon Ride Flex
2.小鹏P7推送Xmart OS 2.9.0版OTA升级
企业·财经
1.李斌内部信称蔚来2022年有8项不足
2.Stellantis与Archer合作打造eVTOL
车型·车市
1.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正式发布 新车型U8/U9亮相
1月5日,比亚迪在深圳召开品牌暨技术发布会,正式发布高端品牌——仰望,以及国内首个量产的四电机驱动技术——易四方。仰望品牌首批车型U8和U9同步亮相。
仰望U8定位新能源硬派越野SUV,车长超过5m,车宽超过2m。该车采用了较为方正的外观设计,前脸的分体式大灯组和大尺寸点阵式中网共同组成了类似汉字“鼎”的造型。车门均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车尾配备有外挂式备胎。此外,该车还安装有多部激光雷达。
仰望U8采用“易四方”技术,搭载由前双电机和后双电机组成的四电机动力总成和刀片电池,电机最高转速可达20,500rpm,整车最大马力1,100匹以上,0-100km/h加速时间为3s级。
比亚迪方面称,该车凭借四电机驱动技术的独立正负扭矩输出能力,具备在转向器、制动器不工作的同时实现低于 40m 的100-0km/h制动距离,以及小于12m的转向直径。通过“易四方”技术,仰望U8还可实现高速轮胎瞬时失压控制、应急浮水脱困和原地掉头。
仰望U9定位纯电动超跑,该车同样采用“易四方”技术,0-100km/h加速时间为2s级。比亚迪方面表示,仰望品牌研发团队将围绕超跑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痛点,用创新技术为U9打造“极致安全的车身结构”并兼顾“城市舒适”和“赛道极限”。
本次发布会未公布新车型的更多细节及售价,预计U8和U9的价格将为百万级。
2.宝马发布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
1月5日,在CES上,宝马发布了BMW i 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展示了其对未来车内和车外数字体验的愿景。这是宝马首次在CES上发布概念车,以往宝马主要在车展上发布概念车。
Dee,英文名称为Digital Emotional Experience(数字化情感体验),该概念车采用了多项新的技术概念,包括在车内由先进平视显示系统(Advanced Head-up Display)和混合现实交互界面(Mixed Reality Slider)组成的中央控制系统,以及由大灯和封闭式双肾型进气格栅组成的车外人机情感交互模块。
在座舱内部,HUD的投影内容能够覆盖风挡玻璃的整个宽度,让信息能够在尽可能大的表面上显示。值得注意的是,座舱内部没有任何物理的液晶显示屏以及物理按键。
混合现实交互界面,无需使用任何辅助设备,即可充分调动不同感官(除了视觉,还包括座椅震动、香氛等),在车内创造沉浸式体验。
通过隐藏在仪表板上的Shy Tech传感器,驾驶者可以自行决定在HUD系统上显示的数字化内容以及内容的丰富程度。用户可以通过混合现实交互界面在5个层级中进行选择,包含:真实环境、驾驶信息、社交沟通、增强现实投影,以及虚拟世界。在第5层级下,意味着车辆进入无人驾驶状态,调光窗逐渐淡出现实至沉浸虚拟体验。
在车外,汽车能够通过大灯和前格栅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情感,例如喜悦、惊讶或赞同。
通过车外人机情感交互模块,车辆能够打造个性化欢迎场景,通过语音和表情与用户进行自然的沟通和交流,在各种传感器的帮助下,车辆可以识别人的身份和位置,当车辆检测到驾驶者走向驾驶舱时,车门会自动打开以示欢迎。另外,概念车还可以将驾驶者的虚拟形象投射到侧窗上。
在概念车车身表面,宝马还首次发布了全彩E Ink技术,这是宝马在去年CES发布的“电子墨水”技术之上的进一步延伸。在这项全新的技术中,电子纸薄膜覆盖了整个车身,通过不同的电脉冲,车身可呈现多达32种颜色。同时,该概念车的车身表面被分为240个E Ink段,每个段都可以单独控制,这意味着可在几秒内生成和变换几乎无限多的图案。
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韦博凡表示:“BMW i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做到了虚拟与现实世界体验的完美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将客户的数字世界与车辆进行全方位整合,从而引领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3.特斯拉中国2022年交付超71万辆
1月5日,乘联会发布的12月批发销量数据,特斯拉中国12月的批发销量为55,796辆,2022年全年交付超71万辆,同比增长48%。其中Model Y车型交付超45万辆,距特斯拉中国2021年48万辆(含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成绩仅差约3万辆。
根据特斯拉于1月3日公布的2022年生产与交付报告,特斯拉全球2022年共交付Model S/3/X/Y车型1,313,851辆,继续蝉联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冠军。
此外,即将于今年正式引入国内市场的全新Model S/X将于1月6日公布国内售价,预计将于上半年开启交付。
4.通用汽车超丰田成为2022年美国汽车销冠
1月5日,根据通用汽车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2022年在美国共销售汽车2,274,088辆,同比增长2.5%,超过了丰田汽车的2,108,458辆,成为2022年美国汽车销售冠军。
此前,丰田汽车曾在2021年以微弱优势击败福特,成为当年在美国最畅销的汽车厂商。
5.索尼本田成立AFEELA品牌 首款原型车亮相
1月4日,索尼与本田汽车在CES 2023上宣布,将成立名为AFEELA的汽车品牌,首款原型车于本届展会同步亮相。
该车车身尺寸为4895*1900*1460mm,轴距为3000mm。外观采用较为简洁的设计,车头配备有贯穿式灯组,车顶安装有激光雷达,车身侧面配备电子后视镜及无门把手车门,车身后半段为溜背造型,车尾采用贯穿式尾灯。
内饰部分,该车采用横穿整个仪表台的多联屏设计,配备U型线控方向盘和后排娱乐屏。此外该车还将采用高通提供的骁龙数字底盘等移动平台及Epic Games提供的虚幻引擎5等技术,并开发了一个 "用于驾驶的游戏引擎"。
除激光雷达外,该车还配备包括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在内的多种传感器和算力800TOPS的智驾芯片,可实现L2+级智能辅助驾驶。
该车预计将于2025年开启预订,2026年在北美和日本交付。
自动驾驶
1.毫末智行发布自动驾驶智算中心 每秒浮点运算67亿亿次
1月5日,毫末智行第七届HAOMO AI DAY在北京举办,毫末在活动上分享了2022年在数据智能技术、乘用车辅助驾驶城市场景、末端物流自动配送三个领域的成果,并发布智算中心MANA OASIS、五大模型,以及城市NOH的落地计划。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称,毫末三代HPilot产品已搭载至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炮等近20款车型,辅助驾驶用户行驶里程超2500万公里;毫末城市NOH目前软件封版,已达到交付状态;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交付超1000台,“小魔驼”配送订单量突破13万单;MANA学习时长超42万小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司机5.5万年。
此外,毫末自研的AEB算法助力魏牌、欧拉、坦克的4款车型获得E-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五星安全认证,搭载HPilot的300台摩卡DHT-PHEV已发往欧洲,即将交付德国用户。
在技术方面,毫末宣布智算中心“雪湖·绿洲”(MANA OASIS)正式成立,由毫末智行与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联合打造,每秒浮点运算达67亿亿次,存储带宽每秒2T,通信带宽每秒800G。
在数据管理方面,毫末经过2年研发,建立了面向大模型训练的Data Engine,实现百P数据筛选速度提升10倍、百亿小文件随机读写延迟小于500微秒。
在算力优化方面,毫末与火山引擎合作部署了Lego高性能算子库、ByteCCL通信优化能力,以及大模型训练框架。
在训练效率方面,基于Sparse MoE,通过跨机共享,可完成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且百万个clips(毫末视频最小标注单位)训练成本只需百卡周级别,训练效率提升100倍。
基于MANA OASIS提供的智算基础设施,毫末智行CEO顾维灏介绍了毫末MANA五大模型:
视觉自监督大模型
实现了4D clip的100%自动标注,人工标注成本降低98%
解决将原有数据从离散帧自动化扩充到clips形态的问题
泛化效果佳,即使在目标物被严重遮挡、远处小目标、恶劣天气等场景,亦可准确自动标注
3D重建大模型
将三维重建NeRF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场景重建和数据生成,通过改变视角、光照、纹理材质的方法,生成高真实感数据,从而低成本获取normal case并生成corner case
相比传统人工显示建模在渲染纹理的方法,3D重建大模型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增加NeRF生成的数据后,感知错误率降低30%以上
多模态互监督大模型
可精准识别异形障碍物,具备通用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直接使用视频数据推理场景的通用结构表达,并引入激光雷达作为视觉的监督信号,在语义信息缺失的状态下定义“可行驶区域”,提升城市复杂工况下的通过率
动态环境大模型
在BEV模型的特征图(Feature Map)基础上,以标精地图作为引导信息,使用自回归编解码网络,将BEV特征解码为结构化的拓扑点序列,实现车道拓扑预测
通过(类似人类那样)实时预测道路的拓扑关系,降低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目前,在保定和北京85%的路口拓扑推断准确率达到95%
人驾自监督认知大模型
为了让系统的驾驶决策更聪明拟人,引入用户真实接管数据,并借鉴ChatGPT使用RLHF(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的思路训练出一个奖励模型(Reward Model)以挑选出更好的驾驶决策
在掉头、环岛等困难场景中,通过率提升30%以上
在未来规划方面,顾维灏表示,预计到2024年上半年,毫末将完成HPilot落地中国100座城市,并实现“点点互达”;到2025年,落地更大规模全场景的NOH。
此外,与历届AI DAY相同,毫末此次活动继续将招聘优秀自动驾驶人才作为目标。毫末在全球的研发地点新增德国慕尼黑,目前共在北京、保定、上海、深圳四地设有办公室。
2.Mobileye计划与纬创旗下啓碁科技合作量产4D成像雷达
1月4日,Mobileye宣布,将与Wistron NeWeb Corp.(WNC,啓碁科技)合作生产软件定义的成像雷达(software-defined imaging radars),双方预计将于两年内实现量产。
Mobileye表示,这款4D成像雷达通过采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高保真射频等设计,可实现精确的目标检测和更宽的动态范围。同时,基于自研SoC和雷达数据算法,这款雷达可提供超过400米范围的4D图像、140度的中距视场和170度的近距视场,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其他传感器可能错过的行人、车辆或障碍物。
啓碁科技于1996年成立于中国台湾,公司隶属于纬创集团,其主营业务为无线通讯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封测,同时也有自己的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线。
3.微软或将投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Gatik
1月4日,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微软与美国自动驾驶卡车研发商 Gatik正在就投资进行深入谈判。
消息人士透露,微软计划在Gatik最新一轮融资中对其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这轮融资将使得Gatik的整体估值超过7亿美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Gatik预计会使用微软的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平台Azure来开发卡车的自动驾驶送货技术。
消息人士还表示,双方的交易条款依然有可能发生变化。微软和Gatik拒绝就此置评。
Gatik于2017年在美国加州成立,公司主要研发用于B2B短途物流的自动驾驶卡车,这种车型可广泛应用于第三方物流、消费品分销等领域。
自2021年以来,Gatik已与沃尔玛、Loblaw Companies达成合作,在美国阿肯色州,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推出了基于无人驾驶的商用箱式卡车送货服务。根据规划,Gatik预计在今年第一季度将其第六代自动驾驶箱式卡车投放到美国得州达拉斯市,用于当地的电商货运。
电动化
1.锂矿商Piedmont Lithium与特斯拉的合作改为浮动定价
1月3日,美国锂矿商Piedmont Lithium官方消息,公司已经修改与特斯拉的锂精矿长期供货协议。
Piedmont称,公司与特斯拉均同意新协议的条款。该协议具有三年的约束力,并包括再续签三年的选择权。根据新协议,Piedmont已同意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5年底向特斯拉交付约125,000公吨锂精矿(品位6.0%)。
Piedmont表示,新协议中锂精矿定价的机制与整个协议期限内单水氢氧化锂的平均市场价格挂钩,Piedmont的定价将由每次发货时的市场价格决定。该批锂辉石精矿生产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首批商业发货预计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
Piedmont Lithium目前拥有多个锂矿开采与承购资源。
Piedmont Lithium拥有北卡罗来纳州加斯顿县(Gaston County)Carolina锂矿项目100%权益。根据2021年Piedmont Lithium发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称,Carolina锂项目预计年产锂精矿24.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3万吨。
除了 Carolina锂项目之外,Piedmont Lithium的锂项目还包括:
加拿大矿业公司Sayona Mining 16.5%的股权与其合资子公司Sayona Quebec 25%的权益;
澳大利亚锂矿商Atlantic Lithium 9.9%的股权与未来生产的锂精矿50%的承购权。
2.华友钴业向浦项化学供应三元前驱体16万吨
1月4日,华友钴业公告称,公司与浦项化学签订三元前驱体购买协议。协议约定,华友钴业及其子公司拟于2023年1月份至2025年12月份期间向浦项化学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约16万吨。
该协议的签订也标志着华友钴业开始第二次向浦项化学供货三元前驱体材料。
2020年3月份,华友钴业与浦项化学签订了《N65前驱体长期购销合同》。合同期限自2020年3月份至2022年12月份,供货产品数量约为7.6万吨。
除浦项化学外,华友钴业同时与韩国浦华公司签订三元前驱体购买协议,协议规定华友钴业及其子公司将向浦华公司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约1.5万吨。
浦华公司由浦项化学持股50.45%,浦项化学母公司浦项制铁集团持股9.55%,华友钴业子公司浙江华友新能源持股40%。
3.中国石油气田水提锂成功投运 预计年产50吨碳酸锂
1月3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官方消息,其位于四川龙王庙气藏的气田水产出首批成品碳酸锂,标志着国内首套气田水提锂500方/天中试装置成功投运。
该项目中试装置打通了气田水预处理和提锂全套工艺流程,实现气田水复杂杂质及多元素共存体系下的低浓度锂资源的分离、富集和提取。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表示,该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工艺装置可实现高含硫、高含盐、低含锂气田水提锂,是我国气田水提锂资源化利用方面首个规模化应用实践,预计碳酸锂年产规模为50吨。
数字化
1.高通推出座舱+智驾可扩展系列SoC Snapdragon Ride Flex
1月4日,高通技术公司在CES 2023上推出Snapdragon Ride Flex SoC,以单颗SoC同时支持数字座舱、ADAS和AD功能。
为实现最高等级的汽车安全,Snapdragon Ride Flex SoC在硬件架构层面向特定ADAS功能实现隔离、免干扰和服务质量管控(QoS)功能,并内建功能安全达ASIL-D级的专用安全岛。
此外,Snapdragon Ride Flex SoC预集成的软件平台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同时运行,通过隔离的虚拟机和支持汽车开放系统架构(AUTOSAR)的实时操作系统(OS)支持管理程序,满足面向驾驶辅助安全系统、支持配置的数字仪表盘、信息娱乐系统、驾驶员监测系统和停车辅助系统的混合关键级工作负载需求。
Snapdragon Ride Flex SoC预集成Snapdragon Ride视觉软件栈,利用前视摄像头满足监管要求,并利用多模态传感器(多颗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和地图)增强感知,创建车辆周围环境模型,用于传入车辆控制算法。
Snapdragon Ride Flex系列SoC兼容高通骁龙数字底盘平台涵盖的SoC组合。
Snapdragon Ride Flex系列SoC还支持从入门级到高端、顶级的中央计算系统,可帮助车企面向不同层级的车型选择适合的性能点,从而实现沉浸式高端图像、信息娱乐和游戏显示的集成式仪表盘以及后排娱乐屏,超低时延的音频体验等座舱功能。
Snapdragon Ride Flex SoC可采用云原生汽车软件开发工作流程进行开发,包括支持虚拟平台仿真,其可集成为云原生的开发运维(DevOps)和机器学习运维(MLOps)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高通称,首款Snapdragon Ride Flex SoC现已出样,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
2022年9月22日,高通在其首届汽车投资者大会上宣布将推出集成式超级计算SoC——Snapdragon Ride Flex。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对英伟达推出中央计算芯片Thor的回应。
在高通当时分享的技术路线图中,Flex SoC配合AI加速芯片,可实现2000TOPS算力,但与英伟达Thor单SoC不同,根据高通的图示,要达到2000TOPS算力水平需要搭载双Flex SoC+双AI加速芯片。
2.小鹏P7推送Xmart OS 2.9.0版OTA升级
1月5日,小鹏P7迎来OTA升级,版本号为Xmart OS 2.9.0,主要更新的内容包括:
新增车道级导航
实现车道车身实时定位,在高精地图覆盖区域基于车道级定位提供精细导航。
实时呈现自车定位及车道线、转向图标等信息,动态显示周围车辆、行人、锥桶等交通参与者。
导航指引更清晰,引导线提示当前行驶道路及拥堵情况;引导面呈现车辆可行驶的车道范围并预告未来车道变化。
清晰展示电子眼信息、岔路转向图标等路况信息,还可调节比例尺或移图,看到超视距的道路结构。
私人定制车机场景
一体化定制场景升级,更加丰富的触发条件和执行动作;支持用户更加自定义的场景模式,拥有30+种触发条件,可搭配300+种执行动作。
通过小鹏汽车APP终端进入私人定制模式,可定制场景和组合动作,并一键分享定义场景、一键添加他人分享。
其他优化
充电站标焕新,快速区分充电站属性
中控大屏系统:新增导航搜索沿途美食功能,优化智能语音、时间显示、远程诊断功能
提升交流充电安全性:检测到电网出现异常时降低充电功率
优化仪表系统地图显示功能
优化电池系统故障检测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OTA升级仅支持具备XPILOT 3.0软件及升级服务的车型。
企业·财经
1.李斌内部信称蔚来2022年有8项不足
1月5日,据36氪报道,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在1月1日发布了一封全员信,李斌总结了蔚来在2022年的进展与成绩,并列举了8项团队做得不足的地方。
成绩方面,李斌总结为:
2022年度交付量为122,486台,同比增长34%;
基于NT2的三款全新车型ET7、ES7、ET5交付;
F2工厂投入生产;
NIO House和换电站、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完成既定目标;
NIO Berlin成功举办,欧洲五国的团队建设进展顺利;
NT3研发正式启动;
创新业务部门的工作按计划推进;
香港和新加坡上市顺利完成。
李斌对团队表示,“2022年,我们有苦劳,有功劳,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少同行的同期表现比我们更加出色。”
李斌列举了8项团队做得不足的地方,包括:
交付量增速落后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
应对供应波动,很多厂商的反应更迅速,更高效;
针对需求波动,惯性太强,调整不及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新车上市前后的软硬件质量问题已经影响了产品口碑和声誉;
测试车事故和数据被窃取事件暴露出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加强;
建立了用户满意度的反馈机制,但解决问题的闭环速度仍然距离用户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组织和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扩展过快,内部沟通效率亟需提升;
数字管理系统不能很好支持业务的新需求,已经成为了业务发展的瓶颈。
同时,在内部信中,李斌还对全公司各部门逐一提出了新要求:
产品体验团队要更敏锐地洞察用户需求,快速闭环响应用户的反馈;
研发团队要随时评估检视研发项目进展,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问题;
用户发展和运营团队要动态预测市场需求,给到工业化团队及时准确的规划与计划依据;
供应链、制造、物流团队要根据市场波动更快响应,用尽可能低的成本保证供应;
质量团队要加快质量的闭环速度,减少质量成本损失,保护用户利益和产品声誉;
售后和服务团队要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管理和支持团队要给到业务同事更便捷的支持,提升业务团队的工作效率。
2.Stellantis与Archer合作打造eVTOL
1月5日,Stellantis宣布扩大与Archer Aviation的合作,双方将联手开发“Midnight”(午夜)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双方计划于2024年在美国乔治亚州开始制造Midnight,该飞行器可搭载四名乘客和一名驾驶员,续航里程可达100英里(约160公里),适合执行单程约20英里的短途飞行任务,充电时间约为10分钟。
其中,Stellantis将会贡献制造技术、专业知识、技术人员及资金。Archer Aviation将会提供eVTOL技术、电动动力总成和认证专家团队。
Stellantis将在2023年和2024年向Archer Aviation提供1.5亿美元的股权资本,但前提是Archer需要在2023年实现某些业务里程碑。Stellantis还打算未来在公开市场购买Archer股票来增加其战略持股。
双方合作历史:自2020年以来,Stellantis通过各种合作计划成为Archer的战略合作伙伴;自2021年起,Stellantis成为Archer的投资者。
车型·车市
1.大众发布ID.7伪装车及内饰官图
2.哪吒汽车上调全系车型售价
3.smart 12月交付4,606辆精灵#1
4.长安汽车发布全新逸达、概念车VIIA
自动驾驶
1.映驰科技基于地平线单J3行泊一体方案获量产定点
2.富士康与英伟达合作打造自动驾驶平台
3.纵目科技获奇瑞新能源多款车型高速ADAS产品项目定点
电动化
1.蔚来资本领投 电池回收企业瑞隆科技获数亿元融资
2.国轩高科2023年向哪吒供货
数字化
1.比亚迪半导体15.9亿接手成都紫光
2.英伟达GeForce Now云游戏上车 首批支持比亚迪、现代、极星
企业·财经
1.北汽蓝谷向北汽新能源增资55亿元
“建约EV预测系统”定位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预测系统,为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趋势预测服务,包含:EV销量预测、产业趋势分析和产业沙龙服务三大部分内容。